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观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及重症的疗效与特点。方法对8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的危重症及重症病例进行了无创通气治疗动态观察。结果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及重症,能够迅速有效改善患者呼吸症状和低氧血症。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是高原地区抢救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及重症的一种行之有效和必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ICU病房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监护及管理方法.方法 对危重症H1N1流感患者做好严密的监护和机械通气管理,做好医护人员自身防护及消毒隔离工作,并加以总结.结果 9例危重症患者痊愈4例,死亡5例,死亡率55.5%,无1例院内传播.结论 经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可以治愈,并可控制疾病的院内传播.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24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特点,提高对该病危重症病例认识、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24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该病危重症患者的一般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实验室检查等相关资料,提高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病人早期诊断。结果 24例患者均为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男性10例,女性14例(其中孕妇3例,产妇1例),平均年龄(39.25±18.57)岁。其中7例患者存在基础疾病,4例患者为术后病人。14例患者经复查咽拭子,甲型H1N1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时间为(12.4±5.7)天。经治疗,17例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平均为(11.2±12.1)天。24例患者中14例存在ARDS,22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肺水肿,2例患者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患者出现脓毒症。24例患者中除5例患者放弃治疗外,有3例(15.8%)死亡。结论大多数危重症患者就诊时流感样症状均不典型,临床表现及理化检查差异性较大,容易出现漏诊误诊。多数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ARDS、肺水肿,进展快,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危重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危重症甲流早期无特异性,表现为发热、咳嗽等流感样症状,但病情进展迅速,短期内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并发症。经过奥司他韦抗病毒、机械通气支持等抢救治疗,2例死亡,3例治愈出院。结论甲型H1N1流感危重病例病情凶险,进展迅猛,短期内即迅速并发ARDS、MODS,死亡风险极高。尽早诊断、尽早抗病毒治疗、积极机械通气及预防MODS是降低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主要治疗措施及转归,以期对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进行更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8例危重症甲流患者的临床特点、相关指标及转归。结果:APACHEⅡ评分(19.0±7.8)分;死亡5例,其中4例死于呼吸衰竭;死亡病例血小板较治愈及好?±停é?=8.000,P<0.05)。4例使用糖皮质激素,均死亡;6例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中,5例因无创机械通气失败而改为有创机械通气;其中3例在有创机械通气时并发气压伤,均死亡。结论:危重症甲流患者病死率高,呼吸衰竭为主要死亡原因。对危重症甲流患者不主张使用糖皮质激素;对于出现呼吸衰竭须机械通气者,建议直接采用小潮气量、低PEEP的有创呼吸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5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总结和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5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均有发热、鼻塞、咽痛、咳嗽、咳痰,出现血小板异常,胸部影像学显示双肺渗出性改变,并先后出现呼吸衰竭。4例有心肌酶升高。3例痰培养有细菌生长。5例均予奥司他韦抗病毒,抗感染和机械辅助通气、营养支持及对症等综合治疗。2例痊愈出院,3例好转。结论危重症甲型H1NI流感患者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和呼吸衰竭,易出现血小板异常和多脏器损伤。奥司他韦抗病毒、抗感染、机械辅助通气等综合治疗是抢救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重症甲型H1N1流感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总结和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12月入住ICU的34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年龄3个月~60岁,平均(13.9±4.5)岁,7岁患者24例。发热、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WBC总数正常范围21例(61.8%),下降7例(20.6%),增高6例(17.7%)。淋巴细胞正常16例(47.1%),下降6例(17.7%),增高12例(35.3%)。胸片示双肺野或单侧肺小斑片状模糊阴影。肺部CT示弥漫性间质性病变、胸腔积液或支气管扩张。肝功能酶谱和心肌酶谱指标均异常。30例应用奥司他韦、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4例使用激素,6例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8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5例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34例患者全部好转或痊愈出院。结论肺、心、肝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损伤机体的主要脏器。机械通气支持治疗是抢救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昝涛  薛曌平  于慧  宋敏 《吉林医学》2013,34(19):3898-3899
目的:探讨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时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8例常规治疗同时应用机械通气的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给予基础护理、管道护理、气道湿化、预防感染等护理措施。结果:本组3例死亡,1例转院,14例抢救成功。结论:及时有效的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及加强相关护理措施可以提高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孕产妇甲型H1N1流感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1例孕产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患者中重症2例,危重症2例。11例均有咳嗽、咳痰,其中重症及危重症病例可伴有呼吸困难,危重症病例可出现咯血。轻症病例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正常,重症及危重症可以出现白细胞下降或升高,肝肾功能和心肌损伤。重症病例发热时间及核酸转阴时间明显延长,2例重症病例早期应用奥司他韦,预后良好。2例危重症因延误治疗,病情迅速进展,预后不良。结论孕产妇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比例及病死率较非孕人群明显增高,临床应早发现,早期给予奥司他韦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临床特征,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 对2009年10月~2010年1月笔者所在科确诊的18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临床特征、治疗转归、预后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8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中,男12例,女6例;发病年龄18~65岁,其中25~45岁12例,<20岁1例,>50岁5例.其中西宁市区3例,市属三县14例,内地输入性病例1例.所有病例均有发热表现,就诊时体温波动于38.2 ℃~40.0 ℃间,11例表现为发热伴咳嗽,4例表现为咳嗽、咳血痰.14例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2例既往慢性阻塞性肺病,1例系晚期妊娠,1例合并有类风湿性关节炎,长期口服激素治疗.脏器受累前三位依次为肺部(100%),心脏(66.7%),肝脏(55.2%).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者6例,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12例,3例无创通气治疗,3例给予面罩吸氧.治疗上均给予磷酸奥司他韦(75 mg,每天两次口服),在此基础上加用广谱抗生素及激素治疗,并给予保护心肌、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治疗.死亡2例.结论 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以青壮年多见,早期给予磷酸奥司他韦口服者预后较好,发生多脏器衰竭者死亡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危重孕产妇剖官产术后机械通气的临床特点,探讨机械通气时间延长(≥12h)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住院的剖宫产术后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孕产妇。记录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治疗干预措施、机械通气的原因和最终结局。采用单因素比较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与危重孕产妇剖宫产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3年问共收集61例危重孕产妇,其中21例(34.43%)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单因素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时间延长与孕次、孕周、转入ICU时的血压、心率、体温、白蛋白水平、是否使用血管活性药物、APACHEⅡ评分、是否存在肺部感染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转入ICU时的体温(OR=16.387,95%CI3.710—72.374,P=0.000)、APACHEⅡ评分(OR=1.564,95%CI 1.023~2.458,P=0.043)、白蛋白水平(OR=0.437,95%CI 0.296—0.787,P=0.034)和孕周(OR=0.763,95%CI 0.620—0.939,P=0.011)是危重孕产妇剖宫产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入ICU时的体温、APACHEⅡ评分、白蛋白水平和孕周是导致危重孕产妇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夏洪韬  曹霖  龚宇  刘勇  胡晓勇  敬毅 《四川医学》2010,31(11):1635-1637
目的探讨我市甲型H1N1流感危重患者因机械通气导致气胸的救治策略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根据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三版)》的诊断标准,我市2009年11月21日~2010年2月1日期间共收治了7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与气胸的关系,机械通气模式与气胸的关系。结果 7例危重患者中有3例发生气胸(1例为孕妇)。气胸患者从就诊至由咽拭子确诊时间大于未发生者(P〈0.05),入院时脉搏氧饱和度(SpO2)小于未发生者(P〈0.05),本组气胸患者在入院时神志昏迷(P〈0.05)。在开始通气这段时间,气胸发生组患者的通气效果有好于未发生气胸组的趋势。结论本研究发现由于甲流病毒导致的肺损伤,导致机械通气患者的气胸发生率远高于其他疾病导致的ARDS,在有创机械通气期间,降低潮气量并不能促使气胸早日治愈,仍会存在持续漏气现象,只有当肺功能改善,脱离呼吸机后,肺漏气现象才可改善。  相似文献   

13.
徐雯  张胜利 《当代医学》2011,17(17):121-123
目的分析肥胖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表现,探讨肥胖在甲型H1N1流感中的作用以及临床治疗特点。方法对南通市区医院确诊的8例肥胖型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和肺部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者中,男2例(2/8),女6例(6/8),体重指数≥40kg/m2者5例(5/8),≥30kg/m2者3例(3/8)。所有病例均患有一种及以上基础疾病。并发急性肺损伤者1例(1/8),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者3例(3/8),重症肺炎者2例(2/8),双下肢深静脉栓塞者1例(1/8),肺性脑病者1例(1/8)。8例患者均给予抗病毒(奥司他韦75mg或150mg每日2次口服)联合抗感染治疗,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者1例(1/8),出现呼吸衰竭者8例(8/8),采用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者8例(8/8),后经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者2例,胸部X线或肺部CT表现为双肺多肺叶实变影8例(8/8)。结论肥胖患者的肺部特征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和细菌易于感染的基础,合并基础疾病较多,促进病情进展。抗病毒联合抗感染、呼吸机纠正呼吸衰竭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成人住院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急性肾损伤(HA-AKI)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为预防HA-AKI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徐州市中心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成人住院患者中174例确诊HA-AKI的临床资料,观察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并分析具体病因及构成比.根据预后分为治愈好转组和未愈死亡组,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174例HA-AKI患者中,根据病因分为肾前性52例(29.9%)、肾实质性114例(65.5%)和肾后性8例(4.6%).其中,低血容量21例(12.1%)、抗生素37例(21.3%)、化疗药物19例(10.9%)、造影剂26例(14.9%)是主要病因.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冠心病、糖尿病、低血压、昏迷、机械通气、外伤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与HA-AKI的转归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OR=2.130)、糖尿病(OR=1.805)、低血压(OR=3.077)、机械通气(OR=2.914)和MODS(OR=3.538)是HA-AKI患者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A-AKI的病因主要是肾前性和肾实质性.早期关注危险因素可能有助于预防HA-AKI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24例甲型H1N1流感并发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型病原体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致危重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判断病情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4例甲型H1N1流感并发重症肺炎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方法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4例患者平均年龄(28.73±9.24)岁,其中孕妇2例(8.3%),肥胖[体质指数(BMI)≥30]18例(75%),有慢性基础疾病者2例(8.3%),包括支气管哮喘1例,肾移植术后1例。患者以发热、咽痛、气短为主要症状。双肺多发实变20例(83.3%)。24例患者均给予抗病毒治疗(奥司他韦75 mg或150 mg每日2次口服),其中22例(91.6%)患者应用激素治疗,18例(75.0%)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6例(25.0%)患者经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2例(8.3%)患者死亡。结论:甲型H1N1流感并发重症肺炎患者以青壮年为主,孕妇、肥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感染后易并发重症肺炎,应尽早应用抗病毒药物、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和人工通气辅助治疗,张力性气胸、多脏器功能不全等相关并发症是其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深圳市入境人员的甲型H1N1流感知信行情况和满意度,为进一步善深圳市入境口岸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法采取系统随机抽样,采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和SAS8.1进行χ2检验。结果本次调查共拨打489个电话号码,有效号105个,无效号384个,应答率为86.7%(91/105)。深圳市入境人员的甲型H1N1流感疾病知晓率为97.8%,其症状、传播方式和预防措施知晓率分别为91.2%、79.1%和79.1%;33.7%的入境人员表示担心感染甲型H1N1流感,且外籍人员较中国公民更为担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0,P〈0.01);61.5%表示因甲型H1N1流感减少外出,28.6%表示自服药物预防,91.2%表示若出现流感症状,首选医院就诊;93.4%的入境人员满意深圳市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结论深圳市入境人员的甲型H1N1流感疾病知晓率高,但对其相关的呼吸道症状、传播方式和预防措施的知晓率则相对较低,仍需有针对性地加强宣传,目前尚未出现明显的恐慌行为,入境人员较为满意深圳市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分析2009年秋季北京市3家哨点医院甲型H1Nl流感监测结果,为科学防控提供指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5月8日~12月31日北京市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3家哨点医院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监测情况,共计2632例流感样病例入选。其中,男性1418例,女性1214例,年龄1~98岁;采用real-timePCR方法对人选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甲型HIN1病毒核酸检测,同时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血常规。结果2632例流感样病例中,甲型H1N1流感病例占流感样调查人群的14.7%。其中,男性H1N1病例占其调查人群的15%,女性H1N1病例占其调查人群的14.3%,二者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1)。易感人群以7~18岁中小学生为主(占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53.4%);5~7月份甲型HlNl流感病例以输入性病例为主(占同期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88.5%),9、10月份多起聚集性疫情致本地感染病例达到高峰(占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37.2%);甲型川N1流感病例主要以发热(98%),咳嗽(95%),喉咙痛(81%),流涕(76%)为主要症状就诊,甲型H1N1流感组与病毒检测阴性组比较,H1Nl患者白细胞总数与血小板计数明显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与非HlNl型甲型流感组比较,血常规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次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表现及血常规检查与普通季节性流感相似,北京地区9、10月份是其最适流行季节,最适温度范围12~23℃,7~18岁中小学生是主要防控对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发生胃肠道功能障碍的因素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机械通气非胃肠道疾病患者72例,根据是否发生胃肠道功能障碍分为胃肠道功能障碍组(A组,32例)和非胃肠道功能障碍组(B组,40例).分析两组的机械通气指标、胃肠道功能障碍发生危险因素及与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A组的年龄、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手术科室所占比例、ICU住院时间、血乳酸水平、MODS发生率均显著高于B组(P<0.05);胃肠道功能障碍与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 胃肠道功能障碍是造成机械通气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早期积极防治胃肠道功能障碍、适时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以呼吸泵衰竭改善窗为切换时机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COPD并呼吸衰竭经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好转,呼吸泵衰竭改善窗出现后的1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组(序贯通气组)52例和传统治疗组(对照组)54例。序贯通气组立即拔除气管插管,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支持脱机;对照组以传统有创机械通气方式脱机。比较两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再插管率和住院死亡率。结果两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3.9±1.5)d和(15.5±6.1)d,住ICU的时间分别为(4.9±1.8)d和(20.3±5.5)d,VAP发生率分别为15.38%(8/52)和35.19%(19/54),病死率分别为11.54%(6/52)和27.78%(15/5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再插管率分别为19.23%(10/52)和16.67%(9/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COPD并呼吸衰竭需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当呼吸泵衰竭改善窗出现后,立即拔管改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可以缩短有创通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的时间,降低VAP发生率及住院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流感监测为评估本地流感疫情的严重性、预测流行趋势、评估防控策略和措施的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设立流感样病例监测哨点医院,对符合流感样病例定义的病例收集相关信息,采集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并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录入相关信息,使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惠州市甲型H1N1流感哨点监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为50.40%,男性阳性率为50.29%,女性阳性率为50.54%;6~8月以甲(A)季H3亚型为优势毒株,9~12月以甲(A)H1N1亚型为优势毒株;各型(或亚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性别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年龄组甲(A)H1N1亚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11-20岁年龄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61岁以上年龄组阳性率明显较低,其他各亚型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惠州市流感病毒以甲(A)型为主,加强学校流感样病例监测,对控制疫情的发生、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