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管癌和癌旁组织中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水平及其与食管癌浸润和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反转录PCR方法检测了食管癌高发区河南省林州市无症状居民食管上皮组织 (n =2 0 )和食管鳞癌手术切除标本的癌组织 (n =3 8)和癌旁组织 (n =3 8)中乙酰肝素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癌组织 ( 68 6% )和癌旁组织 ( 62 5 % )中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食管上皮组织 ( 10 % ) ,(P <0 0 1) ,但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间其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中分化癌组织 ( 70 % )和低分化癌组织 ( 77 8% )中HPAmRNA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食管上皮组织 ( 10 % ) ,(P <0 0 1) ;但在中低分化癌组织间其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浸润到食管浆膜层的癌组织 ( 83 3 % )和具有局部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 ( 86 7% )其表达率高于只侵及粘膜下层的癌组织 ( 4 0 % )。结论 :乙酰肝素酶mRNA在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呈高表达 ,并与TNM临床分期关系密切 ,提示其在食管癌的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并可能是判断食管癌预后的一个重要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素蛋白及mRNA表达变化与食管鳞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过氧化物酶标志的链霉卵白素 (SP)染色法和反转录PCR方法检测食管癌高发区河南省林州市手术标本的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的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状况和特征。结果 :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CyclinD1蛋白和mRNA表达 ,癌旁组织和癌组织CyclinD1免疫组化阳性和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2 3 1%vs 3 8 4%和 87 5 %vs 81 3 % ,但二者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是 ,碘染色阳性癌旁组织CyclinD1免疫阳性率 ( 2 8 6% )明显高于碘染色阴性组 ( 3 6% )。结论 :CyclinD1与食管鳞癌癌变发生有关 ,可能参与食管癌变的早期阶段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组织中肝素酶mRNA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肝素酶mRNA表达与食管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54例食管鳞癌、癌旁组织及其正常食管组织中肝素酶mRNA的表达。结果:21例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癌组织、癌旁及正常组织中肝素酶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21/21)、66.7%(14/21)和0%(0/21)。而在无淋巴结转移的33例食管鳞癌癌组织、癌旁及正常食管组织中肝素酶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3%(10/33)、24.2%(8/33)和0%(0/33)。2组癌组织、癌旁组织肝素酶mRNA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素酶mRNA表达与食管鳞癌转移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癌组织和癌旁组织C-erbB-2的表达状况,探讨食管癌变过程中细胞增生调控的分子机制。方法:66例原发性食管癌手术切除标本,癌旁组织作"席卷样"包埋,并记录切片中孤立的正常上皮及各种病变数目,即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CH)、不典型增生(DYS)和鳞癌(SCC),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这些组织中c-erbB-2表达的变化。结果:从正常食管上皮到BCH、DYS、SCC,C-erbB-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60%、37%和89%,C-erbB-2局灶型分布的百分率分别为50%、67%、48%和35%,弥漫型分布的百分率分别为50%、33%、52%和65%;从高分化到中分化、低分化SCC时C-erbB-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100%和75%。结论:C-erbB-2表达变化发生在食管癌变的早期阶段,C-erbB-2表达阳性率从正常上皮到BCH升高明显,到癌时最高,提示:C-erbB-2可能是食管癌变发生的主要分子事件之一;从正常食管上皮到BCH、DYS、SCC,C-erbB-2局灶型分布百分率逐渐减少,弥漫型分布百分率逐渐增加,提示:随着癌变的进展,C-erbB-2表达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erbB-2、p53蛋白在新疆哈萨克族、汉族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以及c-erbB-2与p53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8l例哈萨克族、汉族食管鳞状细胞癌石蜡包埋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c-erbB-2、p53的蛋白表达。结果:在81例食管癌中,c-erbB-2和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65%、68.14%,二者在民族间的阳性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c-erbB-2、p53在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33%、36.67%,与癌组织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浸润深度增加及病程进展,c-erbB-2、p5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上升。c-erbB-2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年龄有关(P<0.05),p53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c-erbB-2、p53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呈高表达,且与恶性肿瘤的侵袭及临床分期有关,可作为预测食管癌临床预后的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6.
食管鳞癌△Np63基因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Np63基因作为食管鳞癌检测指标的可能性.方法:50例新鲜食管鳞癌组织,未经放疗或化疗,癌旁组织15例,用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检测组织和外周血△ Np63表达情况.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标本21例,用RT-PCR方法检测了△Np63 mRNA表达情况,胃腺癌12例和10例健康人外周血作为对照.结果:食管鳞癌组织△Np63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分别是96%和60%(P<0.01).食管癌21例外周血检测中△Np63 mRNA阳性率38%,而胃腺癌和健康人外周血中未见表达.结论:食管鳞癌的发生和△Np63过度表达有关,△Np63 mRNA外周血检测可以作为一个食管鳞癌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食管鳞癌中TGF-β及其受体调节成分Endoglin/CD105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军  郭敏  李印  唐芙爱  虎建恩  段芳龄 《医学争鸣》2006,27(14):1308-1311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中TGF-β和Endoglin/CD105的表达及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RNA酶保护性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0例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TGF-β和Endoglin/CD10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 结果:食管癌组织中TGF-β1和TGF-β3 mRNA较癌旁组织显著增高(P<0.05),TGF-β2无变化. 食管癌组织中Endoglin/CD105 mRNA较癌旁组织也显著升高(P<0.05). TGF-β3 mRNA与Endoglin/CD105 mRNA的相关分析显示有相关关系. 结论:TGF-β和Endoglin/CD105参与了食管鳞癌血管生成过程的调节, Endoglin/CD105不仅是细胞膜上TGF-β受体中调节TGF-β生物学功能的一个重要分子,而且是新生血管的重要标志. 因此调节Endoglin/CD105的功能可能成为抗血管治疗中的一个潜在的、具有较宽生物防治谱的靶点.  相似文献   

8.
高低发区食管癌p16基因甲基化及其表达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p16基因甲基化在食管癌高发区广东揭阳和低发区广东佛山之间的异同,探讨p16基因甲基化在两地食管癌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MSP)分别检测两地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和切缘组织p16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甲基化状态。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两地食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p16蛋白的表达。结果高发区75例标本中,食管鳞癌、癌旁及切缘组织的p16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41.3%(31/75)、13.3%(10/75)和6.7%(5/75)。鳞癌及癌旁组织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9.3%(22/75)和56.7%(17/30)。31例甲基化阳性标本中有2例(6.4%)检测到p16蛋白表达,而44例甲基化阴性的标本中有20例(45.5%)检测到p16表达;低发区55例标本中,食管鳞癌、癌旁及切缘组织的p16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18.2%(10/55)、5.5%(3/55)和0(0/55)。食管鳞癌、癌旁组织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4%(20/55)和66.7%(20/30)。10例甲基化阳性标本中有1例(10.0%)检测到p16蛋白的表达;而45例甲基化阴性的标本中有19例(42.2%)检测到p16表达。两组鳞癌组织的p16基因甲基化率均明显高于癌旁及切缘组织(P〈0.05);p16蛋白表达与p16基因甲基化呈负相关。高发区癌组织p16基因甲基化率明显高于低发区,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癌组织p16蛋白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16基因异常甲基化可能是高发区食管癌癌变过程的重要事件,而在低发区p16基因异常甲基化可能不是其失活的主要机制。高、低发区可能存在不同的食管癌致癌机制。本研究从环境因素和p16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方面,为高发区和低发区食管癌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接头蛋白SH2B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取120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标本中的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及Western印迹检测SH2B1的表达水平,同时分析SH2B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SH2B1在食管癌细胞株TE-1,Eca-109和正常人食管上皮细胞株HEEC中的表达水平。结果:SH2B1蛋白在食管正常组织、癌旁组织、癌组织中表达逐步增强(P<0.05),并且SH2B1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食管癌患者的肿瘤浸润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饮酒与否、肿瘤类型、分化程度均无明显相关(P>0.05);SH2B1在食管癌细胞株TE-1,Eca-109和正常人食管上皮细胞株HEEC中均表达,但在食管癌细胞株TE-1,Eca-109中均较正常人食管上皮细胞株HEEC中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SH2B1在人类食管癌中过量表达,并可能与食管癌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mRNA结合蛋白3(IMP3)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00对食管鳞癌及正常食管黏膜中的IMP3蛋白表达水平.Real time PCR检测33对食管鳞癌组织中IMP3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IMP3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7%vs2%,P<0.001).IMP3的高表达与食管癌患者预后差之问显著相关(P=0.015),是独立的预后因素.IMP3的mKNA在癌组织中表达升高,但与蛋白水平之间没有相关性.结论 IMP3是食管癌患者预后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癌基因c-erbB-2在肝细胞癌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5例正常肝、33例癌旁肝、35例肝细胞癌细胞中c-erbB-2蛋白表达。结果:①68例癌旁肝和肝癌组织中部分病例检测到c-erbB-2蛋白;②癌旁小细胞性肝细胞非典型增生(SLCD),癌旁肝硬化,分化较好肝癌,分化较差肝癌c-erbB-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00%,81.82%,45.45%,29.17%,即癌旁组明显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中国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组织中癌基因ras蛋白的研究,进一步了解不同地区食管癌发生和发展的分子学基础,加深对食管癌变机理的认识。方法:采用卵白素-生物素-辣根过氧化氢酶复合物(ABC)方法测定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组织中癌基因ras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在36例食管癌手术切除标本中,有9例出现免疫阳性反应,其阳性反应率为25%,同时还发现同一食管癌组织中食管粘膜固有腺体上皮也出现免疫阳性反应,其表达强度高于鳞癌组织。结论:癌基因ras表达是食管癌变晚期阶段的一个分子学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了解食管癌变发生的分子学基础,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人食管鳞癌组织中癌基因Ras蛋白的表达。结果:在36例食管癌手术切除标本中,9例出现免疫阳性反应,免疫阳性反应率为25%;同时还发现同一食管癌组织中食管粘膜固有腺体上皮也出现免疫阳性反应,其表达强度高于鳞状上皮。提示:Ras基因表达是食管癌变晚期阶段的一个分子学改变。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组织中S期激酶相关蛋白2mRNA的表达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S期激酶相关蛋白2mRNA在食管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S期激酶相关蛋白2mRNA在45例手术切除的食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期激酶相关蛋白2mRNA表达率在食管癌中为66.6%(30/45),而癌旁组织中为24.4%(11/45),差异有显著性(P〈0.05).S期激酶相关蛋白2mRNA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与肿瘤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S期激酶相关蛋白2的高水平表达促进了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并将可能为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0(MMP-10)和Raf激酶抑制蛋白(RKIP)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42例食管鳞癌患者的癌组织(食管鳞癌组)及其癌旁正常组织(癌旁组织组)中MMP-10 mRNA、RKIP mRNA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食管鳞癌组织中MMP-10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正常组织,RKIP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的患者的MMP-10 mRNA、RKIP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Ⅳ期及有淋巴转移的患者MMP-10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高于Ⅰ 期+Ⅱ 期及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且RKIP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低于 Ⅰ期+Ⅱ 期及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MMP-10 mRNA与RKIP 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MMP-10 mRNA高表达以及RKIP mRNA低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并对患者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中高表达的钙结合蛋白1基因的序列分析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筛选食管癌中差异表达的基因,为进一步了解食管癌发生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荧光差异显示技术(DD-PCR)获得差异片段,对这些片段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通过在GenBank中同源性检索,查找差异片段相对应的同源基因.利用定量PCR检测验证该基因表达的差异性,并对该基因的结构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通过DD-PCR得到差异片段中的一个片段对应于人类钙结合蛋白1基因(Cabin1).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果表明钙结合蛋白1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其对应的癌旁组织,在食管癌细胞株TE1中的表达量高于其他被测试的5种肿瘤细胞株.生物软件分析表明:该基因的读码框长6 663bp,编码2 220个氨基酸,至少有4种剪切方式.结论:Cabin1在食管癌组织及食管癌细胞中异常表达,可能在食管癌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检测食管鳞癌组织标本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探讨TGF-β1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9月~2011年10月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胸外科39例食管鳞癌组织标本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对标本进行检测,比较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TGF-β1信使RNA(TGF-β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TGF-β1mRNA水平(0.76±0.09)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0.23±0.05);而随着病理分期Ⅰ~Ⅲ期TGF-β1mRNA水平逐渐增高(Ⅰ期:0.52±0.06;Ⅱ期:0.73±0.03;Ⅲ期:0.92±0.05)。有淋巴结转移组的TGF-β1mRNA水平(0.91±0.06)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0.55±0.08)。随着肿瘤细胞局部浸润深度增加,TGF-β1mRNA水平逐渐增高(T1:0.53±0.03;T2:0.69±0.05;T3:0.93±0.03)。结论 TGF-β1水平的增高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杆菌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佟书娟  刘亚平  杨丹丹 《医学争鸣》2005,26(24):2219-2222
目的:探讨脚可能的致癌机制.方法:采用Warthin—Starry嗜银染色法检测胃癌组织39例,胃黏膜不典型增生24例和慢性胃炎组织33例中的却感染情况;采用PCR法检测上述标本中HpcagA;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中iNOS,VEGF,c—erbB-2和ras癌基因产物p185和p21的表达.结果:Hp,HpcagA,iNOS,VEGF,p185和p21在不典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慢性胃炎组织;脚阳性慢性胃炎、不典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中iNOS,VEGF和p21的表达显著高于脚阴性组,却阳性不典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p185的表达显著高于脚阴性组;慢性胃炎、不典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中却与iNOS,VEGF和p21表达呈正相关,不典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中脚与p185表达呈正相关.结论:脚的致癌作用与其HpcagA的过度表达,增强胃黏膜细胞中iNOS和VEGF的表达,促进胃黏膜细胞癌基因c—erbB-2和ras的活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了132例乳腺癌中C—erbB—2癌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发现:132例乳腺癌中有C—erbB—2过度表达的48例(36.36%),C—erbB—2在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率最高(55.17%)。乳腺良性病变及正常乳腺组织中C—erbB—2表达全部为阴性。C—erbB—2过度表达与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与死亡率呈显著正相关性,纯计学检验差异显著。因此,C—erbB—2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可作为评估乳腺癌预后的细胞生物学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