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20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汗孔角化症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总结分析既往15例资料齐全的汗孔角化症病例。结果汗孔角化症病因不明确。临床上除特征性的环状角化皮损外,各型有各自的皮损表现特点,但病理改变相同。治疗无特异性,即使消退仍可能复发,部分还可能转变为皮肤肿瘤。结论遗传、环境和免疫因素可能在汗孔角化症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临床表现各异,病理可作为诊断汗孔角化症的金标准;本病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2.
瘢痕疙瘩及肥厚性瘢痕治疗进展概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熊琳  冉玉平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0):3076-3077
  相似文献   
3.
熊心猜  蒋献  冉玉平 《华西医学》2002,17(4):564-564
例1.患儿男,2岁,因"全身红斑5天,加重伴脱皮1天"入院.入院前7天,患儿因感冒服用"锌布颗粒"半包,每天3次,连用2天.服药2天后,颈部开始出现粟粒大小的红斑及丘疹,逐渐在躯干及四肢也出现大片的红斑及丘疹,自觉瘙痒明显.1天前皮损加重,红斑增多,摩擦后即出现剥脱及糜烂,以头颈部和腋窝明显.既往对青霉素过敏.查体:T37.8℃,全身弥漫潮红,口周、颈部、腋下、肛门轻度糜烂,尼氏征(+).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均正常.诊断: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  相似文献   
4.
5.
报告1例发生于额部的线状盘状红斑狼疮.患儿女,15 岁.左额部带状红斑伴瘙痒3 年.皮肤科检查:左侧发际、额部、左上眼睑有一纵行走向的带状红斑,呈S 形分布,表面可见萎缩及毛细血管扩张.组织病理检查:毛囊角栓形成、基底层液化变性、基膜带增宽、真皮血管和附属器周围淋巴细胞呈片状或团块状浸润,符合盘状红斑狼疮组织病理学改变.  相似文献   
6.
建立皮肤镜-显微镜工作平台,将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等环节有机整合,是皮肤疾病精准诊疗的关键。"精准皮肤诊疗室"将诊断室、病原体检查室、病理室等相关功能集中、浓缩与结合,一体化同步完成,主要设备为皮肤镜和显微镜,初衷和最终目的是建立一支学习性临床研究团队。"精准皮肤诊疗室"从概念到实践不断完善其内涵。  相似文献   
7.
马拉色菌在新生儿皮肤定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马拉色菌在新生儿皮肤的定植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含菜籽油培养基32℃培养。对拟自然分娩的母亲临产时取阴道分泌物接种于试管斜面,用无菌微孔透气胶带粘取新生儿(8处皮肤,从出生当时到出院)、母亲(胸部和手掌,分娩后第2天)及其护士(手掌,新生儿出生后第2天)皮肤标本,接种于平板,根据菌落形态及生理生化方法鉴定菌种。结果①52份母亲阴道分泌物培养阴性。②15名护士共104份手掌部皮肤标本培养阴性。③104例新生儿(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各52例)出生当时的皮肤标本培养阴性,但出生后第1天有28例(26.92%)培养出马拉色菌,到第8天上升到59例(56.73%),其中糠秕马拉色菌41例(69.49%)。④从104例母亲皮肤上培养出马拉色菌65例(62.50%),其中糠秕马拉色菌49例(75.38%)。⑤母亲和新生儿124株马拉色菌中菌种相同者92例,一致率为74.19%。⑥新生儿前额和面颊马拉色菌培养阳性率最高。结论马拉色菌在新生儿皮肤定植最早发生在出生后的第1天内,主要部位为额面部,主要菌种为糠秕马拉色菌,存在于母亲皮肤的马拉色菌可能是定植菌种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8.
误诊为头皮糠疹的泛发性白癣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女,8岁,因头皮丘疹3年,加重伴脱发2年就诊。3年前头顶部出现绿豆大淡红扁平丘疹,外用尿素软膏等无效,丘疹增多并融合为大片斑块,渐累及整个头皮,瘙痒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我国健康女性的皮肤类型及其分布情况,2001年对我国5个不同经纬度城市的妇女皮肤类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白念珠菌对角质形成细胞β防御素-2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白念珠菌及其菌体成分对人角质形成细胞β防御素-2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解、反复冻融、超声破碎和超速离心等方法制备真菌成分;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白念珠菌及其菌体成分刺激人角质形成细胞24h后β防御素-2mRNA表达。结果 正常培养的人角质形成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永生细胞系HaCaT均有β防御素-2mRNA的少量表达,白念珠菌、白念珠菌细胞壁提取物和纯甘露聚糖可以使β防御素-2mRNA表达增强(P值分别<0.01、0.05和0.01),而白念珠菌培养上清液和细胞浆提取物对β防御素-2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白念珠菌可上调角质形成细胞β防御素-2mRNA的表达,甘露聚糖可能是起诱导作用的活性成分。角质形成细胞通过表达β防御素-2在皮肤黏膜的抗感染防御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