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鼠肾间质纤维化早期是否存在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型的形态学变化.方法:利用单侧输尿管梗阻的方法建立小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常规组织学分析小鼠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a-SMA的表达,肾基底膜六胺银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肾小管基底膜的变化情况,明胶酶谱分析观察肾脏中MMP2和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地建立了小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并被组织学分析证实.免疫组化分析显示肾脏中出现了大量表达a-SMA的细胞,肾基底膜六胺银染色和透射电镜分析显示小鼠肾间质纤维化早期肾脏出现了肾小管基底膜局部断裂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迁出的改变,明胶酶谱分析显示小鼠肾脏中MMP2和MMP9于肾间质纤维化早期有一过性增高变化.结论:肾小管基底膜局部断裂,肾小管上皮细胞迁出以及MMP2和MMP9的表达变化参与了小鼠肾间质纤维化早期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型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根皮素能否通过抑制黏着斑激酶(FAK)改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方法 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经TGF-β1(10 ng/mL)诱导建立肾纤维化细胞模型,并构建单侧输尿管梗阻(UUO)肾间质纤维化小鼠模型。通过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及小鼠肾脏组织中α-SMA、FN的蛋白表达水平,明确根皮素体内外抗肾纤维化作用;检测实验小鼠血清中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分析根皮素的肾保护作用;以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根皮素对UUO小鼠肾脏病理学改变和胶原纤维沉积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TGF-β1诱导的NRK-52E细胞和UUO小鼠肾组织中FAK、p-FAK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分子对接预测根皮素与FAK蛋白的潜在结合模式和结合能力;使用FAK抑制剂PND-1186,探究根皮素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结果 根皮素可逆转TGF-β1所致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及UUO小鼠肾组织中α-SMA、FN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且显著降低UUO小鼠血清中Cr、BUN水平,改善UUO小鼠肾小管扩张、炎性细胞浸润及间质胶原沉积;根皮素可以显著抑制UU...  相似文献   

3.
张璟  周飞舟  邹贵勉 《重庆医学》2007,36(5):411-413,416
目的 探讨肾脏组织中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肾间质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择不同类型肾脏疾病患者53例,按肾间质病理损伤程度对肾组织标本进行分组:正常对照组5例、轻度损伤组18例、中度损伤组19例、重度损伤组11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计算机真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检测肾间质的TSP-1、VEGF、CD34、TGF-β1、α-SMA和Ⅳ型胶原表达情况.结果 在正常对照组,TSP-1无阳性表达;TGF-β1在肾小管上皮细胞浆偶见表达;α-SMA仅在血管壁表达;肾间质Ⅳ型胶原在肾小管基底膜、动脉管壁呈线状表达.而VEGF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及足突细胞浆均可见表达,CD34在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达.随着病变程度加重, TSP-1、TGF-β1、α-SMA和Ⅳ型胶原其表达量及面积显著增加(P<0.01),与肾间质病理损害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86,0.674,0.779,0.784).而VEGF及CD34表达量及面积则显著递减(P<0.01),与肾间质病理损害程度呈显著负相关(r=-0.715,-0.672).结论 随着肾间质病理损伤程度加重,TSP-1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肾间质区表达增强,与肾间质损害程度呈显著正相关;VEGF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足细胞表达减弱,与肾间质损害程度呈显著负相关.提示TSP-1与VEGF对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作用失衡,使肾小管周围毛细胞血管减少,加重肾组织缺氧,导致慢性肾间质纤维化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改善糖尿病肾病纤维化的机制。方法 C57BL/6J小鼠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1型糖尿病(DM)模型, 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柠檬酸盐缓冲液,成模后按照分组以100μg/(kg·d)的剂量给予FGF21。干预4个月后留取24h尿样检测各组小鼠肾功能后,处死小鼠后收集血清及组织,观察各组小鼠肾脏纤维化情况同时检测肾脏纤维化指标蛋白含量变化、与肾脏纤维化发生关系密切的细胞外基质(ECM)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生物标志物的表达水平。结果 糖尿病成模后4个月小鼠组织学检测显示,与非糖尿病小鼠比较,肾小球和肾小管中出现明显的胶原蛋白累积诱导纤维化。同时肾脏中多种纤维化标志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外基质在细胞内堆积程度显著增加,诱导细胞外基质堆积的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也显著增强。FGF21给予干预后,上述过程均得以改善。结论 FGF21干预能通过抑制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降低细胞外基质在肾内堆积,从而改善最终环节糖尿病导致的肾脏纤维化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三七总皂甙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后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过程的防治作用。方法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和三七总皂甙治疗组,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分别于造模后第3、7、14、2 1d处死大鼠,留取梗阻侧肾脏制备病理切片。光镜观察肾间质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 SMA)表达。结果 手术组呈进行性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上皮细胞及间质α-SMA表达明显增加。三七总皂甙治疗组肾间质纤维化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PCNA表达明显增加,α- SMA表达明显减少,间质PCNA、α- SMA表达明显减少(P<0 .0 5 )。结论 三七总皂甙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后的肾间质纤维化有抑制作用,可阻断肾小管上皮细胞-肌纤维母细胞的转分化。  相似文献   

6.
pax2基因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pax2基因在大鼠慢性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表达及其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可能作用.方法 大鼠5/6肾切除造模,分别于术后2、4、6、8、10、12周取左肾皮质,采用逆转录(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的pax2和α-SMA的表达.结果 病变组织见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基底膜变厚.5/6肾切除模型组大鼠在术后第2周出现pax2 mRNA的强表达,第4周达高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此后下降至痕量表达;α-SMA mRNA也在术后第2周表达逐渐增强,第8周达高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此后逐渐下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5/6肾切除模型组pax2蛋白的表达、肾小管上皮细胞中α-SMA的表达与pax2 mRNA、α-SMA mRNA的表达趋势相同.结论 在大鼠慢性肾间质纤维化的过程中,受损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可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肾小管发育胚胎基因pax2在此过程中的一过性表达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及尿激酶对其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CD-1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n=20)、UUO组(UUO,n=28)和尿激酶治疗组(uPA,n=28),分别于术后1、3、7和14 d处死小鼠.Masson染色观察肾间质纤维化.免疫荧光和Western印迹检测小鼠肾组织ILK的分布及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上皮细胞钙粘蛋白(E-cadherin)的表达.RT-PCR检测ILK、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表达.结果 与Sham组相比,UUO组术后1dILKmRNA及蛋白表达均增高,7d达到高峰: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减少,α-SMA mRNA表达显著上调.与UUO组同时间点相比,uPA治疗组ILK、α-SMA表达均被显著抑制(P<0.05);E-cadherin表达则增高(P<0.05).结论 ILK通过介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而参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uPA能减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这可能与其抑制肾小管细胞ILK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白介素-1β(IL-1β)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化为肾间充质细胞的研究,探讨炎症因子促进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用IL-1β分别刺激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3天、4天、5天,提取细胞中的蛋白质,采用Western-blotting测定细胞α-SMA、Vimentin蛋白水平;用IL-1β分别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12h、36h和60h,提取细胞中的总RNA,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α-SMA、Vimentin基因表达水平。结果IL-1β能够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Vimentin蛋白质合成增加,并随着刺激的时间的延长,两种骨架蛋白的蛋白上皮亦增高;同时IL-1β可上调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Vim-entin的基因表达,也有时间依赖性。10ng/mlIL-1β可显著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增生。结论炎症因子IL-1β可通过上调肾小管上皮细胞两种骨架蛋白的蛋白合成和基因表达,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向肾间充质细胞表型发生转化,从而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Smurf2)在小鼠单侧输尿管梗阻所致肾间质纤维化进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雄性CD-1小鼠单侧输尿管(UUO)的方法建立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设假手术为对照组(Sham组)?术后3?7?14 d处死小鼠?用常规病理染色法观察两组小鼠肾组织形态和肾间质纤维化程度;以免疫蛋白印迹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两组小鼠肾组织中Smurf2?E-钙黏蛋白(E-cadherin)??琢-平滑肌肌动蛋白(?琢-SMA)和纤维连接素(FN)的表达和分布?结果:与Sham组相比,UUO术后7 d小鼠出现部分肾小管扩张?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同时,UUO术后肾组织中Smurf2??琢-SMA和FN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升高,E-cadherin表达则明显下降?并且,Smurf2蛋白主要分布于肾小管上皮细胞核内;?琢-SMA分布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间质中;FN则分布于肾间质中?相关回归分析表明:UUO术后小鼠肾组织内Smurf2表达与?琢-SMA(r = 0.765,P <0.001)和FN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 = 0.773,P < 0.001);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r = -0.656,P < 0.001)?结论:梗阻性肾病小鼠肾组织中Smurf2可能通过诱导肾小管EMT形成促进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维甲酸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维甲酸(at-RA)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UUO)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2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给药组,结扎单侧输尿管造成梗阻性肾病模型.术后9天处死大鼠,取梗阻侧肾做组织学检查,HE染色,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结果维甲酸显著减轻肾小管间质损害,治疗组肾间质炎细胞浸润和肾间质CTGF、α-SM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维甲酸减轻UUO模型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和炎细胞浸润,降低CTGF表达,抑制α-SMA表达,从而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1.
观测30例(男18、女12)新生儿肾的位置、毗邻及其形态。主要结果:1.左肾位于腹后壁T_(11-12)~L_4上部之间,右肾位于腹后壁T_(12)上部~L_4中部之间,共长轴与脊柱平行。2.第12肋斜过两肾的上1/3部:左侧占63.33±8.80%,右侧占53.33±9.11%。3.新生儿肾为豆形,表面分叶明显,左肾大于右肾。4.肾门的形态分六型,肾唇的形态分五型。5.肾盂的形态分三型。本文对肾的毗邻、度量、肾门的内容排列、肾大、小盏的数目及肾皮质的厚度,肾柱的高度等进行了观测。  相似文献   

12.
微创经皮肾技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1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皮肾技术处单其纯性肾囊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1年8月至2004年7月对本科住院单纯肾囊肿18例患者采用经皮肾技术处理,囊肿平均直径为6 cm.其中采用经皮穿刺囊肿、输尿管镜下电切外壁(直接法)治疗10例;采用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下囊壁切开内引流(间接法)治疗8例.结果:手术均成功,囊肿处理时间5~25 min,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16个月,直接法2例、间接法3例有原囊肿复发.结论:微创经皮肾技术是处理单纯性肾囊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初步了解肾动脉狭窄在高危人群中的发生率、狭窄程度、部位以及肾动脉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右冠状动脉造影结束后 ,将右冠造影导管顺序置于左右肾动脉开口内 0 5cm ,边注射造影剂边撤导管。结果 :15 0例患者中 ,2 1例发现有不同程度的肾动脉狭窄 ,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 14%。在 2 1例患者中 ,14例男性 ,7例女性 ;15例合并冠心病、高血压和吸烟 ,8例有糖尿病 ,4例曾经发生过脑血管意外。狭窄部位 :7例为开口处狭窄 ,12例为近中段狭窄 ,2例为远段狭窄 ;狭窄程度 :狭窄直径≥ 5 0 %的重度狭窄 8例 ,其中 1例近段狭窄 85 %以上 ,其余 13例肾动脉狭窄在 2 0 %~ 49%之间 ;15例为单侧肾动脉狭窄 ,6例为双侧肾动脉狭窄。结论 :肾动脉狭窄在高危人群中的发生率为 14%。  相似文献   

14.
韦瑞斌  冯颖青 《循证医学》2012,12(6):337-341
1文献来源 Mahfoud F, Cremers B, Janker J, et al. Renal hemodynamics and renal function after catheter-based renal sympathetic denervation in patients with resistant hypertension [ J ]- Hypertension, 2012,60 ( 2 ) : 419- 424.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肾脏血管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科2000年1月~2010年4月收治的肾脏血管疾病32例.结果 32例患者均经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其中肾动静脉瘘28例,肾假性动脉瘤1例,肾动脉瘤3例.其中2例行肾切除术,29例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所有患者治疗后血尿均消失.1例因肾血管病灶多处.为避免肾梗死及异位栓塞发生,未行栓塞术及其他治疗.结论 选择性肾脏动脉造影检查及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是治疗肾血管疾病的首选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小鼠肾小体发生发育过程中血管球和肾小囊体积的增长规律。方法光镜下应用体视学方法对胚胎和生后发育期小鼠肾血管球和肾小囊的绝对和体积进行测量。结果从胚龄16天到生后40天血管球体积增大约86倍,肾小囊体积增大约32倍。生后7天之前,血管球的相对体积增大迅速,而肾小囊的相对体积减小迅速,之后二者变化平缓。结论肾小体发育中血管球和肾小囊的体积变化为肾小体的滤过功能的逐渐成熟提供了形态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6个年龄组对180具有正常小儿的尸肾进行了观测,主要结果:(1)肾的形状似豆形。(2)肾前唇以凸出形多见,肾后唇以凹陷形和下斜形多见。(3)肾门形状以菱形和不规则形多见。(4)肾盂形状以壶腹形多见。(5)肾的形态与年龄、性别关系不大。文中并对肾的毗邻,肾蒂内容的排列,肾大、小盏的数目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8.
应用波依定治疗肾性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波依定对肾性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 :10 6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 ,每日口服波依定 2 5 -2 0mg ,每日一次 ,疗程 4周 ,观测治疗前后血压、2 4小时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 (BUN)、血肌酐 (Scr)、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血压下降明显 (P <0 0 1) ,2 4h尿蛋白定量、BUN、Scr、明显下降 (P <0 0 5 ,P <0 0 1) ,而Ccr明显升高 (P <0 0 1) ,不良反应较轻。结论 :波依定治疗肾性高血压降压作用明显 ,并可减少尿蛋白 ,保护和改善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肾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在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高血压组,60例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尿微量清蛋白(mAlb)、尿酸(UA)、尿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血清胱抑素C(Cys C)、尿β2微球蛋白(β2-MG)等指标.结果 高血压组患者的mAlb、UA、NAG、Cys C、β2-MG等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mAlb+ UA+NAG+Cys C+β2-MG联合检测高血压早期肾损伤阳性率为68.3%(41例),明显高于mAlb、UA、NAG、Cys C、β2-MG等各单项检测阳性率(P<0.01).结论 mAlb、UA、NAG、Cys C、β2-MG等指标是临床诊断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的常见敏感指标,肾功能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更高,方法简单易行,对高血压性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β2-微球蛋白(β2-MG)在评估IgA肾病(IgAN)患者肾小管间质损伤中的价值。方法:选取IgAN患者201例,免疫比浊法测定血、尿β2-MG;肾小管间质病变评分参照Katafuchi半定量积分标准。结果:血、尿β2-MG随IgAN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加重呈明显升高趋势,血、尿β2-MG与肾小管间质损伤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血β2-MG水平正常(<2.2 mg/L)时,95.6%患者存在肾小管间质病变,其中13.2%患者病变已达中度,尿β2-MG与肾小管间质损伤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血β2-MG水平异常升高时,对IgAN肾小管间质损伤的评估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