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糖代谢异常与甲状腺结节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于2014年4—12月在上海市杨浦区社区(定海、殷行、江浦、长白等)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人群4 036例。记录受试者临床资料,检测血压、血糖、血脂水平,根据血糖水平将受试者分为正常血糖组和糖代谢异常组,均行甲状腺B超检查。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甲状腺结节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甲状腺结节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正常血糖组1 995例,其中男611例、女1 384例,糖代谢异常组2 041例,其中男686例、女1 355例,两组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0,P=0.042)。两组身高、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代谢异常组年龄、体质量、体质指数(BMI)、腰围、臀围、收缩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高于正常血糖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正常血糖组(P<0.05)。糖代谢异常组甲状腺结节、多发结节、两叶结节发生率均高于正常血糖组(P<0.05);两组单发结节、左叶结节、右叶结节、峡部结节、结节大于1 cm、伴钙化、伴弥漫性病变、囊性结节、混合性结节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糖代谢异常与甲状腺结节的发生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 糖代谢异常人群甲状腺结节发生率高,且多为多发、两叶结节。性别、年龄、糖代谢异常与甲状腺结节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2):54-58
目的 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异常与血清IL-1β、IL-1Rα 水平及BDNFrs6265 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7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于我院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220 例为SCH 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 例为NC 组。检测其空腹血糖水平和2 h 血糖水平,并根据是否存在糖代谢异常将SCH 组分为AGM 组100 例和NGM 组120 例。比较各组之间FPG、BPG 以及IL-1β、IL-1Rα 水平和BDNFrs6265 基因分布及浓度,采用Pearson 相关性分析以上因子相关性。结果 三组受试者FPG、BPG 和IL-1β 水平表现为AGM组>NGM 组>NC 组,IL-1Rα 水平表现为AGM 组<NGM 组<NC 组(P<0.05)。经检测BDNFrs6265 基因型可分为GG、AA、GA 三种;其中AGM 组AA 基因型与A 等位基因比例均高于NGM 组和NC 组,任两组间基因型浓度比较依次表现为AGM 组<NGM 组<NC 组(P<0.05)。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FPG 与IL-1β 水平呈正相关(r=0.467,P<0.001),与IL-1Rα、GG、GA、AA 水平呈负相关(r=-0.673、-0.526、-0.548、-0.437,P<0.001);BPG 与IL-1β 水平呈正相关(r=0.502,P<0.001),与IL-1Rα、GG、GA、AA 水平呈负相关(r=-0.383、-0.470、-0.531、-0.462,P<0.001)。IL-1β 水平与GG、GA、AA 水平呈负相关(r=-0.559、-0.513、-0.490,P<0.001),IL-1Rα 水平与GG、GA、AA 水平呈正相关(r=0.486、0.563、0.348,P<0.001)。结论 IL-1β、IL-1Rα 及BDNFrs6265 基因可能参与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发病过程,与糖代谢异常存在重要关联。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异常相对高发,不完全是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内炎症反应和遗传因素亦可导致糖代谢异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曹雯  郑仁东  范尧夫  陈国芳  吕伶 《西部医学》2018,30(10):1467-1470
【摘要】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对患者血尿酸及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门诊确诊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A组)28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B组)45例、同期我院体检的甲状腺功能健康人群(C组)50例。分别检测A、B、C 3组的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相关抗体、血尿酸(SUA)、血糖(FBG)、血脂、血β2微球蛋白水平。结果〓随着甲减程度的加重,SUA及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相关抗体阳性人群,SUA、TG及FBG明显高于抗体阴性人群(P<005);SUA及TG与促甲状腺激素具有明显相关性(r=0428,P<0001;r=0346,p=0007),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易导致患者SUA、TG及FBG发生异常,尤其是甲状腺相关抗体阳性人群,增加代谢性疾病发生风险,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的关系.方法 对江门市2 245名体检人群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和腹部B超检查,按是否合并脂肪肝分为脂肪肝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代谢指标的水平、异常率及个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脂肪肝与各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2 245名健康体检成人中MS和脂肪肝的检出率分别为15.55%和34.74%,脂肪肝组的体质指数、血压、甘油三酯(TG)、血糖、血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则低于对照组(P<0.01);脂肪肝组的肥胖、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和MS异常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脂肪肝组的代谢组分检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肥胖、血糖异常、高TG、低HDL-C、高血尿酸等为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江门市健康体检人群的MS和脂肪肝同为常见病,脂肪肝与多元代谢紊乱关系密切,应对并存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干预.  相似文献   

5.
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健康人群甲状腺结节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处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6月来我院体检中心进行甲状腺彩超检查的3279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象,通过卡方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人群甲状腺结节检出率的不同,分析甲状腺结节疾病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3279例受检者中,检出甲状腺结节903例,总检出率27.54%,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30.05% VS 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检出率有明显差异,不同年龄组检出率在同一性别、同一职业人群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的男性检出率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康体检人群中甲状腺结节检出率较高,检出率与性别年龄关系密切,地域、职业与检出率有一定相关性,应在健康体检中普及甲状腺彩超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6.
李红  李萍  陈桂莲  卜玉霞 《广东医学》2016,(13):2003-2004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甲状腺结节的检出情况和相关因素。方法对2704名医务人员进行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血生化检查。结果2704名医务人员中检出甲状腺结节986例,检出率为36.46%;随着年龄的增长,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各个年龄阶段女性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男性( P=0.000)。986例甲状腺结节检出者中12例诊断为甲状腺癌。与无甲状腺结节检出者相比,甲状腺结节检出者收缩压、空腹血糖增高( P=0.000),而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人员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癌的检出率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在健康体检中应普及甲状腺超声检查,通过对血压、血糖等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减少甲状腺结节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复发性流产患者临床与生化指标及其分布特征,同时探讨复发性流产(RSA)与肥胖、胰岛素抵抗(IR)以及糖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 选择876例复发性流产妇女作为病例组(RSA组),另外选取同时期因男方因素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妇女1397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体质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水平.同时将BMI水平分为4个区间,比较不同区间下两组胰岛素和血糖的分布特征.再筛选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RSA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SA组空腹血糖受损(IFG)、IR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A组BMI及糖代谢均异常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A组在超重和肥胖患者中糖代谢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A组在正常体质量患者中IR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IR是RSA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复发性流产与IR、糖代谢异常有关,超重或肥胖的复发性流产患者更易发生糖代谢紊乱,应重视正常体质量复发性流产妇女的内分泌代谢状态.  相似文献   

8.
金楠  李革 《重庆医学》2018,(5):660-662
目的 探讨重庆市部分区县15岁以上常住居民高血压前期检出情况,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使用分层四阶段随机抽样,对黔江区、永川区、梁平县、璧山县15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重庆市黔江区、永川区、梁平县、璧山县高血压前期检出率42.72%,农村检出率高于城市(47.85% vs.37.53%,P<0.01)、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48.30%vs.37.31%,P<0.01).男、女高血压前期的检出率在55岁以后有下降的趋势(x2=27.14、20.29,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高血压前期危险因素包括农村、年龄(>25岁)、男性、超重肥胖和饮酒.高血压前期保护因素为土家族(OR=0.83,P<0.01).结论 重庆市部分区县1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前期检出率较高,对处于高血压前期的人群生活方式和行为的干预应予以加强.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血糖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与血糖,血脂之间的关系,探讨血尿酸水平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检测216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血糖及血脂水平,并与100例正常健康者作对照。结果:糖尿病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尿酸与甘油三酯,尿素氮,血肌酐呈正相关(r依次为0.23,0.33,0.24,P<0.05或0.01)。与血糖,胆固醇的关系不明显(r分别为-0.15,-0.05,P>0.05)。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组高血压,冠心病,血脂异常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糖尿病正常尿酸血症组。结论:高尿酸血症是2型糖尿的一个危险因素,应重视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费扬  李红 《浙江医学》2011,33(3):341-343,346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血糖、血脂、血尿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甲状腺功能测定结果将105例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分为临床甲亢组、亚临床甲减组和临床甲减组,并设健康对照组46例,同时分别测定各组空腹血糖(FPG)和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水平.结果 经年龄、性别、血压、体重等因素校正后,临床甲亢组FPG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临床甲减组较对照组降低(P<0.05),而亚临床甲减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临床甲亢组血TG、TC、LDL-C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均P<0.01),临床甲减组上述各项血脂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均P<0.01),亚临床甲减组上述各项指标和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3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均P<0.01). 结论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除血糖、血脂外,血尿酸水平亦有明显的变化,在临床中应予关注.  相似文献   

11.
探讨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相关临床特征及其差异。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 我院的甲状腺结节确证患者,分析和比较不同性质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超声特征、甲状腺功能及抗 体的测定结果,并探讨这些临床特征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868例患者中,良性结节者 795例,恶性结节者73例。与良性结节组相比,恶性结节组中年轻患者、结节大于1cm、微小钙化斑、边缘不清 晰、形态不规则、低回声、结节内富含血流、TSH浓度增加、TPOAb及TgAb阳性的比例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 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格掌握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特征,可以尽快判断甲状腺结节之良恶性,减少 不必要的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调查甘肃陇南地区农村人群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及不同情况下甲状腺结节检出率的差异。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甘肃陇南地区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甲状腺功能组中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 结果 甘肃陇南地区1 289例受检者中共检出甲状腺结节214例,总体患病率为16.60%(214/1 289),男性和女性患病率分别为13.04%(84/644)、20.16%(130/645),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随着年龄增长,男性和女性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逐渐增加(P<0.05),且≥60岁组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在男性和女性中,甲状腺功能异常组中结节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和吸烟为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甘肃陇南地区女性甲状腺结节检出率高于男性,且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加;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甲状腺结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老年2 型糖尿病(T2DM)甲状腺结节的患病情况。方法:528 例T2DM 患者(T2DM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甲状腺彩超检查结果,并与同期参加体检的312名中老年健康人群(对照组)作比较。结果:T2DM组患者甲状腺结节的总患病率为 57.58%,高于对照组的45.83%(P<0.01),且以多发结节为主。男性和女性70~岁组患者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均高于50~岁组(P<0.05),但不同病程的患者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T2DM 患者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63.30%,高于男性患者的50.22%(P<0.01)。糖化血红蛋白<7%和≥7%患者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可能与年龄、性别和糖尿病独立相关。结论:中老年T2DM 患者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较高,可能对病情和预后有一定影响,应加以重视,予以筛查。  相似文献   

14.
超声影像特点对甲状腺结节性质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ü ZH  Zhu HQ  Dou JT  Luo YK  Kong QL  Yang GQ  Ba JM  Mu YM  Lu JM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6):3272-3275
目的 总结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影像特点,探讨其术前对甲状腺结节性质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7月因触诊或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并在解放军总医院进行手术的患者1501例,记录术前超声检查的结节的二维声像(结节数目、大小、声像结构、同声类型、形态、边缘、有无钙化及钙化类型)、内部及周边血流和颈部淋巴结异常肿大等资料,根据术后病理诊断将所有结节分为2组:良性组1864个结节和恶性组259个结节.结果 (1)多结节组单个结节恶性率低于单结节组[10.2%(150/1470)比16.7%(109/653),P=0.000];良性结节的平均最大直径大于癌性结节[(2.4±1.4)cm比(2.1±1.9)cm,P=0.009].(2)细小点状钙化、形态不规整、边界不清、实性和低回声等声像特征在癌性结节中更为常见;形态不规整对癌性结节诊断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最高,而细小点状钙化诊断准确性最高.(3)结节内血流分布模式中以血流丰富者发生癌变几率最高,周边血流的多少不能反映结节的性质;伴同侧颈部淋巴结异常肿大的结节癌变率高于不伴异常肿大者[28.3%(80/283)比9.6%(92/963),P<0.01].(4)如果将细小点状钙化、形态不规整、边缘不清、实性、低回声伴同侧颈淋巴结异常肿大视为癌性结节征象,上二述征象越多,癌变可能性越大.结论 尽管癌性结节没有特异性超声影像特点,微钙化和形态不规整与癌性病变关系更密切,综合分析所有影像特点可进一步提高超声对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油田职工健康体检彩色多普勒超声甲状腺结节检出状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发展、预后,为临床防治、健康教育提供指导.方法 从1万名健康体检职工中随机抽取5000名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普通人群中甲状腺结节发病情况,并对需要治疗的病例及时个体化处理.结果 在随机抽取的5 000名职工中,检出甲状腺结节2 190例,占43.8%,其中男性850例(17.0%),女性1 340例(26.8%),两者比较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且对甲状腺的患病率与不同年龄和性别之间的比较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大,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也逐渐增大,且各个年龄段中,女性的患病率均明显大于男性P <0.05,分析甲状腺结节大小和数量,其中以直径不到1 cm的小结节为主(65.8%).结论 健康人群中,多普勒超声甲状腺结节检查患病率较高,且女性的发病率较高,对提高广大群众对甲状腺疾病的知晓率,从而使人们越来越重视早期发现自己潜在甲状腺疾病,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良性囊实性甲状腺结节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的160例良性囊实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并予术后定期随访。根据6个月随访时结节体积缩小率(volume reduction rate, VRR)将患者分为两组:VRR≥50%为显著有效组(122例),VRR<50%为非显著有效组(38例)。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评估影响甲状腺结节VRR的相关因素。结果: 显著有效组与非显著有效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结节边缘、结节最大径、结节形态、结节血流、结节纵横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非显著有效组中结节靠近危险三角、结节伴钙化及结节囊性成分比例<50%的比例均低于显著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节靠近危险三角(OR=26.076,95% CI: 6.983~97.424,P<0.001)和结节的囊性成分比例<50%(OR=18.690,95% CI: 5.412~64.605,P<0.001)是微波消融治疗良性囊实性甲状腺结节效果的影响因素。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结节消融后疗效为非显著有效的模型为:M=-3.855+(3.261×结节靠近危险三角)+(2.928×结节的囊性成分比例<50%),其诊断敏感性为78.9%(30/38),特异性为95.1%(116/122),准确性为91.3%(146/160)。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良性囊实性甲状腺结节安全有效,可显著缩小结节体积。结节靠近危险三角和结节囊性成分比例<50%会影响微波消融治疗良性囊实性甲状腺结节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新疆和田县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人群中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为甲状腺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在和田县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8岁以上人群的检查资料,选择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并有完整资料的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健康体检者分为甲状腺结节组和非甲状腺结节组,对提取的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纳入研究的健康体检者共2 752名,男1 631名、女1 121名,平均年龄为(45.29±13.13)岁。甲状腺结节总患病率为35.6%(980/2 752),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递增趋势(P<0.01),男性患病率(32.5%,530/1 631)低于女性(40.1%,450/1 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肥胖、空腹血糖和三酰甘油是甲状腺结节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和田县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人群中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随年龄增长患病率逐渐升高,且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年龄、肥胖、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是甲状腺结节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早期发现甲状腺结节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Graves病患者甲状腺肿大及眼征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内分泌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的Graves病患者154例.分别按照患者有无甲状腺肿及有无甲状腺眼征,分为甲状腺肿大组(A组)和无甲状腺肿大组(B组)以及有眼征组(C组)和无眼征组(D组).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FT3、FT4、TSH、TPOAb、TGAb、TRAb .结果 154例患者中,甲状腺肿大者112例(72.7%),伴甲状腺眼征者62例(40.3%).甲状腺肿大组的FT3、FT4、TPOAb和TRAb均高于无甲状腺肿大组(P<0.05),年龄小于无甲状腺肿大组(P<0.01).有甲状腺眼征组的TPOAb、TGAb和TRAb均高于无甲状腺眼征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甲状腺肿大与年龄、TPOAb、TRAb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49、0.295、0.198,P<0.05).甲状腺眼征与TGAb、TRAb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80、0.228,P<0.05).结论 Graves病患者甲状腺肿与年龄、高滴度的TPOAb和TRAb相关,甲状腺眼征与高滴度的TGAb和TRAb相关.  相似文献   

19.
健康成人甲状腺结节4306例患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健康人群中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结节特征及其与年龄、性别等的关系.方法:对既往无甲状腺手术史的健康成人4306例行甲状腺超声检测并测定促甲状腺激素(TSH)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结果:在无甲状腺手术史的健康人群4306例中,共发现甲状腺结节675例,检出率15.7%.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女性在31~60岁组中结节患病率高于男性.不同TSH及TGAb水平下,甲状腺结节检出率无明显差异.检出结节以直径小于1cm的小结节(77%)和单发结节(70%)为主.随年龄增加,大结节及多发结节所占比例增加,但结节大小、数目与性别无关.对70例直径大于1cm的结节患者行甲状腺细针穿剌,其中3例诊断为甲状腺癌,经手术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论:甲状腺结节在人群中患病率较高,多数为触不到的小结节,女性多于男性,结节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恶性率低.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探讨205例甲状腺结节新发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方法  调查2015年在解放军八二医院内分泌科被诊断为甲状腺结节的205例新发患者,收集其人口学基本信息、甲状腺B超和甲状腺功能检查等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05例甲状腺结节新发患者中,女性占86.83%(178/205);主要患病年龄为40~59岁。甲状腺功能亢进所占比例最高,为35.12%(72/205),其次为甲状腺功能正常,占20.49%(45/205),而甲状腺功能减退最低,仅占11.22%(23/205)。男性和女性患者的直径≥1.0 cm组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均高于直径<1.0 cm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仅女性单发结节组TSH水平高于多发结节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单发结节和大结节的患者TSH水平较高,应及时治疗并定期进行B超和TSH复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