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制备一种可局部植入的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以及成骨性能的新型材料并验证其缓释性能和生物安全性。方法使
用乳化溶媒挥发法制备利福平-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载药微球并将其与带负电荷硫酸钙/β-磷酸三钙复合骨水泥结合制备成
一种新型的复合抗结核支架材料。分别观察微球以及复合支架材料的体外缓释性能。通过在成年雄性SD大鼠的肌袋模型中
植入复合抗结核支架材料来观察不同时间点的局部药物浓度以及血药浓度,通过血生化指标以及肝脏病理组织切片评价复合
抗结核支架材料的体内安全性。结果利福平/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载药微球的包封率和载药率分别为(56.05±5.33)%和
(29.80±2.88)%。在第28天微球和复合支架材料的体外累积释放率分别为(94.19±5.40)%和(82.23±6.28)%。局部植入抗结核
复合支架材料后药物缓释效果令人满意,在术后第28天局部药物浓度仍可达到(16.18±0.35)μg/g。血浆生化指标提示局部植
入抗结核复合支架材料后会出现一过性肝损伤,肝脏病理切片的结果显示在第28天肝损伤基本得到完全修复。结论利福平-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载药微球-带负电荷硫酸钙/β-磷酸三钙复合骨水泥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结核局部植入物,具有良好的缓释
效果以及生物相容性,能弥补传统抗结核疗法局部药物浓度过低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初次后正中入路腰椎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 至2016年因腰椎退行性疾病初次行后路腰椎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的患者共2904例,使用随机数法抽取其中术后未发 生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334例),术后30 d内发生感染的患者为实验组(43例),收集患者的身高、体质量、性别、年龄、基础疾病、 手术节段、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皮下脂肪厚度及多裂肌脂肪浸润率等一般资料。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各 个因素与术后感染的关系。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中,女性(P=0.016)、多节段手术(P=0.001)、皮下脂肪厚度(P=0.000)及多裂 肌脂肪浸润(P=0.000)为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其中多裂肌脂肪浸润与体质量指数(BMI)无相关性(P>0.05)。结论 女性、多节段手术、皮下脂肪厚度和多裂肌脂肪浸润为初次后正中入路腰椎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 因素。多裂肌脂肪浸润为独立于BMI腰椎特有的术后感染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检测骨关节结核病人与非骨关节结核者的维生素D受体基因(Apa Ⅰ)多态性,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广东地区汉族人群骨关节结核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5年5月~2016年6月中国广东地区汉族罹患骨关节结核患者100例(病例组)以及来自河源市中医院志愿者100例(对照组),应用SNaPshot技术检测两组对象维生素D受体基因Apa Ⅰ酶切位点多态性,并进行维生素D基因分型.结果 维生素D受体三种基因型AA、Aa与aa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1%、41%、8%和33%、55%、12%;两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Apa Ⅰ-AA基因型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值比为2.073(x2=6.742,P<0.05),其95%可信区间为1.142~3.763.结论 VDR基因ApaⅠ酶切位点多态性与中国广东地区汉族人群骨关节结核易感性相关,Apa Ⅰ-AA基因型可能是其易感基因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