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5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8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鼠慢性肾功能不全模型的建立及中药疗效观察吴钰红,张星,王新华,郭慕依(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中西医肾病实验室,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应用某些中药或草药治疗不同类型的肾脏病实验性动物模型[1~3],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然而,应用中药治疗慢...  相似文献   
2.
西方科学史内、外史划分的影响下和台湾、大陆史学界介入医学史研究领域的背景下,国内医学界开始提出医学史“内史”“外史”的概念,认为史学界所做工作属于医学“外史”范畴的研究。然而,越来越多的学者期望能够打通内、外史研究之路,使两者水乳交融。“外史”概念正面临消退。在这个医学“外史”概念兴起与消退的过程之中,带给我们的是研究视野的开阔、研究角度的多样、研究点的深入和研究队伍的扩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冠病毒疫情期间检疫隔离群体心理状况,为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调查纳入2020年4月7日-5月26日期间由境外或重点疫区进入深圳的定点酒店检疫隔离人员,隔离人员需在隔离开始24 h内完成心理筛查。共收集调查问卷2219份,最后得到1705人填写的合格问卷,有效回收率为76.8%。采用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对检疫隔离人群进行心理问题筛查,统计方法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Logistic回归等。结果检疫隔离者抑郁、焦虑的检出率分别是15.8%、14.8%,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526)和对隔离部分理解及不理解(OR=3.273;OR=3.148)是检疫隔离者焦虑的危险因素;经济条件一般及较好(OR=0.422;OR=0.305)是检疫隔离者焦虑的保护因素;女性(OR=1.323)和对隔离部分理解及不理解(OR=3.387;OR=3.153)是检疫隔离者出现抑郁的危险因素;经济条件一般及较好(OR=0.627;OR=0.373)是检疫隔离者抑郁的保护因素。结论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期间,检疫隔离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表现,需重点加强对女性、经济条件差、对隔离态度较差人群的心理疏导与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孙思邈代表作《千金方》中艾灸治疗妇科病的应用规律。方法:通过对《千金方》中有关艾灸治疗妇科病的条文进行提取,根据艾灸方法、疾病种类、病名、选取穴位、归属经络、穴位分类、所在部位、灸量等各要素进行归类,构建孙思邈艾灸治疗妇科病的应用规律数据表。结果:发现艾灸治疗在妇科病应用广泛,治疗疾病主要以赤白带下和不孕为主;腧穴以特定穴为主,其中以交会穴、五输穴和募穴居多;经脉以冲任二脉、肝经和肾经为主;在部位上主要应用于下腹部;在灸量上,单用艾灸以一百壮应用频次最多,其中募穴和交会穴都以一百壮为主;针刺与艾灸合用的艾灸壮数多为三壮。结论:孙思邈《千金方》艾灸治疗妇科疾病与现代既有差异,又有共性,其应用规律对现代临床及科研具有借鉴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遵循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基本准则——“遵古原则”,考察经典名方四妙勇安汤(Simiao Yong’an Decoction,SYD)的煎煮工艺,确保原汤剂原汁原味的传统功效,并进行质量综合评价,为经典名方SYD进一步制剂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对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进行考察,通过指纹图谱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进行定性半定量评价,通过含量测定分析和干膏率进行定量评价,综合以上评价方法优选煎煮工艺并验证。结果 通过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制备17批煎煮样品,建立了17批样品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14个共有峰,利用多元统计分析对指纹图谱共有峰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与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并计算得分,结果显示9号工艺为最佳煎煮工艺,即煎煮2次,第1次加16倍量水,浸泡30 min,煎煮30 min;第2次加16倍量水,煎煮30 min。同时采用H...  相似文献   
6.
旋光法测定西梭霉素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测定西梭霉素含量的旋光法。 方法  在室温下、p H5~ 8范围内取西梭霉素成品用蒸馏水适当稀释为不同效价的溶液 ,即可用旋光仪测定。 结果  在测试浓度 10 0 0~ 2 0 0 0 0μg· ml- 1 范围内线性良好 ,回归方程为α=4.2 10 4× 10 -4 C-0 .3 63 5 5 ,r=0 .99975 ,平均回收率为 99.3 8% (n=9,RSD=1.60 2 % )。溶液 p H值、温度、时间等因素对测定影响甚微。结论  方法便捷、可靠 ,可用于西梭霉素含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7.
青蒿酯钠抗人肝癌(BEL-7402)与诱导凋亡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5  
张星  杨小平  潘启超 《中草药》1998,29(7):467-469
应用体内外抑瘤实验、细胞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Westernblot实验进行检测和观察,探讨青蒿酯钠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青蒿酯钠对人肝癌有体内、外抗肿瘤作用;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之一;诱导体外人肝癌细胞凋亡通过P53非依赖性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关系模型即二维表格形式存储传染性疾病的数据资料遍历,构造诸如SARS等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链和传播源。方法:采用循环队列和树型数据结构的深度优先遍历策略和程序设计技术,实现在二维表格关系模型上的传播链自动搜索与遍历。结果:在含有1000余条记录的主副表上搜索传播链需时45s,寻找某一患者传播源需时12s。结论:该技术在关系模型上进行传播链、传染源的搜索具有很好的算法时间复杂度,在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学指标[血红素加氧酶-1(HO-1)、外周血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疾病严重程度及中医证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被诊断为UC的患者纳入实验组,将同期体检中心的26例健康体检人员纳入对照组,采集2组的血清样本。根据改良Mayo评分分级及肠镜检查结果评分分级标准,将UC患者分为轻、中、重度;根据中医辨证并结合临床实际,将其分为大肠湿热证、脾肾两虚证2种证型。空腹抽取肘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O-1水平。记录UC患者就诊时外周ESR和CRP水平。比较2组血清中HO-1的表达情况;观察UC患者血清中HO-1、CRP、ESR指标,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血清中HO-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改良Mayo评分分级及肠镜结果评分分级为中、重度的患者HO-1、CRP和ESR水平高于轻度患者,重度患者高于中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大肠湿热证患者HO-1、CRP和ESR水平均高于脾肾两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大肠湿热证患者的肠镜及改良Mayo分级严重程度高于脾肾两虚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HO-1、CRP和ESR水平与UC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血液指标、肠镜检查结果评分以及改良Mayo评分不仅可作为衡量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参考标准,也可作为本病虚实和指导中医证型分型的依据。但HO-1在轻度UC中不敏感,因此在对UC初筛中的指导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0.
梅尼埃病(Ménières disease,MD)是耳科的一种常见病,以膜迷路积水为基本病理基础,临床特征为间歇性发作性眩晕、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耳鸣和耳胀满感,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未明。随着近年来对该病探索的不断深入,MD 的病因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就最近几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