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5篇
肿瘤学   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目的 观察T4N (+)Ⅲ期食管胸中下段癌IMRT长期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方法 2004-2010年间300例T4N (+)Ⅲ期食管中下段癌患者采用3DCRT 202例、IMRT 98例,常规分割照射剂量60 Gy。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长期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Kaplan 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结果 5、7年样本量分别为239、120例。3DCRT和IMRT组1、3、5、7年LC率分别为64.4%、40.6%、38.3%、34.2%和68.3%、55.3%、51.9%、51.9%(P=0.048),OS率分别为54.5%、19.8%、14.7%、10.9%和63.3%、34.7%、24.4%、20.3%(P=0.013)。分层分析显示年龄>65岁、放疗前食管造影长度>8.0 cm、CT最大横径>4.6 cm、GTV>60 cm3、邻近组织或器官受累、非手术 N2期、未行化疗者,IMRT组OS率高于3DCRT组(P=0.022、0.003、0.022、0.034、0.016、0.044、0.047)。IMRT组GTVDmin、GTVD100高于3DCRT组(P=0.000、0.000),脊髓Dmax低于3DCRT组(P=0.000)。IMRT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明显高于3DCRT组,以轻度(1-2级)食管炎为著(P=0.000)。3DCRT组死于肿瘤局部因素的比率明显高于IMRT组(P=0.039)。结论 局部晚期食管胸中下段癌IMRT安全有效,LC率明显提高,正常组织保护良好,长期生存获益显著。基于回顾分析结果还有待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证实。  相似文献   
2.
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逐渐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研究热点。在医学微生物学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尝试运用微课程教学法,该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更好地利用网络教学管理平台,从而弥补课堂听讲中的不足,使反复强化重点和难点知识成为可能,是常规课堂教学的良好补充,被学生广泛接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红外线跟踪摆位系统(IM-BPS)和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对食管癌和肺癌患者摆位误差测量结果的优劣。方法 2007-2008年间接受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的40例食管癌和27例肺癌患者,使用IM-BPS和EPID测量其在左右、头脚、前后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并对两种测量结果行配对t检验和符合程度的x2检验。结果 用EPID每例患者摆位验证需10~12 min,而IM-BPS仅需2~5 min。IM-BPS和EPID测量的食管癌患者左右、头脚、前后方向摆位误差均值分别为3.49、3.19、3.31和4.03、3.41、3.43 mm (t=5.17、1.88、1.57,P=0.000、0.060、0.119);肺癌患者的分别为4.23、3.51、3.39 mm和4.85、3.53、3.74 mm (t=5.63、0.28、3.88,P=0.000、0.780、0.000)。≥65%食管癌和≥55%肺癌患者两种测量结果在3个方向摆位误差差值为±1 mm内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1.09,P=0.000和x2 =53.35,P=0.000)。结论 IM-BPS对食管癌及肺癌患者摆位误差的测量结果大部分优于EPID,虽然两种方法都能对患者治疗摆位进行较为准确测量和质量控制,但因IM-BPS应用直观、简便、耗时短、可实时l监测校正而更易于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分别依据CT扫描及DWI确定食管癌病变长度的准确性,为食管癌靶区勾画提供优选的影像学参考方法。方法 2012—2013年前瞻性入组 35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根治术前完善食管内窥镜、胸腹CT及DWI扫描,分别依据各项检查确定病变长度并与手术切除标本病理标本实测长度相比较。分析各种影像学方法所测食管病变长度与病理标本实测长度的符合程度。一致性检验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法及Bland-Altman法。结果 全组 4例患者于DWI序列未见高信号表现,假阴性率为11%,均为T1期,占44%(4/9)。31例可供DWI病变长度分析,术后病理标本肿瘤长度为4.58 cm,内窥镜、CT扫描、b=600、800、1000 s/mm2条件下DWI图像所测肿瘤长度分别为4.56、5.58、4.41、3.99、3.83 cm,ICC值分别为0.703、0.764、0.946、0.890、0.882,P值均为0.000。Bland-Altman法分析结果中以内窥镜和b=600 s/mm2条件下DWI所测肿瘤长度与病理标本实测长度的一致程度最高。结论 DWI技术所测食管肿瘤长度与病理标本实测长度较为接近,以b=600 s/mm2条件下病变测量信度为优,DWI技术对早期食管癌诊断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5.
张彬  韩春  王澜 《中国临床医学》2010,17(3):373-375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NP方案同期化疗治疗局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不良反应与临床疗效。方法:37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及同期化疗。观察患者的治疗完成情况,治疗期间、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及近期疗效。结果:全组患者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91.9%。急性肝肾损伤发生率为13.5%(5/37)。急性放射性食管炎0级3例,1级11例,2级9例,3级14例。急性放射性肺炎0级2例,1级15例,2级12例,3级8例。治疗结束后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32例,稳定(SD)2例,总有效率(PR+CR)为94.6%(35/37)。1年局部控制率为83.4%,1年生存率为75.8%,中位生存期15个月。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期化疗治疗局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可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较重,但可耐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食管癌3DRT+化疗与单纯放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3—2012年本院收治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鳞癌患者1257例,3DRT+化疗(放化疗组)362例,单纯放疗(单放组)895例。观察全组患者近期疗效、OS率及死亡原因。Kaplan-Meier法计算OS率并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放化疗组与单放组的有效率分别99.1%(346/349)与99.0%(813/821)(P=0.397)。1、3、5年OS率放化疗组与单放组分别为74.0%、42.0%、32.9%与65.9%、33.0%、23.3%(P=0.000),同期放化组与单放组分别为75.6%、43.5%、33.2%与65.9%、33.0%、23.3%(P=0.000)。同期放化组与序贯放化组相近(P=0.583),序贯放化疗组较单放组有提高OS率趋势(P=0.065)。两组主要死因均为肿瘤复发和未控,其次为远处转移。放化疗组死于未控比例低于单放组(7.4%∶14.7%,P=0.003)。结论 放化疗组OS明显优于单放组;序贯放化疗组较单放组有提高OS率趋势,同期放化组较单放组OS率明显提高;放化疗组死于未控比例要低于单放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应用3DCRT/IMRT治疗Ⅱ/Ⅲ期食管鳞癌的疗效,并探讨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2-2016年12月10所医疗机构2132例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Ⅱ/Ⅲ期食管鳞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70岁占37.9%。颈段和上段肿瘤占33.9%,中下段和交界段肿瘤占66.1%。中位GTV+GTVnd体积41.6 cm3。Ⅱ期占32%,Ⅲ期占68%。1409例接受IMRT,723例接受3DCRT。EQD2≥60 Gy占86.1%。同步放化疗占41.1%。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OS生存率,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60.8个月。全组1、3、5年OS率和PFS率分别为73.9%、41.7%、32.6%和62.2%、37.3%、32.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OS的因素包括年龄、肿瘤部位、临床分期、肿瘤体积、EQD2及同步放化疗;而影响PFS的因素包括年龄、肿瘤部位、肿瘤体积、临床分期及EQD2。按年龄≥70岁、肿瘤长度>5 cm、肿瘤体积≥41.6 cm3和Ⅲ期4项危险因素将患者分为低危、中低危、中高危、高危组预后模型,组间比较生存差异显著(P<0.001)。经PSM法配比后, IMRT在OS、PFS方面优势不显著(P=0.971;P=0.658),但IMRT在低危组患者中有生存获益趋势(P=0.125)。结论 应用3DCRT或IMRT治疗Ⅱ/Ⅲ期食管鳞癌患者的OS率较高。预后模型能很好地预测患者生存情况,IMRT在低危组患者中有生存获益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781例不同部位食管癌三维放疗预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食管癌三维放疗疗效差异及可能原因。
方法 2003-2009年781例T 1 ~T 4 期食管鳞癌患者接受常规分割三维放疗,其中肿瘤位于颈段 31例、胸上段 210例、胸中段 427例、胸下段 113例,处方剂量 50~70 Gy (中位数60 Gy)。197例患者接受了化疗。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和预后单因素分析,Cox法预后多因素分析。
结果 随访率为95.8%,随访时间满 5年者为 128例。颈段,胸上段,胸中段,胸下段食管癌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9%、67.4%、58.1%,80.4%、47.4%、35.5%,63.7%、30.2%、21.9%,69.9%、33.6%、28.8%,其中颈段与胸上段、胸中段与胸下段食管癌生存相仿(χ2=3.03、1.35,P=0.082、0.246),但颈段高于胸中段、胸下段的(χ2=11.64、7.37,P=0.001、0.007),胸上段也高于胸中段、胸下段的(χ2=17.74、4.41,P=0.000、0.036)。颈段与胸上段的合并,胸中段与胸下段的合并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8%、50.0%、38.7%,65.0%、30.9%、23.4%(χ2=23.01,P=0.000)。胸中下段与颈胸上段比较大体肿瘤体积较大(48.22 cm3∶34.74 cm3,Z=5.80,P=0.000)、病变长度较长(5.20 cm∶4.80 cm,Z=2.36,P=0.018)、年龄较高(67岁∶63岁,Z=2.82,P=0.005)。多因素分析提示钡餐长度、肿瘤部位、非手术N分期、大体肿瘤体积为影响因素(χ2=4.13、10.01、10.34、11.19,P=0.042、0.002、0.001、0.001)。
结论 颈段、胸上段食管癌三维放疗疗效优于胸中段、胸下段食管癌。  相似文献   
9.
792例食管癌三维技术放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三维技术放疗的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并探讨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3—2008年收治的食管癌患者 792例,采用三维适形放疗(672例)及调强放疗(120例)技术,1.8~2.0 Gy/次,5 次/周,处方剂量 50~70 Gy。同期放化疗 142例,单纯放疗 650例。Kaplan-Meier法计算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Logrank法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法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随访率为95.8%,随访时间满 5年者 133例。全组1、3、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6.6%、53.2%、48.6%,总生存率分别为70.1%、36.7%、28.0%。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肿瘤体积为影响生存的因素(χ2=20.58~55.60,P均=0.000),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N分期、肿瘤体积为影响生存的因素(χ2=6.35、29.23,P=0.012、0.000)。同期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 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57.0%和46.8%(χ2=7.34,P=0.007),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2.8%和27.6%(χ2=3.42,P=0.064)。结论 三维技术放疗食管癌的远期疗效较二维技术放疗明显提高。T分期、N分期、TNM分期、肿瘤体积是长期生存影响因素。加入同期化疗可提高患者的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10.
非手术治疗食管癌临床分期标准的临床应用与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参考中国非手术治疗食管癌临床分期修改方案对 784例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患者进行预后分析与评价,探讨此分期对食管癌非手术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及有待修改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