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一个常染色显性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autosomal dominant retinitis pigmentosa,ADRP)大家系进行基因定位。方法:收集ADRP家系,对该家系成员进行详细眼科检查确诊为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采集外周血3-5ml并抽提DNA;采用多个已知遗传标记与该家系致病基因位点进行连锁分析。结果:两点连锁结果显示该家系致病基因位点与遗传标记1D3S1292连锁,在θ=0.1时得到最大LOD分数2.73。结论:由于D3S1292位于3号染色体长臂21区(3q21),从而将该家系致病基因位点大致定位于3q21附近。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1例毛囊闭锁三联征家系进行连锁分析精细定位研究,确定其致病基因位点.方法 应用覆盖1号染色体1p21.1~1q25.3区域的17个微卫星标记对该家系进行基因分型、连锁分析和单倍型分析.结果 在1号染色体上的微卫星标记DIS2 707处获得最大LOD值为2.11(重组率θ=0.00).通过单倍型分析将该家系致病基因定位在微卫星标记D1S2 715和D1S484之间的染色体1q21.3~1q23.2区域.结论 该研究提示1p21.1~1q25.3(61.8cM)是毛囊闭锁三联征致病基因连锁区域,并将致病基因支持连锁范围缩小至1q21.3~1q23.2(9.8 cM)区域.  相似文献   

3.
背景:人们对基因与环境在原发性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中的相对作用,一直存在争论。虽然基因研究已识别出2个基因,它们的突变可引起罕见的单基因PD变异型,观察研究也提示有遗传成分,但是孪生子研究却表明遗传在PD常见型中几乎不起作用。目的:确定原发性PD的遗传性危险因素。设计、地点和参加:于1995-2000年进行的基因连锁研究。该研究在美国大陆和澳大利亚的13个临床人群,通过先证找出174个有多人被诊断患原发性PD的家系,进行了全基因组搜索(n=344标记物)。共检查870名家庭成员:378人诊断患PD,379人无PD,113人未定。主要观察指标:从参数和非参数遗传连锁分析得出优势对数(logarithm of odds,lod)得分。结果:用两点参数的最大参数Lod得分(MLOD)和多点非参数lod得分(LOD)的连锁分析检查5个不同的染色体区连锁的重要证据:在至少有1人于40岁前发生PD的家系中,是6号染色体上的parkin基因(MLOD=5.07;LOD=5.47),在全部家系及晚发PD的家系中,是染色体17q(MLOD=2.28;LOD=2.62),8p(MLOD=2.01;LOD=2.22)和5q(MLOD=2.39;LOD=1.50),在含左旋多巴有效和无效的两种患的家系中,是染色体9q(MLOD=1.52;LOD=2.59).结论:我们的数据表明,在早发PD中parkin基因是重要的,在原发性晚发PD的发生中则可能有多个遗传因素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1例4代毛囊闭锁三联征大家系中定位其致病基因所在区域。方法用覆盖全基因组的微卫星标记对1例毛囊闭锁三联征大家系进行致病基因定位研究,用AB I3730测序仪进行微卫星标记的基因分型,利用L inkage软件(5.10version)和Cyrillic软件(2.01 version)进行连锁和单倍型分析。结果该家系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当外显率为99.9%时,在1号染色体上的微卫星标记D1S2624处获得最大LOD值为3.26(重组率θ=0.00)。单倍型分析将该家系致病基因定位在微卫星标记D1S248和D1S2711之间的染色体1p21.1 1q25.3区域,遗传距离61.8 cM。结论染色体1p21.1 1q25.3区域存在毛囊闭锁三联征的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一家系4代毛囊闭锁三联征患者进行致病基因连锁分析定位研究,定位毛囊闭锁三联征家系致病基因,探索毛囊闭锁三联征遗传学发病机制。方法:收集毛囊闭锁三联征伴发Dowling-Degos病家系成员血样并提取DNA,作角蛋白5基因扩增和直接测序;选取覆盖1p21.1~1q25.3区域的12个微卫星标记,应用CEQ8800测序仪对该家系个体样本进行微卫星标记的基因分型,利用Linkage软件(5.2 Version)进行连锁分析。结果:该家系成员中未发现角蛋白5基因突变;在染色体1p21.1~1q25.3区域上的微卫星标记处均获得小于-2的LOD值(重组率θ=0.00)。结论:该毛囊闭锁三联征伴发Dowling-Degos病家系与1p21.1~1q25.3区域不存在连锁,毛囊闭锁三联征可能存在遗传异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扩张型心肌病(familial dilated cardiomyopathy,FDCM)家系进行基因定位。方法: 收集FDCM 家系, 对该家系成员进行详细心血管内科检查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且伴发有传导功能障碍;采集外周血3~5 mL,并抽提基因组DNA;选取与该表型相关的已定位区间CMD1A(1q21.2-q21.3),CMD1H(2q14-q22), CMD1E(3p22-p25)和CMD1F(6q22-23)内的共计18个微卫星DNA标记,在该家系中进行排除性定位分析;最后,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及连锁分析。结果:①已定位区间的18个微卫星DNA标记位点的LOD值均<-2,证实该家系与已知DCM位点不连锁;②全基因组扫描及两点连锁分析结果显示,该家系致病基因位点与遗传标记D3S1614(3q26)连锁, 在θ= 0时得到最大LOD值2.68。结论: 该家系与已知的4个DCM位点均不连锁,其致病基因位于D3S1614(3q26)附近的一个新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中国人群中验证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是否与13q连锁。方法收集4个精神分裂症高发家系,采集家系成员外周血,提取DNA。在13q14-13q33选取7个微卫星标记,进行部分基因组扫描,采用GENEHUNTER2.1软件进行单点和多点的参数、非参数连锁分析。结果单点非参数连锁分析D13S156、D13S170、D13S265、D13S159、D13S158位点NPL值分别为1.40、2.25、2.06、1.71和1.39。多点非参数连锁分析得到约50cM的阳性区域。单点和多点参数连锁分析也在一些位点得到阳性结果。结论13q22.1-13q33.1染色体区域可能存在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初步定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先天性白内障(ADCC)一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 收集ADCC一家系资料,在已知先天性白内障致病基因和位点附近,选择合适的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标记(STRP),对ADCC一家系进行连锁分析,使用Mlink软件采用对数优势记分法(LOD)计算LOD值。结果 在STRP中,D17S805、D17S1294及D17S1293与致病基因位点连锁的最大IDD值分别为2.03、2.49及2.22(重组率θ=0)。结论 该ADCC家系的致病基因初步定位在第17对染色体上;CRYBA1基因为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道1个涉及5代17例患者的常染色体显性先天性白内障(ADCC)大家系,并进行致病基因的定位. 方法:对家系中8例患者进行眼科检查后明确临床表型,并提取所有血样的基因组DNA.首先对已报道的中国ADCC家系致病位点(9个基因的16个突变位点)进行DNA测序,然后根据已报道的17个ADCC候选基因和13个染色体区域,选取27个微卫星分子标记,应用LINKAGE软件进行连锁分析. 结果:8例患者均为先天性核性白内障.直接DNA测序未发现有已报道的中国家系基因突变.所选取的27个微卫星分子标记与该家系致病基因均不连锁. 结论:该ADCC家系致病基因不在已报道的17个ADCC候选基因和13个染色体区域,该家系中可能存在一个新的ADCC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定位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先天性全白内障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收集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先天性全白内障家系的资料,在已知先天性白内障致病基因和位点附近,选择9个微卫星标记,对此家系进行连锁分析,使用Mlink软件采用对数优势记分法( LOD)计算LOD值。结果未发现所选微卫星位点与该家系疾病表型共分离,LOD值均为负值。致病基因与已知的先天性白内障7个候选基因不存在连锁关系。结论该家系的致病基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遗传连锁分析方法对X连锁型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进行分析,确定其致病基因的所在位点。方法在2个目前常见的X-连锁遗传位点——RP2和RP3处分别选取具有高信息量的微卫星位标,对2例疑似X连锁型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进行遗传连锁分析。通过对家系成员的单倍型分析,并使用两点法计算其最大优势时数(LOD Score)值,确定致病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位置。结果微卫星标记DXS993与2例遗传家系表型间最大LOD值分别为:〈-2和0.8;DXS 1068在2例遗传家系LOD值分别为0.4和0.8。结论RP2基因可能不是XY家系的致病性基因;在ZLK家系,怀疑疾病位点与RP2或RP3基因连锁。用遗传连锁分析方法确定致病基因所在染色体的范围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阳  高建华  刘晓军  严欣  宋玫 《医学争鸣》2006,27(11):1031-1033
目的:定位中国人群瘢痕疙瘩家系的易感基因. 方法:选择2个中国人群瘢痕疙瘩大家系,从中选出51名成员,采集其外周静脉血样,提取基因组DNA;参照国外最近相似研究的文献报道,采集其外周静脉血样,提取基因组DNA;参照国外最近相似研究的文献报道,在染色体2q23上选取6个微卫星标记,经PCR扩增,产物片断基因分型,再进行连锁分析. 结果:在重组率θ=0时,这些微卫星标记的两点LOD值绝大部分<-2,排除连锁关系存在. 结论:中国人群瘢痕疙瘩家系的易感基因位点不在染色体2q23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家系,进行与已知致病基因TSHR和THRB的连锁分析以确定此家系致病基因是否为这2个已知基因.方法 选择3个与TSHR和THRB紧密连锁的微卫星标记物D14S74、D3S2338和D3S1266,进行微卫星标记的基因连锁分析,采用Genemapper 3.5软件分析数据. 结果 3个微卫星标记物的LOD值均小于1,显示该家系致病基因与这3个位点均不连锁,提示该家系可能存在新致病基因. 结论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类型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能有新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14.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ADCAs)代表一种进展的异质性疾病表型。与显性遗传共济失调不同的1个菲律宾3代家族,其临床特征表现为小脑症状和体征。在排除已知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CA)基因定位后,全基因组扫描和连锁分析显示致病基因位于19q13的4cM区域内,lod值为3.89。该区域重叠且减少SCA13的基因位点。尽管如此,ADCA与SCA13的临床特征不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共济失调基因定位于19q13:SCA13等位基因的异质性还是新的基因座@Waters M.F. @Fee D. @Figueroa K.P. @S.M. Pulst$Cedars-Sinai Medical C…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一个疑似X连锁型视网膜色素变性(X-linked retinitis pigmentosa,XLRP)家系进行分析,确定其致病基因的所在位点。方法选取已知XLRP候选基因附近的微卫星位标,用多点参数分析方法计算其最大优势对数值(LOD score),并通过对家系成员单倍型分析,确定该家系致病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位置。结果位于X染色体长臂的微卫星标记DXS8043与该例遗传家系间最大LOD值小于-2,其他位于X染色体短臂的11个微卫星标记与该例遗传家系LOD值保持在0.5上下,无明显的高值。单倍型结果表明该家系中2例患者兄弟(Ⅲ1、Ⅲ6)和他们的携带者母亲(Ⅱ2)在DXS8051与DXS1214之间拥有在正常成员中不存在的基因型,表明该基因型与疾病共分离,进一步确定了他们X性连锁遗传模式,并且可将致病基因初步定位于DXS8051与DXS1214之间的RP23和RP6基因。结论可以排除该例家系的致病位点与X染色体长臂上的RP24基因的连锁,高度怀疑连锁位点存在于X染色体的短臂的RP23和RP6基因,需另增加位标的信息量,以进一步缩小致病基因所在的具体范围。  相似文献   

16.
一个肌萎缩侧索硬化家系D21S223微卫星位点遗传连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重庆地区1例肌萎缩侧索硬化家系进行遗传连锁分析。方法采用位于21号染色体上的D21S223微卫星位点,经PCR扩增后进行基因型分析,应用GENEHUNTER软件包进行连锁分析。结果最大LOD值为3.06(Θ=0.10),说明该家系致病基因与21号染色体上的D21S223位点连锁。结论SOD1基因突变可能是引起该家系发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家族性热性惊厥与人染色体19p13.3连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初步明确家族性热性惊厥(FC)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方法 对63个FC家系共248名成员地行染色体19p上四核苷酸微卫星标记D19S253、D19S395、D19S591和染色体8q上二核苷酸微卫星标记D8S84和D8S85的基因分型,进行传递不平衡(TDT)检验。对其中10人三肛家系共81名成员用PPAP软件计算优良对数记分(Lod)值。结果 FC家诲成员和正常对照人群(103名)在3个位点上各等位基因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urg平衡。FC家系在D8S84、D19S395和D19S591位点都存在传递不平衡,γ^2值分别为4.0、5.124和7.364,均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D19S253、D19S395和D19S591与FC表型的两点Lod值分别为0.58、1.53和1.42,而多点Lod值达到2.78.D8S84和D8S85与FC表型的两点Lod值分别为0.00002和0.0000017,8q上引2标记与FC多点Lod值为0.88。非参数分析(TDT法)和参数分析(Lod值法)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FC与人染色体19p13.3连锁,而不与染色体9q连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瘢痕疙瘩家系易感基因位点是否与7p11存在连锁关系。方法 从1个5代发病的中国人群瘢痕疙瘩大家系中选出32名具有较高遗传学研究意义的成员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他们的外周静脉血样,提取基因组DNA,参照国外最近相似研究的方法,在染色体7p11上选取已知的4个最大两点LOD值的微卫星为遗传标记。经PCR扩增,产物基因分型,再进行连锁分析。结果 在重组率0=0-4).1时,这些微卫星标记的两点LOD值都小于-2.排除这些标记与染色体7p11的连锁关系。结论 首次发现了中国人群瘢痕疙瘩家系的易感基因位点不在染色体7p11上的遗传学证据,说明瘢痕疙瘩易感基因位点存在异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2号染色体长臂与Ⅳ型胶原α3,α4基因位点连锁的CA11和HaeⅢRFLP的多态性为遗传标记,对临床诊断为薄基底膜肾病的家系进行基因连锁定位分析。方法:从外周血白细胞分离染色体DNA,用PCR方法扩增两个遗传标记并酶切后,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产物。用遗传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判定结果。结果:3个薄基底膜肾病家系致病基因与微卫星CA11和HaeⅢRFLP之间Lods值为2.12(θ=0.00)。结论:这3个薄基底膜肾病家系的致病基因与Ⅳ型胶原α3和α4基因连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定位中国汉族瘢痕疙瘩家系的易感基因位点。方法 采集2个4代发病的中国汉族瘢痕疙瘩家系51名成员的外周静脉血样,提取基因组DNA;假定p53基因为该瘢痕疙瘩家系易感基因位点,选取位于17号染色体区域的10个微卫星标记位点D17S849, D17S938, D17S1852, D17S799, D17S921, D17S1857, D17S1868, D17S787, D17S949, D17S784,对这些微卫星位点进行PCR扩增,产物片断基因分型,再进行连锁分析。结果 在重组率θ=0~0.5时,这些微卫星标记的两点LOD值绝大部分都小于1,可以排除连锁关系存在。结论 研究发现中国汉族瘢痕疙瘩家系易感基因位点不在17号染色体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