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开展大数据技术通识教育,但需充分协调解决医学生跨学科学习难度大等诸多问题。本研究针对医学院校在大数据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需求进行深入研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机制,设计多元化教学微单元模式,制定完善合理的教学机制,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大数据技术通识教育、教学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医学生对大数据技术通识课程的学习主动性,有效提升医学生的大数据技术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改革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识课程是其主要的实施载体,具有通识性、综合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以《教你如何“看”中医》为例,探讨“导入-分解-整合”(IDI)教学模式用于中医类通识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案。该模式能有效整合学生的“碎片化”知识,提升学习兴趣,激发参与热情,实施效果明显。最后从师资结构、课程难度、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总结了课程的实施体会,以期为中医药院校开展中医类通识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法医学教育合作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管理评估等,对中外医学教育合作提出有益的见解.方法 对临床医学法语班和七年制的教学模式、培养方案的实施和教学环节的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对比,对中法医学教育合作的成效进行评价.结果 中法医学教育合作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采用了全新的培养方案,构建了体现法语班特色的教学环境,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获得教师和学生的好评.结论 中法医学教育合作在探索、培养国际化高层次医学人才的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医学教育国际合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法医学教育合作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管理评估等,对中外医学教育合作提出有益的见解.方法 对临床医学法语班和七年制的教学模式、培养方案的实施和教学环节的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对比,对中法医学教育合作的成效进行评价.结果 中法医学教育合作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采用了全新的培养方案,构建了体现法语班特色的教学环境,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获得教师和学生的好评.结论 中法医学教育合作在探索、培养国际化高层次医学人才的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医学教育国际合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医学专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本研究通过调查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认知现状,提出加强医专教师了解通识教育并重视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发、妥善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和提高通识教育的可接受性等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金萍 《重庆医学》2015,(17):2441-2442
翻转课堂是2011年在美国各地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形式,它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的热点话题之一.微课的出现与运用为课堂翻转提供了支点[1],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崭新的思路.笔者结合多年课程改革的经验,对本院护理学专业1301、1302班学生在《人体形态学》教学中,将微课与翻转课堂有机融合,探析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该课程教学中应用效果,旨在探讨符合医学教育课程的新模式,为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等医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已成为医学教育领域十分关注的问题。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要求通识教育课程提升人的个性、发挥人的自我能力、拓展人的自主精神。这一切使医学通识课程的个性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成为目前高等医学院校通识课程实施过程中深入研究和解决的课题。本文力图探求医学通识课程个性化建设的基础、方法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8.
围绕21世纪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对传染病学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在师生中树立现代教育观念;以教学大纲为基础,优化组合教学内容;以症状为主线,按照临床思维模式讲授临床课程;减少课堂授课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学和讨论;采用病例和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持肯定态度;同时,新的教学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围绕21世纪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对传染病学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在师生中树立现代教育观念;以教学大纲为基础,优化组合教学内容;以症状为主线,按照临床思维模式讲授临床课程;减少课堂授课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学和讨论;采用病例和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持肯定态度;同时,新的教学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围绕21世纪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对传染病学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在师生中树立现代教育观念;以教学大纲为基础,优化组合教学内容;以症状为主线,按照临床思维模式讲授临床课程;减少课堂授课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学和讨论;采用病例和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持肯定态度;同时,新的教学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引入是教学改革的需要。重庆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把PBL教学贯穿到临床医学本科教育的全过程,通过构建适合生理学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激发其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留学生教育是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适合留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是留学生临床教学研究的重点。PBL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PBL教学模式运用于口腔科留学生临床教学,结果发现PBL教学法是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留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于2006年起,开始实施以器官系统为模块的整合课程体系改革,临床内科学在整合课程体系下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开展多元化教学,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均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培养预防医学本科生具备较高的综合实践技能是新公共卫生体系下人才培养的总目标。针对实验教学环节实施改革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基础。河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改革传统预防实验教学模式,整合预防医学实验教材、创设预防医学综合实践平台,针对预防医学本科实验教学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创新设计性实验环节,摸索出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的多元化实验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意识、创新思维和能力。  相似文献   

15.
心血管病影像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心血管病影像学教学实践,从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探讨;通过现代影像技术与教育手段的结合解决了心血管病教学中的难点;通过强化基本能力培养,使学生知识能力得到了提高;通过现代教育手段、网络教学模式的结合使影像学教学效果得到巩固;通过应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些教改方法提高心血管影像学教学质量,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影像学诊断的兴趣,也使学生的诊断水平得到了切实提高。  相似文献   

16.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口腔临床免疫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口腔临床免疫学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强调"理论、实验和临床"在教学实践中的统一,取得了积极的教学效果。避免了临床问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的现象,有效发挥了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为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基础科研素质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在留学生脑血管病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在留学生脑血管病理论教学中,引入PBL方法.PBL教学模式在设计上遵循以病例为引导,以问题为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调查PBL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教学结果调查表明,PBL教学法能很好地调动留学生学习积极性(98.3%),提高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95.0%)和理论实践相结合能力(94.2%),留学生能熟练掌握诊治脑血管病内容.结论 PBL教学法提高了留学生脑血管病理论教学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教学是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发挥网络多媒体技术等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加强学生对诊断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对医学英语及医学知识的兴趣,提高诊断学双语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TBL(Team-based learning)教学法在局解教学中的设计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在日益增多的医学教学改革尝试中,TBL教学法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开展TBL教学,并且和传统教学方法做了对比研究。结果提示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采用T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动态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生理教学中引入"游戏",构建内隐学习模式。方法:随机抽取4个班级为研究组,同等数量学生为对照组。课程前后测查学习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理解、迁移与应用能力有统计学差异。学生对新教学模式给予积极评价。结论:"游戏"让学生的身心进入教学场景和内在生命活动的体验之中,提高学习兴趣,建立内隐学习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