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踝臂指数评价2型糖尿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PAD)的发病情况,探讨踝臂指数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住院的T2DM患者320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专人测定糖尿病患者的足背动脉、胫后动脉与肱动脉的比值(踝臂指数),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PAD的患者为92例,总的发病率为28.75%。2型糖尿病合并PAD组患者的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M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餐后2hC肽(P2h—CP)、血尿酸(UA)明显高于与2型糖尿病非PAD组(P〈0.05)。PAD与年龄、血压、血尿酸有相关性(P〈0.05)。结论增龄、高血糖、高血压、高低密度脂蛋白、高总胆固醇、高甘油三酯、高C肽水平及高尿酸是下肢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踝臂指数测定可作为早期诊断PAD的首选和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马珺  胡大一  魏毅东  余金明 《医学争鸣》2007,28(17):1606-1608
目的:通过测量踝臂指数(ABI)评价我国脂代谢异常患者下肢外周动脉病(PAD)的患病情况.方法:多家研究中心住院的4548例脂代谢异常患者进行踝臂指数测定并收集流行病学资料,对PAD进行多因素临床研究.结果:在4548例脂代谢患者中PAD患病率25.79%,年龄、吸烟、肥胖、CAD、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危险因素与脂代谢异常患者PAD患病率有关.不同类型血脂代谢异常患者PAD患病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D在脂代谢患者中常见,有其他危险因素的患者患病率有明显增加.ABI可应用于高危人群的筛查和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新疆伊犁地区哈萨克族人群代谢综合征(MS)及外周动脉疾病(PAD)的患病情况,并探讨MS合并PA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07年10月至2009年6月,应用四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在全疆23个市、7个地区、5个自治州抽取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阜康市、吐鲁番地区、和田地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等6个地区年龄35岁以上样本,男女均衡,选取其中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样本进行调查.所有调查者接受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相关生化指标及踝臂指数(ABI)的测定,统计MS及PAD的患病率.将PAD患者按是否合并MS分为MS组及非MS组,并分析哈萨克族人群PAD与MS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调查有效样本1365人,MS的总患病率为23.7%,其中男性及女性的患病率分别为30.4%和19.0%;PAD总患病率为9.4%,男性及女性分别为7.0%和11.0%.MS组PAD患者平均年龄明显高于非MS组(t=5.348,P<0.01),且PAD合并MS发病与性别(男性)、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及血糖有相关性(P<0.05).结论 新疆哈萨克族MS及PAD的患病率均较高,且随着年龄增高而增高;PAD的患病率在MS人群中较非MS人群明显升高.PAD合并MS的危险因素为性别(男性)、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及血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昆明地区高血压患者外周动脉硬化(PAD)与血尿酸之间的关系。方法从到我院体检中心例行健康体检的18岁以上人群中,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出血压异常且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的男女各500例,对其进行踝臂指数检查。结果高血压合并PAD组与高血压不合并PAD组的年龄、性别及SUA值均有明显差异(P〈0.01);Logestic回归分析发现尿酸水平与年龄、性别一样是高血压合并PAD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SUA水平是高血压合并PAD的危险因素;建议在本地区高血压及其并发症防治过程中将SUA作为高血压病的常规检查项目,对于SUA异常者应给予积极干预及治疗,提高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群 《重庆医学》2009,38(23):3009-3010
目的 探讨门诊高血压患者群中下肢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 的发病情况.方法 对238例门诊高血压患者进行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测定,ABI≤0.9表明合并有PAD.结果 在238例高血压患者中PAD患病率为23.53%,年龄、吸烟、肥胖、冠心病、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与高血压患者PAD患病率有关.结论 高血压患者有较高的PAD发生率,ABI的测定有利于高血压合并PAD的高危患者的早期诊断与识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臂踝指数与糖尿病肾病(DN)患者周围血管病变的相关性,验证臂踝指数作为评价或预测周围血管病变简易指标的可能性。方法:对2007年4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248例确诊T2DM合并有DNⅢ期的患者在入院(未进行任何药物治疗)的3天内应用超音波多普勒血流探测仪(ES-1000SPM)测量臂踝指数,以臂踝指数比值大小分为两组,臂踝指数〈0.9者143例,臂踝指数≥0.9者105例,分别与相关因素,如年龄、性别、BMI、血压、FPG、HbA1c、血脂、BUN、Scr、UA、μAlb等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248例DN患者中,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发病率为13.6%,性别方面差异无显著性;臂踝指数〈0.9组中患者年龄大、病程长者较臂踝指数≥0.9组更易合并冠心病、脑梗死,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年龄、糖尿病病史、糖尿病肾病、冠心病、脑梗死是踝肱指数的独立危险因子。臂踝指数与T2DM患者大血管病变发生率密切相关,也是T2DM伴发DN患者进行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初筛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7.
踝臂指数评价高危患者下肢外周动脉病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通过测量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 ABI)评价我国高危患者下肢外周动脉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PAD)的患病情况.方法对入院的691例多家研究中心的高危患者进行踝臂指数测定,并进行资料收集和统计学处理.结果 691例高危患者中PAD患病率为34.3%,在≤59岁高危患者中PAD患病率为12.5%,而在≥60岁老年高危患者中为40.0%.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患者PAD患病率为35.8%,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 IS)患者PAD患病率为35.9%.10.7%的高危患者同时合并CHD、IS和PAD.同一年龄组内,不同性别的PAD患病率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AD患者只有6.3%既往有PAD史记录,而绝大多数患者(93.7%)的PAD没有得到明确诊断.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是多血管疾病;PAD在高危患者中常见,在≥60岁老年高危患者中更常见;PAD患病率与性别无关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踝肱指数(ABI)检查,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外周动脉病变(PAD)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血管多普勒诊断仪对108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ABI测定,ABI〈0.9为PAD组,ABI≥0.9为非PAD组,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肌酐(Cr)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检出PAD患者28例(25.9%)。与非PAD组比较,PAD组患者年龄大、病程长,餐后2h血糖、TG、LDL—C、HbA1c均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PAD;合并糖尿病PAD的患者年龄大、病程长、血糖高、TG高、LDL—C高、HbA1c高。常规进行ABI检测可早期发现糖尿病PAD。  相似文献   

9.
黄斌  封东来  马兆琴  杜燕  陈君辉 《西部医学》2011,23(7):1236-1238
目的对Ⅱ型糖尿病(T2DM)患者检测踝肱动脉血压指数(ABI),探讨下肢动脉病变(PAD)的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住院糖尿病患者中进行ABI测定的患者524例,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定T2DM患者的足背动脉、胫后动脉与肱动脉的比值,比值〈0.9入PAD组,≥0.9入非PAD组,同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身高、血压、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C)、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心电图(EKG)检查,计算体重指数(BMI)、HOMA-IR、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 PAD组156例,占29.8%。PAD组与非PAD组比较,前者的年龄大、病程长、2hPG、TG、LDL-C、脉压差、吸烟率明显增高,DBP和HbA1c达标率明显降低。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TG、HbA1c是影响AB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增龄、病程长、高TG、高血糖是加剧下肢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对高危患者及时进行ABI检测,以早期诊断糖尿病合并PAD,防治糖尿病足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ABI)与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评分的关系.方法 收集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集病史,测定患者的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及收缩压等.根据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评分计算受试者分值.根据ABI值分为两组:ABI<0.9和ABI>1.3的患者归入为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PAD)组,ABI 0.9~1.30为非PAD组.结果 150例患者中PAD组40例(26.6%),非PAD组110例(73.4%);两组患者年龄、CH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AD组与非PAD组年龄评分、总胆固醇评分及心血管危险总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ABI异常与Framingham评分增高相关,提示2型糖尿病合并PAD者冠心病发病危险增高.  相似文献   

11.
陈凯  贾程芳  董雪红  郑芬萍  李红 《浙江医学》2010,32(7):1001-1003,1006
目的分析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外周动脉病变(PA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血管多普勒诊断仪测定233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踝肱指数(ABI)。并将ABI〈0.9者列为PAD组。ABII〉0.9为非PAD组;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包括non—HDL,C)、C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差异,并探讨与PAD有关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PAD组53例(22.7%);PAD组LDL—c与non—HDL—C水平均明显高于非PAD组(均P〈0.05或0.01);在TG≤2.26mmol/L和〉2.26mmol/L时,PAD组的non—HDL—c水平均高于非PAD组(均P〈0.05或O.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non—HDL—c为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PAD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non—HDL—c是2型糖尿病伴发PAD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应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调脂治疗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踝臂指数(ABI)评价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PAD)的危险因素。方法 160例糖尿病患者行ABI检测,同时收集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及吸烟史等资料,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并检查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氮(BUN)、肌酐(C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按ABI≤0.9或ABI>0.9分为A、B两组。结果两组相比,年龄、病程、吸烟例数、SBP、TG、LDL-C、HbA1c、血及尿β2-MG、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以ABI为因变量,以年龄、病程、吸烟例数、SBP、TG、LDL-C、HbA1c、血及尿β2-MG、hs-CRP等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吸烟(P=0.003)、hs-CRP(P=0.003)、HbA1c(P=0.007)、LDL-C(P=0.008)、病程(P=0.042)、年龄(P=0.031)、血β2-MG(P=0.047)为最相关因素。结论 ABI检查是发现糖尿病患者合并PAD的简便有效手段,年龄、病程、吸烟、LDL-C、HbA1c、血β2-MG、hs-CRP等为糖尿病患者合并PAD最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2年2月在北京同仁医院干部医疗科住院、≥60岁的20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4例合并CKD(CKD组),138例无CKD(非CKD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生化指标、踝臂指数及24h动态血压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CKD组患者糖尿病病程长于非CKD组[(13±11)比(10±7)年,扣2.35],Hb、白蛋白低于非CKD组[(12.1±1.7)比(13.3±1.3)g/L、(34.4±2.6)比(36.8±3.4)μg/L,t值分别为-5.73、-4.75],尿酸、TG、24h收缩压、24h脉压高于非CKD组[(367±81)比(323±74)μmol/L、(1.6±0.9)比(1.3±0.7)mmol/L、(133±14)比(127±16)mmHg(1mmHg=0.133kPa)、(65±12)比(58±12)mmHg,t值分别为3.82、2.50、2.47和3.68],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ER/CR)[86.2(24.6~374.8)比6.0(3.6~17.8)mg/g]、踝臂指数低于非CKD组(0.94±0.18比1.03±0.18,t=-2.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C、HDL-C和L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2、1.47、1.48、-0.53、-1.20、-0.76,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白蛋白、TG、UAER/CR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CKD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0.79、3.63、1.04,95%C1分别为0.62~1.01、1.45—9.0l、1.00—1.08)。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b、白蛋白、踝臂指数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8、0.33、0.28,均P〈0.01),年龄、尿素氮、血清肌酐、尿酸、TG、UAER/CR、24h收缩压、24h脉压与eGFR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2、-0.63、-0.89、-0.34、-0.18、-0.65、-0.16、-0.25,均P〈0.01)。结论白蛋白、TG、UAER/CR可能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CKD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中国北方汉族群体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的关联.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作为病例组,健康个体2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ApoE基因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 病例组ε3/4基因型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6.50%比22.38%,x2=9.864,P<0.05);病例组携带ε3/4基因型的患者血清TC、TG和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携带ε3/4基因型者[TC:(6.02±0.98) mmol/L比(4.87±0.97) mmol/L,t=6.301,P<0.05;TG:(2.04±0.42) mmol/L比(1.55 ±0.54) mmol/L,t=5.568,P<0.05;LDL-C:(2.81±0.53)mmol/L比(2.36±0.58) mmol/L,t =4.500,P<0.05),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1.16±0.47) mmol/L比(1.69±0.56),t=5.579,P<0.05];病例组中携带ε3/4基因型患者脂代谢异常程度高于其他基因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oEε3/4基因型与2型糖尿病血脂水平升高及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35岁以上汉、维吾尔族自然人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2型糖尿病(T2DM)的患病率,探讨OSAHS与T2DM的关系.方法 2010年至2012年间,对克拉玛依市区天山社区755例35岁以上(汉族398例,维吾尔族357例)鼾症患者进行睡眠呼吸血氧监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氧减饱和度指数,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和空腹血糖测定.按睡眠监测结果分为汉族OSAHS组(279例)和维吾尔族OSAHS组(226例),两组年龄、性别匹配,组间进行各项参数比较.体检项目包括身高、体重、颈围、腰围.结果 汉族与维吾尔族鼾症组间BMI分别为(24.9±3.2)和(28.2± 4.4) kg/m2,颈围分别为(35.2±3.2)和(37.4±3.4)cm,腰围分别为(87.1±9.5)和(98.0±11.6)cm,氧减饱和度指数分别为(9.9±0.5)和(8.2±0.4)次/h,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分别为(83.3±6.9)%和(82.7±7.4)%,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分别为(15.0±14.3)和(11.9±11.4)次/h,空腹血糖分别为(6.3±1.4)和(7.1±2.8)mmol/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与汉族OSAHS组间T2DM患病率[30.5%(69/226)和16.8% (47/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667)、呼吸紊乱指数(OR=2.074)和民族(OR=1.922)是T2DM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维吾尔族OSAHS患者T2DM患病率高于汉族,年龄、民族、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是T2DM的患病高危因素,T2DM与OSAHS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皮肤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11 例2 型糖尿病患者,依据 ABI(ankle-brachial index,踝肱指数)不同将其分为DM1组(0.9≤ABI≤1.3,n=46)、PAD1组(0.5≤ABI〈0.9,n=51)、PAD2组(ABI〈0.5,n=14),正常对照组35例,为同期体检健康人群.分别测定皮肤AGEs、糖化血红蛋白、ABI等指标.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患者皮肤AGEs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DM1组相比,PAD组皮肤AGEs水平明显增高(P〈0.05),且PAD2组皮肤AGEs水平明显高于PAD1组.结论 2 型糖尿病患者皮肤AGEs水平升高并可能参与了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可以作为反映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沈丹  曹萍  王桦  刘珍丽 《疑难病杂志》2012,11(5):343-345
目的探讨踝臂指数(ABI)对老年高血压合并下肢动脉病变(PAD)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85例,按照ABI值分为高血压合并PAD组(PAD组,55例)和高血压朱合并PAD组(非PAD组,230例),比较2组间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各种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与非PAD组比较,PAD组收缩压(SBP)、脉压(P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糖化血红蛋白(HbA_(1c))以及baPWV值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且发生冠心病、脑梗死的风险分别增高3.17倍(95%CI 1.29~7.76)和5.57倍(95%CI 2.15~14.44);相关分析显示,ABI与年龄(r=-0.273,P=0.025)、PP(r=-0.230,P=0.034)、Lp(a)(r=-0.361,P=0.002)、UA(r=-0.210,P=0.046)、CRP(r=-0.311,P=0.030)、HbA_(1c)(r=-0.272,P=0.017)、baPWV(r=-0.291,P=0.018)均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SBP、PP及Lp(a)是PA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BI可评估老年高血压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并预测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彩超联合踝臂指数(ABI)、趾臂指数(TBI)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动脉病变(PAD)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超及ABI、TBI检测方法,分别对127例T2DM患者进行测定,根据有无血压、血脂异常分单纯T2DM组62例,T2DM+合并症组65例,并选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结果 T2DM组及其合并症组的PAD超声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T2DM+合并症组的PAD超声检出率高于T2DM组;T2DM组以ABI≤0.9为标准,3组间PAD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与单纯ABI检测结果比较,PAD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ABI联合TBI检测结果比较,PAD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PAD随患者病程、年龄的增加而加重,并受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合并症的影响.结论 ABI、TBI检测具有无创、简单、可重复性强的特点,结合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可早期诊断T2DM患者PAD.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男性T2DM患者87例为病例组,同期男性健康体检者90名为正常对照组。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及相关临床和生化指标。结果①T2DM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为(9.88±3.74)ng/mL,正常对照组为(12.38±3.51)ng/mL,T2DM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将血清25羟基维生素D与临床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T2DM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体重指数(r=0.230)和血钙(r=0.257)正相关,与肌酐负相关(r=-0.245);③T2DM组空腹血糖(FBG)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9.08±3.52)vs(4.55±0.46)mmol/L,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06±0.28)vs(1.40±0.55)mmol/L,P<0.05)。余临床生化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明显降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体重指数、血钙正相关,与肌酐负相关,及时补充维生素D应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众多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代谢综合征患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Wei YD  Hu DY  Zhang RF  Zheng LQ  Li J  Yu JM  Xing Y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0):2114-2116
目的了解代谢综合征患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PAD)的发病情况,以及代谢综合征与PAD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住院和门诊2115例代谢综合征患者,年龄32-91(67.6±5.1)岁,男1132例,女983例。收集相关的临床资料和进行踝臂指数测定,踝臂指数小于0.9诊断有PAD,并进行PAD相关临床资料的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代谢综合征合并PAD的患者为476例,总的发病率为22.5%。男性246例,占代谢综合征合并PAD患者的51.68%;女性则为230例(48.32%);平均年龄分别为71.3±9.4和71.2±8.2岁。代谢综合征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患PAD的危险性增高,OR值为1.069,95%可信区间为1.054-1.083,而且与性别、吸烟、糖尿病、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有相关性(均P<0.05)。女性代谢综合征合并PAD患者与非PAD患者相比,血尿素氮,血肌酐和血尿酸的水平明显较高(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易合并PAD,并随着年龄的增长,相关危险因素的增加,代谢综合征患者更易患PAD。女性代谢综合征合并PAD患者与非PAD患者相比肾功能减弱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