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3篇
耳鼻咽喉   10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09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85篇
外科学   252篇
综合类   211篇
预防医学   59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63篇
  1篇
中国医学   51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3 毫秒
1.
从质量守恒定律出发,以Buswell提出的垃圾好氧降解反应方程式为基础,建立了计算通风量的化学计量模型;以达西定律为基础,建立了计算通风压力的数学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某封场垃圾填埋场原位好氧治理工程的计算,验证了2个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可为生活垃圾填埋场好氧生物反应器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提供理论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
3.
瘢痕疙瘩家系Fas基因的突变:2个家系10份标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瘢痕疙瘩家系样本中Fas基因有无突变,探讨Fas基因突变在瘢痕疙瘩形成中的意义。方法:实验于2005-01/05在上海基康公司完成。①标本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外科2005年收集的A和B两个瘢痕疙瘩家系,所有参与观察的家系成员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基因测序技术,分别以A家系两例患者的瘢痕疙瘩组织为观察对象,以其周围正常皮肤及外周静脉血作为自身对照;其配偶的外周静脉血作为正常对照。并以B家系中两例患者的外周静脉血作为不同家系间的对照。共取10份样本,4份组织样本,6份静脉血标本。检测10份样本中Fas基因外显子1~9的基因序列。结果:①基因测序发现所检测的10个瘢痕疙瘩家系标本Fas基因的1~8外显子均未发现突变。②2份瘢痕疙瘩组织标本在第9外显子编码区的11bp,53bp两个位点上存在单个碱基的基因突变或多态性改变。结论:瘢痕疙瘩Fas基因外显子9区段的基因结构异常极有可能造成Fas蛋白的功能改变,从而导致身体局部瘢痕疙瘩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估计全球范围内每年有130万新病例[1].当前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仍面临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感染、异物反应、包膜挛缩等[2-3].组织工程技术为实现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了新思路.2003年,Hofer等[4]首先提出直接利用在体大血管进行组织工程的研究,即将在体血管转移到组织工程室内,为拟构建物提供血管基础、营养物质和生长空间,称为血管化的组织工程室.我们仅就利用组织工程室进行大体积脂肪组织构建的研究策略、新生脂肪的来源机制、乳房修复重建的研究现状,以及工程化乳房的未来展望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瘢痕疙瘩发病机制的研究动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总结瘢痕疙瘩在分子遗传学和生物化学方面的发病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80-01/2006-10相关瘢痕疙瘩发病机制方面的文献,检索词“keloids”,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网1980-01/2006-10相关瘢痕疙瘩发病机制方面的文献,检索词“瘢痕疙瘩”,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瘢痕疙瘩发病机制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与瘢痕疙瘩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排除标准:相关的综述文献。资料提炼:共检索到681篇关于瘢痕疙瘩发病机制的文献,最终纳入33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资料综合:瘢痕疙瘩有着过度生长、侵犯邻近组织、手术切除后极易复发、治疗效果不佳等特点,成为当今医学界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瘢痕疙瘩发病机制迄今未明,本文从遗传机制、成纤维细胞功能、生物活性因子和胶原代谢等方面综述了近几年来对瘢痕疙瘩病因研究的最新进展,发现利用基因检测技术成为探求病因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发展趋势,也为未来基因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室依据。结论:越来越多的研究在瘢痕疙瘩相关致病基因位点的定位和克隆方面展开,这不但能够查找出发病原因,还可以为易感人群的早期预防提供方向,为瘢痕疙瘩的基因治疗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瘢痕疙瘩Fas基因常见突变外显子的多重PCR扩增反应体系,以利进行批量瘢痕疙瘩基因突变的筛选和检测。方法:取正常皮肤、增生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DNA样本,根据瘢痕疙瘩Fas基因易发突变的外显子6,8,9之序列,按照多重PCR引物设计原则,建立3对相应引物,先分别找出各外显子的最佳扩增条件,再进行综合分析,最终找到一个理想的多重PCR扩增条件。结果:各外显子单一扩增片段和多重PCR扩增条带均清晰,产量较高,无非特异性扩增,产物长度与理论值一致;DNA测序证实,各扩增产物即各外显子基因片段。结论:成功建立了瘢痕疙瘩Fas基因常发突变外显子的多重PCR扩增体系,与以往单基因分次扩增相比,实现了一次同时扩增3个基因片段,为瘢痕疙瘩基因诊断和进一步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一个经济、快捷的方法,对于瘢痕疙瘩Fas基因的突变研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体外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e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聚乳酸纳米缓释微球对人脂肪干细胞增殖和成脂分化的影响,为bFGF缓释微球应用于脂肪组织工程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脂肪干细胞,并行多向诱导分化鉴定.配制含有0、1、2、3、4、5 mg/ml bFGF聚乳酸缓释微球的脂肪干细胞培养液及成脂分化诱导液.将脂肪干细胞接种至96孔板,第2天更换含不同浓度hFGF缓释微球的培养液和成脂诱导液,分别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比色法(MTT)和油红O定量检测法定期检测细胞增殖和成脂分化的情况.所得数据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bFGF聚乳酸缓释微球有明显促进脂肪干细胞增殖和成脂分化的作用.增殖实验和成脂诱导实验合适的作用浓度分别为3 mg/ml和4 mg/ml.结论 bFGF聚乳酸纳米缓释微球体外可以明显促进脂肪下细胞的增殖和成脂分化,可作为一种较理想的细胞因子缓释系统应用于脂肪组织工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尿道下裂是临床常见的男性外生殖器先天性畸形,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方法.但术后并发症时有发生,尤其是尿瘘增加了患者和医师烦恼,一般的处理方法是,尽量利用阴茎附近或局部血运良好的组织修复尿道,但如果尿瘘反复发生,致阴茎术区大量瘢痕增生,使阴茎畸形加重,给再次手术修复带来较大困难[1].自2009年6月至2012年1月,我们采用游离断层皮片移植,分期修复尿道下裂,重建尿道组织,减少了尿瘘的发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应用于足踝部开放性骨折脱位治疗的临床结果。方法收集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足踝部开放性骨折脱位患者520例,其中406例接受VSD治疗(VSD治疗组),114例接受常规清创换药治疗(换药组)。结果全部患者获随访2~5年,平均为3.5年。VSD组与换药组浅表感染率分别为5.17%和10.53%,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1.03%和11.43%,术后GustilloⅡ型、Ⅲ型软组织损伤优良率分别为83.19%、75.96%和50.63%、31.43%,VSD组与换药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VSD技术治疗足踝部开放性骨折脱位可降低感染率,提高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超前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62例拟行单侧TKA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患肢股神经置管成功后,观察组注入0.5%罗哌卡因15~20 ml+盐酸右美托咪定0.75μg/kg,对照组仅给予0.5%罗哌卡因15~20 ml,然后接0.2%罗哌卡因患者自控镇痛(PCA)泵连续股神经镇痛。观察两组术后镇痛的VAS评分、镇静Ramsay评分以及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术后48 h内有效按压次数和曲马多用量以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24 h内VAS评分、术后48 h内有效按压次数和曲马多用量均小于对照组(P<0.05),其他指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超前镇痛,能增加TKA术后股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