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0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292篇
内科学   124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392篇
预防医学   170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141篇
  1篇
中国医学   168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对下肢肌力减退的预测作用。 方法横断面研究设计,选择2018年9月至10月于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血液净化中心的95例MHD患者,检测其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采用5次站立-坐下实验(5-STS)评价其下肢肌力。根据5-STS完成时间将MHD患者分为下肢肌力正常组(n=85)与减退组(n=10),比较两组患者人口学特征、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下肢肌力减退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因素预测MHD患者发生下肢肌力减退的特异度和敏感度。 结果95例MHD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为11.00~99.50 nmol/L,中位数31.23(19.90~43.30)nmol/L;5-STS完成时间为3.55 s~18.71 s,中位数9.81(7.12,12.43)s,下肢肌力减退者10例(1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OH)D3是MHD患者下肢肌力减退的保护性因素[OR=0.761,95%CI(0.592~0.978),P=0.033]。进一步ROC曲线分析显示,25(OH)D3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5,其预测MHD患者发生下肢肌力减退的敏感度为80.00%,特异度为80.00%。 结论MHD患者血清25(OH)D3水平普遍较低,下肢肌力减退者更为明显;血清维生素D水平对MHD患者是否存在下肢肌力减退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病的诊疗中,中西医各有优势与局限。临床诊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肯定,但在优势病种选择及诊疗方案选择方面尚无统一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中西医耳鼻咽喉头颈科专家一起进行探讨,从病因、机制、临床诊疗方法等方面出发,基于多项临床研究结果,综合专家意见,推荐将急性咽炎、慢性咽喉炎、咽异感症、癔症性失音、过敏性鼻炎、主观性耳鸣、耳源性眩晕遴选为优势病种,制定出中西医融合的诊疗方案及建议并形成专家指导意见,供临床参考。以期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3.
孙文君  李蕾 《贵州医药》2022,46(1):120-121
目的观察神经外科手术病人术后颅内感染的手术室高危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将80例接受诊治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和感染的手术室高危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8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发生颅内感染者13例,发生率为16.3%;颅内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消耗性疾病、糖尿病、手术时间、手术时期、手术部位、手术室人数、使用无菌手套时间、引流管置入时间等因素(P<0.05)。结论年龄≥60岁、患有消耗性疾病、糖尿病、手术时间≥3h、急诊手术、幕下手术、手术室人数>5人、使用无菌手套时间≥4h、引流管置入时间≥8h者更易发生术后颅内感染,临床需对其发生颅内感染的因素进行干预,降低神经外科手术病人术后发生颅内感染几率。  相似文献   
4.
5.
[摘要] 目的 探讨聚多卡醇联合阿替洛尔治疗婴幼儿腮腺区血管瘤的疗效及其对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 2,COX-2)、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 方法 选取腮腺区血管瘤患儿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阿替洛尔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瘤内局部注射1%聚多卡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儿COX-2、CTGF阳性率、VEGF水平及免疫功能。 结果 2组患儿平均服用阿替洛尔6个月,观察组患儿平均注射1%聚多卡醇3个疗程。76例患儿均完成治疗,随访12个月无失访。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完成后观察组VEGF水平及COX-2、CTGF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IgA、IgG及IgM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聚多卡醇联合阿替洛尔治疗婴幼儿腮腺区血管瘤效果良好,且安全性高,具有抑制COX-2、CTGF及VEGF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骨折手术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及病原菌特点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就诊于我院骨科骨折手术老年患者168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呼吸道感染率,分析麻醉方式与骨折手术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关联,统计两组呼吸道感染患者病源菌。结果对照组呼吸道感染病例数19例,呼吸道感染率为20.62%,观察组呼吸道感染病例数9例,呼吸道感染率为10.71%,观察组呼吸道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麻醉方式与骨折手术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存在统计关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7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共检出25株菌株,其中革兰阴性菌株20株,革兰阳性菌株5株,菌株耐药率为16.00%,观察组9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共检出12株菌株,其中革兰阴性菌株10株,革兰阳性菌株2株,菌株耐药率为0.00%。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较全身麻醉相比可降低骨折手术老年患者呼吸感染发生率及病原菌耐药率,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正>颈部淋巴结结核是常见的肺外结核之一,占淋巴结结核的80%~90%~([1])。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多表现为逐渐增大的无痛性肿块,若诊治及时,大部分患者经正规抗结核药品治疗均可治愈~([2]),但仍有10.1%~31.6%的患者病情进展,形成局部脓肿、皮肤破溃、瘘道形成,或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致淋巴结-支气管瘘,需要较长时间引流方能愈合~([3])。而颈部淋巴结结核导致皮肤_淋巴结_咽瘘鲜见报道。笔者对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1例因颈部淋巴结结核导致皮肤-淋巴结-咽瘘患者进行报道,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大转子柄人工关节置换(greater trochanteric artificial femur head replacement,GTF)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在治疗老年偏瘫侧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2例老年偏瘫侧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GTF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72~86岁,平均(76.00±4.20)岁;左侧15例,右侧13例。PFNA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71~85岁,平均(75.83±4.04)岁;左侧11例,右侧13例。骨折按照Evans-Jensen分型:GTF组:Ⅲ型15例,Ⅳ型13例;PFNA组:Ⅲ型13例,Ⅳ型11例。致伤原因:行走时摔伤49例,突发眩晕跌倒致伤3例。52例均为新鲜骨折且是偏瘫侧肢体,伤时患侧下肢肌力Ⅲ~Ⅳ级,患肢存在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肢体不自主抽搐,以及半侧肢体感觉减退。询问病史,伤前可下地缓行或扶拐行走。入院后行X线、CT、骨密度、双下肢血管、心脏彩超及入院常规检查。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1、6、12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及相关并发症。结果5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81±1.87)个月。GTF组术后负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GT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GTF组Harris评分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6个月、12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GTF组肺部感染1例,PFNA组肺部感染2例,髋内翻1例,内固定失败3例。结论对于老年偏瘫侧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GTF治疗卧床、术后负重、住院时间短,早期可获得良好的髋关节功能;但采用PFNA手术时间短、创伤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IVF超促排卵过程中,超生理剂量的雌、孕激素对着床期整合素αvβ3表达的影响,从而推测IVF超促排卵所致的高雌、孕激素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 2012年5月至2013年10月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生殖—科行IVF的33例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或过高孕酮水平取消新鲜周期胚胎移植的不孕症妇女为研究组,根据HCG日雌孕激素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高E2组(E2≥5 210 pg/mL、P< 1.05 ng/mL);高P组(P≥1.05 ng/mL、E2<5 210 pg/mL);高E2并高P组(P≥1.05 ng/mL、E2≥5 210 pg/mL),于取卵后7~8d用宫腔负压吸管(Pipe11e管)取内膜组织.对照组为11例正常妇女,于超声监测排卵后7~8 d同法取内膜,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组织学积分H-score法对整合素α v β 3在种植窗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进行定位和半定量分析,比较不同雌孕激素水平在着床期对整合素αvβ3表达的影响,从而推测IVF超促排卵中高雌、孕激素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结果 种植窗期高E2组、高P组、高E2并高P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整合素α vβ 3的表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仅仅依靠整合素αvβ3的表达来推测子宫内膜的容受性是不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肝硬化患者与健康人相比肠道菌群分布状态;肠道菌群分布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关系;益生菌治疗对于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的改善情况及对患者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2月至2014年7月健康成人21例及孝感市中心医院就诊的肝硬化不伴腹水患者26例及肝硬化伴腹水患者22例,其中肝硬化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生菌(贝飞达),共治疗14 d进行比较研究。测定研究对象的肠道菌群、血氨及ALT,血清白蛋白水平及TBil值,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肝硬化患者均存在程度不同的肠道菌群失调,主要表现为肠球菌、肠杆菌显著增多(P0.01),双歧杆菌减少(P0.01);菌群失调的严重程度与患者肝功能严重程度有关,肝功能Child-Pugh C级患者菌群失调较A级严重(P0.01);益生菌可改善肝硬化患者生化指标、降低血氨、提高肠道双歧杆菌数量(P0.01);益生菌亦可改善肝硬化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其中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效果更明显(P0.01)。结论肝硬化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肠道菌群失调,益生菌能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并可改善生化指标及降低血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