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和前列腺素E1脂微球联合应用对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肝静脉闭塞病的预防作用。方法 对2l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在移植第-7天至第 30天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和前列素E1脂微球,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2l例病人中只有2例在第 18、 2l天发生肝静脉闭塞病。低分子肝素和前列腺素E1脂微球联合应用未观察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 低分子肝素和前列腺素E1脂微球联合应用对预防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肝静脉闭塞病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肝静脉闭塞病(hepatic veno-occlusive desease,VO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的一种以黄疸、肝区疼痛、体重增加和腹水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发生率最高达54%,死亡率高达67%.因此,有效预防VOD的发生至关重要.作者采用前列腺素E1联合低分子肝素作为预防措施,实施的2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无1例VOD发生.其中,低分子肝素的应用具有抗凝但不加重出血倾向的优势.本文就低分子肝素应用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ion, Allo-PBSCT)后肝小静脉阻塞病(hepatic veno-occlusive disease, HVOD)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我科2001~2007年共完成了115例Allo-PBSCT,所有患者均采用联合脂质体前列腺素E1和低分子肝素方案预防HVOD,并监测肝肾功能、腹围、体重等变化.115例Allo-PBSCT患者中,HVOD发生率为8.7%(10/115),10例HVOD采用增加脂质体前列腺素E1和低分子肝素用药剂量,积极护肝、利尿、退黄及对症支持治疗.结果:除1例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外,其余患者全部治愈并存活.结论:采用联合脂质体前列腺素E1和低分子肝素预防方案能降低HVOD的发生率,HVOD一旦确诊,采用增加脂质体前列腺素E1和低分子肝素用药剂量,并积极护肝、利尿、退黄及对症支持治疗是减少HVOD死亡率的良好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后严重肝静脉闭塞病(VOD)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方法 1例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患者+36天发生严重VOD,+129天发生Ⅲ度AVB.予肝素钠、前列腺素E1脂质微球治疗,以及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结果患者抢救成功,已存活17个月,恢复情况良好.结论 VOD可在骨髓移植+20天以后出现;低剂量肝素和前列腺素E1防治严重VOD有效,安置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对Ⅲ度AVB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马利兰/环磷酰胺(BU/CY)预处理方案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并发肝静脉闭塞病(HVOD)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临床观察本院45例BU/CY预处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通过早期及时应用前列地尔加门冬氨酸预防HVOD,通过密切观察病情、溶栓及抗凝的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各种综合护理措施,减少HVOD的发生率。结果:45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中37例有不同程度的转氨酶升高,3例发生肝静脉闭塞病,发生率为6.67%,通过综合治疗及积极护理后,3例肝静脉闭塞患者均完全恢复。结论:完整而系统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是BU/CY预处理方案并发肝静脉闭塞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黄河  林茂芳 《浙江医学》2000,22(7):394-395,397
目的 探讨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后严重肝静脉闭塞病(VOD)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方法1例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患者+36天发生严重VOD,+129天发生Ⅲ度AVB。予肝素钠、前列腺素E,脂质微球治疗,以及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结果 患者抢救成功,已存活17个月,恢复情况良好,结论 VOD可在骨髓移植+20天以后出现,低剂量肝素和前列腺素E1防治严重VOD有效,安置永久  相似文献   

7.
蔡茂生 《疑难病杂志》2009,8(10):617-618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前列腺素E_1脂质微球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经静脉造影或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确诊的DVT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联合治疗组(39例)用低分子肝素钙和前列腺素E_1脂质微球治疗14 d后再用华法令3个月;常规治疗组(33例)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14 d后再用华法令3个月,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71.8%vs 36.4%,P<0.05),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前列腺素E_1脂质微球治疗DV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微球脂制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前列腺素E1微球脂制剂10μg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点滴.对照组应用川芎嗪300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点滴,均为每日1次,连续应用14天.结果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日常生活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前列腺素E1微球脂制剂对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梁梅梅 《微创医学》2002,21(4):574-575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方法,而肝静脉闭塞病(VOD)是HSCT的早期严重并发症之一.我科近1年来完成的8例HSCT中,有1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并发VOD,经抢救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肝静脉阻塞病的护理。方法总结了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肝静脉阻塞病从病情观察,皮肤护理,饮食需求,腹水引流方面进行护理。结果经过积极的治疗与护理,3例患者好转出院。结论早发现、早治疗是治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肝静脉阻塞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肝静脉闭塞病(HVOD)的临床及超声表现。方法对allo-HSCT前后的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观察腹腔脏器的超声图像改变,并将发生HVOD患者的临床和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移植后进行超声检查的患者共137例,发生HVOD患者7例,发生率5.1%,发生时间7-23天,血清胆红素65-271μmol/L,部分患者出现右上腹痛(5/7,71.4%),肝大(6/7,85.7%),体重增加(7/7,100%),腹水(7/7,100%)。同移植前比较,患者在移植后发生肝大、肝静脉纤细、脾体积增大及腹水等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肝实质损害、胆囊壁增厚等变化,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移植后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增加和腹水,应警惕HVOD的可能,床旁腹部超声检查能为其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素联合肝干细胞(WB-F344细胞)经脾移植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构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慢病毒载体,体外培养、扩增WB-F344细胞,携带GFP基因的慢病毒转染WB-F344细胞.通过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建立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造模后24 h分别将1 mL含2×107个肝干...  相似文献   

13.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和骨髓混合移植治疗白血病1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和骨髓混合移植治疗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12例白血病患者,人白细胞抗原(HLA)配型全相合11例,2个位点不相合1例,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和骨髓联合移植,环孢素A联合甲氨蝶呤加/不加吗替麦考酚酯方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 12例患者均获得异体植活,中性粒细胞(ANC)〉0.5×109L-1,血小板(BPC)〉20×109L-1的中位时间分别为移植后的11 d(10-15 d)和14.5 d(11-43 d)。有3例发生了Ⅰ度急性GVHD,1例发生了Ⅱ度急性GVHD。在可评估的7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了局限的慢性GVHD。有3例患者因白血病复发而死亡,另1例因植活后感染死亡,其余8例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2-29个月),均无病生存。结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和骨髓混合移植对HLA配型全相合和部分相合患者是安全有效的移植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以马利兰和环磷酰胺(Bu-CY2)为预处理方案的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例MDS患者进行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术,以Bu-CY2为预处理方案,Bu 4 m g.k-g 1.d-1,-7 d~-4 d,CY 60 m g.k-g 1.-d 1,-3 d~-2 d。输入单个核细胞数(MNC)为3.38×108/kg(2.4×108/kg~4.6×108/kg),CD 34+细胞数5.81×106/kg(1.2×106/kg~8.5×106/kg),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数2.88×105/kg(1.61×105/kg~4.56×105/kg)。以霉酚酸酯加环孢素A(C sA)和短程氨甲蝶呤(MTX)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前列腺素E1脂质微球预防肝静脉阻塞病。结果:6例患者中性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为18 d(13~21 d),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为21 d(13~24 d)。经DNA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分析和染色体检查,均为供者骨髓植活。早期死亡率为0,移植后随访时间为27个月(6~60个月)。目前实际无病生存6例,缓解期实际生存率100%。结论:以Bu-CY2为预处理方案的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是治疗MDS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自体造血干细胞混合HLA半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及移植相关并发症. 方法: 分析1995-01/2003-01我院33例自体造血干细胞混合HLA半相合骨髓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17(51%)例患者发生了轻、中度口腔黏膜炎,重症出血性膀胱炎和肝VOD者各1例,白质脑病1例,全身放射治疗后发生脑水肿1例,1例移植期间出现结核性胸膜炎,并发间质性肺炎. 对可评估的性别不同的10例供受者性染色体分析发现3例(30%)移植后形成混合嵌合体,仅2例发生皮肤cGVHD. 随防42(6~96) mo,19例(57.6%)无病存活,4例(12.1%)移植相关并发症死亡,8例(24.2%)术后复发,2例(6.1%)发生了移植后MDS. 结论: 自体造血干细胞混合HLA半相合异体骨髓移植,能够有效诱导GVL效应,提高疗效,减少复发,且并无增加移植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赵鹏  张燕  孙志强  卢英豪  何玲  黄懿  熊杰  王季石 《重庆医学》2015,(32):4538-4540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不同的死亡原因,对影响移植术后患者长期生存的不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采用经典改良白消安/环磷酰胺(Bu/Cy )为基础的预处理方案,配合经动员的骨髓和(或)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输注,辅以预防感染、控制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治疗,并观察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期间及随访过程中发生死亡的患者,进行死亡原因的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死亡患者中,11例疾病复发,15例严重感染(其中9例合并GV HD ,Ⅰ~Ⅱ度GV HD3例,Ⅲ~Ⅳ度GV HD者6例),2例造血功能衰竭,2例颅内出血,1例肺水肿,1例猝死,1例严重肠道GV HD ,1例疾病进展,1例溶血危象。移植后100 d内移植相关病死率为5.7%,移植后100 d至1年内移植相关病死率为8.1%,3年病死率为16.2%,5年病死率为16.7%。结论感染、GV HD和疾病复发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的最常见死因。移植后1年内容易发生致命性的感染,且感染常常合并GVHD ,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12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6例.预处理方案均为BU/CY,采用以CsA、MMF、ATG加短程MTX常规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非亲缘移植加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结果 12例患者移植后均造血重建,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1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2例.移植后100d内移植相关死亡率(TRM)8.3%(1/12),死于aGVHD、感染;移植后100d至2年内TRM为16.7%(2/12),分别死于cGVHD、感染及白血病复发.其余9例无病生存1~24个月,DFS为75%(9/12).结论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惟一可能治愈白血病的方法,值得推广和进一步总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自体(auto-)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或异体(allo-)HSCT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疗效。方法 57例CML接受HSCT治疗,其中8例采用净化auto-HSCT、39例相关allo-HSCT、10例无关allo-HSCT。预处理方案:32例接受全身放疗+环磷酰胺(TBI+CY)、24例改良BuCY(羟基脲、马利兰、阿糖胞苷、环磷酰胺)、1例MACC(马法兰、阿糖胞苷、环磷酰胺、环已亚硝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相关移植环孢素A+甲氨蝶呤(CsA+MTX)、无关移植CsA+MTX+霉酚酸酯(MMF)+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方案.Kaplan-Meier生存模型评估移植后无病生存期。结果 8例接受激活骨髓联合反义寡核苷酸或联合STI571体内外净化自体移植后,除1例死于移植中相关并发症外,其余均获得部分或完全细胞或分子遗传学缓解。49例allo-HSCT患者除1例死于肝静脉闭塞综合征(VOD)和1例移植前急变患者移植后无效,其余患者均获完全缓解。移植中感染发生率为33.3%,VOD发生率7.0%,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22.8%,巨细胞病毒间质性肺炎8.8%,VOD、出血性膀胱炎和巨细胞病毒间质性肺炎均发生在异体移植患者。急性和慢性GVHD在相关与无关移植分别为41.0%和48.6%与40.0%和42.9%。移植后白血病复发率自体移植57.1%、异体移植12.8%。移植后5年无病生存率在自体与异体移植分别为25.0%和61.7%。移植前慢性期与加速期和急变期患者allo-HSCT后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0.7%和34.1%,相关与无关allo-HSCT后无病生存期存在差异(P<0.05)。结论 allo-HSCT对CML患者,尤其是移植前慢性期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治愈率;CsA+MTX+MMF+ATG四联预防无关allo-HSCT中GVHD能降低移植后GVHD的发生率及程度;采用净化骨髓自体移植能延长CML患者生存期,甚至少部分患者可获得临床治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非亲缘性双份脐血移植(CBT)治疗成人体重急性白血病的可行性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3例成人体重(〉50kg)急性白血病患者(1例ALL-NR,2例ANLL.CRl)进行双份无关供者脐血移植,预处理方案采用白消安/环磷酰胺(BU/Cy)方案加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用环胞菌素A(CsA)、甲氨蝶呤(MTX)及霉酚酸酯(MMF)±赛尼哌(Zenapax);肝静脉闭塞病(VOD)的预防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及肝素。结果 例1、例2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0.5×10^9/L的时间分别为+17d、+16d。血小板〉50×10^9/L的时间为+40d、+37d;DNA指纹图分别在+18d、+21d外周血VNTR检测显示为供者1型;例1+33d骨髓象完全缓解;+120d出现复发。例2染色体核型为46,XY;于+55d血型转为A型。目前已无病存活50个月。例3于+27d回输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恢复自身造血,目前无病生存46个月。结论 对于成人体重受者接受HLA配型部分相合的2份脐血移植在临床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应用氟康唑和伊曲康唑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1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其中应用氟康唑60例,伊曲康唑55例,比较两组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转归情况。结果氟康唑组和伊曲康唑组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8.3%和5.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9),发生部位都以肺部为主,中位发生时间无明显差异;伊曲康唑副反应较大(P=0.038)。结论氟康唑与伊曲康唑预防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侵袭性真菌感染效果相近,氟康唑成本低、副作用少,更适合应用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真菌感染的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