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0篇
  2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对引起假丝酵母菌血症的临床菌株进行分离鉴定,并分析其对氟康唑的耐药性情况,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08年江西44株来自血液的临床分离株,采用CHROMagar显色培养基和Vitek2YST鉴定条进行菌株鉴定,并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委员会制订的CISI M27-A2方案进行氟康唑药敏试验.[结果]在44株临床分离株中,白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和其他假丝酵母菌等分别为14(31.8%)株、18(40.9%)株、3(6.8%)株、2(4.5%)株和7(15.9%)株.其中0~20岁年龄组、20~40岁年龄组、40~60岁年龄组和60~岁年龄组假丝酵母菌的感染率分别为2(4.5%)、3(6.8%)、21(47.7%)、18(40.9%).44株假丝酵母菌中,40(90.9%)株对氟康唑敏感,1(2.3%)株为氟康唑剂量依赖(S-DD)株,3(6.8%)株对氟康唑耐药.ICU病房和烧伤科住院患者较易发生假丝酵母菌血症.其中,22(50%)株假丝酵母菌来源干ICU病房,6(13.6%)株来自烧伤科,其他科室为16(3613%)株.[结论]本次调查中,假丝酵母茵血症的临床菌株以光滑假丝酵母菌为主,其次为白假丝酵母菌,并且非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率约占假丝酵母菌感染的2/3.血液中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为6.8%,仅见于光滑假丝酵母菌和克柔假丝酵母菌.  相似文献   
132.
目的检测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结节分化家族(RND)外排系统的分布,探索其表达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标本分离的59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进行细菌的鉴定与药敏分析,采用PCR技术检测鲍曼不动杆菌中RND主动外排系统的分布情况,比较不同耐药表型的鲍曼不动杆菌间外排泵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量与耐药的关系,并对RND外排系统的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亚胺培南、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高达93.2%、94.9%、88.1%、96.6%、52.5%。59株鲍曼不动杆菌经外排泵及整合子基因PCR扩增检测,adeR、adeS、adeB、adeJ、adeG基因的携带率分别为81.4%、91.5%、93.2%、100.0%、61.0%。不同菌株外排泵基因的表达均不相同,其中庆大霉素、亚胺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组与非耐药组鲍曼不动杆菌adeB、adeJ基因的表达量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deABC外排泵的调控基因adeR、adeS的碱基序列未出现基因突变或插入序列。结论 RND外排系统在鲍曼不动杆菌中普遍存在,RND外排系统中adeB、adeJ基因的表达水平升高与细菌对庆大霉素、亚胺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3.
2008—05—12我所在的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大地震。突如其来的灾难使得我们的同胞伤亡无数。我院急救中心从2008—05—12T17:00/2008—05-13T17:00共抢救严重多发伤患者150例,其中男75例,女75例,年龄1~80岁。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34.
目的了解南昌地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染分布和耐药情况,提高临床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防治水平。方法采用VITEK-32系统鉴定细菌并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南昌地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临床标本中分布以痰液为主,占74.2%,其次是血液占9.4%;该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耐药率较高的有氨曲南、头孢他啶、妥布霉素、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阿米卡星,分别是98.4%、82.6%、75.8%、69.5%、67.2%,而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米诺环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0.3%、7.0%、6.3%、6.3%。结论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可选用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米诺环素和复方新诺明;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耐药性监测,有利于预防和控制医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5.
目的分析我院2007年7月至2008年3月ICU病房使用呼吸机后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主要分离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C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及配套试剂对分离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配套中文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1株细菌中革兰阴性杆菌239株(88.2%),革兰阳性球菌32株(11.8%),非发酵菌占革兰阴性杆菌的82.9%。MRSA检出率为91.7%,未检测到万古霉素耐药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70%(7/10)和66.67%(12/18),未发现对美洛培南和亚胺培南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均低于5%,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4.4%,低于美洛培南的29.1%。鲍曼不动杆菌除对阿米卡星敏感率为80.9%,对其他抗生素的敏感率均低于60%,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敏感率只有41.1%和54.7%。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左旋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分别为100%和82.4%。脑膜脓毒性黄杆菌对左旋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敏感率为100%,对派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为86.6%,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敏感率均很低,分别为0%和11.1%。结论使用呼吸机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耐药性比较严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6.
目的:观察地佐辛麻醉前肌内注射超前镇痛对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20例。组1:手术后行PCEA;组2:在硬膜外麻醉前肌内注射地佐辛5mg,术后行PCEA;组3:手术结束肌内注射地佐辛5 mg同时行PCEA。药物均采用0.000 5%芬太尼+0.2%罗哌卡因。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记录平静及活动时VAS评分,记录平静及活动时PCA按压次数(Demand)与实进次数(Delivery)比值,即D/D比值,据此推算平静及活动时额外芬太尼用量。结果:VAS评分组1明显高于组2、组3(P<0.01),组2与组3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额外辅助芬太尼用量组1最多(P<0.01),组2最少,组2与组3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D/D比值在0~2范围内的病例数组2最多,组1最少(P<0.01),组2与组3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预用地佐辛能显著降低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增强术后芬太尼镇痛效果,具有一定的超前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37.
138.
[目的]分析2006~2007年我院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临床标本经分离培养后,分别采用Microscan-autoscan-4微生物分析仪及VITEK~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及配套药敏卡对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严重,耐药率较高的有替卡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唑肟、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四环素及复方磺胺甲恶唑;耐药率较低的是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洛培南、阿米卡星、妥不霉素.[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高,在治疗时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达到有效治疗及减缓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9.
潘芬  王春  张泓  杨洋  胡付品  朱德妹  蒋晓飞  徐英春  张小江  张峰波  季萍  谢轶  康梅  王传清  付盼  徐元宏  黄颖  孙自镛  陈中举  倪语星  孙景勇  褚云卓  田素飞  胡志东  李金  俞云松  林洁  单斌  杜艳  郭素芳  魏莲花  邹凤梅  胡云建  艾效曼  卓超  苏丹虹  郭大文  赵金英  喻华  黄湘宁  刘文恩  李艳明  金炎  邵春红  徐雪松  鄢超  王山梅  楚亚菲  张利侠  马娟  周树平  周艳  朱镭  孟晋华  董方  吕志勇  胡芳芳  沈瀚  周万青  贾伟  李刚  吴劲松  卢月梅  李继红  段金菊  康建邦  马晓波  郑燕青  郭如意  朱焱  陈运生  孟青  王世富  胡雪飞  沈继录  黄文辉  汪瑞忠  房华  俞碧霞  赵勇  龚萍  温开镇  张贻荣  刘江山  廖龙凤  顾洪芹  姜琳  贺雯  薛顺虹  冯佼  岳春雷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24,(1):53-63
目的 了解2015—2021年CHINET儿童患者分离的肠杆菌目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或商品化药敏试验自动测试仪器法按照CHINET技术方案进行药敏试验,并采用CLSI 2021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 2015—2021年共收到儿童患者分离的肠杆菌目细菌81 681株,占儿童革兰阴性杆菌的50.1%,其中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肠杆菌属是最常见的细菌;菌株主要分离自尿液标本(29.3%)和呼吸道标本(27.7%)。儿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ESBL检出率分别为48.8%~57.6%、49.3%~66.7%和23.1%~33.8%。儿童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的检出率为5.7%~9.5%,呈下降趋势,其中碳青霉烯类耐药克雷伯菌属、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属和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4.1%~22.6%、7.1%~15.7%和2.0%~3.4%。肠杆菌目细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于左氧氟沙星;对阿米卡星、多黏菌素B和替加环素仍具有较好的敏感性。沙门菌属对氨苄西林耐药率>70%,而对头孢曲松耐药率<30%。结论 儿童患者分离的肠...  相似文献   
140.
我院自 1998年 10月~ 1999年 6月 ,对 2 1例瘢痕疙瘩患者组织内注射治疗后 ,再以高强光脉冲治疗 ,取得较好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1例中 ,男 10例 ,女 11例 ;年龄 10~6 5岁 ,病程 2个月~ 8年 ,皮损继发感染愈后 8例 ,术后 2例 ,外伤 3例 ,烫伤后 1例 ,不明原因 7例。共有33块皮损 ,面颊部 12块 ,颈部 3块 ,胸部 8块 ,肩部 2块 ,四肢 5块 ,腹部 1块 ,躯干 2块 ;最大 6 cm× 12cm× 0 .5cm,最小 0 .6 cm× 1.5cm× 0 .1cm。均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疼痛 ,感觉减低不适。1.2 治疗方法1.2 .1 激素治疗 :无论瘢痕疙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