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296篇
  免费   16882篇
  国内免费   11047篇
耳鼻咽喉   1015篇
儿科学   2649篇
妇产科学   1815篇
基础医学   13181篇
口腔科学   2420篇
临床医学   24941篇
内科学   23019篇
皮肤病学   2338篇
神经病学   5904篇
特种医学   45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1篇
外科学   10545篇
综合类   65104篇
预防医学   15645篇
眼科学   2085篇
药学   40169篇
  251篇
中国医学   26772篇
肿瘤学   7719篇
  2024年   1729篇
  2023年   6065篇
  2022年   6536篇
  2021年   7334篇
  2020年   7462篇
  2019年   8194篇
  2018年   4422篇
  2017年   7485篇
  2016年   7711篇
  2015年   8494篇
  2014年   11934篇
  2013年   11814篇
  2012年   15512篇
  2011年   16705篇
  2010年   15513篇
  2009年   15219篇
  2008年   15065篇
  2007年   14665篇
  2006年   13614篇
  2005年   13265篇
  2004年   11258篇
  2003年   7209篇
  2002年   3585篇
  2001年   3306篇
  2000年   2932篇
  1999年   2654篇
  1998年   2021篇
  1997年   1582篇
  1996年   994篇
  1995年   819篇
  1994年   733篇
  1993年   696篇
  1992年   645篇
  1991年   636篇
  1990年   545篇
  1989年   496篇
  1988年   438篇
  1987年   337篇
  1986年   271篇
  1985年   145篇
  1984年   72篇
  1983年   56篇
  1982年   5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研究益气开秘方联合伊托必利及乳果糖对气阴两虚型便秘患者疗效及血清5-羟色胺(5-HT)、胃动素(MOT)、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气阴两虚型便秘患者16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应用伊托必利和乳果糖。观察组加用益气开秘方。两组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疗效,临床症状评分,血清5-HT、MOT及VIP水平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62%,较对照组89.29%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5-HT及VI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 治疗后两组血清MOT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57%较对照组11.90%明显更低(P<0.05)。结论:应用益气开秘方联合伊托必利及乳果糖对气阴两虚型便秘患者的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并可改善患者的血清5-HT、MOT及VIP水平。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麻黄细辛附子汤(MXF)干预肾阳虚外感小鼠的药效作用及其对正常小鼠的毒性作用差异,并考察其效-毒作用机制。方法BABL/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正常毒性低、中、高剂量组;肾阳虚外感模型组;肾阳虚外感低、中、高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6 d,记录体重、肛温等药理指标并观察小鼠的一般体征,检测生化指标、炎症因子。结果药效实验中,与正常组小鼠相比,肾阳虚外感模型组小鼠生化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乳酸盐脱氢酶(LD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尿素(urea)含量明显升高(P<0.05),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去化蛋白(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干扰素-γ(INF-γ)以及白介素12(IL-12p70)含量升高明显(P<0.05)。经给药治疗后,各给药组CK、ALT、urea等生化指标含量较模型组有所回调,各给药组IL-6、IL-10、IFN-γ等炎症因子含量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回调;毒性研究中,各给药组生化指标CK、urea、半胱氨酸(CYS-C)的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炎症因子白介素-10(IL-10)含量明显上升、白介素-12(IL-12p70)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经MXF给药治疗后,肾阳虚外感给药组小鼠的一些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调,MXF可通过调节IL-6、IL-10、IFN-γ、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改善机体的炎症反应;而正常小鼠给予不同剂量的MXF后心脏、肝脏和肾脏功能出现失调,机体通过细胞转移、打破免疫应答的平衡,从而使正常小鼠出现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究芒针深刺秩边穴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健康雄性Wister大鼠81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芒针组(正常组9只,其余两组各36只),采用改良Allen's造模法制备大鼠脊髓中度损伤模型,模型组不做特殊处理,芒针组采用芒针深刺秩边穴,每日1次,每次30 min。分别于术后1 d、3 d、5 d、7 d行BBB(Basso-Beattie-Bresnahan)运动功能评分;术后1 d、3 d、5 d、7 d取受损段脊髓组织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结果术后5 d和7 d,芒针组大鼠BBB评分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脊髓损伤后,模型组和芒针组大鼠脊髓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核转录因子kB(NF-kB)、白介素-6(IL-6)含量及HMGB1mRNA、NF-kBmRNA、IL-6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受损的脊髓组织松散,灰质中有许多空洞形成,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芒针治疗后,芒针组大鼠脊髓组织中HMGB1、NF-kB、IL-6含量及HMGB1mRNA、NF-kBmRNA、IL-6mRNA水平较模型组降低,且在3 d、5 d、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损部位的空洞及炎性细胞逐渐减少。结论脊髓损伤后,炎症因子的大量聚集引起级联性炎症反应,影响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芒针的抗炎机制可能包括抑制HMGB1的表达,降低NF-kB信号通路的传导,下调促炎因子IL-6的分泌。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肠炎清合剂对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UC)大肠湿热证患者诱导缓解效果及维持治疗对复发的影响,并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炎症网络方面探讨了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12例符合要求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内服美沙拉嗪肠溶片,1.0 g/次,4次/d;Mayo评分系统≥7分者,加服醋酸泼尼松片,0.75 mg·kg^-1·d^-1;加用双歧杆菌活菌散剂,1包/次,2次/d,餐后温水冲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肠炎清合剂,1包/次,分早晚2次服用。两组疗程均为连续治疗6周,再每周门诊复诊1次。进入缓解期后,两组患者均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0.5 g/次,3次/d,维持治疗;观察组仍内服肠炎清合剂内服,至大肠湿热证评分减少≥90%以上。记录进入6周内缓解期的人数和缓解时间;进行治疗前后结肠镜检查,并进行Geboes指数和Baron法评价;进行治疗前后大肠湿热证评分和Mayo评分;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0,IL^-17,血管活性肠肽(VIP),胃动素(MTL)和神经肽Y(NPY);随访24周,记录复发情况。结果:经6周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100%,黏膜愈合率为96.4%,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89.09%和81.82%(P<0.05),两组患者内镜应答率均为100%;经6周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缓解率为91.23%,高于对照组的76.36%(χ2=4.581,P<0.05),观察组平均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结肠黏膜评分,Geboes指数、大肠湿热证评分和Mayo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外周血IL-6,IL-8和IL^-1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外周血VIP,MTL水平均低对照组(P<0.01),NP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复发率为17.54%,低于对照组的38.18%(χ2=5.955,P<0.05);观察组平均复发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肠炎清合剂用于慢性复发型UC大肠湿热证的治疗,可诱导病情缓解,缩短病程,并能降低复发率,推迟复发时间,并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炎症网络具有调节作用,从而可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65.
目的: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探讨炙甘草汤干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致心律失常(室速和室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炙甘草汤低、中、高剂量组(11.43,22.86,45.72 g·kg~(-1)),稳心颗粒组(2.43 g·kg~(-1)),连续给药干预10 d。末次给药2 h,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法制备大鼠MIRI模型,记录心电图的变化。造模成功后采集血液及心脏组织,检测血清中肌酸肌酶(CK),乳酸脱氢酶(LDH)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心肌肌钙蛋白(CtnI)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PI3K,Akt,mTOR的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心肌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自噬标志物Beclin1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及磷酸化p-PI3K,p-Akt,p-mTOR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100%发生室速,91.67%发生室颤;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CK,LDH,AST以及CtnI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心肌组织中PI3K,Akt,mTOR表达显著升高(P0.01),LC3-Ⅱ/LC3-Ⅰ与Beclin1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炙甘草汤高剂量组室速、室颤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较其他给药组持续时间短(P0.01);炙甘草汤高剂量组CK,LDH,AST水平及CtnI含量显著降低(P0.01);炙甘草汤给药组的PI3K,Akt,mTOR的表达随剂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1);LC-3,Beclin1的表达随炙甘草汤各剂量组的增加有不同程度地下降(P0.01),而PI3K/Akt/mTOR相关蛋白表达比值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炙甘草汤预处理能使异常升高的心肌酶CK,LDH,AST,CtnI降低,抑制细胞的过度自噬,上调PI3K,Akt和mTOR的表达,说明炙甘草汤抗MIRI致心律失常的作用可能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抑郁大鼠海马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β-链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120只,随机取20只作为正常组,另100只大鼠用于制备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抑郁模型。再将CUMS抑郁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低、中、高剂量组,氟西汀组,每组20只。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3.25,6.5,13 g·kg~(-1);氟西汀组灌胃盐酸氟西汀10 m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1次/d,共干预21 d。应用糖水偏好和强迫游泳实验评估抑郁行为,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大脑海马组织中PI3K,Akt,GSK3β以及β-catenin蛋白水平及其磷酸化水平。结果:给药21 d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糖水偏好显著下降(P0.01);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延长(P0.01);PI3K,p-PI3K p110,p-PI3K p85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Akt,p-Akt Thr308,p-Akt Ser473,p-GSK3βSer9,β-catenin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GSK3β,p-GSK3β Tyr216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中、高组大鼠糖水偏好显著增加(P0.01);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缩短(P0.01);PI3K总蛋白,PI3K p110和PI3K p85亚基蛋白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p-Akt Thr308和p-Akt Ser473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p-GSK3β Ser9,β-catenin水平显著增高(P0.01),而GSK3β,p-GSK3β Tyr216水平却明显降低(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通过提高大鼠海马组织PI3K蛋白水平及活性,激活Akt,抑制GSK3β活性,阻止β-catenin降解,即提高大鼠海马组织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保护海马神经元。  相似文献   
67.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在武汉暴发并蔓延至全国,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挑战。部分COVID-19感染者早期发病并不十分凶险,但后期会突然加速进展,病人很快进入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状态,李兰娟院士等提出了"细胞因子风暴"概念。但目前并没有特效药物,认为IL-6是诱发细胞因子风暴的重要通路,本文结合相关文献的复习和分析,旨在综述IL-6受体阻断剂托珠单抗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患者使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8.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0,(3):215-219
目的:观察凉血通瘀方对急性脑出血伴有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炎性指标TNF-α和IL-1β的影响,探讨凉血通瘀方治疗脑出血的可能机理。方法:选取急性脑出血伴有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3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凉血通瘀方,疗程14 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风病类诊断评分、胃肠症状积分、NIHSS评分、脑出血量及血清TNF-α及IL-1β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各观察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3%,略高于对照组的81.8%;治疗组中风病类诊断评分、胃肠症状积分、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脑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TNF-α及IL-1β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凉血通瘀方治疗急性脑出血伴有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不仅可以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亦能够改善胃肠功能障碍症状,且可显著降低炎症因子表达,减轻炎症反应,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改善胃肠功能障碍,从肠治脑有关。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miR-145调控肝癌腹水模型Th9细胞升高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小鼠H22肝癌腹水模型。造模两周后处死小鼠并分离出脾脏组织,流式细胞术分析肝癌腹水组(MA组)与正常对照组(Control 组)小鼠脾脏Th9细胞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脾脏IL-9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脾脏miR-145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脾脏中PI3K/Akt/mTOR/P70S6K/HIF-1α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分选小鼠脾脏CD4+T细胞,随机分为miR-145 mimics组和NC组,分别应用miR-145-5P mimics、阴性对照寡核苷酸(negative control,NC)进行转染,RT-PCR检测各组miR-145、HIF-1α mRNA及IL-9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 组相比,MA组Th9细胞及其细胞因子IL-9表达均升高(P<0.05),miR-145表达降低(P<0.05),p-PI3K、p-Akt、mTOR、p-mTOR、p-P70S6K、HIF-1α蛋白均升高(P<0.05)。与NC组相比,miR-145 mimics组miR-145显著升高,HIF-1α mRNA及IL-9 mRNA表达下降。结论:肝癌腹水中Th9细胞升高可能与miR-145下降导致的PI3K/Akt/mTOR/P70S6K/HIF-1α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吻合器环形痔切除术(PPH)后配合中药坐浴治疗Ⅱ-Ⅳ度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9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用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用PPH配合中药坐浴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水肿消退、创面愈合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PH配合中药坐浴治疗Ⅱ-Ⅳ度痔疮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