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 1989年报道第 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后白血病复发患者采用供者淋巴细胞输注 (DLI)治疗获得成功[1 ] 以来 ,许多研究报告已肯定DLI对治疗各种类型白血病allo HSCT后白血病复发有较好的疗效。目前DLI除用于恶性血液病和实体瘤allo HSCT后肿瘤复发的患者外 ,发展到预防allo HSCT后白血病的复发 ,甚至有人提出用DLI作为白血病化疗获完全缓解(CR)后的强化治疗[2 ,3 ] 。现就有关DLI治疗各类白血病的疗效、治疗方案、应用时机选择、并发症的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慢性肾功能衰竭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外周血T细胞克隆性增殖的特性和意义. 方法:通过RT-PCR方法扩增11例膜性肾病(MGN)3例、膜增殖性肾炎(MPGN)3例、IgA肾病(IgAN)4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1例.MH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细胞受体(TCR)Vβ24个亚家族基因的CDR3,阳性的PCR产物进一步经荧光素标记和基因扫描的方法分析产物CDR3的长度及序列,了解T细胞的克隆性.结果:11例MHD患者中仅表达1~10个TCRVβ的亚家族,其中2例只表达Vβ3一个亚家族,分别为寡克隆及双克隆性.最常见的TCR Vβ亚家族是Vβ3,其次Vβ8、Vβ19、Vβ22,再次为Vβ10、Vβ23.11例患者的透析时间与TCR Vβ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646,ρ=0.044);用协方差分析MGN、MPGN、IgAN三个病种的TCR Vβ表达差别:不同透析时间的TCR Vβ表达的数量不同(F=10.193,P=0.019),而MGN、MPGN、IgAN三个病种之间的表达量没有显著的差异(F=1.772,P=0.249).结论:MHD患者外周血存在着TCR Vβ亚家族T细胞倾斜分布的现象,并有克隆性增殖的特征,提示大部分MHD患者存在某些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和有相同的免疫刺激原.透析时间愈长,TCR Vβ表达的数量愈少,提示长期血液透析可能是MHD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一个原因;而 MGN、MPGN、IgAN三个病种之间TCRVβ的表达量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用rIL2和自体外周血克隆化LAK细胞体外二步净化白血病髓后行ABMT,移植后体内再用rIL2/LAK细胞治疗;4例行ABMT白血病病人用rIL2/LAK细胞体内外净化后,2例对化疗无效的病人获CR,4例病人移植后至1994年9月持续缓解8-14月,移植后第3周末测定外周血N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另3例未净化行ABMT白血病病人;rIL2/LAK细胞体外二步净化骨髓不影响CFU-GM回收率,移植后不曩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应用氟康唑和伊曲康唑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92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予短疗程(30d)氟康唑或伊曲康唑行真菌一级预防,其中应用氟康唑134例,伊曲康唑58例,比较两组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和转归情况。结果氟康唑组和伊曲康唑组移植30、60、90、180d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9.0%和5.2%、16.5%和6.9%、17.2%和8.7%、22.0%和16.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70、0.081、0.128、0.309),但移植后60d时P值明显较小。真菌感染发生部位均以肺部为主。患者均能很好耐受两药,但伊曲康唑副反应较大(19.0%vs2.2%,P=0.000)。结论短疗程伊曲康唑与氟康唑预防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侵袭性真菌感染在移植60d时伊曲康唑较氟康唑显示了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联合应用治疗老年人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九例徐兵,周淑芸,刘启发,宣文兰一、临床资料1990年5月至1994年8月我院收治了9例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60~74岁,平均65.7岁。其中IgG型7...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后并发肺结核的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例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后并发肺结核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资料.[结果]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后结核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多不典型,但多伴有发热.[结论]虽然发热的特点与热型等都不典型,但对移植治疗后发热的患者,特别是经过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要高度警惕并发结核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影响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1995年-2011年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接受a110—HSCT的200例ALL患者,分析影响移植疗效的因素,包括年龄、免疫分型、BCR/ABL融合基因、移植前疾病状态、HLA配型、预处理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CsA减免和供体淋巴细胞输注(DLI)等。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891d(367~6212d),复发55例,总复发率为27.5%。死亡82例,总病死率为41.0%。单因素及Cox回归模型分析均显示具有BCR/ABL融合基因及移植时非CR状态是复发与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ALL患者预后较差,allo-HSCT后复发率及病死率较高,复发与死亡的危险因素有Ph染色体和移植时非CR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迟发性非感染性肺部并发症(LONIPC)的发生和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8月144例接受allo-HSCT并存活超过3个月的患者资料,统计LONIPC的发生率,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44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149(103~2151)d,其中24例(16.7%)被诊断为LONIPC,发病中位时间为allo-HSCT后235(116~950)d.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LONIPC的发生与巨细胞病毒(CMV)抗原血症(P=0.000)、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P=0.026)、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P=0.002)显著相关.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ONIPC发生的危险因素为cGVHD(OR=18.804,P=0.004)和CMV抗原血症(OR=14.376,P=0.000).结论 LONIPC是allo-HSCT晚期主要的并发症之一,eGVHD和CMV抗原血症是allo-HSCT后LONIPC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阻塞性细支气管炎(BO)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患者最为常见的迟发性非感染性肺部并发症(LONIPC)之一,其发病率为6%~26%,死亡率高达60%,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1-3].因BO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观察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治疗BO的疗效,并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探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BO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影响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1995年—2011年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接受allo-HSCT的200例ALL患者,分析影响移植疗效的因素,包括年龄、免疫分型、BCR/ABL融合基因、移植前疾病状态、HLA配型、预处理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CsA减免和供体淋巴细胞输注(DLI)等。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891d(3676 212d),复发55例,总复发率为27.5%。死亡82例,总病死率为41.0%。单因素及Cox回归模型分析均显示具有BCR/ABL融合基因及移植时非CR状态是复发与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ALL患者预后较差,allo-HSCT后复发率及病死率较高,复发与死亡的危险因素有Ph染色体和移植时非CR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