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87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总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在退变性脊柱侧凸中分布的规律性,分析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发生椎 体压缩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12年7月治疗136例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资料,根据术前是 否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分为骨折组和无骨折组。骨折组34例,男9例,女25例;年龄(71.7±1.7)岁。无骨折组 102例,男23例,女79例;年龄(63.3±6.7)岁。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胸背部疼痛程度,采 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T值,测量侧凸Cobb角,观察侧凸范围内骨桥发生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方 法筛选出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骨折组发生T11骨折3例,T12骨折12例,L1骨折15例 ,T12及L1两个椎体骨折4例。 无骨折组平均年龄低于骨折组(t=17.20,P<0.001),两组的性别组成并无差异(χ2=0.218,P=0.641),胸背部 疼痛的VAS评分小于骨折组(t=9.30,P< 0.001),侧凸Cobb角与骨折组相比无差异(t=1.84,P=0.08),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 低于骨折组(t=5.63,P<0.001),骨桥发生率低于骨折组(χ2=12.333,P< 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伤 史(OR=1.36;95%CI,1.09~2.11)、骨桥形成(OR=3.31;95%CI,2.10~5.38)、骨质疏松(OR=2.45;95%CI,1.58~4.36) 会增加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机会。结论 在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好 发于胸腰段椎体,外伤 史、骨质疏松以及侧凸范围内骨桥形成是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不同入路方式的选择对术中髓核摘除量的影响及术后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2011年8月—2014年12月采用腰椎侧后路微创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16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术中椎间孔镜不同入路方式将患者分为4组:A组42例采用后外侧入路(Yeung技术),B组40例采用经典椎间孔入路[经椎间孔内窥镜脊柱系统(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技术],C组43例采用改良椎间孔入路(improved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access,ITEA),D组40例采用椎板间入路。各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侧别、病变节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计算并比较4组患者髓核摘除量;临床疗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椎曲度指数(lumbar curvature index,LCI)和椎间隙高度等进行评估。结果 A、B、C、D组术中髓核摘除体积分别为(3.7±0.8)、(3.6±0.7)、(4.5±1.1)、(3.0±0.8)cm3,C组体积显著大于其余3组,D组体积显著小于其余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现脑脊液漏1例,无术后椎间隙感染、硬膜外血肿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期间无典型术后髓核突出复发症状。术前各组间ODI评分、下腰痛VAS评分及双下肢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各组上述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评分改善值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各组间比较LCI及椎间隙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以及末次随访时各组间LCI变化值和椎间隙高度丢失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侧后路微创椎间孔镜术中,采用ITEA技术的手术操作范围更大,术中探查及摘除责任髓核更彻底;但需要根据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及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方式。  相似文献   
3.
<正>椎间盘退变性疾病(disc degenerative disease,DDD)是由多种因素诱发的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虽然国内外相关研究较多,但DDD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对DDD的研究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简单可靠的动物模型能够为研究DDD的发病原因及机制提供有利条件,同时也为DDD治疗手段和药物筛选及评估提供实验载体~([1])。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种类及方法繁多。笔者就近年来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口老龄化,腰椎退行性疾病已经成为脊柱外科的主要关注点之一。虽然绝大多数的腰椎退行性疾病症状均可通过保守治疗来缓解,但是仍有部分症状较为严重及长期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要通过手术干预治疗。腰椎融合术目前已有约70年的发展史,对于腰椎退行性疾病,其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和主要的治疗手段[1]。目前主要的腰椎融合术式有前路腰椎融合术(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LIF)、后路腰椎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腰椎后外侧融合术(posterolateral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突出程度与间盘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的过程不仅表现为形态学上的变化,同时也伴随有椎间盘的组织学与生化性质的一系列改变,细胞因子在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病理过程中及由此所引起的临床症状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类型与肿瘤坏死因子α产生之间的关系。设计、时间及地点:试验于2005—03/10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科研究所完成。对象:选择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脊柱科及小儿骨科收治的经手术证实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之髓核纤维环和邻近突出髓核的组织,共51例作为实验组,其中纤维环完整者即膨出者16例,突出者21例,脱出者14例。对照组标本取自本科和小儿骨科共7例患者15个间盘组织。方法:手术摘除椎间箍标本制作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标本进行测定。主要观察指标:各组标本肿瘤坏死因子CI的水平。结果:对照组中未检测到肿瘤坏死因子CI,而实验组中各标举均可检测到,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实验组纤维环突出者及脱出间盘样本中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分别为66.7%和78.5%,与纤维环完整者25%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纤维环完整者和突出及脱出者组织化学积分分别为1.00,5.76分和8.28分,3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程度及纤维环撕裂程度越重时肿瘤坏死因子CI的产生越多。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患者女,33岁,主因腰骶部及左下肢疼痛半年,加重1个月人院。行CT及MRI示:骶椎体完全破坏,肿瘤范围较大,并超过骶骨边缘(图a)。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钉棒固定术中曲度矫正与术后疗效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2006-01-2010-01月,回顾性分析9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A组行传统腰后路椎板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手术。B组术中常规钉棒系统加压。C组术中C型臂透视下矫正腰椎曲度。对患者术后腰椎曲度、椎间隙高度、内固定系统松动及断裂情况进行比较,应用VAS及ODI对下腰部及双下肢疼痛症状评分。结果三组术后腰椎曲度丢失及椎间隙高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C组无断钉脱钉断棒发生,A组发生率为10%,B组为6.1%。C组腰痛VAS及ODI评分改善与A、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后路钉棒固定术中曲度矫正临床效果良好,明显恢复腰椎生理曲度、增加椎间隙高度恢复、降低断钉脱钉断棒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腰痛症状。  相似文献   
8.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对下颈椎活动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人工椎间盘置入后下颈椎C_(3~7) 的三维模型,分析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后下颈椎运动情况.根据1例人工椎间盘置入患者术后6个月CT片,应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其包含Bryan~(TM)人工颈椎间盘假体的下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导入Ansys 9.0中,对椎体皮质骨、松质骨、椎间盘用三维十节点四面体结构实体单元进行网格划分后进行分析.对模型加载2 N·m的力矩,观察其在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几种状态下的运动情况,了解其运动特性.通过与以往的研究结果比较,试验结果基本符合或趋势基本一致.结果提示,颈椎间盘置换后能基本保证下颈椎运动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作为一种前炎性因子与腰椎退变相关.我们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针对中国北方汉族人群的遗传背景,探讨TNF-α-308G/A单核苷酸多态性及TNF-α血清蛋白水平与退变性腰椎侧凸的关系.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病例组:选择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60例,其中男24例,女36例.年龄51~65(58.10±7.06)岁,体质量指数(BMI)(22.5±8.7)kg/m2,对照组:选取同时期于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55 ~67(60.70±6.32)岁,体质量指数(BMI) (24.3±7.1)kg/m2.  相似文献   
10.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填充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对2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男6例,女18例:年龄48~83岁,平均69岁.脊柱骨折部位为T5-L3,共44个椎体,其中胸椎20个椎体,腰椎24个椎体.采用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MMA).分别在注入骨水泥前10min、注入骨水泥后10min、30min、1h、2h及3h时检测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及血浆D-二聚体(D-D)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皮椎体成形术中注人骨水泥10min后PT缩短、FIB增高、3P试验阳性率升高,D-D含量增高,1h时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注入骨水泥后10min、30min、1h、2h四个时间点与注入骨水泥前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在各时间点与注入骨水泥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h后骨水泥对这些指标的影响基本消除,各项指标与注入骨水泥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填充会引起患者一过性血液高凝状态,在注入骨水泥后的3h内需严密监测病情,以防血栓性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