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7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95篇
口腔科学   39篇
临床医学   219篇
内科学   7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418篇
预防医学   143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62篇
  4篇
中国医学   172篇
肿瘤学   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 要] 目的 探讨颈部淋巴结结核超声造影特征性增强模式的诊断效能。方法 收集病理或实验室确诊的颈部淋巴结肿大病例226例,分析淋巴结结核的超声造影特征性增强模式在结核性与非结核性淋巴结病变上的差异,并统计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 颈部淋巴结结核在超声造影上常表现为淋巴结内部不均匀增强和淋巴结周边环形增强。在确诊的104例颈部淋巴结结核中,85例表现为内部不均匀增强(与非结核组比较,P < 0.01),其诊断敏感性为81.73%,特异性79.51%;有89例表现为淋巴结周围环形增强(与非结核组比较,P < 0.01),其诊断敏感性为85.58%,特异性87.70%;76例既有内部不均匀增强又有周围环形增强(与非结核组比较,P < 0.01),其诊断敏感性为73.08%,特异性94.44%。结论 超声造影能较好地评估淋巴结内部的增生与坏死情况;淋巴结内部不均匀增强和淋巴结周围环形增强是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超声造影特征性征象,可为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一起因带状疱疹引起某社会福利院水痘疫情暴发的调查处置情况,为预防和控制此类集体机构水痘疫情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制定病例定义,查阅福利院健康监测表、考勤记录、传染病监测系统等开展病例主动搜索与个案调查。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流行病学特征。  结果  2020年3月28日至4月28日该福利院共发生带状疱疹病例1例、水痘病例17例,水痘罹患率为27.87%(17/61),收养人员罹患率55.56%(15/27)高于工作人员罹患率5.88%(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7,P<0.001)。 收养人员中14岁及以下儿童罹患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 收养人员水痘疫苗接种率11.11%,2剂次全程免疫接种率仅3.70%,无免疫史人群罹患率58.33%(14/24)高于有免疫史人群罹患率33.33%(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 收养人员身体状况复杂,病程持续11~41 d,患病持续时间较长。 对首发病例及9例水痘临床诊断病例采集标本,经RT-PCR检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核酸阳性。  结论  本次福利院水痘疫情暴发传染源为罹患带状疱疹的护理员。 福利院收养人员身体状况复杂且采取集体生活方式,易发生传染病传播流行。 提高适龄儿童疫苗接种率,减少免疫空白,加强机构内传染病防控,鼓励相关工作人员入职前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可有效防控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对比分析T1WI_Star_VIBE_FS序列在头颈部肿瘤患者MR定位中不同扫描方式对图像质量、信噪比、对比噪声比等参数的影响,确定优选扫描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 78例头颈部MR定位患者,分别采用组织补偿法(A组 23例)、分段扫描拼接法(B组 18例)和二者结合法(C组 37例)进行增强扫描,对比上述3种扫描方式获取的图像质量、颈前部软组织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的差异。结果 C组扫描方式可获取较高的图像质量评分;3种扫描方式获取图像的SNR的平均值分别为 214.70±148.78、91.95±59.26、307.61±127.80;CNR的平均值分别为 208.74±148.27、85.79±59.50、301.58±127.48;C组在图像质量评分、SNR和CNR方面均明显优于A、B组(P<0.01)。结论 推荐使用组织补偿和分段拼接扫描相结合方式作为头颈部肿瘤放疗MR定位的优选扫描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孟鲁司特钠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免疫学指标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安阳市中医院9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均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3~6岁:4 mg/次,1次/d,6~14岁:5 mg/次,1次/d。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0.5 mL/(kg·d),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250 mL中,每日不超过20 mL。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免疫学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Ig)A、IgE、补体C3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IgA、IgE和补体C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26(IL-26)和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联合孟鲁司特钠可有效减轻血液系统炎性反应,调节免疫,临床疗效显著,在过敏性紫癜患儿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雷公藤红素的抗氧化活性,为其药理活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运用DPPH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芬顿-水杨酸法、ABTS法等4种体外抗氧化活性检测方法,检测雷公藤红素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雷公藤红素能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IC_(50)分别为0.16 mg·ml~(-1)、0.88 mg·ml~(-1)、0.43 mg·ml~(-1)、0.035 mg·ml~(-1),其对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作用最强,对超氧阴离子清除作用最弱。结论雷公藤红素具有体外抗氧化活性,但对上述4种自由基的清除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8.
导引是中医临床常用方法之一,在防治疾病和养生康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就中医导引的文献研究、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和历史研究做一综述,梳理其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Bempedoic acid治疗血脂异常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与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纳入Bempedoic acid与安慰剂或阳性对照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并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8篇文献共计3 59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Bempedoic acid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WMD=-24.97%,95%CI:-29.52~-20.42,P0.000 01)与总胆固醇(TC)(WMD=-17.69%,95%CI:-20.29~-15.09,P0.000 01),但并未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WMD=-1.29%,95%CI:-4.19~1.61,P=0.38)。在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无显著性差异(RR=0.99,95%CI:0.95~1.04,P=0.72)。结论:Bempedoic acid能有效降低血脂异常患者LDL-C水平,但升高HDL-C水平作用尚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心房颤动(AF)患者中约10%接受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本荟萃分析研究了两联抗栓治疗(DAT)与三联抗栓治疗(TAT)在该人群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荟萃分析。根据标准制定检索策略,通过计算机检索英文数据库Embase、Pubme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Medline,中文数据库CBM、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科技论文等在线电子数据库,检索截止时间为2018年11月20日,语言选择英文和中文,获取文献信息。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要求制定纳入、排除标准。应用RevMan 5.3软件对文献质量偏倚风险进行评估。将纳入患者分为DAT组和TAT组,研究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卒中和出血事件。比较冠心病合并AF患者PCI术后DAT与TAT治疗的出血事件、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和卒中发生率。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包括26 481例患者,其中DAT组21 024例(79%),TAT组5 457例(21%)。与TAT组相比,DAT组患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降低60%(OR=0.40,95%CI:0.20~0.83,P=0.01),两组间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支架内血栓形成和卒中的发生率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合并AF患者PCI术后DAT治疗可能优于TA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