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和异丙酚在换瓣病人麻醉诱导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24例,随机分为两组:依托咪酯组(A组)和异丙酚组(B组),每组12例。记录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2 min(T1)、插管即刻(T2)和插管后2 min ( T3)各时点CVP、MAP、HR 的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 B组在T1时点MAP、HR明显降低( P<0.05),在T2和T3时点CVP明显降低(P<0.05),其余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点比较,T1时点B组MAP、HR、CVP明显降低,T3时点CVP明显降低(P<0.05),A组无明显变化;与T1时点比较,A组T2时点MAP、CVP明显升高,B组T2时点MAP、HR、CVP明显升高,B组T3时点MAP、HR明显升高(P<0.05);与T2时点比较,B组T3时点CVP明显降低(P<0.05)。结论:与异丙酚相比,依托咪酯对心脏瓣膜换瓣手术的麻醉诱导是安全的,可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用于上肢骨折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上肢骨折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组(帕瑞昔布钠组)、B组(芬太尼组)、C组(对照组),A组帕瑞昔布钠40 mg、B组芬太尼1μg/kg分别静脉注射,C组不给予任何药物,10 min后常规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T0(入手术室时)、T1(麻醉后10 min)、T2(切皮时)、T3(手术30 min)患者单相动作电位(MAP)与心率(HR),采用VAS评分评价T4(术后2 h)、T5(术后4 h)、T6(术后8 h)、T7(术后12 h)患者静息与活动时疼痛程度。结果三组患者入手术室时MAP与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3时A、B组的MAP与HR明显低于C组(P〈0.01),T2、T3时A组的MAP与HR低于B组(P〈0.05或P〈0.01),术后T4~T7A组静息时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或P〈0.01),T5~T7A组活动时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1),T5~T7A组静息时VAS评分低于B组(P〈0.05),T6、T7A组活动时VAS评分低于B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给药用于上肢骨折手术可减轻术中心血管反应,缓解患者术中、术后疼痛反应,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技术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风湿性或退行性瓣膜病人在体外循环(CPB)下行瓣膜置换手术,应用PiCCO监测仪监测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连续心排血量(CCO)、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等指标,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T1)、诱导后(T2)、CPB前(T1)、CPB后(T4)及术后12h(T,)数据,并观察相关并发症。结果30例病人成功完成手术。T2时MAP较T1时明显降低(P〈0.05);T4时ITBI较其他时点明显增多(P〈0.05),SVRI较其他时点明显降低(P〈0.05)。30例病人未发现置管即时和延迟并发症。结论PiCCO可安全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监测。  相似文献   

4.
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6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m=20),全麻诱导时,A组、B组、C组分别靶控输注效应室浓度为0.3、0.5、0.7ng/mL的舒芬太尼2min后.均输注效应室靶浓度为4μg/mL的异丙酚,病人意识消失后给予维库溴铵行气管插管。记录全麻诱导前1min(T1)、气管插管后1min(T2)、3min(T3、10min(T4)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于T1、T2、T4时点采集桡动脉血,测定血浆肾上腺素(AD)和去甲肾上腺素(NA)浓度。【结果】(1)A组T2时点MAP、HR比T。时点明显升高(P〈0.0S),C组T2、T3、T4时点MAP明显低于A组(P〈0.05),C组T2、T3时点HR明显低于A组(P〈0.05),C组L、T4时点MAP低于B组(P〈0.05);(2)A组T2时点血浆AD和NA浓度较T1时点明显升高(P〈0.05)、较B组高(P〈0.05)、较C组高(P〈0.05)。【结论】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可以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其中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0.5ng/mL复合异丙酚效应室浓度4μg/mL靶控输注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在全麻诱导期以不同速度输注丙泊酚对脑胶质细胞瘤患者血清S100B的影响,探讨丙泊酚对脑胶质细胞瘤患者在全麻诱导期的最佳输注速度。方法:30例ASAⅠ~Ⅱ择期行脑胶质细胞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8mg/(kg·min)]、B组[4mg/(kg·min)]、C组[1mg/(kg·min)],每组10例。入室后局麻下行桡动脉及颈內静脉穿刺置管,分别于输注前即刻(T0)、气管插管即刻(T1)、气管插管后5min(T2)、气管插管后15min(T3)、气管插管后30min(T4)监测并记录MAP、HR等参数,同时在各个时点抽取静脉血并监测血清中S100B的浓度。结果:与T0点相比,AB两组在T1~3HR和MAP显著降低(P〈0.05或P〈0.01),T3~4S100B显著升高(P〈0.05或P〈0.01),C组在T3~4S100B显著降低(P〈0.01);与A组相比,C组患者在T1~3HR和MAP明显升高(P〈0.01),T3~4S100B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与B组相比,C组患者在T1~2HR和MAP明显升高(P〈0.01),T3~4S100B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脑胶质细胞瘤患者在全麻诱导期以1mg/(kg·min)的速度输注可通过维持良好的脑灌注压,降低血清S100B水平,而发挥最佳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6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m=20),全麻诱导时,A组、B组、C组分别靶控输注效应室浓度为0.3、0.5、0.7ng/mL的舒芬太尼2min后.均输注效应室靶浓度为4μg/mL的异丙酚,病人意识消失后给予维库溴铵行气管插管。记录全麻诱导前1min(T1)、气管插管后1min(T2)、3min(T3、10min(T4)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于T1、T2、T4时点采集桡动脉血,测定血浆肾上腺素(AD)和去甲肾上腺素(NA)浓度。【结果】(1)A组T2时点MAP、HR比T。时点明显升高(P〈0.0S),C组T2、T3、T4时点MAP明显低于A组(P〈0.05),C组T2、T3时点HR明显低于A组(P〈0.05),C组L、T4时点MAP低于B组(P〈0.05);(2)A组T2时点血浆AD和NA浓度较T1时点明显升高(P〈0.05)、较B组高(P〈0.05)、较C组高(P〈0.05)。【结论】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可以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其中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0.5ng/mL复合异丙酚效应室浓度4μg/mL靶控输注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剖宫产围术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明确液体治疗对其影响。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12年2月~2013年10月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子痫前期孕产妇30例。按输入溶液不同将其分为A、B、C三组,每组各10例。A组孕产妇给予传统限液,B组孕产妇给予胶体液(6%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C组孕产妇给予晶体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监测并记录围术期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包括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每搏指数(SVI)、全身血管阻力(SVR)及收缩压(SYS)、舒张压(DIA)、平均动脉压(MAP)。结果 ①组间比较,T2、T7、T10和T11时,B组的SYS、DIA和MAP在上述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B组各指标较稳定),A组SYS、DIA和MAP在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A组各指标不稳定),可见,B组SYS、DIA和MAP在各时间点比A组稳定。在其他时点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HR值比B组和C组都快,在T5和T7-T11,时明显(P〈0.05),T12和T13时A组比B组快(P〈0.05)。三组间CO、CI、SV、SVI、CVP在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SVR比C组各时点都低,在T6~T8和T11时明显(P〈0.05),其他各点B组SVR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各组内比较,以T0为对照,A组SYS、DIA和MAP在T2和T6-T11时明显降低(P〈0.05);B组和C组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T0为对照,三组内CO、CI、SV、SVI在各时点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SVR值和C组在各时点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患者围术期,限液对患者的循环影响较大。麻醉前的液体治疗既安全又可使子痫前期患者围术期的循环稳定。其中麻醉前胶体液治疗效果更突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硝普钠复合美托洛尔控制性降压用于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FESS)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和降压效果。方法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FESS患者,随机分为硝普钠复合美托洛尔组(MP组,n=30)和硝普钠组(P组,n=30)。分别记录2组患者降压前(T0)、降压开始后15min即刻(T1)、降压开始后30min即刻(T2)和停降压后15min即刻(T3)各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的变化以及硝普钠的用药总量。结果P组在T1、T2和T3时的HR与T0相比明显增快(P〈0.01),而MP组各时间点的HR与T0相比则无显著差异;2组T1、T2和T3时的HR相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2组患者T1和T2时的MAP与T0相比均显著降低;而P组患者T3与T0的MAP相比有强著增高;MP组患者T3与T0的MAP相比则无显著差异。MP组T1、T2和T3时的RPP比T0时显著降低,且与P组各相应时间点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MP组硝普钠的总用量显著少于P组(P〈0.01)。结论硝普钠复合美托洛尔控制性降压应用于FESS可产生协同作用,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降压效果确切,而且无明显的心率增快,血压回升反跳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钠持续逆行灌注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缺血修饰蛋白(IMA)影响.方法 将40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对照组:用传统的St-Thomas停搏液经主动脉根部顺灌;B实验组:St-Thomas顺灌+磷酸肌酸钠逆灌组:St-Thomas停搏液经主动脉根部顺灌,心脏术中再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St-Thomas+磷酸肌酸钠.观察各组术中及术后心脏停搏、术中、自动复跳、电除颤情况,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测定术前(Ti)、主动脉开放前(T0),开放后2 h(T1),6 h(T2),12 h(T3),24 h(T4),48 h(T5)7个时间点缺血修饰蛋白(IMA)变化.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术前心功能、主动脉阻断时间、转流时间、最低温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自动复跳率低于B组、新发心率失常高于B组(P<0.05);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两组逐渐减少,B组使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5);两组血清IMA浓度均在术后较术前升高,从T0开始升高,T3达到峰值,B组血清IMA浓度各时间段升高程度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能够减轻术中心肌损伤,持续逆行灌注使心肌保护作用进一步加强;术后血清IMA浓度动态变化能够反映心肌损伤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钠用于鼻内镜手术术后镇痛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 Ⅰ~Ⅱ鼻内镜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A组)术毕前15 min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曲马多组(B组)术毕前15 min静注曲马多40 mg和生理盐水组(C组)术毕前15分钟静注等量生理盐水,每组各30例.监测血流动力学,比较术毕即刻(T0)、拔管前5 min (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5 min(T3)血压、心率、SpO2变化.比较术后2h、4h、8h、12h和24h VAS和BC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T1、T3各时点SP、DP、MAP、HR低于B组(P<0.05),T1、T3各时点SP、DP、MAP、HR C组均高于A组和B组(P<0.05),与T0时点比较,B组和C组T1、T2、T3时点SP、DP、MAP、HR明显升高(P<0.05). T3时点SpO2 C组均低于A、B两组,P<0.05,但其值均在97%以上,无临床意义.VAS评分术后2h、4h、8h、12h各时点A组低于B组(P<0.05),B组低于C组P<0.05);BCS评分:术后2h、4h、8h各时点A组高于B组(P<0.05),B组高于C组(P<0.05);不良反应比较:B组恶心、呕吐率高于A、C两组(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用于鼻内镜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①目的探讨含磷酸肌酸停跳液在成人联合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②方法选取30例成人二尖瓣联合主动瓣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采用含磷酸肌酸钠的改良托马斯液(浓度:2.5g/L)作为停跳液,对照组15例采用改良托马斯液。分别抽取体外开始前、主动脉阻断后30min、复跳后30min、术后12h 4个时间点深静脉血检测LDH、CK及肌钙蛋白 I值,同时记录两组术中复跳率。③结果观察组LDH、CK及肌钙蛋白I各时间点监测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两组在自主复跳率无显著差异。④结论含磷酸肌酸停跳液在成人联合瓣膜置换术中心肌保护作用较对照组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围术期应用痰热清对肺的保护作用,从而为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药物应用于肺保护提供一条更好的途径。方法选择30例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痰热清组(T),每组15例。痰热清组患者术前晚给予痰热清射液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于切皮前相同方法再次给予以上等量药物1次;对照组给予氯化钠注射液。两组患者分别麻醉诱导后即切皮前(T1)、体外循环45min(T2)、体外循环停机前5min(T3)停机后6h时(T4)停机后24h(T5)5个时间点,即刻对T1-T3送动脉血检测中性粒细胞(PMN)值,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T1-T3时点血浆丙二醛(MDA)浓度,并用ELISA法测定T1-T5时点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结果痰热清组T2-T5时点的TNF-α血清浓度较对照组相同时点的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热清组T2-T3时点的MDA血清浓度及PMN值较对照组相同时点的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CPB期间促炎细胞因子TNF-α、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及PMN释放增加;痰热清注射液可以明显降低血清细胞因子TNF-α、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和PNM的生成,起到保护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七氟醚旁路洗入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行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2467岁,体质指数16.767岁,体质指数16.727.3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n=30):对照组(C组)和七氟醚组(S组)。S组于CPB期间通过体外循环机旁路洗入1.0%27.3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n=30):对照组(C组)和七氟醚组(S组)。S组于CPB期间通过体外循环机旁路洗入1.0%3.0%七氟醚,C组不做任何处理。于CPB前(T0)、降温至28℃(T1)、复温至37℃(T2)、停CPB(T3)和术毕(T4)时采集颈内静脉球部和桡动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测定颈内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SjvO2),计算动脉-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和脑氧摄取率(CEO2),并测定颈内静脉球部血浆S-100β蛋白和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S组T13.0%七氟醚,C组不做任何处理。于CPB前(T0)、降温至28℃(T1)、复温至37℃(T2)、停CPB(T3)和术毕(T4)时采集颈内静脉球部和桡动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测定颈内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SjvO2),计算动脉-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和脑氧摄取率(CEO2),并测定颈内静脉球部血浆S-100β蛋白和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S组T1T4时点颈内静脉球部血浆S-100β蛋白和8-iso-PGF2α浓度降低(P<0.05),T1T4时点颈内静脉球部血浆S-100β蛋白和8-iso-PGF2α浓度降低(P<0.05),T1T3时点SjvO2升高,DajvO2和CEO2下降(P<0.05)。结论七氟醚旁路洗入可减轻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损伤,其机制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和降低脑氧代谢率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钠注射液(CPSI)对心肺转流(CPB)下行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联合置换术(DVR)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60例二尖瓣和主动脉联合瓣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预处理组(n=20)、停搏处理组(n=20)和后处理组(n=20).预处理组:采用转机前静脉注射CPSI 2.0 g;停搏处理组:500 m...  相似文献   

15.
李晓召  刘建华  蒋伟 《中外医疗》2013,32(20):17-1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法洛氏四联症体外循环期间心肌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142例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A组)和乌司他丁组(B组),B组给予乌司他丁1.2万U/kg,A组以生理盐水代替。于麻醉诱导后即CPB前(T1)、CPB开始30min(T2)、开放主动脉30min(T3)、CPB停止6h(T4)和24h(T5)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及CK、CK–MB活性,记录升主动脉阻断时间、CPB时间。结果两组CPB开始前血清cTnI浓度及CK、CK-MB活性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血清cTnI浓度及CK、CK–MB活性在T2~T5时间点显著升高(P〈0.05);B组T3~T5时点的血清cTnI、CK和CK-MB值低于A组相同时点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5时间点血清cTnI、CK、CK-MB值比T4时间点明显降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降低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CPB期间血清cTnI、CK及CK-MB的表达,起到心肌损伤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观察心脏瓣膜置换术中不同阶段应用等剂量七氟醚对体外循环(CPB)下术后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心脏瓣膜置换术成年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C 组:手术期间未吸入七氟醚)、七氟醚全程处理组(S1组:手术中全程吸入1 MAC 七氟醚,CPB 期间经膜肺吹入1 MAC 七氟醚)、七氟醚预处理组(S2组:麻醉插管后即刻应用1 MAC 七氟醚到 CPB 开始前停用)和七氟醚后处理组(S3组:升主动脉开放后即刻应用1 MAC 七氟醚直到手术结束)。分别于手术开始前(T0)、手术结束时(T1)、术后2 h(T2)、术后6 h(T3)、拔出气管导管前30 min(T4)行血气分析,计算 M 指数(PaO2/PA O2)、呼吸指数(RI)及氧合指数(OI),并观察患者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患者带气管导管时间、呼吸系统并发症及 ICU 滞留时间。结果术后与 C 组比较,S1、S2、S3组患者在 T1、T2和 T3时刻的肺功能指标水平较优(P <0.05),同时 S1更优于 S2、S3(P <0.05);与 C 组比较,S1、S2、S3组患者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患者带气管导管时间及 ICU 滞留时间均缩短(P <0.05),同时 S1组更短于 S2、S3组(P <0.05);S1、S2、S3组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 C 组。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应用1 MAC 七氟醚对肺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全程应用七氟醚优于预处理和后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CPB)下行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5例。七氟醚组于手术开始后持续吸入1.1%七氟醚,至CPB开始时结束;对照组不用任何吸入性麻醉药。分剐于麻醉前、主动脉开放后30min、1h、术后8h和24h抽取桡动脉血,检测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以及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前MDA、SOD、cTnI、CK与CK.MB均在正常范围,MDA、cTnI、CK与CK.MB在主动脉开放后各观察时点明显升高(P〈0.05),SOD则明显下降(P〈0.05);七氟醚组血清中MDA和cTnI在各观察时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SOD、CK和CK-MB比较没有明显差别。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可以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二尖瓣置换术(MVR)患者心肺转流术(CPB)前后左右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评价不同人工瓣膜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胸心血管外科择期在CPB下行MVR或者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DVR)的患者25例,年龄25~78岁,ASA分级Ⅱ或Ⅲ级,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Ⅱ或Ⅲ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45%。术中麻醉维持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按置换人工二尖瓣瓣膜的类型将患者分为机械瓣膜组(M组,16例)和生物瓣膜组(B组,9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1),CPB停机后30 min(T2),关胸后(T3)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堵塞压(PAOP)、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右室射血分数(RVEF)。结果各监测指标(MAP、CVP、PAOP、LVEF、RVEF、CI)M组与B组相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患者CPB后,T2、T3时CI值[(2.5±0.4)L/(min·m^2)、(2.5±0.5)L/(min·m^2)]较T1[(1.6±0.4)L/(min·m^2)]明显增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B组患者CPB后,T2、T3时CI值[(2.6±0.4)L/(min·m^2)、(2.5±0.5)L/(min·m^2)]较T1[(1.8±0.5)L/(min·m^2)]明显增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M组与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B下行MVR的患者停机后左右心室收缩功能无变化。停机后心脏指数值增高,但与置换人工瓣膜的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20.
乌司他丁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real bypass,CPB)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对炎性细胞因子以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病人36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8例。U组给予乌司他丁1.2×10^4U/kg,C组予与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CPB开始后1h(T2),CPB停止后1h(T3),CPB停止后24h(T4)抽取动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结果两组病人血浆TNF-α、IL-6和IL-10的浓度,在T2~T4各时点与CPB前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T2-T4时点U组血浆TNF—α和IL-6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1),IL-10浓度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抑制CPB过程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释放,促进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释放,调节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之间的平衡,从而减轻体外循环期间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