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较大样本寻常型天疱疮(pemphigus vulgaris,PV)患者,血清抗桥粒芯蛋白(desmoglein,Dsg)1和抗Dsg3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指数长期的变化情况,观察其与病情变化的相关性,探讨其用于病情监测、预测疾病复发和指导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20例确诊PV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收集患者在各随访时间点的血清,记录每次随访时的病情并进行评分(autoimmune bullous skin disorderintensity score,ABSIS);检测患者血清的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滴度、Dsg3 ELISA指数和Dsg1 ELISA指数;利用统计学方法和做图方法分析病情评分与Dsg3 ELISA指数、Dsg1 ELISA指数和IIF滴度之间的关系。结果:PV患者皮肤和口腔的病情评分,分别与Dsg3 ELISA指数、Dsg1 ELISA指数和IIF滴度均具有显著性关联(P<0.01),患者疾病活动期和临床缓解期两组间Dsg3 ELISA指数、Dsg1 ELISA指数和IIF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患者相关性分析发现,Dsg3 ELISA指数、Dsg1 ELISA指数和IIF滴度几乎均与病情平行波动变化,ELISA指数优于IIF的平行性,并且ELISA指数可以预测病情是否会反复,从而指导治疗。结论:PV患者血清抗Dsg3抗体ELISA指数与病情变化平行波动,可以反映疾病的活动程度,可用于病情监测,并可为临床上预测疾病复发,指导临床调整治疗提供有利的实验室证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扩增人皮肤组织桥粒芯糖蛋白4(desmoglein 4,Dsg4)胞外区域EC1、EC2、EC3和EC4的核酸序列,为寻常型天疱疮(pemphigus vulgaris, PV)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GenBank中的Dsg4序列(登录号为AY177664)分析,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从人正常皮肤组织中抽提RNA,逆转录合成c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皮肤组织桥粒芯糖蛋白4胞外区域EC1、EC2、EC3和EC4目的基因;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目的基因分别与质粒pET32a在T4 DNA连接酶作用下相连接,转化E.coli DH5α感受态细菌,用含氨苄青霉素的LB培养基平板筛选转化菌,阳性重组子DNA序列测定鉴定;重组融合蛋白经ELISA法与PV患者、正常对照组血清进行反应.结果 RT-PCR扩增产物经凝胶电泳得到均约为350 bp的4条条带;质粒载体pET32a连接的目的基因经序列测定后与在GenBank登录的Dsg4胞外区域EC1、EC2、EC3和EC4核酸序列完全一致,4个Dsg4胞外区域cDNA读码框架正确;Dsg4 EC1、EC2、EC3和EC4与患者血清反应,而不与正常对照组血清反应.结论 Dsg4胞外区域多肽片断在PV发病中可能有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岩 《现代医学》2014,(6):648-651
目的:探讨天疱疮患者血清抗桥粒芯糖蛋白(Dsg)抗体与疾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9例天疱疮患者,比较其抗Dsg类别、亚型、滴度与疾病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寻常型天疱疮(PV)患者活动期抗Dsgl、Dsg3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稳定期(P〈0.05),落叶型天疱疮(PF)患者活动期抗Dsgl抗体阳性率高于抗Dsg3抗体(P〈0.05);活动期患者两种抗体滴度随病情加重而明显升高(P〈0.05);活动期患者血清两种抗体IgG4亚型滴度明显高于IgG1,稳定期患者两种抗体IgG4亚型滴度明显下降且远低于IgG1(P〈0.05)。结论:天疱疮患者血清抗Dsg抗体与疾病表型、病情、活动性存在明显相关性,测定其存在和滴度对临床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利用PCR-Cloning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构建了两类IL-2-PE40'嵌合基因的表达载体,分别由IPTG和温度(42℃)诱导表达。在对表达产物进行了酶切位点和片段大小、电泳迁移率、分子量的初步鉴定后,又对融合蛋白的白细胞介素2(IL-2)和PE40'组分的抗原性进行了ELISA鉴定。从菌体蛋白中初步分离纯化了重组毒素,并测定其对细胞表面表达IL-2受体的活化T淋巴细胞的靶向杀伤效应及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IL-2-PE40'融合蛋白确实对IL-2R+细胞具有明显的靶向杀伤效应并呈剂量依赖关系,与对照组相比,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6、24、48h),杀伤效应趋于增强(P<0.05)。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结果显示,该融合蛋白对单相和双相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作用(P<0.01)。  相似文献   

5.
Zhang Y  Zhou ZG  Yang L  Zhou HF  Lin J  Sun Y  Huang G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6):1102-1105
目的探讨特发性1型糖尿病(1B型糖尿病)患者是否存在胰岛自身抗原反应性T细胞。方法选择经典1型糖尿病(1A型糖尿病)患者23例,1B型糖尿病29例,健康对照16例;放射配体法检测胰岛自身抗体;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谷氨酸脱羧酶(GAD65)反应性、分泌γ干扰素(IFN-γ)的T细胞(IFN-γ-T细胞)。结果(1)IFN-γ-T细胞数(中位数及95%CI表示)1A型糖尿病为:12.0个(10.3~20.9个),1B型糖尿病:3.5个(3.0~5.7个),对照:1.0个(0.3~1.8个)。1A型糖尿病的IFN-γ-T细胞数明显高于1B型糖尿病及对照(均P〈0.01)。1B型糖尿病较对照具有更高频率的IFN-γ-T细胞(P〈0.05)。(2)以〉95%CI(对照组)判为IFN-γ-T阳性,1A型糖尿病、1B型糖尿病及对照的阳性率分别为:78.3%(18/23)、48.3%(14/29)及0。(3)3组对植物血凝素非特异性刺激的IFN-γ-T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1B型糖尿病患者存在GAD65反应性IFN-γ-T细胞,即存在T细胞免疫异常,具有与1A型糖尿病相似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诊断1B型糖尿病前应排除IFN-γ-T阳性患者,GAD65 IFN-γ-T检测有望成为糖尿病分型诊断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6.
人B7-2基因修饰的食管癌细胞瘤苗抗肿瘤的免疫效应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人B7-2基因修饰的食管癌细胞作为瘤苗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将真核荧光表达载体pEGFP-C3-B7-2,通过脂质体转染技术转染人食管癌细胞株EC9706。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负载肿瘤抗原后,与自体T淋巴细胞共培养3d,获得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CTL对转染和未转染pEGFP-C3-B7-2的人食管癌细胞EC9706的杀伤活性。结果:CTL对转染pEGFP-C3-B7-2的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大于转染pEGFP-C3和未转染细胞的杀伤活性(P<0.05)。结论:人B7-2基因修饰的EC9706肿瘤细胞瘤苗,可诱导出明显的抗EC9706细胞的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中T和B淋巴细胞中穹窿核糖核酸 2-1(vault ribonucleic acid 2-1,VTRNA2-1)基因的表达水平,初步探索SLE的发病机制。方法: 收集25 例健康对照者 和32 例SLE患者的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另外再收集62 例SLE患者(其中活动性SLE患者47 例,非活动性患者15 例)和29 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CD19+ B淋巴细胞,采用real-time PCR检测VTRNA2-1 基因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共 沉淀实验寻找VTRNA2-1 的直接作用蛋白。结果: 通过对SLE 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T 细胞和B 细胞中的 VTRNA2-1 基因进行检测,发现SLE患者T细胞中的VTRNA2-1 基因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活动性和非活动性的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中的VTRNA2-1 基因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者相比均显著增 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1 和P<0.05)。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VTRNA2-1 通过与蛋白激酶R(protein kinase R,PKR)特异性结合而发挥生物学功能。结论: VTRNA2-1 基因在SLE患者的B细胞中呈高表达,其机制可能是通 过调控PKR而发挥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登革病毒(DENV)HLA-A*0201限制性T细胞表位诱导DENV血清型间交叉反应性T细胞的效应。方法:基于已鉴定DENV-1中HLA-A*0201限制性CD8+ T细胞表位(NS4b40-48TLYAVATTI)序列,合成在其他血清型中相似的候选表位,采用MHC-肽复合物稳定性实验检测候选表位与HLA-A*0201结合力。采用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实验研究已鉴定表位及候选表位免疫HLA-A*0201转基因小鼠产生的CD8+ T细胞识别相同及相似表位能力;采用ELISPOT实验研究不同DENV血清型感染HLA-A*0201转基因小鼠是否产生能识别已鉴定表位及候选表位的T细胞反应。结果:DENV-3中NS4b39-47TLYAVATTV与HLA-A*0201具高结合力,但DENV-2中NS4b39-47TLYAVATTF与HLA-A*0201结合力弱。DENV-1-NS4b40-48和DENV-3-NS4b39-47免疫的转基因小鼠脾、淋巴结和外周血中存在可识别DENV-1-NS4b40-48、DENV-2-NS4b39-47和DENV-3-NS4b39-47的交叉反应性CD8+ T细胞。在DENV-1,-2,-3感染的转基因小鼠体内也存在类似的T细胞反应。结论:DENV-3中NS4b39-47TLYAVATTV为新的CD8+ T细胞表位,该表位及已报道表位NS4b40-48TLYAVATTI均可诱导DENV血清型间交叉反应性CD8+ T细胞反应,二者有助于我们研究DENV血清型间交叉反应性CD8+ T细胞的功能以及用于评估DENV候选疫苗的T细胞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9.
寻常型天疱疮(PV)是一类危及生命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黏膜病,以往认为PV的发生与体液免疫有关,目前认为,除了B细胞的功能异常产生致病性抗体外,T细胞所介导的细胞免疫异常介导了PV患者出现病理性免疫应答。文章介绍了与PV发病相关的HLA-II类抗原,Dsg3特异性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以及调节性T细胞的最近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10.
CLONINGANDEXPRESSIONOFTHEGENECODINGFORIL-2(60)-PE40,AMOLECULARTARGETEDPROTEINZhangMeng(张萌)ZhaoXue(赵雪)LiHuanlou(李焕娄)andLuSheng...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Antigen43(Ag4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I型受体(FGFR一1)重组嵌合蛋白作为疫苗,了解其是否具有抑制小鼠肿瘤生长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40只BALB/c雌性小鼠接种MethA细胞后第7天,随机分为Ag43/FGFR.1蛋白免疫组(AF组)、A酗3蛋白免疫组(Ag43组)、FGFR—1蛋白免疫组(FGFR一1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4组,每组10只,观察免疫治疗后的荷瘤小鼠肿瘤体积和生存曲线,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抗自身FGFR—1的抗体,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分泌抗自身FGFR-1抗体的B淋巴细胞的数量。结果:Ag43/FGFR-1组与FGFR-1蛋白、A甜3蛋白、生理盐水对照组肿瘤组织MVD计数分别为11.9±2.3、59.6±3.8、60.6±1.2和61.9±3.4(P〈0.01);与对照组相比,Ag43/FGFR-1组肿瘤体积明显变小(P〈0.01),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1),血清中发现含有抗自身FGFR-1的抗体且发现小鼠脾脏中分泌抗自身FGFR-1抗体的B淋巴细胞数目明显增多(P〈0.01)。结论:Ag43/FGFR-1蛋白质疫苗能够诱导荷瘤鼠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何种细胞因子(IL-2或IL-7)及其最佳浓度能够最有效地改善酶联免疫斑点法(enzyme-linked immunospot,ELISPOT)检测1型糖尿病患者谷氨酸脱羧酶65(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65,GAD65)特异性T细胞反 应的效率。方法:选取20例1型糖尿病患者(A组)及年龄和性别均匹配的16例正常对照者(B组);Ficoll法分离外周血 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以人GAD65、内对照、巴斯德五合一疫苗为抗原,加入不 同浓度的IL-2[0 U/mL(1组)、0.5 U/mL(2组)、2.5 U/mL(3组)和12.5 U/mL(4组)],ELISPOT检测上述各浓度组分泌干 扰素- γ (interferon-gamma,IFN-γ)的CD4+T细胞,比较各浓度组的GAD65孔(信号)、内对照孔(背景)的斑点数、斑点 净值以及刺激指数(即信噪比,stimulating index,SI);另选取21例1型糖尿病患者(C组)及12例正常对照者(D组),检 测针对GAD65抗原的特异性T细胞反应,比较联合IL-2(2.5 U/mL,上述实验已证明其为最优浓度,5组)与联合IL-7 (0.5 ng/mL,6组)所产的斑点数和SI。结果:1)A组在加入IL-2刺激后,各浓度组中GAD65反应性T细胞数均较A1组增 高,而各浓度下的内对照孔的斑点数亦呈比例升高。各浓度组斑点净值比较显示:A4组与A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SI的比较则提示A3组最高;且仅A3组的SI(2.8)高于B3组(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6组及D6 组的GAD65孔斑点数均分别略高于C5组及D5组,且C6组及D6组的斑点数增幅也分别高于C5组及D5组,但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义(P>0.05)。C5组的斑点净值(5.5)和SI(2.8)均显著高于C6组的斑点净值(4.3)和SI(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结论:2.5 U/mL为ELISPOT检测1型糖尿病患者GAD65特异性T细胞反应的IL-2最佳浓度;IL-2较IL-7更有 利于改善ELISPOT检测的SI。  相似文献   

13.
Yuan Z  Xi Y  Zhang H  Kong F  Guan H  Guo S  Liu N  Liang F  Sun Y  Cui J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22):1541-1545
目的:构建重组B7-2-L-PE40KDEL融合蛋白,特异性杀伤CD28高表达的T细胞,选择性阻断T淋巴细胞活化过程中的B7:CD28/CTLA-4共刺激信号系统,由此诱导免疫耐受,特异性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和宿主抗移植物疾病(HCGD)。方法:采用基因融合序列重叠延伸(SOE)策略,构建新型重组pRSETA-B7-2-L-PE40KDEL外毒素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实现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利用亲和层析等方法进行蛋白质纯化。对该融合蛋白的结构特征诸如等电点、柔性等进行模拟分析。采用MTT法对其特异性杀伤高表达CD28受体的T细胞的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构建并高效表达了B7-2-L-PE40KDEL融合蛋白,所获融合蛋白的纯度大于95%。该融合蛋白的结构特征模拟分析的结果显示,其柔性及抗原性、亲水性表位均未显著改变。活性测定显示,该重组融合蛋白能有效特异性地杀伤高表达CD28的人T淋巴瘤细胞系,而对未来表达CD28的人白血病细胞系则无任何杀伤。结论:具有靶向性免疫抑制活性的新型重组B7-2-L-PE40KDEL毒素融合蛋白的构建、表达对特异性防治GVHD和HVGD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耿楠  陈新月 《中国病案》2011,12(8):63-65
目的初步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淋巴细胞和mDCs上共刺激分子B7-H1/PD-1表达与早期病毒学应答的关系。方法纵向观察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的28例CHB患者其mDCs和T细胞上B7-H1/PD-1的表达变化,分析B7-H1/PD-1表达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12周时,早期病毒学应答组患者B7-H1在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mDC上表达及PD-1在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上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非早期病毒学应答组患者,两组差异显著,P值分别为0.009,0.009,0.009,0.042,0.004,0.017,0.004。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抗病毒疗效可能与CHB患者mDCs和T细胞上B7-H1/PD-1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4-1BBL/4-1BB信号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活化及共刺激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用CD3单抗刺激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用抗4-1BBL单抗阻断4-1BBL/4-1BB共刺激信号,流式细胞术检测阻断前后T、B细胞上4-1BB、CD40L、4-1BBL、CD40以及CD69表达水平。结果:SLE患者T细胞上CD69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上4-1BB、CD40L和B细胞上4-1BBL、CD40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活化后T细胞上共刺激分子表达升高更加明显(P<0.01);抗4-1BBL单抗阻断后4-1BB、CD40L表达明显下降(P<0.01),B细胞上CD40表达下降,与SLE未活化组和活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患者外周血T、B细胞活化水平升高,4-1BBL/4-1BB信号对其活化状态维持可以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食管癌EC9706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EC9706细胞NKG2D配体的表达,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CIK细胞对EC9706细胞的杀伤活性,裸鼠体内实验验证CIK细胞对肿瘤的影响.结果:EC9706细胞表达MICA和ULBP2,不表达MICB,ULBP1和ULBP...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制备获得的CD154-Ag43重组嵌合蛋白是否能够诱导产生抗自身抗CD154抗体的免疫反应。方法:将CD154-Ag43重组蛋白作为模式疫苗免疫刀豆素蛋白诱导肝纤维化模型小鼠,用免疫印迹和酶联免疫斑点试验了解是否能够诱导产生抗CD154抗体,用HE染色观察肝脏纤维化状态,用Masson trichrome和硝酸银染色观察肝脏组织胶原蛋白和网状纤维。结果:免疫印迹发现CD154-Ag43免疫的小鼠可以有效产生抗自身CD154抗体,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发现脾脏中有特异分泌抗CD154抗体的B淋巴细胞。肝脏组织HE染色发现CD154-Ag43免疫的肝纤维化模型小鼠肝脏纤维化明显轻于对照组,并且肝脏胶原蛋白和网状纤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制备获得的CD154-Ag43嵌合蛋白有可能是一种防治肝纤维化的有效模式疫苗。  相似文献   

18.
嵌合锚定T细胞致癌胚抗原阳性胃癌细胞的凋亡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u HY  Xu L  Gao JH  Li KZ  Dou KF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5):1053-1057
目的探讨CEA靶向性嵌合锚定T细胞的制备方法,并检测其活化功能及诱导CEA阳性胃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方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然后用免疫磁珠分离得到CD8^+T细胞。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抗-CEA-scFv-CD3 zeta-pcDNA3.0采用脂质体转染上述T细胞以制备CEA靶向性的嵌合锚定T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CD69的表达,以检测嵌合锚定T细胞活化功能;将嵌合锚定T细胞与胃癌细胞HGC-27、SGC-7901共培养,检测后者膜联蛋白V的表达,分析嵌合锚定T细胞致胃癌细胞的凋亡效应。结果将已制备的CEA靶向性嵌合锚定T细胞培养12h、24h后,检测T细胞的活化信号CD69表达率分别为40.5%±3.4%、48.3%±2.8%,证明嵌合锚定T细胞具备活化功能。检测与嵌合锚定T细胞共培养的胃癌细胞HGC-27、SGC-7901,凋亡率分别为47.8%±4.2%、18.7%±2.8%,两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A靶向性嵌合锚定T细胞可特异性识别CEA阳性胃癌细胞并促使后者凋亡,这种治疗策略将为胃癌的临床诊治提供一种有希单的涂释。  相似文献   

19.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anti-tumor angiogenesis activity with a recombinant Ag43/FGFR1 chimeric protein(AF)vaccine in a mouse H22 hepatoma model,tumor volume and survival rate of the mice were studied at a 3-day interval.Microvessel density(MVD)wa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The endothelial deposition of autoantibodies within tumor tissues was examined by immunofluorescent staining,and anti-FGFR1 antibody-producing B cells(APBCs)were tes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pot(ELISPOT)assay.Compared with t...  相似文献   

20.
张桂芝  李鸿斌  肖镇 《医学综述》2012,(18):3047-3049
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免疫学检测方法用于结核感染的诊断,其主要原理是应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ESAT-6与CFP-10刺激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使T细胞活化释放干扰素γ,根据活化T细胞数来判定是否存在结核感染,此技术因不受机体免疫力及卡介苗接种的影响,而较皮肤结核菌素试验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现就ELISPOT的技术原理、发展简史、操作步骤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