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氩氦刀治疗前后免疫力的变化。方法选取2003年7月-2009年12月的患者,均经病理诊断非小细胞肺癌48例。病例选择标准:患者预期生存期大于3个月,实验期间均未接受氩氦刀以外的其他治疗。氩氦刀治疗前1周及治疗后1周收集标本,测T淋巴细胞核仁银染面积与核周银染面积的比值。结果术后3-12个月复查CT示肿瘤明显缩小,部分患者肿瘤消失。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氩氦刀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银染面积与核周银染面积的比值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氩氦刀治疗后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肿瘤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微创氩氦靶向冷冻治疗方式选择及评估围手术期安全性。方法 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期间共为56例高龄Ⅰ—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了微创氩氦刀治疗,其中男41例,女15例,年龄70~85岁,分别采用CT引导下经皮及小切口开胸氩氦冷冻靶向治疗。结果 围手术期高龄患者无死亡,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56。结论 微创氩氦靶向冷冻治疗高龄高危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风险小,患者接受度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皮肺穿刺氩氦刀靶向冷冻消融术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CT引导下.根据肿瘤大小、方位选用不同直径及数目的 氩氦刀靶向对NSCLC患者进行治疗,并与氩氦刀 化疗 放疗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经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后,CT值较术前下降超过30 Hu 23例,占67.65%.术后1周、1、3、6、12个月经复查CT示,术后1周肿瘤体积增大34例,占100%,两组患者1、3,6、12个月有效率分别为70%、57.1%;80%、71.4%;85%、78.5%;85%、64.3%.两组病人经不同方案治疗后KPS评分提高20分者A、B两组分别为20%、64.28%.结论 经皮穿刺氩氦刀靶向冷冻消融联合放、化疗比单纯氩氦刀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好,但副作用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氩氦刀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非小细胞肺癌行氩氮刀冷冻消融加化疗32例,单纯化疗36例,2组化疗方案均为顺铂加紫杉醇。比较2组一年期的临床疗效、生命质量评分。结果 冷冻消融组有效率(CR+PR)75%,优于化疗组44.4%(P〈0.05);2组Ⅱ、Ⅲ期生命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氩氦刀冷冻治疗近期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氩氦刀联合全身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系统评价氩氦刀联合全身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BMASE、OVID、CNKI等数据库及相关试验的5.0软件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4个研究,423例中晚期NSCLC患者,分为氩氦刀联合全身化疗组(188例)和氩氦刀组(235例). 结果:氩氦刀组与氦刀联合全身化疗组比较,治疗NSLCL近期有效率合并OR值为2.09,95%CI为[1.40~3.14],1年生存率合并RR为1.30 (0.98, 1.72).氩氦刀联合全身化疗的近期疗效与氩氦刀比较,可提高近期临床缓解率,但不能改善1年生存率. 结论:氩氦刀联合全身化疗治疗中晚期NSCLC患者可提高近期疗效,但远期疗效有待观察.需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氩氦刀结合G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88例,患者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入院给予GP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氩氦刀冷冻消融术联合GP方案治疗,对比疗效。结果两组治疗临床疗效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疾病总缓解率95.5%,对照组为68.2%,观察组治疗总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T值监测分析中,观察组冰球覆盖率90%患者占86.4%,冰球覆盖率及冷冻区CT值均良好;结论临床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氩氦刀联合GP方案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治疗对肺癌的疗效。方法:选择7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氩氦刀冷冻治疗,治疗前后采血检测免疫指标。结果:①氩氦刀经皮穿刺治疗肺肿瘤是一种对病人损伤小,副作用少,恢复快,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为广大肿瘤患者提供了一种理想的治疗途径。②氩氦刀治疗不仅可以从宏观上观察到治疗效果,而且可以调动和激发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结论:氩氦刀冷冻治疗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曹旸  赵丹   《中国医学工程》2013,(10):80-81
目的分析氩氦刀联合GP(吉西他滨+顺铂)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2012年在我院进行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进行单纯GP(吉西他滨+顺铂)治疗,观察组进行氩氦刀联合GP(吉西他滨+顺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10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了手术,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6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一年生存率分别为34%和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氩氦刀联合GP(吉西他滨+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着明显的临床疗效,但要注意骨髓抑制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氩氦靶向冷冻治疗系统(氩氦刀)结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较大体积肺癌的效果。方法选择CT影像肿瘤直径≥5cm的非小细胞肺癌2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鳞癌18例,腺癌8例;Ⅲ期17例,Ⅳ期9例;中位年龄54岁。先行氩氦刀经皮穿刺冷冻治疗,1~2周后行三维适形放疗,DT为50~65Gy,每次1.8~2.0Gy,常规分割。结果所有入组病人均完成治疗计划。CT复查,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22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较大体积的非小细胞肺癌以氩氦刀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能提高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10.
氩氦刀冻融术治疗晚期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已成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死亡原因.70%~80%的肺癌为非小细胞肺癌,其中2/3的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失去了手术的机会,传统的放、化疗疗效欠佳,且毒副反应较大,而作为局部治疗的冷冻疗法已被证实能局部破坏肿瘤.我科自2000年4月至2001年1月对28例Ⅲ~Ⅳ期外周型肺癌患者进行了氩氦刀冻融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许会军  张富同 《中外医疗》2008,27(36):34-35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肺癌早期的首选治疗应为手术,而往往因其症状无特异性,在发现时已是晚期,错过了手术时机,传统的肺癌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但其疗效数十年没有显著提高,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总数的75%~80%,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10%左右,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处于晚期,只能行姑息性的放化疗,而放疗因肿瘤乏氧细胞对放疗的抗拒性和化疗的不敏感性严重影响疗效,特别是对化疗治疗后难于控制病情的病例目前还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氩氦刀是一个微创手术系统,它可以通过超低温冷冻最大限度地摧毁肿瘤组织,术后进行三维适形放疗,消灭亚临床病灶,本文对42例非小细胞肺癌 Ⅲ~Ⅳ期患者实施了氩氦刀联合和三维适形放疗,研究了治疗前后的影像学改变,旨在提高肿瘤晚期患者的疗效,探索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氩氦刀治疗前后多肿瘤标志物的变化。方法选取2005年12月-2009年12月的患者,均经病理诊断非小细胞肺癌48例。病例选择标准:患者预期生存期大于3个月,实验期间均未接受氩氦刀以外的其他治疗。氩氦刀治疗前1周及治疗后1月收集标本,采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诊断系统,检测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的l2种常见肿瘤标志物,包括糖原199(CAl99)、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糖原242(CA242)、铁蛋白(Ferritin)、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甲胎蛋白(AFP)、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糖原l25(CAl25)、人生长激素(HGH)及糖原l53(CAl53)。结果氩氦刀治疗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EA、CA199、CA125、CAl53、CA242及Ferritin的数值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而AFP、NSE、β-HCG、f-PSA、PSA及HGH的数值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氩氦刀治疗后可以下调多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水平,而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能有效监控氩氦刀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氩氦靶向冷冻治疗肺癌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通过对氩氦刀冷冻治疗56例肺癌患者术前、术中的护理工作、术后反应及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进行分析,以探讨氩氦刀治疗前后的护理要点。结果56例肺癌患者全部接受了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一些患者出现发热、血痰等并发症,及时通知医生做好处理。结论护理工作为氩氦刀的治疗成功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和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1K免疫治疗结合氩氦刀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2年8月收治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6例,均采用C1K免疫治疗结合氩氦刀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8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28例患者采用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近期疗效、症状缓解、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的有效率(89.3%)明显高于对照组(64.3%),观察组咳嗽、痰血、胸痛、气促、乏力等症状缓解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CD4+、CD4+/CD8+均明显高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提高率(67.9%)明显高于对照组(3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CD3+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D8’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4.3%)低于对照组(2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1K免疫治疗结合氩氦刀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和免疫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近期疗效改善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近远期疗效及miRNA-141、miRNA-145、p5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82例中晚期NSCLC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氩氦刀联合化疗)和对照组(单用氩氦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近远期疗效和miRNA-141、miRNA-145、p53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R、PR和有效率高于对照组,SD、PD低于对照组,且两组PD和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iRNA-141表达水平降低(P<0.05),miRNA-145和p53表达水平升高(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随访1年时间,两组OS分别为110例(94.02%)和55例(84.62%),DFS分别为78例(64.96%)和32例(49.2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化疗治疗NSCLC可抑制miRNA-141表达,提高miRNA-145和p53表达水平,其近远期疗效均明显优于单纯氩氦刀治疗。  相似文献   

16.
氩氦刀中药化疗合治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氩氦刀经皮穿刺冷冻配合中药及全身化疗治疗失去手术切除机会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探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新手段.方法:①氩氦刀治疗:刀尖温度达-130℃-150℃,持续15~20min,热融温度升至20℃~30℃,重复1次.术后患者定期复查CEA,CT或X线.②中药治疗:按6个证型辨证论治,水煎服.日1剂,30天为1个疗程.③化疗:健择1.0~1.6g第1、8天,顺铂50~80mg第2天,静脉滴注,21天为1个周期,共4~6个周期.结果:CT显示42例病灶明显缩小.治疗后CEA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随访6~15个月,生存35例,死亡7例.结论:该综合疗法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疗效可靠,是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康莱特软胶囊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均于常规化疗后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试验组加用康莱特软胶囊口服。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记录两组患者总生存时间及病灶进展时间。结果:试验组临床有效率为55.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40.0%,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试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总生存时间及病灶进展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不良反应较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采用康莱特软胶囊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减轻不良反应,延长肿瘤进展时间。  相似文献   

18.
非小细胞肺癌氩氦刀冷冻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氩氦刀冷冻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观察患者氩氦刀手术前、后中医证候变化,总结规律.结果 手术后2周较手术前痰证、虚证明显减少;血瘀证无明显差异.术后仍存在痰湿、血瘀、气虚证候.结论 痰、瘀、虚为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主要病机;氩氦刀冷冻术为消除或缓解中医证候的有效方法之一,术后仍存在痰、瘀、虚证,提示冷冻后宜据病情继续采用化痰、活血、扶正治疗,以清除伏痰瘀血,巩固疗效,预防全身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19.
屈立新  牛立志  鲜华  穆峰 《广东医学》2008,29(9):1499-1500
目的了解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微创氩氦靶向冷冻治疗方式选择及评估围手术期安全性。方法对56例高龄Ⅰ~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了CT引导下经皮及小切口开胸氩氦冷冻靶向治疗。结果围手术期高龄患者无死亡,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78%(1/56)。结论微创氩氦靶向冷冻治疗高龄高危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风险小,患者接受度高。  相似文献   

20.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和吸烟的增多。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急剧上升趋势。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70%~80%,而就诊时70%为局部进展的Ⅲ期以上患者,已失去手术机会,传统的放疗和化疗完全缓解率很低,总体疗效往往令人失望。我院引进美国恩多凯尔公司生产的氩氦刀治疗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