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建立一种微卫星多态性检测法对马凡综合征(MFS)家系成员进行原纤蛋白 - 1基因 (FBN1 )单倍型分离分析 ,探讨 FBN1微卫星检测对 MFS症状前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 从 4个 MFS家系及 4 0名正常人外周血中提取基因组 DNA,应用 1 5号染色体 FBN1基因侧翼区的 4个微卫星 (m ts- 1~ 4 )为遗传标记 ,以荧光标记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目的 DNA片段 ,PCR产物用毛细管电泳技术(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分析并计算其碱基数 ,对这 4个MFS家系及 4 0名正常人进行单倍型分离分析 (Haplotype-Segregation Analysis)。 结果 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 FBN1微卫星方法简便稳定 ,重复性好。 4 0名正常人 80条染色体等位基因片段大小与国外报道有一定差异 ;4个 MFS家系致病基因分别与 m ts- 1~ 4的 8/ 7/ 3/ 1 5 ,7/ 6 / 3/ 1 4 ,7/ 7/ 3/ 1 0和 1 3/ 7/ 3/ 1 0单倍型连锁 ,单倍型分离分析结果与家系中患者的临床表型一致。 结论  (1 )本研究建立的荧光 PCR-毛细管电泳 mts- 1~ 4检测技术灵敏度高 ,重复性好 ,较为简便、高效 ,是协助诊断 MFS的方法 ,便于临床实验室使用。(2 )对 4 0名正常人 80条染色体的检测显示 ,位于 FBN1基因内含子的 4个微卫星标记 m ts- 1~ 4的等位基因片段大小与国外报道有一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少年型肾单位肾痨1型(NPHP1)的临床特点基因诊断方法,采用多种方法对其家系进行筛查验证。方法:2018年7月我院基因诊断中心收入1例男性肾衰患儿(14岁),收集分析其临床资料,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对其进行基因检测。确诊后扩增患儿及其父母弟弟的NPHP1基因内多个微卫星标记以及内参标记位点,同时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毛细管电泳技术,对患儿弟弟进行筛查验证。结果:二代测序结果显示该患儿样本NPHP1基因整体纯合缺失,该变异为致病性变异,结合临床表现确诊为NPHP1。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该患儿NPHP1基因前后内参标记D2S1896,RanBP11/12阳性,微卫星标记del-2,del-5-(5)2,del-9,del-10,del-16均为阴性;该患儿父母和弟弟NPHP1基因内参和微卫星标记均为阳性。内参及微卫星序列的毛细管电泳结果显示该患儿弟弟NPHP1基因同时存在来自于父亲和母亲的序列片段,排除该致病基因的纯合或杂合缺失。结论:利用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NPHP1基因微卫星标记,判断该位点纯合或杂合性缺失,简单易行,可作为常规筛查手段辅助肾单位肾痨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毛细管电泳技术快速检测p53基因点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用毛细管电泳技术快速检测p53基因点突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毛细管电泳作SSCP分析,检测20例结肠癌肿瘤标本p53基因第7外显子PCR扩增产物,并与传统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进行比较,最后用DNA序列测定判断其准确性。结果:20例结肠癌标本中,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出5例标本(Ca4,Ca6,Ca7,Ca8,Ca14)有突变,而凝胶电泳结合银染技术仅检出4例标本(Ca4,Ca6,Ca7,Cal4)有突变,测序证实经毛细管电泳所检出的5例标本均存在点突变。结论:对于PCR产物的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毛细管电泳技术是一种更加快速、简便、敏感的方法,可应用于临床筛查基因点突变。  相似文献   

4.
Alzheimer病与单胺氧化酶B基因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论证Alzheimer病(AD)与单胺氧化酶B基因(MAOB)的两个微卫星DNA标记(MAOBI2和MAOBTG)是否存在关联.方法:应用微卫星DNA多态性的方法,计算73例AD患者和81名正常对照者等位基因频率,并对AD与MAOBI2及MAOBTG的各等位基因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得出了正常人和AD病人MAOBI2和MAOBTG的筹位基因频率.关联分析表明,AD与MAOBI2的等位基因176bp存在接近显著的正相关,相对危险率为4.21,x2=2.98,与MAOBTG的等位基因201bp和207bp分别存在接近显著的正相关和负相关,相对危险率分别为4.76和0.14,x2分别为3.73和3.30.结论:Alzheimer病与单胺氧化酶B基因的两个微卫星DNA标记(MAOBI2和MAOBTG)可能不存在显著性关联.  相似文献   

5.
DYS19,DYS391和DYS439基因座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Y 染色体STR基因座在法医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对 118名河南汉族男性无关个体的DYS19,DYS3 91,DYS43 9Y STR基因座多态性进行调查。方法 :应用荧光标记引物多重PCR技术和毛细管电泳技术。结果 :DYS19,DYS3 91,DYS43 9三个Y STR基因座分别检出 6,4,3个等位基因 ,三个基因座的基因多样性 (genediversity ,GD)分别为 0 72 17,0 475 4,0 5 780。 118名无关个体中发现 2 8种单倍型 ,其单倍型GD为 0 93 42。结论 :应用荧光标记Y STR复合扩增检验技术在实际检案中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简便方法提取口腔拭子中DNA,并用特异引物扩增,评估该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用1×PCR缓冲液、MgCl2及蛋白酶K混合裂解液在PCR仪上对口腔拭子进行消化,并以该产物为模板,应用角蛋白5基因1号外显子及1号染色体上2个微卫星标记特异性引物扩增,目的片段分别用于测序和毛细管电泳。结果通过上述方法可获得用于PCR反应及后续基因测序及微卫星标记毛细管电泳分型的足量DNA。结论利用PCR缓冲液、MgCl2及蛋白酶K混合裂解液从口腔拭子中提取DNA是一种简单、高效、快速、低成本的方法,更是一种无创的采样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影响肝细胞癌微卫星—自动毛细管电泳检测结果的技术因素。方法:应用MegaBACE500毛细管电泳测序仪对一组高度多态性微卫星PCR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应用Genetic Profiler软件进行基因表型分型,比较PCR扩增产物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对基因分型的影响。结果:PCR反应体系残留混合物(dNTP、引物和盐离子的浓度等)对基因分型的结果有明显的影响,当PCR体系中益离子和DNA的浓度比>10000:1时可使等位基因片段分析系统评分出现偏差而导致结论错误,基因组DNA—PCR样品浓度在50ng/μl时较为合适。结论:毛细管电泳测序体系中PCR反应体系残留混合物的浓度是影响基因分型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联合应用标记PCR与毛细管电泳技术,建立Y染色体AZF微缺失快速检测新方法。方法以标记5FAM或JOE荧光基团引物,经一管多重PCR,获得扩增产物,在ABI3100-AVANT毛细管电泳仪上检测并分析结果。以常规检测方法验证。结果检测134例生精障碍患者中发现AZFc微缺失6(6/134)例,AZFb c微缺失1(1/134)例。常规检测方法得到与之相符结果。结论建立了适合临床应用的快速检测Y染色体AZF微缺失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汉族人群DXS15位点多态性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中国人群FⅧ基因旁微卫星序列DXS 15的多态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 ,检测 67名中国汉族人共 10 3条X染色体DXS 15位点的重复序列长度变化。结果 中国人群中该位点有 8种等位片段 ,多态信息量 ( polymorphisminformationcontent,PIC)为 0 .84 4。应用该位点多态性对一血友病甲家系进行连锁分析 ,一名可疑携带者被确认为正常人。结论 该位点为血友病甲的高多态遗传标记之一 ,对血友病甲的携带者诊断和产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应用毛细管无胶筛分电泳技术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内含子3中四核苷酸理复序列的多态性。方法通过毛细管毛细管无胶筛分电泳分离分析特异PCR产物。结论与聚丙烯酰胺变性凝胶电泳相比,毛细管电泳具有准确、快速,自动化和高分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Survivin基因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测定 Survivin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方法 采用 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 39例子宫内膜腺癌 ,10例子宫内膜增殖症和 10例增殖期子宫内膜进行 Survivin检测。 结果  30例子宫内膜腺癌 Sur-vivin阳性 (76 .92 % ) ,子宫内膜增殖症和增生期宫内膜均阴性。 结论  Survivin可作为子宫内膜腺癌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1)目的 探讨人宫颈癌P53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2)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酶切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技术,检测34例宫颈癌第6,7外显子的突变。(3)结果 检出突变6例,突变与临床分期,病理学分级有关,而与年龄、组织学类型无关。(4)结论 P53基因突变是宫颈癌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血清乙肝病毒X基因的检测方法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清乙肝病毒(HBV)X基因的检测方法及肝病患者X基因检测的意义。方法 通过PCR扩增法探讨HBV X基因的检测方法,对扩增产物的序列进行测序分析,并对30例肝癌及32例肝硬化患者血清HBsAg、HBeAg与X基因进行检测。结果经琼脂糖电泳与序列分析表明,扩增产物与X基因序列一致。血清学检测显示,2例肝癌与2例肝硬化患者血清中X基因检测阳性,但HBsAg检测阴性。结论 应用PCR法能在血清中扩增出完整X基因片段,为研究X基因的序列变化与肝癌发生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部分肝病患者血清HBsAg阴性,但在血清中能检出X基因,提示肝组织中存在X基因整合。  相似文献   

14.
①目的 探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 p-FLP)连锁分析对杜氏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MD)基因诊断中的价值。②方法 运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对10 个DMD家系成员的抗肌营养不良蛋白基因内9个基因区进行了Am p-FLP连锁分析。③结果 10 个DMD家系中的9 个先证者,6 例为外显子缺失,1 例为内含子缺失,2 例为非缺失型。④结论 Am p-FLP连锁分析是对DMD进行基因诊断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肾血流动力学多普勒超声变化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76例经临床、肾穿病理证实的PNS患者分成两组:甲组40例(未治疗者),乙组36例(经治疗症状改善但仍未完全缓解者)。另有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PW)观察肾段动脉血流的收缩期最大流速(Vs)、舒张期末速度(Vd)、平均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甲、乙组与对照组间三项参数(Vs、PI、RI)差异有显著性,但甲、乙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多普勒超声可评价PNS患者的肾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为临床PNS诊断提供一种无创性辅助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外源性多巴胺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毒性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为模型,以终浓度0.45mmol/L的多巴胺对细胞进行诱导。结果 在透射电镜下可见培养的PC12细胞核染色质明显固缩、断裂,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显示胞核内散在分布断裂DNA片段,流式细胞仪检测到DNA周期中G0-G1期前出现明显的亚二倍体峰,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典型的“梯状”带等细胞凋亡的特征性改变。结论 外源性DA可诱导PC1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受体底物-1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病人的胰岛素敏感等指标,观察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对PCOS病人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探讨IRS-1基因与PCOS的关系,判断其可否作为PCOS胰岛素抵抗的致病基因。方法采用PCR技术检测正常人与PCOS病人IRS-1的等位基因与基因频率,据不同的基因型(GG、GA或AA)将病人分为3组,比较各组的体重指数、腰臀围比例、黄体生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前列腺癌组织中P53基因突变的发生率,探讨共与前列腺癌发生的。方法 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前列腺癌组织中P53基因第4号外显子72位密码子的点突变。结果 前列腺癌DNA样本中检出4号外显子P53基因点突变4%,其中杂合性估变36%,纯合性突变8%,对照组前列腺良笥增生未见P53基因变化。结论 前列腺癌发生与53基因突变有一定关系,应用P矣Bstu1酶切多态性分析,对  相似文献   

19.
胃癌组织ras和P53基因突变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P53基因和ras基因的突变情况,(2)方法 采用PCR RFLP技术,分析41例胃癌标本中P53基因和ras基因的突变。(3)结果 本组41例中,12例(29.3%)发生P53基因突变,16例(39.1%)发生ras基因突变,1全负时发生P53基因和ras基因的突变。(4)结论 P53和ras基因突变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在胃癌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c—myc反义核苷酸对体外培养的淋巴瘤细胞系CA46基因表达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 c—myc反义核苷酸(ASPO)为人工合成的针对c—myc基因的一段外源性基因片段,以无义的寡核苷酸作为对照,导入CA46细胞后观察其基因表达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myc基因产物表达,荧光染色观察CA46细胞的凋亡形态,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凋亡百分率,TUNEL检测加用VP16后的CA46原位凋亡。结果 c—myc反义核苷酸(ASPO)作用CA46细胞后,RT—PCR示c—myc mRNA表达降低。荧光染色ASPO组细胞胞体缩小,胞膜完整,核质浓缩,出现黄绿色不规则或局部致密荧光,凋亡细胞约占23.3%,而SPO组及空白组未见明显凋亡细胞,细胞呈均匀绿色荧光。流式细胞仪检测仅用VP16 10mg/L 3d,ASPO作用2d后加VP16 10mg/L 1d及ASPO作用3d均出现凋亡峰,凋亡率分别为16%,72%及52%,而SPO组及空白但均未见凋亡峰。流式细胞仪检测CA46细胞c—myc蛋白为95.3%,经ASPO作用后降为23.7%,同时SPO组c—myc表达率为90.6%,TUNEL检测ASPO组凋亡细胞为25.5%,加用VP16后的CA46凋亡率为36.7%。结论 体外实验中CA46特异地被c—myc反义核酸抑制生长,细胞出现凋亡表现,c—myc mRNA癌基因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