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中华眼镜蛇毒组分C对人肝癌细胞株BEL 74 0 2细胞凋亡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以探讨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中华眼镜蛇毒组分C分别处理人肝癌细胞株BEL 74 0 2 ,采用MTT法、流式细胞仪法、TRAP -ELISA、透射电镜等观察其对肝癌细胞的细胞毒、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中华眼镜蛇毒组分C对人肝癌细胞株BEL 74 0 2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呈时间依赖性及剂量依赖性。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中华眼镜蛇毒组分C可诱导BEL 74 0 2肝癌细胞发生凋亡 ,肝癌细胞明显阻滞于G0 /G1 期 ,在G1 峰前出现明显的亚二倍体凋亡峰 ,且其凋亡率随蛇毒浓度的升高而呈上升的趋势。用TRAP ELISA法同步测得蛇毒作用BEL 74 0 2肝癌细胞 8h后的端粒酶活性值明显下降 ,其抑制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 (r =0 .96 4 ,P <0 0 5 )。在电镜下 ,可观察到肝癌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特征性改变 :细胞膜完整、核染色质固缩 ,核碎裂、凋亡小体形成。结论 :中华眼镜蛇毒组分C可显著抑制人肝癌细胞株 (BEL 74 0 2 )的增殖 ,在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的同时也下调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 ,这可能是FC抗肿瘤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蜂毒素对肝癌细胞系BEL-7402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蜂毒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肝癌细胞BEL 74 0 2经不同浓度的蜂毒素处理后 ,采用台盼蓝排染法测定细胞增殖的抑制率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Fas蛋白的表达。结果 :16 μg/ml蜂毒素作用肝癌细胞系BEL 74 0 2 ,12h抑制率为 (78.13±6 .15 ) % ,2 4h抑制率为 10 0 % ;4 ,8μg/ml蜂毒素对细胞的生长也有抑制作用 ,并且可诱导细胞凋亡的产生 ,能够增加细胞Fas蛋白的表达。结论 :蜂毒素高剂量有杀伤肿瘤细胞作用 ,低剂量可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反义IGF-Ⅰ寡核苷酸转染对人肝癌细胞增生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IGF I)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对人肝癌细胞增生、分化及凋亡的影响 ,探讨寡核苷酸转染治疗肝癌的可行性 ,利用反义核酸技术 ,合成针对IGF I的寡核苷酸片段 ,利用脂质体包裹反义IGF I寡核苷酸片段瞬时转染人肝癌细胞系BEL 74 0 2细胞 ,MTT法检测细胞增生 ;放免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中AFP、CEA的分泌量 ;采用末端标记 (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发现转染反义IGF I寡核苷酸可使人肝癌细胞系BEL 74 0 2细胞增生下降 ,AFP、CEA表达降低 ,凋亡细胞数量增多。反义IGF I寡核苷酸转染人肝癌细胞系BEL 74 0 2细胞可以降低细胞增生、减少细胞去分化并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胞分化剂 (CDA Ⅱ )在三氧化二砷 (As2 O3 )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效应中的作用。【方法】应用CDA Ⅱ和As2 O3 共同处理肝癌细胞株BEL 74 0 2、HepG2 ,通过四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用活细胞荧光染色观测细胞凋亡及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变化及凋亡率。【结果】CDA Ⅱ毒性作用很低 ,但可以显著增强As2 O3 对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1 0 g/LCDA Ⅱ便可使As2 O3 对两株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由 5 0 μmol/L降低至 1 0 μmol/L(P <0 0 1)。形态学可观察到CDA Ⅱ明显加强了As2 O3 诱导的细胞凋亡 ,且与剂量有关 ;流式细胞术分析 ,低质量浓度的CDA Ⅱ (<2 0 g/L)细胞生长阻滞于G2 期较对照组多 ,而随着剂量的增加则凋亡细胞和滞留于G1期的细胞增多 ,低剂量CDA Ⅱ与As2 O3 共同处理肝癌细胞后 ,凋亡率明显高于单独用As2 O3 。【结论】CDA Ⅱ可增强As2 O3 诱导肝癌细胞的凋亡效应 ,两药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戎兰  孙大裕  梅玲  陆玮 《上海医学》2003,26(2):130-132,I003
目的 研究 35 .8GHz毫米波照射能否诱导人肝癌细胞株BEL 74 0 4凋亡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取BEL 74 0 4人肝癌细胞体外培养 ,随机分为 4组 ,采用荧光显微镜和电镜观察细胞核的变化 ;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 (caspase) 3的底物多聚腺苷酸核糖基化聚合酶 (PARP)被剪切的比例。结果 BEL74 0 4细胞经毫米波照射后诱发的细胞死亡具有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 ,其中毫米波和 5 氟脲嘧啶 (5 Fu)联合组细胞凋亡比例增高 ;免疫印迹分析对照组中相对分子质量为 116× 10 3 的PARP几乎完全保持完整 ,经毫米波或 5 FU处理过的BEL74 0 4细胞中 ,116× 10 3 的PARP被切割成相对分子质量为 85× 10 3 的肽段 ,其中以毫米波和 5 Fu联合组被剪切的PARP比例最高。结论 毫米波照射可诱导BEL74 0 4肝癌细胞凋亡 ,与 5 Fu联合使用可明显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重组腺病毒介导反义c-myc基因(Ad-ASmyc)诱导体外培养不同人肝癌细胞凋亡的差异并探讨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Ad-ASmyc感染人肝癌细胞系后,观察细胞生长形态变化,通过细胞生长存活率,流式细胞仪分析、RT-PCR、Western Blot分析Ad-Asmyc对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QSG-7701、SMMC-7721和HCC-9204细胞凋亡诱导、c-myc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Ad-Asmyc可高效转导4种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QSG-7-1、SMMC-7721和HCC-9204细胞),镜下可见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并出现“凋亡小体”,细胞存活率分别为对照组的(37.7%、49.3%、51.3%和43.1%),诱导肝癌细胞GI期阻滞和凋亡,4种人肝癌细胞系均为c-myc 、bcl-2RNA及c-myc蛋白水平高表达,但表达水平有差异,Ad-ASmyc作用后,其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结论:重组腺病毒介导的反义c-myc基因能够诱导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凋亡,引起人肝癌细胞c-myc、bcl-2RNA及c-myc蛋白表达下调和细胞生长抑制,其诱导凋亡的程度与肝癌细胞内的c-myc表达水平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螺旋藻多糖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以探讨其抗肝癌的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300、500、1000mg/L)的螺旋藻多糖处理BEL7404细胞,用倒置显微镜观察BEL7404细胞的形态变化;并以流式细胞仪测定BEL7404细胞的凋亡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螺旋藻多糖处理BEL7404细胞后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Apaf-1表达的变化。结果:在形态学观察试验中,螺旋藻多糖使BEL7404细胞24h后出现凋亡,其凋亡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螺旋藻多糖也可使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降低,bax、Apaf-1蛋白表达增加。结论:螺旋藻多糖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Apaf-1表达来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GCG)对肝癌细胞凋亡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MTT法测定EGCG的细胞毒 ,以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研究细胞凋亡 ,PCR -ELISA法测定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 :EGCG作用Bel- 74 0 2肝癌细胞后 ,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凋亡现象。在一定时间、一定剂量范围内 ,EGCG诱导细胞凋亡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而端粒酶活性随EGCG诱导Bel - 74 0 2细胞凋亡的发生而逐渐降低。结论 :EGCG可通过下调端粒酶活性诱导BEL - 74 0 2细胞凋亡 ,这可能是茶叶有效成分抗肿瘤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细胞分化剂增强三氧化二砷诱导肝癌细胞的凋亡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细胞分化剂(CDA-Ⅱ)在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效应中的作用。方法:应用CDA-Ⅱ和As2O3共同处理肝癌细胞株BEL-7402、HepG2,通过四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用活细胞荧光染色观测细胞凋亡及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变化及凋亡率。结果:CDA-Ⅱ毒性作用很低,但可以显增强As2O3对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1.0g/L CDA-Ⅱ便可使As2O3对两株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由5.0μmol/L降低至1.0μmol/L(P<0.01)。形态学可观察到CDA-Ⅱ明显加强了As2O3诱导的细胞凋亡,且与剂量有关;流式细胞术分析,低质量浓度的CDA-Ⅱ(<2.0g/L)细胞生长阻滞于G2期较对照组多,而随着剂量的增加则凋亡细胞和滞留于G1期的细胞增多,低剂量CDA-Ⅱ与As2O3共同处理肝癌细胞后,凋亡率明显高于单独用As2O3。结论:CDA-Ⅱ可增强As2O3诱导肝癌细胞的凋亡效应,两药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人肝癌细胞系BELT402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MG-132处理体外培养的BEL7402细胞,采用MTT法测细胞的生长抑制率,Annexin V/PI法、电镜、DNA片段分析观察MG-132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比色法测半胱天冬酶cagpage-3活性的变化。结果:MG132可明显抑制BEL7402细胞体外增殖,随着MG132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延长,细胞凋亡率增加,电镜观察发现,经MG-132处理后的部分细胞具有凋亡细胞的典型形态特征,细胞DNA抽提电泳发现特征性凋亡梯状条带,caspase-3活性显著升高。结论:MD132可抑制人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人肝癌BEL-7402/5-FU多药耐药细胞株。方法:采用体外低浓度梯度递增联合大剂量间断冲击的诱导方法建立5-FU获得性BEL-7402/5-FU多药耐药细胞株。MTT法检测耐药细胞株对多种化疗药物的交叉耐药性。观察其细胞形态学、生长曲线、倍增时间、平板克隆形成率、贴壁率、细胞周期分布、染色体核型以及裸鼠致瘤性。流式细胞术检测阿霉素在亲本及耐药细胞株内的积聚量。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胸苷酸合酶在耐药细胞内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人肝癌BEL-7402/5-FU多药耐药细胞株模型。该耐药细胞对阿霉素、长春新碱、奥沙利铂及甲氨蝶呤均有不同程度的交叉耐药性,但对羟基喜树碱仍较敏感。体外培养见细胞趋向群集性生长。耐药细胞株倍增时间较亲本细胞株长,克隆形成率则较亲本细胞株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耐药细胞贴壁率在23、h明显低于亲本细胞株,其G0/G1期细胞分布比率较低而S期比率明显增加。阿霉素在耐药细胞株内的积聚量低于亲本细胞株,耐药细胞株胸苷酸合酶的蛋白表达量较亲本细胞株明显增强。结论:人肝癌BEL-7402/5-FU多药耐药细胞株可以成为研究5-FU获得性耐药机制及开展多药耐药逆转剂筛选较好的体外模型。  相似文献   

12.
反义c-myc重组腺病毒对人肝细胞癌细胞的实验性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携带反义c-myc的重组腺毒(Ad-Asmyc)对人肝细胞癌细胞体外,体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Ad-Asmyc感染人肝细胞癌细胞系BEL-7402和QSG-7701,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进行克隆形成实验,研究Ad-Asmyc在体外的抗瘤作用,在瘤内注射Ad-Asmyc,观察裸鼠皮下移植的生长情况,应用逆转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基因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梯形DNA,DNA原位末端标记研究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感染Ad-Asmyc后,BEL-7402及PSG-7701细胞内c-myc基因表达降低,肿瘤细胞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而且出现了G1期阻滞及凋亡,体内注射Ad-Asmyc基因表达降低,肿瘤细胞的和长受到明显抑制,而且出现了G1期阻滞及凋亡,体内注射Ad-Asmyc后裸鼠皮下移植的生长也得到明显掏,结论:Ad-Asmyc在体外及体内可使肝细胞癌出现的细胞生长抑制,发生凋亡,具有明显的抗癌作用,是有应用前景的抗癌药物。  相似文献   

13.
应用体内外抑瘤实验、细胞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Westernblot实验进行检测和观察,探讨青蒿酯钠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青蒿酯钠对人肝癌有体内、外抗肿瘤作用;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之一;诱导体外人肝癌细胞凋亡通过P53非依赖性途径。  相似文献   

14.
白杨素敏化rhsTRAIL诱导人肝癌Bel-7402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白杨素(ChR)是否具有增敏重组人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rhsTRAIL)诱导人肝癌Bel-7402细胞凋亡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Bel-7402细胞。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死亡率。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确证诱导细胞凋亡作用。Western Bloting检测细胞DR5蛋白的表达。结果:ChR40μmol/L、rhsTRAIL 100ng/mL以及两者合用的细胞死亡率分别为4.91%±0.38%、5.89%±0.39%和28.7%±2.50%。ChR(40μmol/L)联合rhsTRAIL(100ng/mL)处理48小时,人肝癌Bel-7402细胞展示出典型DNA梯形条带图谱。Western Blot分析结果发现:白杨素以浓度和时间依赖的方式上调Bel-7402细胞DR5表达。结论:亚细胞毒性浓度的白杨素具有敏化rhsTRAIL诱导人肝癌Bel-7402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5.
Hepatocarcinomaisoneofthemostcommonmalignancieswithpoorprognosis.Itafflictsabout1.25milIionpeopleworldwide.ThereareatleastlOOOoomorbidityand1lOOOOmortalityeachyearinChinaLl].Althoughmultipletreatmentmodali-tieshavebeenappliedtolivercancer[2],thecancerremainsoneofthetumorsthataredifficulttobecured.Itbecomesevenmoredifficulttobecuredwhenmultiplefocioftumoranddistantmetastasisoccur[a]-Sincethemajorityofpatientswithlivercancerarenotcandidatesforcurativesurgery,chemotherapyandradiotherapy['J,t…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NF-κB信号通路阻断对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SMMC7721细胞,采用SN50(36μmol/L)阻断NF-κB信号通路,Western blot检测核内p65蛋白水平,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增殖,计算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PI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与凋亡,观察NF-κB信号通路阻断对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肝细胞癌SMMC7721细胞核内存在较高水平的p65蛋白。经SN50阻断后,MTT测定显示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并随时间的延长而愈渐明显,24、48、72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2.77%、33.33%和38.89%,与阻断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实验组G1期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9.5% vs 56.5%,P〈0.05),S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与阻断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1% vs 28.6%,P〈0.05),而细胞凋亡率在实验组为38.3%,对照组仅为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F-κB信号通路阻断诱导细胞周期于G1期停滞和细胞凋亡,从而抑制了SMMC7721细胞生长与增殖,提示NF-κB信号通路组成性激活参与了肝细胞癌的生长增殖与发展,以NF-κB信号通路作为治疗的靶点可能给肝细胞癌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7.
掌叶半夏主要成分对子宫颈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掌叶半夏主要成分对子宫颈癌细胞活性、形态和超微结构、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在子宫颈癌细胞SiHa的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β-谷甾醇和/或掌叶半夏总蛋白培养1~7 d,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活性。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β-谷甾醇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β-谷甾醇对子宫颈癌细胞SiHa的活性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具有时间、剂量依赖关系,掌叶半夏总蛋白对SiHa细胞的活性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组比较,20 μmol/L的β-谷甾醇使SiHa细胞出现S期聚集、凋亡和坏死细胞增加,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结论 掌叶半夏总蛋白对SiHa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不明显,β-谷甾醇能抑制人子宫颈癌细胞的活性,使细胞周期聚集在S期,诱导少量细胞凋亡和坏死,对细胞的形态和超微结构有显著的影响。因此,β-谷甾醇有希望成为一种安全低毒的抗子宫颈癌药物。  相似文献   

18.
Liu Z  Ma H  Shi J  Zhang YX  Liu YX  Zheng DX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8):544-548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在间充质干细胞中可控性表达及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探索间充质干细胞用于肿瘤治疗的前景.方法 构建TRAIL可控性表达的腺病毒载体Ad-Tet-TRE-TRAIL,包装获得重组腺病毒后,感染小鼠间充质干细胞,免疫印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间充质干细胞TRAIL可控性表达和分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TRAIL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能力.膜联蛋白(Annexin)-V/碘化丙啶(PI)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测定TRAIL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重组腺病毒Ad-Tet-TRE-TRAIL感染的小鼠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在强力霉素的控制下表达和分泌TRAIL,并显著抑制SMMC-7402人肝癌细胞生长,其机制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结果显示SMMC-7402细胞在杀伤24、48 h后的存活率分别为66.5%±4.8%和42.9%±6.5%,而对照组(未加强力霉素)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7.3%±2.2%和99.4%±4.7%.结论 间充质干细胞介导TRAIL可控性表达进而有效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并抑制肝癌细胞生长,为肿瘤的细胞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ntrollabe expression of soluble 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uducing ligand (TRAIL) i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nd evaluate its potential tumoricidal effects in cancer therapy. Methods The controllable TRAIL expression vector of Ad-Tet-TRE-TRAIL was established in an adenovirus vector for transfection into muri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he controllable expression and secretion of TRAIL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an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The viability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was determined by MTT assay. The tumoricidal activity of TRAIL was determined by Annexin-V/PI staining and flow cytometry. Results The murine expression model of TRAIL was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in the presence of doxycycline. The secreted TRAIL in cell culture medium could efficaciously suppress the growth of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MMC-7402 by induced apoptosis. The cell viability of SMMC-7402 was 66. 5% ± 4. 8% and 42.9% ± 6. 5% at post-treatment versus 97.3% ±2. 2% and 99. 4% ±4. 7%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24 h and 48 h. Conclusion The controllable TRAIL expression mediated by mesenchymal stem cells kills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effectively. And it may provide a novel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iRNA)抑制肝癌细胞系BEL7402基因ICAM-1表达的可行性。方法根据ICAM-1基因设计shRNA片断,构建pGenesil-1/ICAM-1表达载体,转染BEL7402细胞,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癌细胞中ICAM-1基因表达抑制情况。结果该实验已成功构建了针对ICAM-1基因的pGenesil-1/ICAM-1质粒。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BEL7402细胞经特异性siRNA作用后ICAM-1基因的表达受抑制,其Ct值由28.8降低到21.6,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RNA干扰(RNAi)能特异而有效地抑制BEL7402细胞中ICAM-1基因的表达。结论构建的pGenesil-1/ICAM-1重组质粒能有效抑制ICAM-1基因在肝癌细胞株BEL7402中的表达,为肿瘤的生物学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