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5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57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45篇
口腔科学   39篇
临床医学   158篇
内科学   104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05篇
综合类   384篇
预防医学   161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73篇
  2篇
中国医学   174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检测高迁移速率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终末期氨基糖基化受体(receptor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RAGE)在退行性主动脉瓣膜钙化(calcific aortic valve disease,CAVD)病人瓣膜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CAVD病人发生发展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病人瓣膜组织中HMGB1及RAGE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瓣膜钙化的临床特征及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HMGB1在CAVD病人组织中的表达率为62.3%,正常瓣膜组织为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GE在CAVD病人瓣膜中的表达率为53.6%,正常瓣膜组织为3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AVD病人瓣膜组织中HMGB1和RAGE的表达呈负相关(r=-0.363,P0.05)。HMGB1及RAGE的表达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年龄、瓣膜钙化程度相关(P0.05)。结论 CAVD病人组织中HMGB1及RAGE高表达,HMGB1与RAGE的表达与瓣膜钙化程度正相关。在CAVD瓣膜组织中,HMGB1、RAGE可能是有利于临床判断CAVD程度及指导临床治疗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2.
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影响斑块稳定性的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就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影响斑块稳定性的机制假说进行分析,以寻求影响斑块稳定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腰背疾恙之治每每求取于委中穴,其效必应,此为前贤经验所得,明代医家徐凤据此撰歌赋曰:"腰背委中求"。笔者通过对中医学经络、脏腑及西医学解剖层次、血液成分等方面论述,为"腰背委中求"提供了理论依据,并通过借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使其内涵更为丰富。现代医家对委中穴的运用包括针刺、灸法、穴位贴敷及注射等方式。以委中穴为基础并据证配穴施于患体,则其疾祛。笔者藉阐析"腰背委中求"古今之见解及基于委中穴之治疗方式,意在示人古今并重之要,在熟谙古籍经典文献的基础上羽翼以现代科学技术佐证之、佐助之,以期委中穴用治腰痛病可广为医家所资鉴。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分析低度恶性潜能多房性囊性肾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01—2015-12间病理科确诊的低度恶性潜能多房性囊性肾肿瘤3例及会诊病例2例,采用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并结合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 5例患者年龄37~65岁,均位于左肾。2例以间断性血尿为主要症状,2例为体检发现,1例以腰痛、尿频、尿颜色加深为主要症状。大体标本切面均为多囊性或囊性,边界清楚,内有少量暗褐色液体。肿瘤镜下呈囊性,内壁衬覆单层透明细胞,偶见复层上皮,少量区域纤维间隔内可见透明细胞,核异型性小,Fuhrman核分级1级。免疫表型:CD10(+),Vimentin(+),EMA(+),CD117(-),CD68(-),CK7(-),KI-67(增殖指数3%~5%)。结论该肿瘤在肾脏肿瘤中属少见类型,预后相对较好,但需要和肾透明细胞癌和肾良性囊性病变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6.
<正>上世纪80年代加拿大专家Hachinski首先提出了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的概念,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临床表现差异性大,可引起头晕、步态异常、排尿障碍、认知障碍,严重时可导致认知障碍等表现,最终可造成生活不能自理。WML的病因很多,如遗传、中毒、感染、代谢、创伤、缺血等,其中缺血性WML是最常见的类型之一。现就WML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将普萘洛尔联合其他治疗与各对照治疗措施进行对比。方法:以“普萘洛尔”,“血管瘤”为关键词检索CNKI、VIP、万方数据;以“propranolol”“hemangioma”为关键词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检索期限为建库至2019年6月1日。采用STATA14.0软件Network程序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涉及8项治疗措施,共纳入1469例血管瘤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4种联合治疗方式与单纯口服普萘洛尔相比疗效均优于单纯口服普萘洛尔治疗。普萘洛尔联合注射平阳霉素、普萘洛尔联合外用噻吗洛尔、普萘洛尔联合敷贴器的有效率均优于对应的注射平阳霉素、外用噻吗洛尔及敷贴器。各治疗措施的有效性排序为:普萘洛尔联合敷贴器>普萘洛尔联合外用噻吗洛尔>普萘洛尔联合口服糖皮质激素>普萘洛尔联合注射平阳霉素>敷贴器照射>外用噻吗洛尔>口服普萘洛尔>注射平阳霉素。结论:对于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普萘洛尔联合治疗措施疗效均优于单纯的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其中普萘洛尔联合敷贴器的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8.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MR-DTI)可以无创地测量体内水的平移运动,提供关于其在不同组织中的各向异性的信息;在组织内水分子进行自由热运动时的各向异性特点进行成像,可以观察到神经纤维束损伤后的定性及定量的变化,对神经纤维束损伤后肢体功能恢复做出比较客观的预后评估。近些年来DTI已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疾病,对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肿瘤定性与分级、降低手术风险、评估术中切除和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DTI在神经外科疾病的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输尿管支架管结壳患者尿液菌群的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在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济南市中心医院和济南市济钢医院就诊的35例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后患者。纳入标准:年龄18~65岁;输尿管镜碎石术后留置内支架管4周。排除标准:尿液细菌培养阳性;严重肉眼血尿;近期口服抗生素;存在明显残石患者。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临床研究注册号为ChiCTR1800020025),根据有无支架管结壳将患者分为结壳组23例和无结壳组12例。收集拔管当日患者尿液行细菌16s DNA检测。使用UPARSE、UCHIME和RDP calssifier等软件分析两组患者尿液菌群分布特点,明确两组患者尿液中细菌种类总数、细菌丰度,以及丰度占比较大的细菌类别,比较两组患者尿液细菌种类、数量及细菌丰度的差异,明确结壳组患者尿液中丰度占比较大的细菌菌属。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置管侧别、内支架管型号及结石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6s DNA检测结果显示,结壳组丰度占比>1%的菌属数量为11个,丰度占比>0.01%的菌属数量为74个;无结壳组丰度占比>1%的菌属数量为7个,丰度占比>0.01%的菌属数量为11个,两组丰度占比>1%的菌属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P=0.000)。结壳组中菌属丰度占比前3位分别为乳杆菌属(23.1%)、拟杆菌属(18.8%)和未分级拟杆菌属(17.1%),非结壳组中菌属丰度占比前3位分别是为埃希菌-志贺菌属(32.2%)、肠球菌属(24.9%)和假单胞菌属(18.2%)。两组间差异最大的3种细菌是乳杆菌属(P=0.010),拟杆菌属(P=0.004)和未分级拟杆菌属(P=0.004)。结论支架管结壳患者尿液中细菌种类和数量都明显多于非支架管结壳患者。拟杆菌属细菌在支架管结壳患者尿液中的细菌种类丰度较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移植对终末期肺病的治疗效果,总结肺移植围手术期治疗经验。方法 2016年12月~2019年9月间肺移植围手术期病人1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主要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特发性肺纤维化各4例,支气管扩张3例,尘肺1例,Kartagener综合征1例。手术方式为双肺移植7例,左单肺3例,右单肺3例。围手术期死亡3例,死因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1例,肺炎克雷伯菌感染1例,心跳骤停1例;余10例均治愈出院。结论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病的有效方法,急诊抢救性手术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