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同步放化疗是否提高根治术后伴有盆腹腔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的生存。方法 收集2008-2011年间188例行宫颈癌根治术且术后病理伴有盆腹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同步放化疗的疗效。结果 全组46例患者出现复发转移,单纯放疗组后腹膜、髂总及盆腔非髂总转移者的复发转移分别为4、5、11例(57.1%、55.6%、28.2%);同步放化疗组相应的复发转移分别为5、5、16例(62.5%、25%、15.2%)。与单纯放疗相比,同步放化疗能够明显改善盆腔非髂总、髂总淋巴结转移者的5年生存率(非髂总88.6%∶76.9%,P=0.003;髂总80.0%∶44.4%,P=0.041),而不能改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者的5年生存率(50.0%∶42.9%,P=0.973)。淋巴结转移的部位及同步放化疗是总生存率的影响因素(后腹膜比盆腔非髂总HR=4.259,95%CI=1.700~10.671,P=0.002;髂总比盆腔非髂总HR=2.985,95%CI=1.290~6.907,P=0.011;同步放化疗比放疗:HR=0.439,95%CI=0.218~0.885,P=0.021)。结论 同步放化疗能改善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生存,但不能改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生存。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拟分析T4b期食管鳞癌接受同期放化疗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并发症,并探讨临床相关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2015年接受同期放化疗的143例T4b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其中71%患者肿瘤侵犯气管或支气管,44%侵犯胸主动脉或大血管。放疗中位剂量为60 Gy (44~68 Gy),常规分割,其中69例(48%)采用3DCRT,余74例(52%)采用IMRT;化疗均采用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根据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差异,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2.2个月,2、3年生存率分别为34%、29%。51例(36%)患者在治疗期间或放疗后3个月内发生≥2 级严重并发症,包括食管瘘42例、肺炎6例、食管出血3例。发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9、20.4个月(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是否出现严重并发症是影响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T4b期胸段食管鳞癌同期放化疗的疗效满意,但出现≥2级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很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不能手术胸段食管鳞癌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对比同期放化疗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15年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 267例,化疗均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以年龄、性别、PS评分、肿瘤部位、肿瘤长度、TNM分期作为配对因素,将 85例接受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组与接受单纯同期放化疗的患者1∶1配对,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组内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70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8(3~72)个月。放化疗后诱导组、同期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74.1%、58.8%(P=0.035),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4.2%、 29.7%(P=0.028),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4.8%、 15.4%(P=0.015)。亚组分析显示诱导化疗有效组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高于诱导化疗无效组(P=0.002、0.001、0.002),两组无远处转移生存率相近(P=0.116)。诱导组≥3级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同期组(38.8%∶24.7%,P=0.048)。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是否采用诱导化疗是影响总生存的因素(P=0.003、0.016)。结论 与同期放化疗相比,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可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并可延长食管鳞癌患者的生存。诱导组血液学毒性的发生率较高但可耐受,值得进一步开展前瞻性对照研究以确证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不同亚组患者在同期放化疗中的生存分析,寻找适宜同期放化疗的患者人群。方法 基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2—2012年间一项术前同期放化疗与术前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的Ⅲ期临床研究进行分析。222例患者接受中位剂量69.96Gy放疗(27.56~76.00Gy),同期顺铂化疗中位剂量250mg (100~570mg)。接受调强放疗者98例。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并log-rank单因素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全组随访中位时间59个月(7~139个月)。同期放化疗组104例,单纯放疗组118例。两组局部复发率、区域失败率相近(均P>0.05),同期放化疗有降低远处转移趋势(14.4%∶24.6%,P=0.058)。单因素分析显示同期化疗对N早期患者增加了无局部复发生存(P=0.009),而对年龄≤55岁、女性患者有增加的趋势(P=0.052、0.066);对T4期、N3期、非调强放疗治疗、下咽癌患者增加了无远处转移生存(P=0.048、0.005、0.001、0.004),而对男性、高中分化鳞癌、非手术治疗有提高的趋势(P=0.064、0.076、0.063)。多因素分析显示同期放化疗对年龄≤55岁、女性、高中分化鳞癌、N3期、非手术治疗以及非调强放疗患者提高了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P=0.017和0.039、0.041和0.039、0.006和0.022、0.001和0.017、0.007和0.033、0.030和0.024);而对下咽癌患者同期放化疗可提高无进展生存(P=0.022)。结论 同期放化疗对年轻、女性、高中分化鳞癌、N3期、非手术治疗、非调强放疗患者可以积极给予同期放化疗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食管癌调强放疗病变局部同期加量与序贯加量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2006-2015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行根治性放化疗的330例初治食管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同期加量组(135例)和序贯加量组(195例)。330例患者均接受淋巴引流区预防性照射,经倾向性评分配比(PSM)后,2个组各有105例患者入组。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PSM前同期加量组与序贯加量组1、3、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0.1%、58.3%、46.7%与72.1%、44.9%、40.5%(P=0.050),总生存率分别为81.4%、51.9%、43.5%与80.5%、37.9%、22.3%(P=0.014)。PSM后同期加量组与序贯加量组1、3、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0.2%、54.2%、43.9%与75.5%、47.2%、41.2%(P=0.264),总生存率分别为78.9%、49.0%、40.8%与83.3%、41.7%、24.8%(P=0.26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同期加量组中TNM分期为独立影响因素,而序贯加量组中TNM分期和化疗为独立影响因素。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单纯放疗时同期加量组的局部控制率明显高于序贯加量组(P=0.018),总生存率也以同期加量组较高。结论 食管癌根治性放化疗同期加量与序贯加量调强放疗的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率基本一致,但单纯放疗时同期加量组的预后生存期明显优于序贯加量组,但仍需大宗病例的多中心研究结果予以佐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残余淋巴结短径与食管鳞癌放化疗疗效及预后之间相关性,并创建Nomogram模型来预测患者预后。方法 收集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自2018—2020年间行放化疗的143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并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通过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来预测食管鳞癌放化疗患者的1、2年无进展生存,并使用C-index、AUC及校准曲线来评估模型效能。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分化程度、TNM分期、放疗前后的患者自评-主观全面评定(PG-SGA)评分及残余淋巴结短径是食管鳞癌放化疗患者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分化程度、TNM分期、放疗前后的PG-SGA评分及残余淋巴结短径是食管鳞癌放化疗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残余淋巴结短径与食管鳞癌放化疗疗效及预后显著相关,综合临床基线特征后所建立的Nomogram模型是预测患者预后的实用且可靠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胸段食管鳞癌术后复发模式,为指导术后放疗靶区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1-2017年间接受根治性切除且术后复发的66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临床资料,参照AJCC第八版食管癌分期定义,将1-8M区定义为中上纵隔淋巴结引流区,8Lo、9、15区定义为下纵隔淋巴结引流区,16-20区定义为上腹部淋巴结引流区。结果 41例(62%)患者发生单纯局部区域复发,25例(38%)为远处转移。54例患者共计148枚淋巴结发生治疗失败,最高危的复发区域为中上纵隔淋巴结引流区(118/148,80%),其次为上腹部淋巴结引流区(24/148,17%)。发生上腹部淋巴结失败患者共计9例,其中6例为胸下段癌,8例(89%)为术后病理≥Ⅲ期。结论 胸段食管鳞癌术后复发高危淋巴结区为中上纵隔,术后放疗靶区应重点涵盖。对于术后病理≥Ⅲ期胸下段鳞癌患者需谨慎考虑照射上腹部淋巴结引流区。吻合口及下纵隔可能不需常规包含在射野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食管鳞状细胞癌行根治性放疗不同放疗剂量对生存的影响,并探讨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16年中国10所医疗中心2344例接受根治性放化疗/放疗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经1∶2倾向性评分配比(PSM),根据放疗剂量分为低剂量组(EQD2Gy<60Gy)303例,高剂量组(EQD2Gy≥60Gy)606例。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59.6个月。经PSM配比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6.5%、34.7%、27.2%和72.9%、41.7%、34.7%(P=0.018),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2.2%、27.2%、23.1%和58.3%、38.1%、33.9%(P=0.001)。单因素结果显示颈段/胸上段食管癌、临床分期早、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病变长度短、采用IMRT技术、接受同步化疗、EQD2Gy≥60Gy为总生存获益因素(均P<0.05)。多因素结果显示肿瘤部位、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是否接受同步化疗以及EQD2Gy是影响总生存的重要因素(均P<0.05)。结论 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应用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EQD2Gy≥60Gy时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食管鳞癌患者同期推量调强放疗(SIB-IMRT)的疗效并对其相关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2009—2015年间101例食管鳞癌患者接受SIB-IMRT,PTV处方剂量5040 cGy分28次(180 cGy/次),PGTV 6020 cGy分28次(215 cGy/次)或6160 cGy分28次(220 cGy/次),1 次/d,5 次/周,全程放疗时间为5.5周。观察其不良反应、治疗失败方式及LC和OS率。结果 1、3、5年样本数分别为101、84、45例。1、3、5年LC率分别为81.6%、70.4%、68.4%,OS率分别为72.3%、49.4%、45.2%,中位生存期36个月。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临床分期(Ⅰ/Ⅱ/Ⅲ期)、近期疗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缓解)为影响OS的因素(P=0.016、0.000、0.005、0.000)。单次分割215 cGy和220 cGy组LC和OS相近(P=0.283、0.951)。全组1、2、3级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10.9%、2.0%、2.0%,1、2、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63.4%、10.9%、4.0%,无一发生急性食管穿孔和出血。5例患者出现晚期放射性肺炎(2例死亡),1例晚期食管狭窄,2例食管穿孔并出血,2例单纯食管出血。220 cGy组急性放射性肺炎、上消化道反应发生率高于215 cGy组(P=0.062、0.024)。肿瘤局部未控和复发占总治疗失败的62.5%。结论 食管癌SIB-IMRT不良反应可耐受,长期疗效较佳,单次分割220 cGy较215 cGy的LC和OS未提高且增加了不良反应。临床分期、近期疗效为影响生存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鳞癌单纯手术、术后放化疗和单纯放疗等3种治疗方式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对87例胸段食管鳞癌3种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淋巴结转移率44.82%(39/87)。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部位、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等有关(P<0.05);术后放化疗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低于单纯手术组、单纯放疗组(P均<0.05);术后放化疗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单纯手术和单纯放疗组(P<0.05)。结论术后放化疗是防止食管鳞癌术后局部复发和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治疗方式。肿瘤部位、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是影响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治疗方式与淋巴结转移率密切相关,是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原因。对单纯行放疗的中晚期胸下段食管鳞癌,建议照射膈下淋巴引流区,以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鳞癌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后的复发风险模式,并分析术后病理分期与复发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02-2015年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174例局部晚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全组患者均采用术前同期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化疗采用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放疗剂量为40.0~50.4 Gy,常规分割。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差异,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53.9个月,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率为44.8%,其中59例(33.9%)患者复发。术后病理分期为0/Ⅰ、Ⅱ、Ⅲ期患者复发率分别为22.2%、38.7%、68.2%(P=0.000),疗后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4.7%、61.4%、20.9%(P=0.000)。20.5%的0/Ⅰ期或Ⅱ期患者的复发时间在术后3年以上,而Ⅲ期患者的复发时间均在2年以内。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临床分期、化疗方案、放化疗相关病理反应是影响无复发生存的因素(P=0.027、0.047、0.010、0.005)。结论 胸段食管鳞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的病理分期与复发风险密切相关,临床医生可根据不同的病理分期制定个体化的随访监测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术前大分割放疗与常规分割放疗治疗胸段食管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2—2011年四川省肿瘤医院收治的行术前放化疗的胸段食管鳞癌共86例,根据术前放疗分割方式分为大分割放疗组(A组,41例,30 Gy分10次2周)和常规分割放疗组(B组,45例,40 Gy分20次4周),放疗结束后2—6周手术。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并Logrank检验。结果 A组与B组病理降期率分别为68%和56%(P=0.270),R0切除率分别为95%和89%(P=0.437),pCR率分别为32%和24%(P=0.480)。A组和B组1、3、5年OS分别为78%和69%、44%和44%,29%和33%(P=0.114、0.223、0.289),PFS分别为71%和62%、39%和38%、24%和29%(P=0.211、0.689、0.331)。两组患者放化疗和手术相关不良反应相近(P=0.089~0.872)。大分割放疗组在平均住院天数、放疗费用及术前治疗总费用上均明显低于常规放疗组(P=0.000、0.000、0.000)。结论 术前大分割放疗和常规放疗均可作为可切除胸段食管鳞癌术前放疗的选择方案。术前大分割放疗有治疗周期和住院时间短,放疗费用低,患者更易接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PNI)与根治性放化疗或放疗的食管鳞癌患者的预后关系,为评估疗后长期生存提供方便、有效、准确的预测指标。方法 回顾分析2013—2015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根治性放化疗或放疗并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鳞癌患者共 231例,统计分析每例患者不同放疗阶段的PNI值并运用ROC曲线确定放疗前PNI的最佳临界值,将231患者分为营养良好组(86例)和营养不良组(145例)。应用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Cox模型分析不同营养状况与预后关系。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全组患者放疗前、第3周、第6周及结束后1月时的PNI均值分别为 48.68±5.08、39.68±4.87、43.74±4.89、48.31±4.92。运用ROC曲线确认的患者疗前PNI最佳临界值为49.25,曲线下面积为0.655,敏感性为68.6%,特异性为60.9%。营养良好组(PNI≥49.25)的 5年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6.0%和31.3%,均优于营养不良组(PNI<49.25)的19.3%和18.6%(P=0.001、0.039)。多因素分析显示疗前PNI为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21)。进一步分层分析发现临床分期为Ⅰ、Ⅱ期以及同期化疗者营养良好组的总生存优于营养不良组(P=0.007、0.004)。另外,营养良好组放疗后缓解率高于营养不良组(P=0.047),而≥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有低于营养不良组趋势(P=0.060)。结论 疗前患者的PNI作为方便、可靠的指标可预测食管鳞癌根治性放化疗或放疗后的生存状况,PNI较高者具有较好的预后和放疗耐受性,尤其是在分期偏早或同期化疗患者中PNI的预测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鳞癌单纯手术、术后放化疗和单纯放疗等3种治疗方式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对87例胸段食管鳞癌3种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淋巴结转移率44.82%(39/87)。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部位、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等有关(P〈0.05);术后放化疗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低于单纯手术组、单纯放疗组(P均〈0.05);术后放化疗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单纯手术和单纯放疗组(P〈0.05)。结论术后放化疗是防止食管鳞癌术后局部复发和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治疗方式。肿瘤部位、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是影响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治疗方式与淋巴结转移率密切相关,是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原因。对单纯行放疗的中晚期胸下段食管鳞癌,建议照射膈下淋巴引流区,以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分析影响pT1-3N0M0期食管鳞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因素。方法 收集胸段食管鳞癌行胸腹二野R0术后、病理分期为pT1-3N0M0期、手术前后未行辅助放疗和/或化疗、术后生存期≥3个月者 488例。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至随访期结束总复发率为36.9%(180/488),LRR率为21.5%(105/488)、DM率为6.8%(33/488),LRR合并DM率为8.6%(42/488)。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位置和pT分期是影响术后总复发、LRR和DM的因素;胸上段鳞癌和pT3期者复发率高,胸中段鳞癌和pT2期者次之,胸下段鳞癌和pT1期者复发率低。结论 肿瘤位置和pT分期是影响pT1-3N0M0期食管鳞癌二野R0术后复发和转移的重要因素,其结果有助于指导术后辅助放疗适应证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食管鳞癌两野术后有阳性淋巴结转移者复发率很高,回顾分析食管鳞癌术后淋巴结转移者,采用术后淋巴结转移区域预测术后复发的价值。方法 收集329例胸段食管鳞癌两野R0术后淋巴结转移患者资料,术后淋巴结转移区域位于上腹部、纵隔、纵隔+上腹部者分别为116、119、94例。计数资料行χ2检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价影响术后复发因素;累积复发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和Logrank法检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总复发率为72.4%(239/329),总局部区域复发率为58.1%(139/329),其中颈部、纵隔和上腹部复发率分别为14.6%、42.9%和10.0%。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后淋巴结转移区域是影响术后总复发和局部区域复发的因素(P<0.05)。术后淋巴结转移区域位于上腹部、纵隔、纵隔+上腹部者术后总复发率和局部区域复发率分别为57.8%、77.3%、85.1%和44.0%、62.3%、72.3%;术后淋巴结转移区域也是影响术后纵隔和上腹部复发的因素(P<0.05),但不影响颈部复发(P>0.05);术后淋巴结转移区域位于上腹部、纵隔、纵隔和上腹部者,术后纵隔和上腹部复发率分别为27.6%、47.1%、56.4%和12.9%、4.2%、13.8%。结论 食管鳞癌两野术后淋巴结转移者失败原因主要为局部区域复发;术后淋巴结转移区域可以预测术后总复发和局部区域复发,尤其是术后纵隔或上腹部复发,其结果有助于指导术后辅助放疗靶区设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肺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8年间浙江省肿瘤医院135例食管鳞癌治疗后肺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运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94.2个月(19.5~258.9个月),死亡109例(80.7%)。1、2年生存率分别为47.4%、25.1%,肺转移后中位生存期11.1个月(7.3~14.9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肺部转移灶数目、肺转移灶治疗方法、淋巴结转移、伴远处器官转移、首次治疗后至肺转移间隔是影响食管鳞癌肺转移预后的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肺部转移灶数目为食管鳞癌肺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结论 年龄、肺部转移灶数目是食管鳞癌肺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手术或放疗为主的局部治疗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胸段食管鳞癌新辅助放化疗期间淋巴细胞下降与病理完全缓解率(pCR)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02-2016年期间接受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220例,并采集新辅助放化疗前至放疗后1个月的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下降程度根据CTCAE 4.0标准进行分级。采用χ2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分析淋巴细胞下降与pCR和复发的关系。结果 全组共95例患者(43.2%)在新辅助放化疗后达到pCR,71例(32.3%)患者术后出现复发。放化疗期间0、1、2、3、4级淋巴细胞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1.8%、6.8%、31.4%、38.2%、21.8%。4级淋巴细胞下降者的pCR率显著低于0-3级(22.9% ∶48.8%,P=0.001);此外,前者的术后复发风险显著高于后者(45.8%∶28.5%,P=0.023)。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瘤长度、肿瘤部位、放疗剂量是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发生4级淋巴细胞下降的预测因素(P=0.013、0.001、0.002)。结论 新辅助放化疗期间发生4级淋巴细胞下降的食管鳞癌患者的pCR率较低且复发风险较高。淋巴细胞下降可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pCR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初步观察尼妥珠单抗联合术前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食管鳞癌的治疗结果。方法 共23例Ⅱ-Ⅲ期食管鳞癌患者入组,尼妥珠单抗 200 mg,第1-5周应用,1 次/周。DDP 20 mg/m2,PTX 45 mg/m2,第2-5周应用,1 次/周。放疗第2-5周进行,2 Gy/次,5 次/周,共40 Gy。新辅助治疗结束后4周行手术切除。结果 全组23例患者均完成术前放化疗及尼妥珠单抗治疗,22例接受手术切除。术前治疗的临床有效率为96%,毒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黏膜炎,大多为1-2级。手术R0切除率为100%,病理完全缓解率为41%。术后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声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别为14%、9%、4%、4%,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发生。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52%、52%,中位生存时间为28.9个月。术后淋巴结阴性(15例)和淋巴结阳性(7例)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62%、62%和57%、29%、29%(P=0.033),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2.6个月和14.2个月。结论 尼妥珠单抗联合术前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食管鳞癌安全有效,术后淋巴结阴性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应用新辅助化疗+手术+放疗治疗初诊为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999-2013年肿瘤医院收治的6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全部患者均经初诊病理结果确诊为乳腺癌,且经病理或影像学检查证实为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及其他第二原发癌,完整接受术前化疗+手术+术后放疗方案。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OS)、无进展生存(PFS)及锁骨上淋巴结复发(SCFR)率,Logrank法检验差异。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66个月(6~137个月)。65例患者中5例患者治疗后锁骨上淋巴结复发。全组患者5年SCFR、OS、PFS率分别为9%、72%、50%。术前化疗后锁骨上淋巴结完全缓解是影响OS因素,是否完全缓解患者5年OS率分别为81%和54%(P=0.035)。初诊锁骨上淋巴结大小 (短径≤1 cm、>1 cm)为5年SCFR(分别为0%、21%,P=0.037)和5年OS(分别为86%、56%,P=0.001)的高危因素。结论 对于初诊为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完整接受术前化疗+手术+术后放疗方案治疗后的OS率较高,锁骨上区放疗可获得良好的肿瘤局部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