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替吉奥在晚期肺腺癌伴野生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患者维持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1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晚期肺腺癌伴野生型EGFR基因患者81例,均接受标准一线培美曲塞+卡铂化疗6个周期且疾病稳定或部分缓解,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培美曲塞组51例,替吉奥组30例。培美曲塞组患者给予培美曲塞进行维持治疗,替吉奥组患者给予替吉奥进行维持治疗;两组患者均化疗2个周期或至疾病进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毒副作用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以分析两组患者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吉奥组患者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培美曲塞组(P0.05);而两组患者肝功能损伤、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美曲塞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5.5个月[95%CI(4.8,6.2)],替吉奥组为4.0个月[95%CI(3.2,4.8)]。两组患者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与培美曲塞在晚期肺腺癌伴野生型EGFR基因患者维持治疗中的有效性相似,均可有效延长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且经口服用方便,但可能增加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2020年研究数据表明,全球新发肺癌病例约220万,占所有新发恶性肿瘤的11.4%。2020年,全球肺癌死亡人数约180万,约占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的18%。在中国,肺癌仍是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的癌症。尽管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日益普及,化疗目前仍然是肺癌(特别是小细胞肺癌)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然而,目前临床常用的化疗药物缺乏特异性,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杀伤正常细胞,特别是对增殖或代谢比较活跃的细胞。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是最常见的化疗非特异性毒性,也是影响化疗疗程及剂量的关键因素,接近90%的化疗药物可出现骨髓抑制情况。骨髓抑制是肿瘤化疗的最大障碍,骨髓抑制严重影响了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依从性,延迟治疗,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应得到临床充分的重视。目前,针对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促进中性粒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生成药物及输血等。作为全球首个获批的具有全系骨髓保护作用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6抑制剂,化疗前使用曲拉西利可从源头上有效降低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发生率。本综述拟通过探讨骨髓抑制相关机制、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相关治疗措施等总结近年...  相似文献   
3.
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是临床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亟待一种更系统的治疗手段来完善患者的治疗计划,以降低复发率、延长生存期。辅助化疗(包括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靶向药物辅助化疗)应运而生。本文就辅助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CD44v6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择58例ESCC患者,取其手术标本或胃镜活检病理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SCC组织中HIF-1α、VEGF-C和CD44v6蛋白的表达.结果 58例患者的ESCC组织中,HIF-1α、VEGF-C和CD44v6均呈高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7%、53.4%和60.3%.不同性别、临床分期、分化程度的患者,其ESCC组织中HIF-1α、VEGF-C和CD44v6的阳性表达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淋巴结转移者ESCC组织中VEGF-C和CD44v6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表达与VEGF-C表达呈相关(P<0.05).结论 VEGF-C、CD44v6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检测二者可作为判定ESCC侵袭转移能力的客观指标,而HIF-1α表达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尚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青年食管癌患者(≤40岁)食管鳞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变化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43例高发区青年食管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ER和PR表达变化。结果:高发区青年食管癌患者食管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阳性率为47%,孕激素受体的阳性率为7%。EP、PR阳性率与组织分化程度、性别、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食管癌高发区青年食管癌患者癌组织中有较高的ER表达,而PR阳性表达明显低于ER,提示ER变化是青年食管癌患者频发的分子事件,进一步了解血清和组织雌、孕激素水平和ER的变化关系,将有助于加深对食管癌变机制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性激素及其受体与食管鳞癌(ESCC)及患者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选择44例ESCC高发区原发性ESCC患者、60例高发区健康者、60例低发区健康者,采用RIA法检测3组受检者血清雌二醇(E2)、睾酮(T)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岁和>40岁的ESCC手术切除标本中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对其中9例标本取4.0~5.0mg癌新鲜组织进行ER蛋白Western印迹分析。结果无论男女,低发区健康组血清T、E2水平与高发区健康者、高发区ESCC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ESCC患者中,不同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有无转移者血清T、E2水平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40岁组与>40岁组的PR阳性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岁患者ER主要定位于细胞质,>40岁患者主要定位于细胞核。Western印迹分析显示,ESCC组织ER表达位于66kD和67kD条带,但以67kD条带表达更为显著。结论性激素及其受体的变化可能是食管癌变的重要机制,并与患者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贲门癌癌旁组织及无症状人群贲门黏膜活检组织肠上皮化生(IM)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艾显蓝-雪夫(AB-PAS)和高铁二胺-艾显兰(HID-AB)黏液组织化学染色法,对河南贲门癌高发区70例贲门癌癌旁组织和320例无症状人群贲门黏膜活检组织中的IM进行检测.结果:贲门癌癌旁组织的IM检出率38.5%(27/70),高于无症状人群贲门黏膜活检组织中的IM检出率4.4%(14/320)(x2=71.394 5,P<0.01).贲门癌癌旁组织IM不完全型占92.6%(25/27),完全型IM占7.4%(2/27);无症状人群贲门黏膜的IM不完全型占7.1%(1/14),完全型IM占92.9%(13/14);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015 7,P<0.01).贲门癌旁组织的IM大肠型占59.2%(16/27),小肠型占40.8%(11/27);无症状人群贲门黏膜的IM小肠型占92.9%(13/14),大肠型占7.1%(1/14);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17 3,P<0.01).结论:IM可能是河南贲门癌高发区贲门癌癌前病变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不完全型和大肠型IM可能是贲门癌前病变的独特组织学类型.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与一些癌基因及其产物的表达密切相关.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是催化花生四烯酸代谢为前列腺素的限速酶,参与炎症和肿瘤等病理过程.研究[1]表明,许多肿瘤的发生发展均与COX-2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含铂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方法:2007年5月-2009年4月共40例晚期NSCLC患者接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标准含铂方案一线治疗,共化疗4~6个周期。每一个化疗周期第1~14天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15mg静脉滴注。观察近期疗效、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并分析与其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37例患者可评价近期疗效,客观缓解率为29.7%,疾病控制率为81.8%。全部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1.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23.0个月。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风险比=0.366,95%可信区间为0.160~0.840,P=0.018)和临床分期(风险比=0.405,95%可信区间为0.174~0.942,P=0.036)与无进展生存期相关;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均与总生存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标准含铂方案一线治疗晚期NSCLC,可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河南贲门癌高、低发区人群贲门粘膜组织活检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贲门癌高、低发区1975例无症状居民普查,进一步了解贲门上皮病变的特征及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加深对贲门癌变多阶段演进的形态学变化特征的了解。方法:对食管癌高发区1006无症状居民,低发区208无症状居民进行纷纷内镜检查、粘膜活检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高发区1006例活检标本中,共发现9例早期贲门腺癌患者(GCA,0.9%),33例间变患者(DYS,3.3%),102例慢性萎缩性贲门炎患者(CAG,10.1%)和269例慢性浅表性贲门炎患者(CSG,26.7%),以及593例正常贲门上皮(NOR,58.9%)。9例早期GCA均发生在男性,间变患者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低发区:208例普查对象中,未发现早期GCA,但发现2例DYS(1.0%),7例CAG(3.4%),118例CSG(56.7%)和81例正常贲门上皮(38.9%)。男性CAG较女性常见,2例DYS中,男女各1例。结论:贲门癌高发区居民GCA、DYS、CAG的发现率明显高于低发区,进一步证实贲门癌的地域性分布特征,提示DYS和CAG是贲门癌重要的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