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1 毫秒
1.
目的:了解P16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0例胃癌、18例胃良性疾病及15例胃正常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率(25%)低于胃良性疾病(61.11%)及胃正常组织(63.33%),差异有显性(P<0.05)。P16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分化、临床分期、淋巴转移及预后关系密切(P<0.05),与患年龄、性别、肿瘤位置无关。结论:P16基因蛋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P16蛋白可作为判别胃良、恶性疾病及胃癌患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CDKN2/16基因缺失和蛋白丢失在非小细胞肺癌,食管癌、胃癌、乳腺癌4种原发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多重PCR技术对68例(非小细胞肺癌31例,食管癌15例,胃癌13例,乳腺癌9例)原发肿瘤组织标本进行CDKN2/p16基因第一,第二外显子纯合缺失和p16蛋白表达丢失分析研究,结果:第一或(和)第二外显子总缺失率为13.2%(9/68),蛋白丢失率为44%(30/68),不同肿瘤组织标本的p16基因缺失率和蛋白丢失率差别很大。结论:CDKN2/[16基因是重要的多肿瘤抑制基因,在不同肿瘤组织中其失活方式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3.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法(PCR-SSCP)检测19例冰冻胃癌组织P53基因第7外显子DNA片段扩增及突变情况,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法(IHC)检测相应胃癌石蜡包埋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结果发现4例(21.1%)胃癌组织P53基因第7外显子发生突变。而P53蛋白表达率达47.4%(9/19)。P53基因突变及P53蛋白表达与肿瘤发生部位、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无关(P>0.05)。提示在胃癌发生和演变过程中,P53基因突变是重要事件,其中第7外显子是突变热区之一。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细胞癌中p16和cyclinD1蛋白表达及p16突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p16和cyclinD1蛋白表达及p16基因第2外显子突变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发生的关系。方法:利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与多聚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技术分别检测44例HCC及癌旁肝组织p16和cyclinD1蛋白表达和12例新鲜手术肝癌组织的p16基因突变。结果:HCC中p16蛋白阳性率和阳性信号强度明显低于癌旁肝组织(P<0.01),而cyclinD1蛋白阳性率和阳性信号强度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12例新鲜HCC标本中p16基因第2 子突变率为16.7%(2/12),癌旁组织未发现p16基因第2外显子突变;有p16基因突变的HCCp16蛋白表达呈阴性。结论:P16蛋白失活或/和缺乏可能是肝细胞增殖失控的重要因素之一;HCC存在P16基因第2外显子突变,但不是频发事件;在HCC形成过程中,P16基因异常与cyclinD1过度表达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p16基因纯合缺失与突变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PCR方法扩增p16基因外显子1(E1)及外显子2(E2),检测等位基因纯合子缺失;应用单链象多态性(SSCP)方法分析基因突变情况。结果:20例胃癌组织中E1、E2纯合性缺失分别为4例(20例)及2例(10%);SSCP未检出E1突变,E2有2例出现脉动易位的异常单链,其中1例(Ⅲa期,低分化腺癌)癌与癌旁组织均出现异常,2例异常标本均为进展期,LOH(+)胃癌。结论:p16基因异常是胃癌发生发展中一重要事件,突变多见于外显子2,可能与癌肿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IR)与抑癌基因PTEN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IGFIR与PTEN的相关性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胃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和6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IGFIR和PTEN的表达水平。结果:60例胃腺癌组织中IGFIR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0%(42/60),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5%(21/60),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0);PTEN蛋白在胃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1.7%(25/60),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1.7%(43/60),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IGFIR的表达水平与病人的年龄、性别无显著相关性(P〉0.05),IGFIR在低分化腺癌表达要高于中高分化腺癌(P=0.002),有淋巴结转移者要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03),并与肿瘤的临床分期(P=0.003)、浸润深度(P=0.006)有关;在胃腺癌组织中IGFIR和PTEN蛋白表达之间旱明显负相关(rs=-0.469,P〈0.001)。结论:IGFIR的表达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其高表达可能有助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IGFIR有可能成为一个很好的分子治疗靶点;抑癌基因PTEN的失活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TEN可能对IGFIR的表达有着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口腔舌鳞癌p53基因突变及其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口腔舌鳞癌中p53基因突变及其蛋白的表达两者相关性。方法:应用Western blot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方法检测38例口腔舌鳞癌、20例口腔癌前病变及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p53蛋白表达及p53基因突变情况。结果:p53蛋白在口腔舌鳞癌、癌前病变和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1%(16/38)、10.0%(2/20)、0%(0/10)。39.5%(15/38)的口腔舌鳞癌存在p53基因第5、8外显子突变。在p53基因突变的病例中,p53蛋白表达与其基因突变密切相关。结论:p53基因突变及其蛋白过量表达与口腔舌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胃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Fas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Fas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48例胃腺癌组织及74例非癌胃粘膜组织中的Fas蛋白。结果:发现不典型增生组织中及癌组织中的Fas蛋白表达较正常上皮明显下降(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Fas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浸润愈深,Fas表达率越低。随癌分化程度下降,Fas蛋白阳性率呈下降趋势。低分化者阳性率显著低于中、高分化者(P<0.05)。结论:Fas蛋白表达的变化是胃腺癌发生的早期事件,并可能与癌的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16蛋白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1例胃癌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并与正常胃组织进行对比。结果 正常胃组织和胃癌组织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12/12)和39.2%(20/51),两组比较有非常显性差异(P<0.001)。P16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无明显关系(P>0.05),但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仅25.8%(8/31),而无淋巴结转移组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0.0%(12/20),两组间有显性差异(P<0.05)。结论 P16蛋白表达缺失与胃癌的发生及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检测P16蛋白表达可作为诊断胃癌及判断患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检测胃癌组织中Caveotin-1基因外显子2启动子区域5’端CpG岛甲基化状况,探讨Caveolin-1基因甲基化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0例胃癌组织和6例距肿瘤5cm以上的癌旁正常胃组织,运用标准蛋白酶K消化、酚-氯仿抽提法提取组织中基因组DNA,采用CpGenome DNA Modification Kit对DNA进行修饰后以甲基化特异性引物及非甲基化引物进行PCR,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及产物测序判定结果.结果:6例癌旁正常胃组织Caveolin-1基因外显子2启动子区域5'端CpG岛均为甲基化阴性.30例胃癌组织中有27例甲基化阳性,甲基化率为90%(27/30).其中16例胃癌组织(53.3%)仅有甲基化引物扩增出目的条带,表现为完全甲基化;11例胃癌组织(36.7%)甲基化与非甲基化引物均扩增出目的条带,表现为部分甲基化.统计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Caveolin-1基因外显子2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胃组织.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Caveolin-1基因外显子2启动子区域高甲基化,且可能参与胃癌的早期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癌症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等相关数据库的信息挖掘,研究HMCN1基因在胃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腺癌发生发展的潜在机制。方法: 获得Cbioportal在线分析TCGA数据库中289例胃腺癌患者的RNA数据,结合患者的生存时间信息,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HMCN1变异与胃腺癌患者生存之间的关系。利用基因表达谱动态分析(GEPIA)数据库信息,搜索HMCN1 mRNA在正常胃腺组织与胃腺癌组织表达的区别,分析其在不同病理分期中的表达情况。应用Genecards数据库收集与HMCN1基因的相关蛋白,绘制HMCN1相关蛋白网络图,对相关蛋白进行富集分析,分析蛋白富集的信号通路、生理过程及关键下游蛋白。结果: 289例胃腺癌中有66例(23%)发生HMCN1基因突变,HMCN1变异组总生存时间长于无变异组(P=0.015 3),变异组无病生存时间与无变异组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3)。胃腺癌组织中HMCN1 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腺组织;与HMCN1相关的蛋白有CTDSPL、DDX1、CLP1、CFB等25个,其中CTDSPL蛋白在胃腺癌中表达降低,相关蛋白富集分析得到Wnt信号通路、Hippo信号通路、丝氨酸型内肽酶活性通路等细胞组织生理活动。 结论: 胃腺癌组织中HMCN1 mRNA呈高表达,其可能通过促进CTDSPL蛋白降解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P16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0例胃癌、18例胃良性疾病及15例胃正常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率(25%)低于胃良性疾病(61.11%)及胃正常组织(63.33%),差异有显著性(P<0.05).P16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分化、临床分期、淋巴转移及预后关系密切(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无关.结论P16基因蛋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P16蛋白可作为判别胃良、恶性疾病及胃癌患者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1(Smad ubiquitination regulatory factor 1,SMURF1)在胃腺癌中的表达水平,从而证明其在胃腺癌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以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为对照,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和Western blotting印迹杂交方法检测101例胃腺癌组织中SMURF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差异。【结果】肿瘤组SMURF1 mRNA表达水平均值为0.921±0.293,癌旁组织均值为0.611±0.251,在检测的101例标本中,肿瘤组织SMURF1mRNA水平高于相应癌旁组织的有71例,占70%;肿瘤组SMURF1蛋白表达均值为0.665±0.223,癌旁组织为0.416±0.203,肿瘤组织SMURF1蛋白表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的有78例,占77%。经统计分析,SMURF1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肿瘤组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胃腺癌中SMURF1表达水平升高,其可能在胃腺癌的发生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Brg1基因在宫颈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秀明  何莲芝 《安徽医学》2010,31(5):446-448,F0003
目的研究Brg1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40例宫颈癌中Brg1蛋白的表达和正常宫颈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甚至预后的关系。结果 40例宫颈癌组织中Brg1蛋白的表达率为75.0%,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CIN)中为47.5%,正常组织中为27.5%,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 Brg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存在明显的高表达,并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P16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P16基因在胃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法),检测46例胃癌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结果:P16基因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7.4%,且为胞浆表达,P16基因表达缺失多见于伴有淋巴结转移和恶性程度高的胃癌。结论:P16基因可能在胃癌发展中起一定作用。P16基因表达可作为胃癌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核因子-κB(NF-κB)在胃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及RT-PCR法,检测36例胃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ERK和NF-κB的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分析组织中蛋白的表达率及表达强度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1)胃腺癌组织中ERK、NF-κB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均P〈0.01);(2)ERK及NF-κB在低分化、Ⅲ-Ⅳ期的胃腺癌组织中显著升高(均P〈0.01),ERK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腺癌组织中表达升高(P〈0.05),而NF-κB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ERK及NF-κB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亦无相关性(均P〉0.05);(3)ERK和NF-κB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0.653,P〈0.01)。结论胃腺癌组织中ERK和NF-κB表达上调,两者的表达成正相关。两者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为临床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及治疗胃癌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4(TRAIL-R4)在诱导胃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Western blot、RT-PCR、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1例正常胃黏膜和胃腺癌组织中TRAIL-附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正常胃黏膜组织中TRAIL-R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80.65%,高于其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45%(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正常胃黏膜组织中TRAIL-R4蛋白均有强染色,在胃腺癌组织中染色均为阴性(P<0.05);RT-PCR结果显示,正常胃黏膜组织中TRAIL-R4 mRNA表达高于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P<0.05);原位杂交结果显示,正常胃黏膜组织中TRAIL-R4 mRNA染色均为阳性,而在胃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23%(P<0.05).结论:TRAIL-R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缺失是TRAIL特异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P53及Bcl-2蛋白在大肠腺瘤及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检测大肠腺瘤及腺癌中P53蛋白及Bcl-2蛋白的表达,探讨p53基因、bcl-2基因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10例正常大肠粘膜、30例大肠腺瘤、100例大肠腺癌及癌旁粘膜中P53蛋白及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大肠腺瘤P53、Bcl-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26.7%及76.7%,大肠腺癌P53、Bcl-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43%及67%,均显著高于正常粘膜与癌旁粘膜(P<0.01);随着腺瘤不典型增生程度的加重,P53蛋白阳性率显著增高(P<0.01),而Bcl-2蛋白表达与腺瘤分级无关;大肠腺癌P53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腺瘤Ⅰ级不典型增生(P<0.01),与Ⅱ、Ⅲ级不典型增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差的大肠腺癌P53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分化好的大肠腺癌(P<0.01),而分化差的大肠腺癌Bcl-2蛋白阳性率显著低于分化好的大肠腺癌(P<0.05),大肠腺癌P53、Bcl-2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P53蛋白表达患者复发率高、5年生存率低(P<0.05),Bcl-2蛋白过度表达的大肠癌患者复发率低、5年生存率高(P<0.05)。结论:bcl-2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K-ras基因状态及ras蛋白表达在胃印戒细胞癌免疫表型分类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80例胃印戒细胞癌组织中ras蛋白的表达;PCR扩增和DNA直接测序法检测癌组织中K-ras基因12、13密码子的突变情况.结果 ras蛋白阳性50例(27.8%),ras蛋白阳性表达率在肠型印戒细胞癌中显著高于胃型和混合型印戒细胞癌(P<0.05).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织中,ras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织(P<0.05);随着肿瘤侵袭、演进及临床分期的升高,ras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P<0.05).K-ras基因突变型22例(12.2%).所有突变位点均位于12密码子,突变类型包括:GGT→AGT 1例,GGT→TGT 1例,GGT→GCT 2例,GGT→GTT 8例,GGT→GAT 10例.13密码子未发现突变.肠型印戒细胞癌K-ras基因突变率显著高于胃型和混合型印戒细胞癌(P<0.05).K-ras基因突变型病例ras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K-ras基因野生型病例(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ras蛋白表达与K-ras基因突变呈正相关(r=0.61,P<0.05).结论 ras蛋白的过表达可能与胃印戒细胞癌侵袭潜能、淋巴结转移相关,ras蛋白表达和K-ras基因突变与肿瘤的免疫表型变化存在相关性,它们在癌细胞表型转化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P16mRNA及其蛋白产物在胃癌、癌旁及正常胃粘膜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 33例胃癌、17例癌旁和 13例正常胃粘膜中P16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胃癌P16mRNA和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胃粘膜 (P <0 .0 5 )。伴淋巴结转移胃癌阳性细胞密度明显高于未转移者 (P <0 .0 5 )。P16mRNA及其蛋白表达与胃癌的其它病理学特征无相关性 ,二者在不同胃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P16基因异常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与发展 ,并有促进胃肿瘤转移的效应 ,可作为胃癌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