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了解湖北省恩施州土家族中老年人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恩施州7县(市)、区1205名年龄≥35岁的居民进行面访。结果超重与肥胖的年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33.1%和8.7%,超重及肥胖调整现患率男性为34.7%和10.2%,女性为32.6%和7.2%。男女超重肥胖现患率在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年龄增高而上升。男性超重和肥胖现患率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明显增加,女性则呈相反趋势。男性公务员超重率最高,女性公务员超重率最低,男女皆以农民的肥胖率最低。在超重肥胖人群中,一些主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超重肥胖人群。结论恩施州超重及肥胖现患率呈现性别、年龄、职业、文化及经济收入间的差异。超重肥胖人群是慢性病防治的重点干预人群。  相似文献   

2.
目的:阐明中国肥胖的流行状况,为国家卫生决策和肥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WHO诊断标准,对中国11省(市)居住5年及5年以上者的社区人群进行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特点分析。研究对象包括20-74岁居民共42751人。结果11省(市)总的超重现患率为21.51%,肥胖现患率为2.92%,经1990年全国人口标标化,11省(市)超重的现患率为18.28%,肥胖的现患率为2.48%;经1992年世界人口标化,超重现患率为18.61%,肥胖现患率为2.49%;女性的超重现患率和肥胖现患率(21.71%和3.73%)显著高于男性(21.25%和2.11%);男性和女性的肥胖现患率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在11省(市)中,超重和肥胖的现患率男性是北京最高,女性是山东最高;肥胖的现患率呈现出北方高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的流行特点。结论:中国的超重和肥胖患病形势严峻,超重和肥胖患者病开始低龄化,男性肥胖患病的增长速度有可能超过女性。因此,中国应该尽早开展肥胖的防治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宁波市城区成年人超重及肥胖的流行现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宁波市城区成年人超重及肥胖的流行现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2001年“中国人群肥胖与疾病研讨会”制订的肥胖标准,分析1009名宁波市城区成年人肥胖流行特点。结果:总超重现患率为28.20%,男性高于女性:总肥胖现患率为5.40%,男女间差别无显著性,男性肥胖现患率45岁以后趋于稳定。女性以55-岁组为最高,超重及肥胖相关因素众多:如:不良婚姻(OR=0.41),慢性病(OR=2.30),饮食因素,吸烟(OR=1.41),饮酒(OR=2.25),饮茶,女性月经不规律(OR=1.94)等。结论:重视中老年人的肥胖问题,普及全民营养及健康知识,开展肥胖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4.
三明市社区人群肥胖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三明市社区的肥胖超重情况。[方法]对社区20岁以上人群进行调查,用常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1982年标准人口构成计算标化率。[结果]示范点内20岁以上人群肥胖超重现患率为28.7%(男32.5%,女24.9%),标化率25。4%(男28.7%,女22.7%)。人群肥胖超重现患率随年龄增加呈明显上升趋势(P<0.01);女性上升速度较男性快,男性肥胖超重比例大于女性,但中老年女性大于男性。随着文化程度的降低和经济收入的增加,人群的肥胖超重现息率逐渐上升,呈明显的线性关系(P<0.01)。离退休、家务、干部、工人和其他人群的肥胖超重现息率分别为39.9%、29.3%、28.5%、26.1%和18.7%(P<0.01)。肥胖超重人群与非肥胖超重人群慢性病的现息率分别为33.0%和12.3%(P<0.01)。[结论]35岁以上男性、45岁以上女性、文化程度低以及经济收入高者为三明市社区肥胖超重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5.
新疆博尔塔拉州居民肥胖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新疆博尔塔拉州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汉等4个民族中30岁以上人群的超重肥胖流行状况及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为肥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新疆博尔塔拉州4个民族30岁以上居民共3732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居民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36.02%和27.39%;城市肥胖率高于农村;男、女性超重与肥胖总体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超重率男性高于女性,肥胖率则女性高于男性。蒙古族居民超重和肥胖的危险最大,维吾尔族和汉族次之,哈萨克族最小;蒙古族男性和维吾尔族女性的肥胖问题较突出。影响各民族超重和肥胖率的因素主要是性别,民族,年龄,城乡,职业,文化程度,饮酒和肉食等,其中男性超重与肥胖者合并的危险因素多。结论新疆博尔塔拉州人群中超重和肥胖患病率较高,尤其是肥胖,已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中男性肥胖者是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6.
我国中年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60,自引:10,他引:15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我国中年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现状,定量估价近十余年来超重率和肥胖率发展趋势。方法:选择城乡不同地区、不同职业的15个人群(每个人群1000人左右,男女各半,年龄35-59岁)共计15389人为调查对象,以BMI≥25为超重,BMI≥30为肥胖,分别计算超重率和肥胖率,并与20世纪80年代初和90年代初可比资料比较。结果:①各地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存在极大差异。在超重严重的地区,中年人群超重率已超过50%;②一般来说这种人群差别表现为:北方高于南方,中城市高于内地农村,女性高于男性;③中年人群的超重目前尚主要表现为“肥胖前期”,肥胖率在绝大多数人群中低于10%;④与80年代初相比,90年代初各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均上升;与90年代初相比,90年代末多数人群超重率肥胖率均再次 大幅度上升。结论:对我国人群超重和肥胖的干预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山西农村社区人群高血压现患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山西农村有条件进行健康教育的社区人群19749人,进行了高血压患病率及其现患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总患病率为21.61%,其中临界和确诊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3.29%和8.32%;男性患病率(22.84%)高于女性(20.57%);15~34岁人群患病率在10%以下,而35~54岁年龄组患病率波动在20%~30%,55岁以上患病率达40%以上。男性在50岁前患病率高于女性,而50岁以后则女性高于男性。高血压现患因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父母、同胞高血压患病史等因素外,该人群高血压危险因素主要是超重、肥胖及饮酒、口味偏咸和吸烟等行为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江西省城乡社区人群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状况。方法采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建议的我国体重指数(BMI)的分类标准,对城乡社区中20~69岁人群进行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现状分析。结果城市社区人群超重现患率和肥胖现患率(18.3%,2.3%)高于农村(12.7%,1.3%),城市社区女性(19.7%,2.7%)高于男性(17.3%,1.9%),农村则男性(14.3%,1.5%)高于女性(11.5%,1.3%),差别均具有显著性(P<0.01);超重与肥胖的现患率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5059岁达到高峰;城乡社区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及不同职业人群超重和肥胖现患率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超重和肥胖的防治应采取全人群与高危人群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特别是要从儿童抓起,根据城乡社区人群的不同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化工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特征。方法:利用2000年泸天化集团公司糖尿病(DM)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建议的MS诊断标准,分析20岁以上6387名化工企业职工MS及相关组分的患病情况。结果:化工人群MS的患病率为6.1%,男性为6.8%,女性为5.2%,在40岁后明显升高,高发年龄男性在70岁后,女性在60~69岁,分别为18.5%和25.3%;超重/肥胖、高血糖、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分别为26.5%、12.7%、15.0%和18.7%;MS在DM、高血压、血脂异常及超重/肥胖人群中的患病率分别为48.8%、34.0%、18.1%和20.2%。结论:化工人群的MS患病率达到较高水平,男性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超重/肥胖的现象在化工人群中较为普遍;MS与DM、高血压、血脂异常及超重/肥胖密切相关,尤其与DM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社区人群超重肥胖的现患率并探讨其与高血压等有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结合省情作局部修改的卫生部预防医学科学院设计的健康行为调查表 ,应用系统抽样方法进行调查 ;对社区人群超重肥胖的现患率及其与高血压、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关系作统计分析。结果本社区 15岁以上人群超重肥胖率已达 4 3.4 % ,人群体质指数 (BMI)均值不论男女在 5 5岁以前有随增龄而增加倾向 ;女性 35岁以上各年龄段人群平均 BMI已接近或超过2 4 ,且均显著高于男性 ,4 5岁以上更加明显 ;本社区的平均 BMI及超重肥胖的发生率高于全国水平 ;汉族男性超重肥胖率显著高于少数民族 ;随文化程度的低下 ,超重肥胖率显著增高 ;随体质指数增大 ,高血压发病率显著增高。结论防治超重肥胖已经成为预防高血压刻不容缓且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天津市农村居民超重与肥胖现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2004年天津市农村居民健康体检的3202962名农村居民进行超重和肥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为降低农村居民的超重和肥胖率,减少各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提供依据。方法将天津市2004年农村居民健康体检人群分为3个年龄组,7岁以下年龄组应用Z评分法,7~17岁年龄组应用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质指数值分类标准,18岁以上应用中国成人超重、肥胖筛查标准,对农村居民身高、体重的人群和地区分布作一分析,经人口标化后与全国2002年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一类农村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0~6岁儿童的超重率为5.48%,肥胖率为12.76%;7~14岁儿童的超重率为11.97%,肥胖率为9.30%;15岁及以上人群的超重率为26.70%,肥胖率为13.62%。天津市各组农村居民的超重、肥胖率均高于全国一类农村水平。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天津市农村居民超重肥胖的因素有年龄、性别(女性肥胖率明显高于男性)、地区、文化程度(文化程度越低,肥胖率越高)、饮酒。结论超重肥胖已成为天津市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预防与控制超重肥胖应成为农村地区防治慢性病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昆山市农村居民肥胖和超重的流行现状与影响因素。探讨其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对昆山市慢性病基线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与统计学分析。结果:昆山市35周岁以上农村居民肥胖和超重合计现患率为37.8%,其中肥胖现患率为15.2%。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人群肥胖和超重现患率有显著差别,其中女性,45-54岁年龄组,职业为教师,医务人员,干部及文化程度稍高人群为高危人群,肥胖超重与高血压等慢性病患病呈显著相关。结论:肥胖超重已成为高流行的慢性病危险因素。对此应采取综合措施加以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13.
社区成年人肥胖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了解社区成年人肥胖的流行状况 ,为肥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 WHO诊断标准 ,对南海桂城区居住 5年及 5年以上 2 0~ 74岁的社区居民 8817人进行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特点分析。内容包括问卷 ,测定身高、体重 ,对于≥ 40岁的被调查者还测定了腰围、臀围等。结果 :社区超重现患率为 2 1.13 % ,肥胖现患率为 2 .0 5%。女性的超重现患率和肥胖现患率 (2 2 .0 9%和 2 .43 % )显著高于男性 (19.93 %和 1.58% ) (P<0 .0 5) ;男性和女性的肥胖现患率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 (P<0 .0 5) ;城市社区的超重和肥胖的现患率高于农村社区 (P<0 .0 1)。 40岁以上的人群中 ,腹型肥胖患病率为3 6.48% (以腰围为判断标准 )和 3 7.45% (以腰臀比为判断标准 )。女性腹型肥胖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P<0 .0 0 5)。结论 :超重和肥胖患病开始低龄化 ,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极有可能继续升高。因此 ,社区应该尽早开展肥胖的防治与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湖北省中老年人群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与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超重与肥胖人群防治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横断面调查湖北省10个县市35岁以上人群超重与肥胖病的流行情况及生活习惯等。结果湖北省35岁以上人群超重与肥胖标化患病率为4.4%,男性和女性分别为30.2%和29.6%,农村、城镇、城市分别为26.7%、29.7%和31.9%;超重肥胖率在女性、城市人群中为高;超重肥胖率随饮食消费增高而上升;超重肥胖组相关慢性病患病率除糖尿病外均高于非超重肥胖组。结论湖北省中老年超重肥胖现状不容乐观,超重肥胖现患率与性别、年龄、区域和饮食消费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5.
海淀区居民超重、肥胖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目前北京市海淀区超重、肥胖的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取等比例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18岁以上常住居民2706人进行询问和问卷式调查。筛查出体重指数≥24的超重人群和体重指数≥28的肥胖人群。结果海淀区超重率为33.26%,肥胖患病率为15.92%;男性高于女性;超重成人在45~59岁的年龄段所占比例最大,肥胖人群患病数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在60岁以上的年龄段患病占比例最大;超重与肥胖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适量运动、合理膳食、控制体重、保持情绪稳定等健康的行为方式对于减少疾病、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提示在社区实施防治肥胖的干预措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成人超重与肥胖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调查辽宁省城乡20周岁以上居民超重与肥胖的流行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肥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4个城市及农村和两个大型国有企业部分职工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采用WHO诊断标准,以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年龄别人口比例计算超重和肥胖调整现患率.结果共调查37 070人,超重及肥胖调整现患率男性为24.77%和2.87%,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女性为17.24%和1.96%,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男女超重现患率在各年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商业与交通运输业人员肥胖现患率最高,待业人员及农民最低;女性中家庭妇女和农民超重现患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女性超重和肥胖现患率均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而明显降低,而男性则呈现相反趋势.本次调查所发现的年轻及知识女性超重与肥胖现患率较低是否与调查方式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结论辽宁省超重及肥胖调整现患率男性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间差别.  相似文献   

17.
江苏泰州市城区人群肥胖及相关疾病的流行状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江苏泰州市城区人群肥胖及相关疾病的流行状况。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泰州市城区8356名35岁以上人群进行了肥胖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人群中超重率达35.2%,肥胖率达10.0%。其中男性肥胖率达8.8%,女性肥胖率达11.0%。超重、肥胖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超重、肥胖人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胆结石、高脂血症等慢性病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肥胖者人群。结论:抓好超重、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综合防治是今后该地区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成都地区50岁以上人群体重指数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力克  夏详碧  袁萍  韩明  安珍  陈云 《现代预防医学》2002,29(4):465-467,482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50岁以上人群体重指数(BMI)的分布情况,为预防体重过低及肥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况调查对调查人群进行体重与身高的测量,计算BMI(体重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该地区体重过低、超体重及肥胖的现患率分别为12.93%、20.10%及4.06%。农村的体重过低的患病率为14.37%,高于城市的8.00%,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1)。城市的超重及肥胖的患病率高于农村(RR值分别为2.80及2.14)。体重过低、超重及肥胖的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01),城市及农村中两性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农民的体重过低患病率最高(男14.61%、女20.35%),军人的超重及肥胖的患病率最高(38.71%、6.45%)。结论:成都地区50岁以上人群超重及肥胖的患病率低于国内其他地区。但不能忽视人群超重及肥胖的预防,在农村中还应加强预防体重过低,使体重维持在正常水平以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肥胖与糖尿病,高血压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了解肥胖在自然人群中的流行特点及其与糖尿病和高血压发生的关系。方法:对江苏常州市城乡社区3222名对象进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该市20岁以上居民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27.93%、3.40%,标化率为24.26%、2.72%。肥胖和超重的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女性肥胖有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城镇人群的患病率高于乡村。女性肥胖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较男性更为密切,无论男性和女性,高血压的患病率均随BMI的升高而显著增高。结论:肥胖已成为常州城乡人群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预防肥胖的发生应成为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综合防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昆明市成年人超重肥胖流行情况及其特征,为实施超重肥胖预防控制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昆明市城乡2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5195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调查人群超重率为28.07%.按2007年昆明市人口构成进行标化,标化超重率为25.73%,其中,男性超重率为30.65%(标化率为29.28%),女性超重率为26.59%(标化率为23.66%),男性超重率高于女性(χ^2=7.697,P=0.006);调查人群肥胖率为9.09%,标化肥胖率为8.09%,其中,男性肥胖率为7.99%(标化率为7.74%),女性肥胖率为9.71%(标化率为8.32%),男性肥胖率略低于女性(χ^2=4.285,P=0.038)。不同人群超重肥胖率存在差异,主要受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和经济条件的影响。结论超重肥胖已成为影响昆明市城乡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应积极倡导合理营养、适宜锻炼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实施超重肥胖的干预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