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4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6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利用MRI技术连续采集头颈部肿瘤患者吞咽时图像,观察并测量软腭、舌、喉的运动规律及最大活动度。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7月-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调强放疗的原发头颈部恶性肿瘤20例患者,其中男17例、女3例,中位年龄58.5岁(28~78岁)。20例患者中鼻咽癌7例,口腔癌3例,口咽癌5例,下咽癌3例,鼻腔鼻旁窦2例。根据AJCC第八版分期Ⅰ-Ⅱ期患者2例,Ⅲ期8例,Ⅳ期10例。结果 吞咽时软腭向上移动移动距离为(1.06±0.31) cm且服从正态分布,向后移动距离为(0.83±0.24) cm且近似正态分布。舌体向后移动距离为(0.77±0.22) cm,且服从正态分布。含压舌板行图像采集患者舌上移位移为0,无压舌板患者舌体中位上移距离为1.23 cm (0.59~1.41 cm)。喉向上移动距离为(1.14±0.22) cm且服从正态分布,向前移动的中位距离为0.4 cm (0.27~0.90 cm)。结论 吞咽运动有可能发生于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过程中,并引起大体肿瘤体积(GTV)及周围正常组织移动;因此在制定放疗计划时应注意GTV至PGTV的个体化外放距离,以保证肿瘤处方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OMM)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以及颈部预防治疗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84-2016年间收治的61例无远处转移的OMM病例的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颈部预防治疗疗效,失败模式及预后因素。结果 OMM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55.7%。Ⅰ b区是最常见的颈部淋巴结转移区域,占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76%,其次是Ⅱ区和Ⅲ区。对于cN0患者,接受至少同侧Ⅰ b-Ⅲ区颈部预防治疗和未接受的5年无区域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1.7%和52.4%(P=0.036),接受至少同侧Ⅰ b-Ⅲ区颈部预防治疗能将区域失败率由46%降至6%(P=0.035)。发生区域失败患者中93%发生在Ⅰ b区,50%发生在Ⅱ区,36%发生在Ⅲ区。结论 OMM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较高,淋巴结引流具有一定规律性,最常见转移和复发部位均为Ⅰ b-Ⅲ区。对于cN0的OMM,推荐至少包括同侧颈部Ⅰ b-Ⅲ区的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原发蝶窦恶性肿瘤治疗结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13年我院收治的原发蝶窦恶性肿瘤16例。初诊无颈部淋巴结发生转移。ⅣA期1例, ⅣB期15例。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11例、单纯手术1例、单纯放疗3例、单纯化疗1例。手术全部为减瘤手术。放疗中位剂量69.96 Gy (56.00~ 80.56 Gy)。结果 全组3年LC、DMFS、DFS、DSS分别为67%、69%、44%、58%, 减瘤术+放疗组分别为67%、55%、30%、41%。全部保留眶内容物及颅底。全组LR率25%, 远处转移率37%, 淋巴结复发率6%。预后分析未见与LC率及DSS相关因素。结论 蝶窦肿瘤经减瘤手术+术后放疗在保留眼眶及颅底前提下能取得良好疗效。蝶窦肿瘤治疗后淋巴结复发率低, 临床不建议常规颈部淋巴结预防照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放射增敏剂甘氨双唑钠(CMNa)对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患者IMRT同步化疗期间咽部黏膜炎的影响。方法 2014—2015年间63例患者按照1∶2比例随机入组同步放化疗+ CMNa (CRT+CMNa)和同步放化疗(CRT),57例完成治疗方案。CMNa 800 mg/m2为放疗前30 min静脉滴注,隔天使用。CRT方案为PGTV和阳性淋巴结处方剂量69.96~73.92 Gy分33次,PTV处方剂量为60.06 Gy分33次,顺铂100 mg/m2。放疗技术采用IMRT或HT。结果 CRT+CMNa组19例,CRT组38例。两组间基线临床资料相近(P=0.34~1.00),PGTV (73.00 ± 2.66) Gy比(71.66 ± 3.99) Gy,P=0.19)、PTV (60.58 ± 2.27) Gy比(59.67 ± 2.08) Gy,P=0.14)处方剂量相近,化疗周期数也相近(P=0.28)。CRT+CMNa较CRT组放疗期间≥3级放射性黏膜炎发生率下降,分别为32%、61%(P=0.04),疼痛VAS评分降低,分别为4.6±1.6、6.2±1.6(P=0.00),放疗期间抗生素使用和血液毒性两组也相近(P=0.08~0.80)。结论 CMNa可以减轻头颈部鳞癌IMRT同步化疗期间黏膜炎发生率和程度及疼痛评分。  相似文献   
5.
鼻咽癌调强放疗中靶区剂量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鼻咽癌调强放疗(IMRT)过程中肿瘤靶区变化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 21例行根治性IMRT初程治疗鼻咽癌患者分别于计划设计前及治疗开始后前5周每周固定同一天行螺旋CT扫描各1次,共126次.以计划制定前扫描cT的3个体表标记点作为参考标记并确定靶区中心,然后由计划系统进行正向计算,得出治疗开始后前5周每周CT扫描时的靶区实际受量,比较其间有无差异并与计划设计前相比较.结果 GTV_(nx) CTV_1、CTV_2在治疗过程中连续5周每周同时间采集的D_(mean)、D_(95)、D_(90)、D_(10)、D_5和V_(100)经方差分析均相似,GTV_(nx)的分别为15.44~15.60 Gy(F=0.07,P=0.996)、14.66~14.92 Gy(F=0.11,P=0.990)、14.81~15.06 Gy(F=0.12,P=0.988)、15.88~16.29 Gy(F=0.28,P=0.924)、16.00~16.38 Gy(F=0.25,P=0.940)、98.1%~99.5%(F=0.08,P=0.995),CTV_1的分别为14.75~14.98 Gy(F=0.07,P=0.997)、13.39~13.73 Gy(F=0.20.P=0.964)、13.74~13.96 Gy(F=0.08,P=0.995)、15.65~15.90 Gy(F=0.09,P=0.994)、15.91~16.05 Gy(F=0.10,P=O.992)、98.2%~99.5%(F=0.02,P=1.000),CTV_2的分别为13.34~13.64 Gy(F=0.18,P=0.970)、12.71~13.18 Gy(F=0.32,P=0.898)、12.89~13.28 Gy(F=0.23,P=0.949)、13.79~14.03 Gy(F=0.12,P=0.987)、13.92-14.16 Gy(F=0.12,P=0.987)、94.4%~99.6%(F=0.25,P=0.937).结论 鼻咽癌调强放疗中随靶区变化其剂量变化不显著,即使在外轮廓变化最大点处初始计划仍能很好地覆盖靶区,因此临床上因肿瘤靶区改变而修订计划的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局部区域复发风险和影响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2—2017年本院收治的58例首程治疗或首程辅助治疗的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34个月,单纯手术50例,手术+辅助放疗7例。17例治疗失败,16例为LRR,3例DM中2例合并局部失败。5例死因为肿瘤复发或转移。5年LRRFS率为75%、OS率为90%。单因素分析提示手术切缘(P=0.018)及肿瘤局部分期(P=0)是影响LRRFS因素。结论 外科根治性切除联合辅助治疗是提高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原发腮腺淋巴上皮癌的临床特征、诊断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7年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确诊的13例腮腺淋巴上皮癌患者临床资料,中位随访时间38.5个月,所有患者均先行手术+放疗。结果 全组13例患者中男9例,女4例,中位年龄33岁。确诊时局限于腮腺9例、区域淋巴结转移4例,均为Ⅰ b、Ⅱ区。UICC2010分期Ⅰ、Ⅱ、Ⅲ、Ⅳ期患者分别为1、1、6、5例。11例患者手术病理标本EBER检测10例阳性。全组无死亡事件,3年总生存率100%,3年无进展生存率76%,3年局部控制率92%,3年无远处转移率84%。结论 腮腺淋巴上皮癌发病率较低,病变与EBV相关,容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疗前应除外鼻咽癌转移至腮腺的可能。目前治疗模式是以手术+放疗,总体预后较好,治疗失败主要原因为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8.
喉癌的放射治疗—附330例疗效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从1958年5月至1977年12月底放射治疗喉癌330例,全部经病理证实和长期随访,现总结其疗效。 资料与方法 性别:男275例,女55例,男女之比=5:1  相似文献   
9.
梨状窝癌术前放射治疗保留喉功能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术前放射治疗对状窝癌保留喉功能治疗的作用,方法:168例梨状窝癌被分为4个组:术前放射治疗组100例(56例做保守性手术,44例做全喉切除术),手术加术后放射治疗组11例,单纯手术组8例,单纯放射射治疗组49例,结果:综合治疗与单一治疗比较,其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3.5%,43.2%和57.1%、42.6%,术前放射治疗达完全缓解者保保守性手术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高,55例53-4期经过术前放射治疗后有14例(25.5%)保留喉发音功能,100例术前放射治疗组的5年喉功能保留率为48.3%,结论:梨状窝癌综合治疗可以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术前放射治疗有助于选择保守性手术保留喉功能,而不影响生存,也不会增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血管肉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血管肉瘤是起源于血管内皮或淋巴管内皮的恶性肿瘤,曾用不少名称来描述,如血管内皮瘤、腺管肉瘤、血管肉瘤、恶性血管内皮瘤及淋巴管肉瘤等,现称为血管肉瘤[1~4],包括来源于血管内皮的血管肉瘤(hemangiosarcoma)和来源于淋巴管内皮的淋巴管肉瘤(Lymphangiosarcoma)。鉴于目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