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6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4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57篇
内科学   111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252篇
预防医学   74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57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特殊丰富环境对于长期入住护理医院老年人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长期入住我院且符合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评分标准的74例≥60周岁老人,随机分为特殊丰富环境组(36例)和传统丰富环境组(38例)。传统丰富环境组每天训练1次,每次1小时,每周训练5天,持续12周;特殊丰富环境组在传统丰富环境训练的基础上,强调训练内容的趣味性、个性化与主动参与的重要性,每天训练1次,每次1小时,每周训练5天,持续12周。于治疗前1周、治疗4周、治疗12周、治疗结束3个月的随访进行评估。结果两组干预12周,特殊丰富环境组的生活质量指数(QOLI)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 0.05);老年抑郁量表(GDS-15)评分较干预前有所改善(P 0.05);干预后12周、治疗结束3个月的随访,特殊丰富环境组的GDS-15评分较传统丰富环境组有所改善(P 0.05);特殊丰富环境组在治疗4周、12周、治疗结束3个月QOLI评分与传统丰富环境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特殊丰富环境可以有效的改善长期住院老人的抑郁状态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症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髓样树突状细胞(myeloid dendritic cell,MDC)比例和IL-17A水平及与预后关系。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3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重症活动期UC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49例)、预后不良组(41例)。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中MD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IL-17A水平。 结果 治疗后2组PBMC中MDC比例和血浆IL-17A水平低于治疗前(均P<0.001);治疗前后预后良好组PBMC中MDC比例分别为(0.48±0.15)%、(0.29±0.09)%,低于预后不良组的(0.56±0.17)%、(0.44±0.13)%(均P<0.05);血浆IL-17A水平分别为(12.97±4.24)ng/L、(9.05±2.96)ng/L,低于预后不良组的(16.02±5.13)ng/L、(11.88±3.90)ng/L(均P<0.05)。重症活动期UC患者PBMC中MDC比例与血浆IL-17A水平呈正相关(r=0.692,P<0.001)。入院时腹泻≥10次/d、MDC及IL-17A是影响重症活动期UC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PBMC中MDC比例联合血浆IL-17A水平预测重症活动期UC患者不良预后的AUC为0.943,预测效果优于单独检测。 结论 PBMC中MDC比例和血浆IL-17A水平升高可作为评估重症活动期UC患者不良预后的潜在标记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验证双侧肢体协调活动在镜像环境下的合理性,以及该治疗范式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可行性。 方法 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10例接受数字化镜像疗法双上肢协同任务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积木障碍盒测试(BBT)、功能独立性测量(FIM)和5次坐立测试(FTSST)进行评定。对参与试验的治疗师和患者进行主观问卷调查。 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试验。治疗后,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均提高(|Z| > 2.527, P < 0.05)。治疗师和患者均认为该疗法适合脑卒中患者使用。 结论 基于左右制衡理论的镜像疗法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安全、可行,可进一步临床验证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替罗非班联合阿替普酶对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缺血半暗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4—2018-08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96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46),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缺血半暗带(IP)相对弥散系数(rADC)、缺血低灌注区及缺血中心区面积,治疗后缺血半暗带存在比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89.13%),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缺血半暗带rADC值均为由内向外逐渐变大,且所选四点rADC值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2组4个点治疗后rADC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增大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缺血低灌注面积较治疗前显著减小,且观察组减小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缺血中心区面积较治疗前明显扩大,而观察组扩大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存在缺血半暗带比率观察组(90.46%)显著高于对照组(60.47%)(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阿替普酶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疗效明显,可显著减少缺血半暗带,修复脑组织,拯救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6.
陈梅  付丛会  沈志强  徐英  贾杰  吴毅 《临床荟萃》2020,35(4):357-361
目的 观察互动式歌唱表演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抑郁、精神行为症状及运动训练参与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入组条件≥60周岁AD患者63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所有受试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运动训练,对照组接受被动性音乐治疗,研究组接受以互动歌唱为主的主动性音乐治疗,1次/d,每次1小时,每周训练5天,持续干预6个月。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分别采用康奈尔痴呆抑郁量表(CSDD)评分、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BEHAVE AD)评分、参与率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1个月、3个月后,研究组CSDD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CSDD评分较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后均显著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3个月后,研究组BEHAVE AD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BEHAVE AD评分较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后均显著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运动训练参与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互动式歌唱表演可能对改善轻中度AD患者的抑郁和精神行为症状有着积极的疗效,同时对提高受试者运动训练的参与率可能有着更积极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揿针、聚乙二醇4000散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2例功能性便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揿针联合聚乙二醇4000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便秘症状改善情况及肛门直肠动力、肛门直肠感觉和生活质量的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8%,高于对照组的80.39%(P<0.05)。治疗后,2组便秘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便秘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直肠最低敏感量、最大耐受量、直肠顺应性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以上3项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直肠静息压、肛门括约肌压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躯体不适、心理社会不适、担心和焦虑、满意度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躯体不适、心理社会不适、担心焦虑、满意度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聚乙二醇4000散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可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肛门直肠动力、肛门直肠感觉及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免疫力下降,频繁误吸易引起吸入性肺炎,预防吸入性肺炎是卒中吞咽康复的重要原则。电、磁刺激疗法作为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新兴治疗手段,通过将电刺激或磁刺激作用于外周肌群、大脑皮层与周围神经,在卒中吞咽障碍的肺炎预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技术主要包括神经肌肉电刺激、咽腔电刺激、重复外周磁刺激、重复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与迷走神经刺激。电、磁疗法对肌肉激活与神经元调控具有积极作用,可增加大脑皮层兴奋性,改善吞咽运动不充分、不协调等问题,从而减少误吸发生,达到预防肺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对体外培养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以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比色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索拉非尼作用人胃癌MGC80-3细胞的抑制作用;AnnexinV/PI双染法观察药物处理后细胞凋亡率变化。结果索拉非尼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0.05)。结论索拉非尼能够诱导细胞凋亡,并随浓度增高凋亡率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