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退变性腰椎侧凸骨性结构参数的特点及其与椎间盘-终板退变的相关性,探讨骨性结构参数对腰椎侧凸发生、发展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120例原发性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作为病例组,同时期、同年龄段及同性别比例诊断为腰椎退变性疾病(除外腰椎侧凸)的89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椎体和椎间两侧高度及两侧关节突矢状角,计算椎体和两侧椎间平均高度及两侧关节突平均矢状角作为骨性结构参数。测量病例组患者的腰椎侧凸角及前凸角。采用pffirman及Modic分级评分法对各个椎间盘及邻近终板退变程度进行量化。比较两组的骨性结构参数,分析骨性结构参数与椎间盘-终板退变、腰椎侧凸角及前凸角的关系。结果:病例组凸凹侧骨性结构参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呈不对称分布;对照组两侧骨性结构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椎间盘-终板退变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骨性结构参数不对称度与椎间盘-终板退变评分有相关性(P<0.05),与腰椎侧凸角呈正相关(0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对照研究Wallis、Coflex两种棘突间撑开装置治疗早期腰椎退变的临床学及影像学结果.[方法]2007年10月~2009年2月,共治疗54例轻度至中度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均为L1、5间隙.其中Coflex组32例,男14例,女18例;平均年龄47岁,Wallis组20例,男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9岁.所有病人均行腰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减压+棘突间撑开系统植入术,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拍腰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线片,分别测量椎间盘前、后缘高度,椎间孔高度,手术节段活动范围,同时进行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DI)及VAS评分.Coflex 组术后平均随访25个月,Wallis组术后平均随访20个月.[结果]两组病人术后ODI及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两组术后3个月椎间盘后缘高度及椎间孔高度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但末次随访时高度有所丢失.椎间盘前缘高度术后各个随访点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手术节段活动度均较术前有所下降(P<0.05),两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种棘突间撑开系统作为一种预防及治疗腰椎早期退变疾病的非融合技术,都能取得良好疗效,不因内置物的不同而影响疗效,都能够较好的维持手术节段的椎间盘及椎间孔高度,最大程度保留手术节段的活动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椎间盘退变程度与腰椎侧凸角度、腰椎前凸角度的相关性.方法:本组共包括84例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平均年龄为64.1±5.3岁),在X线片上测量其顶椎间盘(如顶椎为椎体则取该椎体下位椎间盘)及其相邻上下椎间盘(共252个椎间盘)的不对称指数,MRI T2加权像上测量椎问盘内髓核与脑脊液的平均相对信号强度.应用Spearmann相关性分析研究椎间盘不对称指数与腰椎侧凸角的相关性、平均相对信号强度与腰椎前凸角的相关性.结果:84例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中,凸侧三个椎间盘的高度平均为40.1±1.8mm:凹侧平均为38.3±1.1mm.凸凹侧椎同盘高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5).椎间盘不对称指数的平均值为0.042±0.018,经Spearman相关分析椎间盘不对称指数与侧凸Cobb角之间有明显正相关性(P<.05);T2加权像上退变性腰椎侧凸髓核平均相对信号强度Ⅰ级8例,Ⅱ级27例,Ⅲ级32例,Ⅳ级17例;经Spearman相关分析该平均相对信号强度与腰椎前凸Cobb角之间有相关性(P<.05).结论:退变性腰椎侧凸的侧凸角与椎间盘退变的不对称性程度存在正相关,腰椎前凸角减少与椎间盘退变程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方韧带复合体对腰椎椎间融合术后早期相邻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 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科实施后路腰椎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L4~5椎间盘突出患者60例。A组(30例)行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的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B组(30例)行切除后方韧带复合体的PLIF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改善率。术前、末次随访时测量腰椎X线片上L3~4椎间盘的高度和椎间隙动态角度、L3~4椎体滑移距离并进行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对L3~4椎间盘进行Pfirrmann分级。结果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9例患者出现了L3~4节段的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isease,ASD),B组17例出现了L3~4节段的ASD。其中A、B两组均有2例患者为有症状的ASD。术前两组患者X线片上L3~4椎间盘的高度、椎间隙动态角度、L3~4椎体滑移距离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末次随访时Pfirrmann分级1级6例,2级22例,3级2例,无4、5级病例。B组末次随访时Pfirrmann分级1级4例,2级24例,3级2例,无4、5级病例。结论腰椎椎间融合术中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可减少术后早期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Modic改变与椎间盘高度及椎体边缘骨质增生的关系,探讨Modic改变在腰椎退变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150例老年慢性腰腿痛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MRI及腰椎正侧位X线检查,选择患者L1~2至L5~S1椎间盘为研究对象,150例患者共观测750个椎间盘、椎体及椎间盘邻近终板.观察患者腰椎终板Modic改变的发生率、椎间盘高度以及椎体边缘骨质增生程度,定义椎间盘高度/椎间盘平均高度<50%为椎间盘塌陷.将所有患者腰椎间盘分为4组,A1组:椎间盘塌陷,椎体无或轻度骨质增生;A2组:椎间盘塌陷,椎体重度骨质增生;B1组:无椎间盘塌陷,椎体无或轻度骨质增生;B2组:无椎间盘塌陷,椎体重度骨质增生.采用x2检验方法,对4个组Modic改变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椎间盘高度以及椎体骨质增生与Modic改变的关系.结果 4组共观测了750个椎间盘,A1组208个椎间盘,终板Modic改变发生率为54.3%;A2组135个椎间盘,终板Modic改变发生率为34.8%;B1组225个椎间盘,终板Modic改变发生率为16.9%;B2组182个椎间盘,终板Modic改变发生率为29.7%.4组间Modic改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9.565,P<0.05).组间两两比较,A1组与A2、B1和B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2.524、66.701和24.102,P <0.00714).A2组与B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032,P<0.00714),但与B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45,P>0.00714).B1与B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95,P<0.00714).结论 老年慢性腰腿痛患者中椎间盘高度的丢失且不伴有重度椎体骨质增生的终板Modic改变发生率较高,椎间盘塌陷合并重度椎体骨质增生患者与单纯重度椎体骨质增生患者的Modic改变发生率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脊柱侧凸患者顶椎区椎间盘纤维环中多聚蛋白多糖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集2003年7月至2004年9月间行前路松解或矫形手术的40例脊柱侧凸患者侧凸顶椎区椎间盘组织。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25例,胸椎椎间盘11例,腰椎椎间盘14例;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congenital scoliosis,CS)15例,胸椎椎间盘6例,腰椎椎间盘9例。利用RT—PCR扩增多聚蛋白多糖(Aguecan),琼脂糖凝胶电泳,在UVP(紫外光测定法)成像系统进行扫描.GelWork图像分析系统中进行灰度测定半定量分析。分别计算AIS组和CS组凹侧、凸侧纤维环中Aggrecan含量,并对CS组和AIS组胸椎和腰椎以及椎间盘的凹侧和凸侧进行比较。结果:AIS组和CS组椎间盘凹侧纤维环中Aggrecan含量低于凸侧.差异有显著性(P〈0.01),胸椎椎间盘纤维环中Aggrecan的含量低于腰椎,但无统计学差异。AIS组Aggrecan的含量和CS组相应部位Aggrecan的含量无明显差别。结论:AIS椎间盘纤维环凹凸侧存在Aggrecan代谢差异.并且可能是脊柱侧凸所致的继发改变.但也可能是脊柱侧凸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椎弓根钉预出钉点与椎前大血管距离变化的影像学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04—2018-08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10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骨折组)与正常体检的48例健康成年人(健康组),比较健康组与骨折组T_(11)~L_4左侧椎弓根出钉部位到主动脉后壁的距离(BE)、右侧椎弓根出钉部位到主动脉或下腔静脉的距离(BF),探讨伤椎Cobb角与骨折椎体BE值的相关性、骨折椎体BE值与骨折上下椎体BE值的相关性。结果 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骨折组伤椎Cobb角与骨折椎体BE值无相关性(P0.05)。骨折组T_(12)~L_4BE值较健康组大,L_2、L_3BF值较健康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骨折组骨折椎体BE值和骨折上椎体BE值呈正相关(P0.05),骨折椎体BE值和骨折下椎体BE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胸腰椎爆裂骨折后上下节段椎体与椎前大血管之间的距离有所增加,左侧出钉点至主动脉距离L_3、L_4节段较T_(11)、T_(12)节段增加明显,椎体右侧预出针点损伤大血管的风险较左侧低。椎体骨折后预出钉点至大血管的距离增加,椎弓根钉损伤椎前大血管的风险并不会增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椎间孔的病理变化规律,探讨腰椎间孔狭窄的发病机制。方法对100例无下腰痛病史及腰椎畸形的人群(正常组)和59例L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L4~5突出组)拍摄标准腰椎X线侧位片。在侧位片上分别测量L3~4及L4~5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椎间孔上部宽度;采用"同身法"处理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L4~5突出组病变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和椎间孔上部宽度均较正常组明显变小(P<0.001);椎间孔高度与椎间隙高度变化正相关;椎间孔上部宽度与椎间孔高度变化正相关。结论 L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变节段骨性椎间孔高度和上部宽度明显变小,腰椎间孔有效空间明显减少;椎间孔的高度随腰椎间盘退变的加重而减小;腰椎间盘退变对腰椎间孔上部宽度无直接影响;腰椎间孔高度和上部宽度的变化有关联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椎间盘真空现象的发生和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2-05-2012-05于我院治疗的78例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以T12-S1范围内的椎间盘为研究对象,发生真空现象的椎间盘为真空组,未发生真快现象的椎间盘为非真空组,比较真空组与非真空组椎间隙变窄、椎间不对称、上位椎体旋转、侧方滑移、Modic改变的发生情况,分析侧弯范围内及侧弯范围以外椎间盘真空现象产生的影响因素。结果真空征组与侧凸组比较,椎间不对称、侧方滑移、上位椎体旋转的发生率均存在着统计学差异,两组椎间隙变窄及Modic改变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出现不同类型Modic改变的椎间隙个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退变性脊柱侧凸顶椎下位椎间盘真空现象的发生率最高,与椎体旋转及侧方移位有关;端椎下位椎间盘真空现象的发生与椎间不对称有关,侧弯范围以外椎间盘真空现象的发生与椎间隙变窄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中华骨科杂志》2022,(11):706-714
目的比较保守治疗与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椎旁肌退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286例的病历资料, 男54例, 女232例;年龄(67.7±13.3)岁(范围52~90岁)。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保守治疗组(134例)和PKP组(152例),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双侧椎旁肌(腰大肌、竖脊肌及多裂肌)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 CSA)及脂肪浸润率(fatty infiltration, FI%);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卧床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矢状位Cobb角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L3-4、L4-5和L5S1椎间盘水平各个椎旁肌CSA及F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KP组术后3个月L3-4、L4-5和L5S1椎间盘水平多裂肌CSA分别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根据腰椎极外侧经腰大肌手术入路,利用MRI三维重建成像技术显影腰大肌内腰丛,分析各椎间隙腰丛与工作通道的相对位置关系,评估该入路安全性。方法以2012年7月-2015年1月收治的71例腰椎退行性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MRI三维快速稳态采集成像序列多平面容积三维重建。测量轴位图像中L1、2、L2、3、L3、4、L4、5间隙中点水平层面两侧腰丛前缘至椎间盘矢状面中心点垂直线(简称椎间盘矢状面中垂线)的距离。设定正、负值分别表示腰丛前缘位于椎间盘矢状面中垂线的后、前方。结果 71例患者中,分别有42例(59.2%)、58例(81.7%)和70例(98.6%)在L2、3、L3、4和L4、5间隙其腰丛细小分支穿行于椎间盘矢状面中垂线前方的腰大肌内,结合解剖结构分析提示其为生殖股神经。随着椎间隙下移,腰丛和生殖股神经逐渐向椎间盘腹侧移行。各椎间隙间腰丛前缘、生殖股神经前缘与椎间盘矢状面中垂线的垂直距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盘矢状面中垂线作为腰椎极外侧经腰大肌入路穿刺路径即建立工作通道的参考位置,在L1、2至L3、4间隙,腰丛位于其后方(生殖股神经除外,在L2、3和L3、4间隙位于其前方);L4、5间隙,腰丛移行至其前方。于L4、5间隙建立扩张工作通道,腰丛受牵拉损伤的风险较其他椎间隙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椎间盘源性腰痛人工椎间盘置换术(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ADR)的中期疗效。方法 2004年7月至2007年7月采用ADR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21例(24个椎间盘),男9例,女12例;年龄26~67岁,平均46岁。均经椎间盘造影明确诊断。手术节段:L4-5 5例,L5S1 13例,L4-5+L5S1 3例。SB Charité Ⅲ型椎间盘假体22个,Activ L型椎间盘假体2个。集中随访时行X线、CT和MR检查,评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 随访时间4~7年,平均5.1年。(1)腰腿痛较术前明显缓解,腰痛、腿痛VAS及ODI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未出现椎间盘假体脱出、断裂、塌陷及手术节段自发性融合。1例双间隙手术者术后出现腰椎轻度侧凸,1例单间隙手术者出现相邻节段骨质增生加重。(3)手术节段椎间隙前缘高度较术前平均增加6.3 mm,后缘高度平均增加1.9 mm,节段性前凸角平均增加2.9°,椎间活动度平均为4.6°。近侧相邻节段椎间活动度平均减少2.5°。腰椎前凸角平均增加7.8°,腰椎屈伸活动范围平均增加2.4°。(4)近侧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MR分级及关节突关节退变CT分级无明显变化,手术节段关节突关节退变CT分级增加。结论 椎间盘源性腰痛ADR术后5年手术节段仍保留一定的活动度,近侧相邻节段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退变缓慢,但手术节段关节突关节存在退变加速现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CT下动态观察腰椎椎间孔镜手术椎间孔阻滞时不同容量利多卡因的扩散范围,为探讨该类手术中椎间孔阻滞利多卡因的适宜容量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9月于本院接受单节段椎间孔镜手术患者52例,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26例,分别在CT引导穿刺下注入1%利多卡因与碘海醇造影剂混合物5 mL和10 mL,观察2 min、4 min、6 min时的扩散范围.结果 5 mL利多卡因2 min可分布至责任椎间盘同侧椎间孔、神经根管、侧隐窝;4 min可分布至硬膜外腔、责任椎间盘对侧侧隐窝,及相邻上下两个节段同侧椎间孔、侧隐窝和黄韧带下部分硬膜外腔背侧;6 min可分布至相邻上下两个节段同侧椎间孔、神经根管、侧隐窝及黄韧带下广泛硬膜外腔背侧.10 mL利多卡因2 min后可分布至责任椎间盘两侧椎间孔和神经根管、硬膜外腔、相邻上下2个节段同侧椎间孔和神经根管;4 min后可分布至相邻上下2个节段两侧椎间孔、神经根管、侧隐窝以及黄韧带下广泛的硬膜外腔;6 min后可分布至相邻上下3个节段同侧侧椎间孔、神经根管、侧隐窝及黄韧带下广泛的硬膜外腔背侧.结论 腰椎椎间孔镜手术时,椎间孔阻滞可以达到良好的阻滞效果;不同容量的1%利多卡因4~6 min可达到最大扩散范围,其中5 mL容量可满足单节段椎管扩大术的镇痛范围,10 mL容量可以满足双节段椎管扩大术的镇痛范围.  相似文献   

14.
腰椎多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腰椎多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椎间盘同时突出。从1988年~1995年我们以硬脊膜外腔滴注术为主辅以牵拉、侧扳治疗腰多椎间盘突出症22例疗效显著。临床资料22例,男16例,女6例;年龄25岁~58岁。三个椎间盘突出者2例,2个椎间盘突出者20例;合并椎管明显狭窄者10例,腰椎骨质增生者16例,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8例。病程:1月~3年。22例患者均以腰腿剧烈疼痛,伴功能障碍为主诉。治疗方法1.滴注术:患者侧卧在L3/4或L4/5或L5~S1行硬膜外穿刺术,成功后向头侧置入导管,固定后接输液滴管。2.滴注药物:生理盐水200…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2006年 1月至 2009年 6月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 37例行腹腔镜辅助腰椎前路椎间融合, 男 22例, 女 15例;年龄 16~55岁, 平均 43.7岁。全部病例行血管造影三维 CT检查、17例行椎间盘造影检查, 确定责任椎间盘为 L5S1 21例, L4-5 11例, L3-4 2例, L2-3 2例, L1-2 1例。 29例经腹腔入路、8例经腹膜后入路行椎间盘切除及椎间融合器融合, 3例以骨盆重建钛板固定。术后 3、6、12个月通过 X线或 CT观察植骨融合情况, 3个月时采用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手术时间 60~140 min, 平均 100 min;术中出血 50~300 ml, 平均 120 ml;住: 时间 7~12d, 平均 8d。 2例经腹腔入路患者出现麻痹性肠梗阻。全部病例随访 6~35个月, 平均 18.7个月。疗效为优 23例、良 11例、差 3例, 优良率 91.9%(34/37)。 23例于术后 3个月、12例于术后 6个月植骨融合;2例术后 6个月时椎间前缘高度丢失 1.3 mm和 1.9 mm, 无明显不适症状, 术后 12个月植骨融合。无内植物松动、脱落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辅助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创伤小、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少。经腹腔入路术后肠梗阻相对多见。在选择手术入路时应考虑术者经验和下腰椎前方大血管的解剖位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伴退变性腰椎侧凸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方法将2004年1月至2005年10月我院收治的44例需手术治疗的伴退变性腰椎侧凸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侧凸组,同时随机抽取44例单纯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拍摄包括胸腰段在内的腰椎正侧位X线片,侧凸组患者加拍全脊柱X线片,两组均测量腰椎前凸角和胸腰段后凸角,侧凸组还测量侧凸Cobb角、顶椎偏离度、侧凸范围内椎体最大侧方滑移度等参数;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腰痛程度评级、神经功能JOA 29分法评分及骨密度测量.结果侧凸组患者的平均侧凸Cobb角为17.03°,顶椎偏离度平均为0.31,有25例患者出现侧凸范围内椎体侧向滑移.侧凸组患者腰椎前凸角为19.30°±12.49°,胸腰段后凸角为7.73°±5.16°,对照组分别为20.85°±11.73°和8.73°±6.09°,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1).18例侧凸组和23例对照组患者的平均骨密度值分别为-3.22±2.82和-0.03±2.18,差异有显著性(P<0.05).侧凸组和对照组的JOA评分分别为11.54±3.78分和12.52±3.67分,无显著性差异(P>0.1).侧凸组患者明显腰痛占81.8%,对照组患者明显腰痛占52.3%,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腰椎退变性侧凸可以加重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腰痛症状,但对神经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髂嵴联线高度与腰椎间盘损伤和退变的关系。方法根据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与腰椎正中线交点,将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与腰椎的关系分成四组,即连线在L4椎下缘以上者为A组、连线在L4-5椎间隙为B组、连线在L5椎体上缘以下至L5椎中1/2部分为C组、连线和L5椎中1/2以下者为D组。结果A组L3-4椎间盘突出最多,L5-S1则最少;D组L3-4椎间盘突出最少,L5-S1则最多,二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结论两侧髂嵴联线高度是L3-4、L5-S1椎间盘损伤和退变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伤椎置钉治疗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腰椎骨折患者根据固定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经伤椎固定,32例)和对照组(采用跨伤椎固定,28例).比较两组腰椎前凸角(LL)、腰椎曲度值(LCV)、伤椎前缘高度比(FVHR)、腰部疼痛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术后1周、6个月、12...  相似文献   

19.
经皮侧方入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经皮侧方入路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的解剖学依据,观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8例L4/5椎间盘突出患者,俯卧位下经L4/5椎间盘进行CT断层扫描,观察从腰部外侧与椎管呈90°穿刺进入椎管的经皮穿刺点及穿刺路径上的解剖结构;测量经皮穿刺点至后正中线皮肤的距离和同侧上关节突前缘的距离。应用侧路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6例(均为突出较严重并且是非间隙水平以外或游离型突出者),观察患者治疗结果和并发症。结果:侧路穿刺路径由浅入深的主要结构有腰背筋膜中层结构(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腰方肌)、腰背筋膜深层、腰大肌、椎间孔和椎管。经皮穿刺点至后正中线皮肤的距离为18.08±1.88cm;至同侧上关节突前缘的距离为13.70±1.69cm。28例中27例可以直接穿刺进入椎管,不会损伤内脏、血管等解剖结构。临床应用66例中没有明显入路途径上的血管和内脏解剖结构损伤,2例发生了与穿刺无关的神经损伤,2例摘除失败行切开手术。结论:经皮侧方90°上关节突前缘进入椎管是可行的,为突出较严重并且是非间隙水平以外或游离型病例的微创治疗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Mini-Spine牵开器在椎旁肌间隙入路腰椎融合术中的应用.方法 2008-06-2008-12间,采用Mini-Spine牵开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3例,男8例,女5例,平均年龄47岁.病变均为单节段,其中L4-5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症4例,L4-5椎间盘突出并单侧侧方型椎管狭窄症3例,L5-S1极外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