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应用不同类型脂质体作为姜黄素经皮给药载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脂质体作为姜黄素经皮给药载体药物透皮吸收及皮肤沉积效果,优化得到姜黄素经皮给药最佳脂质体载体。方法:注入法制备了3种类型脂质体——一般脂质体、乙醇脂质体(醇质体)和丙二醇脂质体,并对其粒径、包封率、体外释放率等理化性质进行了考察。采用大鼠腹部皮肤及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实验,HPLC法测定10 h内皮肤姜黄素透皮量及在皮肤的积蓄量,并加以比较。结果:各种不同脂质体的粒径大小次序为:一般脂质体(1 345.7±1 257.8)nm〉乙醇脂质体(963.5±702.4)nm〉醇水相体积比为1:2的丙二醇脂质体(506.6±326.7)nm。各种脂质体的姜黄素包封率大小为:丙二醇脂质体〉醇质体〉一般脂质体,其中醇水相体积比为1:2时制备的丙二醇脂质体粒径最小,包封率最高(92.74%±3.44%),且体外稳定性好,10 h内姜黄素透皮量和在皮肤的积蓄量与姜黄素乙醇溶液结果无明显差别。结论:醇相和水相体积比为1:2制备的丙二醇脂质体粒径小,包封率高,是姜黄素经皮给药的最佳载体。  相似文献   

2.
米托蒽醌脂质体的制剂学及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昭  陈涛  王汝涛  张琰  王惟娇 《医学争鸣》2008,29(23):2134-2137
目的:采用pH梯度法制备脂质体米托蒽醌并研究其稳定性、毒性和抑瘤约效.方法:以国产卵磷脂和胆固醇为膜材,薄膜-挤压法制备粒径均一的大单室脂质体,利用跨膜pH梯度载约法制备米托蒽醌脂质体,测定其载药率,考察该制剂及磷脂辅料的稳定性.以荷瘤小鼠为模型研究脂质体米托蒽醌的毒性和抑瘤效果.结果:该方法可以获得平均粒径110 nm的大单室脂质体,pH梯度载药的包封率可以高达97%.在低温条件未发牛药物泄露.药物和卵磷脂的水解也不明显.脂质体米托蒽醌显著降低了药物毒性.提高了药物的抗癌效果.结论:国产磷脂辅料,薄膜-挤压法制备大单室脂质体,pH梯度载药制备脂质体米托蒽醌是可行的工艺方法.动物实验表明脂质体米托蒽醌可以降低毒性,有很好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丹皮酚(paeonol,PAE)脂质体凝胶制备及其体外透皮扩散。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PAE脂质体凝胶并对其物理特性进行研究;同时,采用Franz扩散池以大鼠皮肤进行体外经皮渗透实验,考察PAE脂质体凝胶的经皮渗透行为及皮内滞留药物量。结果制备的PAE脂质体凝胶包封率为78.62%,平均粒径为337 nm。体外经皮渗透实验表明,与PAE凝胶相比,其脂质体凝胶24 h内的累积渗透量为84.61μg/cm2,根据渗透动力学回归方程PAE脂质体凝胶累积渗透速度18.738μg/(cm2·h),透皮速率较慢;PAE脂质体凝胶、普通凝胶在凝胶内残留溶液浓度分别为2.550μg/ml、5.239μg/ml;PAE脂质体凝胶、普通凝胶在大鼠皮肤内残留溶液浓度分别为37.98μg/ml、17.99μg/ml,皮肤中药物滞留量明显增加。结论 PAE脂质体凝胶释放速率减慢,药物蓄积于皮肤内增多,对于治疗疾病有较多的释药量,达到长效持久抗炎效果,同时有利于避免丹皮酚因全身吸收而引起的副作用,可作为PAE临床应用的新剂型。  相似文献   

4.
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建立小鼠实体型S180肿瘤模型、小鼠腹水型L1210肿瘤模型和静脉注射L1210小鼠肝转移模型,探讨米托蒽醌脂质体的抗肿瘤作用。结果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单次以4.0、6.0 mg/kg体质量静脉注射,对实体型S180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85.00%和88.19%,与等剂量米托蒽醌注射液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单次以2.0、4.0、6.0、8.0 mg/kg体质量静脉注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可显著延长腹水型L1210肿瘤模型和肝转移模型小鼠的生存时间,且与等剂量米托蒽醌注射液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相同给药剂量下,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显著优于米托蒽醌注射液。  相似文献   

5.
盐酸奥昔布宁醇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透皮吸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采用乙醇注入均质法制备盐酸奥昔布宁醇质体,正交设计优化处方。用动态光散射测定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其形态;水平透皮扩散试验仪考察其大鼠离体皮肤经皮渗透量。蛋黄卵磷脂、乙醇、盐酸奥昔布宁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45%和5%时,制备的醇质体平均粒径为(98±12)nm,包封率为(48.1±1.4)%。各种盐酸奥昔布宁制品24 h的经皮渗透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醇脂质体(盐酸奥昔布宁5%)、除去游离药物的醇脂质体(盐酸奥昔布宁2.4%)、物理混合物(盐酸奥昔布宁5%)、无水乙醇(盐酸奥昔布宁5%)、质量分数为45%的乙醇溶液(盐酸奥昔布宁5%)。研究表明醇脂质体是盐酸奥昔布宁经皮给药系统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6.
非那甾胺醇质体和脂质体的经皮渗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醇质体与脂质体作为非那甾胺经皮传输载体的给药特性.方法 制备非那甾胺醇质体和脂质体,用透射电镜观察它们的形态,测定其粒径、电位、包封率及载药率等参数,并用人皮进行体外经皮渗透研究.结果 非那甾胺醇质体和脂质体粒径分别为(92±4.0)和(129±6.1)nm,两者的表面荷电性相反.醇质体的包封率与脂质体接近,但是前者的载药率是后者的6倍多.醇质体的经皮渗透速率(1.34 μg·cm-2·h-1)是脂质体的3.2倍;24 h时药物在皮肤中滞留量为醇质体(24.3±3.0)μg·cm-2比脂质体(9.7±1.1)μg·cm-2,药物在表皮层和真皮层的分布比例呈明显的倒置现象.结论 醇质体与脂质体相比较,能显著促进非那甾胺的经皮吸收,而脂质体在减少全身吸收、突出局部疗效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制备冬凌草甲素脂质体,延长冬凌草甲素体内循环时间,提高生物利用度。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冬凌草甲素脂质体,测定其粒径、多分散指数、zeta电位及包封率。采用交叉实验法,以大鼠为模型动物分别经尾静脉单次注射(20 mg/kg)给予冬凌草甲素溶液和冬凌草甲素脂质体,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点的血浆冬凌草甲素质量浓度,PKSolver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制备得到的冬凌草甲素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42 nm,多分散指数为0.246,zeta电位-24.3 mV,包封率84.2%。大鼠单次尾静脉注射冬凌草甲素溶液及脂质体,模型拟合均符合二室模型。冬凌草甲素溶液和冬凌草甲素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消除半衰期分别为(3.14±0.61)h和(14.38±3.69)h,平均驻留时间分别为(3.57±0.89)h和(19.30±5.04)h,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分别为(2.36±0.27)μg·h/ml和(9.51±1.11)μg·h/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制备的冬凌草甲素脂质体工艺简单可行,脂质体制剂通过延长半衰期和平均驻留时间,延长冬凌草甲素在大鼠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制备盐酸青藤碱醇质体并考察醇质体作为盐酸青藤碱经皮给药载体的渗透特性。方法 采用注入法制备盐酸青藤碱醇质体,并对其形态、粒径及包封率进行分析;采用透皮扩散仪,以小鼠皮肤进行体外透皮试验,比较盐酸青藤碱在水溶液、脂质体以及醇质体中的透皮行为。结果 制得的盐酸青藤碱醇质体外形圆整,平均粒径为88.7 nm,包封率为62.8%,累积透皮量和透皮速率均明显高于盐酸青藤碱脂质体和水溶液。结论 醇质体能明显促进盐酸青藤碱的经皮渗透,有望成为盐酸青藤碱透皮给药的新载体。  相似文献   

9.
9-硝基喜树碱脂质体的制备及大鼠肺部给药药动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制备9-硝基喜树碱(9-NC)脂质体,研究其经大鼠肺部给药后的体内药动学行为。方法以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9-NC脂质体,用粒度测定仪测定粒径,采用离心法分离脂质体和未包封药物并用HPLC法测定包封率,通过肺部滴注给药考察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用液液萃取法处理血浆样品,反相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中的药物浓度。结果9-NC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67.6nm,包封率为(91.51±2.63)%(n=3)。9-NC脂质体和溶液剂经肺部给药后,体内药物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1/2(3.88±0.90)h和(0.72±0.07)h,AUC0→t(215.88±16.47)μg·h·L-1和(95.29±6.04)μg·h·L-1,MRT(3.72±1.65)h和(1.10±0.08)h。结论与溶液剂相比,9-NC脂质体肺部给药后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托氟啶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并考察其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一乳匀法制备托氟啶脂质体,用均匀设计法优化托氟啶脂质体的处方和制备工艺;考察脂质体形态、粒径、粒径分布、Zeta电位、包封率、稳定性及体外释药等特性,对脂质体进行质量评价.将托氟啶脂质体分别进行小鼠灌胃和静脉注射给药,眼底静脉丛取血,HPLC测定血药浓度,用DAS(1.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所制得的脂质体形态圆整,大小均匀;平均粒径400 nm,多分散性指数0.448.Zeta电位-6.4 mV,平均包封率86.9%;脂质体的体外释药符合双相动力学数学模型.小鼠口服脂质体相对于口服托氟啶(TFu)混悬液的生物利用度为199%,小鼠静脉注射脂质体相对于注射TFu溶液的生物利用度为115%.结论 采用薄膜分散-乳匀法制备TFu脂质体,工艺简单,包封率较高,且稳定性良好;托氟啶脂质体经小鼠口服给药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注射脂质体与注射TFu乙醇-水溶液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1.
盐酸青藤碱传递体体外经皮渗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盐酸青藤碱传递体,并对其体外透皮特性进行考察。方法:逆相蒸发法制备盐酸青藤碱传递体,采用透皮扩散仪,以小鼠皮肤进行体外透皮试验,比较盐酸青藤碱在水溶液、脂质体以及传递体等不同载体中的透皮行为。结果: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的盐酸青藤碱传递体的平均包封率达64.9%。盐酸青藤碱传递体的药物累积透过量明显高于普通脂质体和水溶液。结论:盐酸青藤碱传递体的制备工艺可行,且以传递体为载体,可以促进盐酸青藤碱的经皮转运。  相似文献   

12.
丹皮酚脂质体体外透皮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丹皮酚脂质体,考察其作为经皮给药载体的透皮特性。方法薄膜-超声法制备丹皮酚脂质体;采用透皮扩散仪,以小鼠皮肤进行体外经皮渗透实验,考察丹皮酚脂质体的经皮渗透行为及皮内滞留药物量。结果制得的丹皮酚脂质体主要为单室脂质体,平均包封率为72.8%,平均粒径为163.8 nm。体外经皮渗透试验表明,与50%的乙醇溶液相比,脂质体透皮速率较慢,但皮肤中药物滞留量明显增加。结论丹皮酚脂质体制备工艺可行,能使药物在皮肤中蓄积,持续平稳释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处方及工艺,制备冬凌草甲素长循环冻干脂质体,延长冬凌草甲素体内循环时间。 方法:乙醇注入法制备冬凌草甲素长循环脂质体,冷冻干燥技术制备脂质体冻干制剂。使用葡聚糖凝胶柱纯化脂质体,单因素实验考察不同处方因素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研究冻干脂质体复溶后粒径大小、分布及体外释放曲线。大鼠尾静脉给药后,HPLC测定血药浓度,KineticaTM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比较长循环脂质体与普通制剂的药动学特性。 结果:最优长循环脂质体处方为:大豆磷脂∶胆固醇∶DSPE-PEG 2000=1∶0.5∶1.8(w/w),药脂比为1∶6(w/w)。葡萄糖∶甘露醇=3∶1合用作为冻干保护剂,脂质体包封率约65%。复溶后脂质体平均粒径164 nm,分布均匀,长循环脂质体体外释放具缓释效果。大鼠静脉注射冬凌草甲素制剂均符合二室模型,长循环冻干脂质体的MRT约为普通脂质体及溶液组的2倍和6倍;AUC约为普通脂质体及溶液组的2倍及3倍,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选用合适的处方及工艺可得到包封率较高的冬凌草甲素长循环脂质体冻干制剂,显著提高冬凌草甲素大鼠体内循环时间和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4.
鲑鱼降钙素大鼠肺部给药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多肽类药物鲑鱼降钙素 (sCT)肺部给药后体内的血药浓度改变及不同渗透促进剂的促渗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sCT溶液经大鼠肺部给药后的体内血清降钙素浓度 ,同时比较不同给药方式、不同渗透促进剂及不同 pH值下的血药浓度 ,并与肌内注射对照 ,计算不同条件下sCT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Fr)。 结果 :与肌内注射相比 ,2 μg·kg-1的sCT溶液经肺部给药的Fr值为 12 1.0 % ,渗透促进剂苄泽 78、牛磺胆酸钠、卵磷脂、壳聚糖、辛酸钠及酸性环境 (pH3.0 )均可显著增加sCT的肺部吸收。结论 :sCT经肺部给药后吸收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槲皮苷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并探讨葡萄糖对二者结合的影响。方法 应用光谱法研究槲皮苷与HSA的作用机制,以双对数方程和能量转移原理计算槲皮苷与HSA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和结合距离;根据热力学参数判断二者的作用力类型;用同步荧光光谱考察槲皮苷对HSA构象的影响;观察葡萄糖浓度对反应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的影响。结果 槲皮苷对HSA的荧光猝灭过程为生成复合物的静态猝灭;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结合距离小于7 nm;二者主要以疏水作用力相结合;槲皮苷与HSA的相互作用改变了色氨酸残基所处的微环境;葡萄糖的加入使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均增加。结论 槲皮苷能与HSA结合并改变HSA的构象,生理浓度的葡萄糖可增加槲皮苷与HSA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备盐酸纳曲酮多囊脂质体(DepoNTX),并考察其理化性质和体内外释放行为。方法:采用复乳法制备盐酸纳曲酮多囊脂质体;RP-HPLC法测定含量、包封率和体内外释放特性;以包封率为指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筛选、优化工艺和处方;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多囊脂质体形态、用库尔特计数仪测定其粒径和粒度分布。结果:最佳条件是卵磷脂/胆固醇为1:1(摩尔比);形成复乳的振荡时间为10s;L-赖氨酸的浓度为40mM;初乳的体积和第二水相的体积比为1:2.5。粒径范围为(5~50)μm,平均粒径为12.4μm。盐酸纳曲酮在生理盐水中120h的累积释放度可达到(80~85)%,在血浆中较生理盐水释放快;大鼠皮下注射DepoNTX,与盐酸纳曲酮溶液相比,消除时间明显延长。结论:制备的DepoNTX包封率较高;粒子表面呈光滑球形,内部具有非同心的多囊泡结构;体内外释放结果表明,DepoNTX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制备苍艾油传递体,并对其体外释药行为进行考察。方法 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以胆酸钠及丙二醇为膜软化材料的苍艾油传递体,通过石油醚萃取-UV法测定其包封率;并通过HPLC检测指标性成分丁香酚,研究其体外释放及经皮渗透行为。结果 通过优选处方制得的苍艾油传递体的平均粒径为(149±4.37)nm,多分散指数为0.189±0.024,包封率为(89±2.50)%,Zeta电位为(-42.95±1.78)mV。体外释放结果显示苍艾油体外释放在6 h基本达到稳态,而苍艾油传递体及苍艾油脂质体到12 h仍呈持续释放趋势;体外经皮渗透结果显示从6 h开始苍艾油传递体较苍艾油脂质体及苍艾油均具有更高的累积渗透量(P<0.05)。结论 通过优选工艺制备的苍艾油传递体外观圆整、粒径分布较窄,在增加苍艾油溶解度的同时,还能起到一定的缓释效果,且将其通过体外经皮给药后还能显著增加苍艾油的透皮效率,是一个有较好潜力的经皮给药载体。   相似文献   

18.
中药经皮给药属于中医外治法范畴,也是中药给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药物制剂新剂型和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被动和主动促透技术在中药经皮给药领域已实现较为广泛的应用,前者如凝胶贴膏、微乳、柔性脂质体等,后者包括微针、离子导入、超声导入等。两种技术相结合或可进一步提高药物经皮吸收的效率,扩大经皮给药的药物适用范围。促透技术能够显著提高中药成分的溶解度,促进中药的经皮吸收,同时增强疗效和患者顺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