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目的制备一种可局部植入的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以及成骨性能的新型材料并验证其缓释性能和生物安全性。方法使
用乳化溶媒挥发法制备利福平-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载药微球并将其与带负电荷硫酸钙/β-磷酸三钙复合骨水泥结合制备成
一种新型的复合抗结核支架材料。分别观察微球以及复合支架材料的体外缓释性能。通过在成年雄性SD大鼠的肌袋模型中
植入复合抗结核支架材料来观察不同时间点的局部药物浓度以及血药浓度,通过血生化指标以及肝脏病理组织切片评价复合
抗结核支架材料的体内安全性。结果利福平/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载药微球的包封率和载药率分别为(56.05±5.33)%和
(29.80±2.88)%。在第28天微球和复合支架材料的体外累积释放率分别为(94.19±5.40)%和(82.23±6.28)%。局部植入抗结核
复合支架材料后药物缓释效果令人满意,在术后第28天局部药物浓度仍可达到(16.18±0.35)μg/g。血浆生化指标提示局部植
入抗结核复合支架材料后会出现一过性肝损伤,肝脏病理切片的结果显示在第28天肝损伤基本得到完全修复。结论利福平-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载药微球-带负电荷硫酸钙/β-磷酸三钙复合骨水泥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结核局部植入物,具有良好的缓释
效果以及生物相容性,能弥补传统抗结核疗法局部药物浓度过低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制备盐酸米诺环素微球贮库,并评价其体外缓释效果及理化性质.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为原材料,采用静电喷雾的方法制备得到盐酸米诺环素微球,并通过偏振光显微镜以及扫描电镜对微球形态大小进行表征,将其与蔗糖乙酸酯异丁酸酯(sucrose acetate ...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的吗啡生物可降解缓释微球制剂的制备,并测定其体外释放曲线,建立体外释放模型。方法: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吗啡PLGA微球,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微球中吗啡的含量。采用透析释药法测定微球体外释放曲线,并用零级动力学方程、一级动力学方程、Higuchi模型方程进行线性拟合。结果:吗啡PLGA微球的载药量为11.86%,药物包封产率为33%,体外释放曲线显示吗啡PLGA微球释放时间明显延长至10d以上。结论:吗啡PLGA微球明显地延长了吗啡释放时间,缓释性好,体外释放遵从零级释放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缓释微球对雪旺细胞的作用。方法 培养雪旺细胞,将bFGF、bFGF-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PLGA微球)和bFGF-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微球(PELA微球)分别加入三个组的雪旺细胞培养液中。用细胞计数法测定雪旺细胞的数量,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反应比色法(MTT法)测定雪旺细胞的活力,流式细胞仪测定雪旺细胞的细胞周期。结果 培养1、2d时,bFGF组的雪旺细胞计数、活力明显高于PLGA微球组和PELA微球组;培养3、4d时,bFGF组和PLGA微球组的雪旺细胞计数、活力明显高于PELA微球组;培养6、8d时.PLGA微球组的雪旺细胞计数、活力明显高于bFGF组和PELA微球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培养2d后,bFGF组的Gz/M+S期百分数最高;培养4、8d后,PLGA微球组的G2/M+S期百分数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游离bFGF对雪旺细胞促分裂增殖作用效应期短,而PLGA微球能在较长时期内促进雪旺细胞的分裂增殖,PELA微球虽然达到了缓释的性能要求,但释放出的bFGF的生物活性受到了破坏。  相似文献   

5.
两种聚酯微球的体外降解机制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聚乳酸-羟基乙酸及聚乳酸微球降解的过程及机制.方法:用5种方法分别研究:①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球外观形态及表面状态;②测定干燥失重;③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聚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量;④测定介质pH值;⑤测定介质中乳酸含量.结果: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的降解呈现明显外形改变和蚀解,聚乳酸微球降解表现为明显的溶胀和伴有孔洞形成.两者均降解成为分子量分布小的低聚物,介质中乳酸量明显增加以及pH显著下降.共聚物微球的降解速度随羟基乙酸比例的增加而加快.结论: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的降解为表面溶蚀与本体蚀解结合机制,而聚乳酸微球的降解为本体蚀解机制.  相似文献   

6.
野菊花总黄酮-PLGA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其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制备野菊花总黄酮(TFC)-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缓释微球,并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TFC-PLGA微球,观察初乳搅拌速度、聚乙烯醇(PVA)浓度和TFC与PLGA的投药比等不同因素对微球包封率(EE)的影响。显微镜观察微球大体形态;扫描电镜(SEM)观察微球表面形态和粒径大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微球EE及其体外释放结果。结果: 在搅拌速度为3000r·min-1、PVA浓度为3.0%、TFC与PLGA投药比为1:15的优化条件下,TFC-PLGA微球平均EE为(45.03±1.25)%,平均粒径大小为(102.20±1.97)μm。体外释放实验,24h时微球累积释放率为22.07%,20d时累积释放率达92.32%,TFC-PLGA微球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结论: 采用优化的制备工艺可以制备出粒径适宜、分散较均匀、EE较高的TFC-PLGA缓释微球。  相似文献   

7.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生物可降解聚合物为载体的微粒缓释给药系统是近30年药剂学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制备工艺、应用进展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显示PLGA微球给药系统在药物缓释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利培酮生物可降解微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制备可缓释半个月的利培酮生物可降解微球,方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为骨架材料,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并考察微球性质厦在体内外释放情况。结果:微球形态圆整,表面光滑。粒径主要分布在50-70μm范围内.收率为71%,包封率为78%,跨距为0.45。体外释放结果可采用双指数模型拟合(r=0.9858)。微球在家兔体内可稳定释放16d,突释现象得到有效控制。结论:该方法制备的利培酮微球能产生长时间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研究去卵巢SD大鼠成骨细胞内雌激素受体(ER)表达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 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去卵巢(OVX)后第5周组、第7周组;采用二次酶消化、反复贴壁法分离纯化培养大鼠颅骨成骨细胞,进行钙钴法碱性磷酸酶(ALP)染色,I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来观察、鉴定大鼠成骨细胞.应用半定量Western blot对各组SD大鼠成骨细胞内雌激素受体进行检测.结果 通过ALP染色、I型胶原免疫组化及形态学观察符合成骨细胞特征.western blot显示雌激素受体表达OVX组明显低于正常组,第7周组低于第5周组.结论 随着去卵巢后时间延长,成骨细胞表达的雌激素受体下降,骨质疏松风险变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以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hc acid),PLGA]为材料,制备缓释局麻药利多卡因(Lidocaine,LID)-PLGA长效缓释微球.方法 采用乳化溶媒挥发法制备微球;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球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药物释放.结果 纳米微球形态光滑圆整,球体大小均匀,微球粒径为(174.5±15.2)nm,微球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12.48%和54.30%,微球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半衰期t1/2=3.45 d.结论 LID-PLGA纳米微球具有明显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作用于脑血管重建研究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缓释微球并研究其性质。方法采用W1/O/W2复乳溶剂挥发法制作VEGF-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和载罗丹明B微球;使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形态结构;采用微量蛋白测定法测定微球中药物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并对微球的体外释药性能进行研究;将用罗丹明B标记的微球注入大鼠颞肌组织,分别于第10天和第30天取颞肌组织行冰冻切片,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扫描电镜观察到微球表面光滑无孔隙,粒径为4~10μm;微球载药量及包封率的测定显示其平均载药量为(25.50±1.57)%,平均包封率为(85.07±0.15)%,累积释放率可达80%以上;微球在颞肌组织中可持续存在30 d以上。结论 VEGF-PLGA微球能稳定长时间释放VEGF,可用于脑血管重建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制备出一种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的搭载克林霉素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缓释微球,并对其相关性质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搭载克林霉素的PLGA微球,检测克林霉素-PLGA微球表面形貌和粒径分布,观察PLGA/二氯甲烷(P/D)与PLGA/克林霉素(P/C)不同投药比对微球包封率的影响;用适量的释放介质分散缓释微球后,37℃ 震荡,取各时间点的药液,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的抑菌环直径大小评价微球体外缓释抑菌能力。结果: 微球的形体圆整、表面光滑、无明显黏连,且粒径大小主要集中在700 nm左右。当投药比为P/D=80/1、P/C=5/1时包封率最佳,为45.02%,包覆效果良好。微球在第 1~2天时体外抑菌效果最为明显,第3~19天呈现持续稳定的抑菌效果,在第20天时降至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论: 克林霉素-PLGA微球的制备工艺良好,其体外抑菌效果表现出明显的缓释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制备的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聚乳酸纳米微球缓释系统(bFGF-PLA-Ns)对体外培养的兔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矿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兔成骨细胞并鉴定,将bFGF-PLA-Ns和第4代成骨细胞一起培养,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检测细胞ALP活性,茜素红染色方法观察矿化结节的形成,并与单纯bFGF和空白组的作用进行比较。结果bFGF-PLA-Ns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能显著促进兔成骨细胞的分化和矿化,其效应高于单纯施加bFGF和空白组的效应。结论制备的bFGF-PLA-Ns比单纯的bFGF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有更为显著的生物学效应,在骨创伤的治疗中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碳酸化羟基磷灰石表面成骨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碳酸化羟基磷灰石(carbonated hydroxuapatite,CHA)表面的成骨活性。方法:在CHA直接培养成骨细胞MC3T3-E1,观察细胞的黏附和增值数目,并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并以骨水泥(PMMA)作为对照。结果:MC3T3-E1细胞在CHA表面黏附和增值数目明显高于PMMA,并且ALP活性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PMMA。结论:成骨细胞可直接在CHA表面黏附、增殖和并表达较高的成骨活性,可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5.
阿柔比星缓释制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囊材,制备可缓释释药的阿柔比星纳米级微粒制剂。方法运用复乳溶剂挥发法,考虑多个条件对制备工艺的影响,将阿柔比星包封在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级微粒中,并采用正交设计对处方进行优化。结果制备得到的阿柔比星纳米粒表面光滑,粒径大小均匀,球形致密圆整,具有较高的载药量和包封率,且累计释放率高。结论研究微球制备工艺合理,为医药工业上制备阿柔比星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级微粒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制备盐酸青藤碱(SM)-PLGA缓释微球.方法 以PLGA为骨架材料,采用油包油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盐酸青藤碱-PLGA缓释微球,以粒径、载药量为评价指标经正交试验筛选最优工艺;应用显微镜、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手段对微球进行表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微球载药量.结果 正交试验最优工艺条件:Span80的质量分数为1%、溶剂挥发时间为6h、PLGA摩尔质量为20 000 g/mol、SM与PLGA质量比为1∶5、转速为700r/min、PLGA质量浓度为80 mg/mL;按最优工艺制备所得微球圆整,平均粒径为7.90 μm,载药量为4.54%.结论 采用油包油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盐酸青藤碱-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有较高载药量,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肖啸  胡冰 《医学研究杂志》2013,42(9):106-109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对大鼠成骨细胞OPG mRNA的表达影响.方法 采用新生大鼠颅盖骨组织块培养成骨细胞,加入不同浓度CGRP干预体外培养成骨细胞,观察成骨细胞增殖和ALP活性,检测OPG mRNA及RANKL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CGRP在浓度为1×10-8mol/L时对成骨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最强,在1×10-9mol/L时对成骨细胞ALP活性的促进作用最强;CGRP不仅能明显增强OPG mRNA的表达水平(P<0.05),还能明显抑制RANKL mRNA的表达水平(P<0.05),以10-8和l0-7浓度时表达最为明显,均呈剂量依赖性;且CGRP可明显上调OPG/RANKL的比值(P<0.05).结论 CGRP对成骨细胞增殖和活性均有促进作用,可能通过上调成骨细胞OPG/RANKL,最终发挥抑制骨吸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大鼠血清和血浆对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取出生24h SD大鼠头颅骨,Ⅰ型胶原酶多次消化后获得成骨细胞,DMEM加10%FBS进行常规培养,同时细胞免疫荧光鉴定Col1a1的表达,传代后分别用10%血清(rat serum,RS)和10%血浆(rat plasma,RP)进行培养,分别命名为血清组和血浆组。培养24h,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及检测增殖蛋白PCNA的表达;CCK8方法检测成骨细胞增殖。成骨诱导刺激1周后,检测(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ALP活性,同时定量PCR检测ALP、Runx2、Col1a1和OCN基因的表达。分化3周后,进行矿化结节染色。成骨细胞经过血清和血浆处理6h后,标记钙离子探针检测钙离子内流。结果 几乎所有的细胞均表达Ⅰ型胶原。血清组成骨细胞明显变得细长,失去成骨细胞原有的特征;大鼠血浆组的PCNA表达水平低于大鼠血清组,CCK8检测表明血清组细胞增殖速度高于血浆组细胞;大鼠血浆组碱性磷酸酶活性及染色显著强于大鼠血清组;成骨性基因ALP、Runx2、OCN和Col1a1在大鼠血浆刺激下,表达明显高于血清组。大鼠血浆组的钙离子内流和矿化结节明显优于大鼠血清组。结论 大鼠血清刺激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在促进成骨分化方面的作用弱于大鼠血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备载艾塞那肽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acid),PLGA]微球,并对其体外释药特性进行考察。方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载体,采用凝聚法(W/O/O)制备载艾塞那肽缓释注射微球,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艾塞那肽含量的方法和微球中药物提取方法,考察微球粒径大小、外观、包封率、载药量等理化性质,并对微球体外释放特性进行了考察。结果微球球形较圆整,平均粒径为(51.2±1.97)μm,实际载药量为(4.50±0.13)%,包封率在(96.5±2.68)%,首日突释率为(13.19±1.39)%,28 d的体外累积释放率可达(88.6±0.73)%。结论以生物可降解的PLGA为载体,用W/O/O法制备的艾塞那肽微球工艺稳定可控,重现性好,可在体外缓释一个月,在糖尿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rh-endostatin, rh-Endo)的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微球,并对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进行考察。方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为载体,采用复乳法制备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rh-Endo含量和体外释药量。结果:微球外观圆整,平均粒径122.7 μm,载药量为1.28%,包封率为38.65%,250 μg/ml的rh-Endo标准溶液4℃、室温条件下放置108 h后,溶液仍呈现较好的稳定性。28 d的体外释放可达67.37%。结论:以可生物降解的PLGA作为载体材料,能够将rh-Endo制成缓释微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