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28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介入治疗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对72例成功进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和支架术的冠心病患者,计算手术前后12导联同步心电图QTd及校正后QTd(QTcd)。结果冠心病不同类型和冠状动脉病变不同支数术前QTd及QTcd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QTd及QTcd均较术前显著下降[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QTd为(49±20)msvs(57±24)ms、(46±18)msvs(61±18)ms、(48±18)msvs(61±20)ms,P<0.05;QTcd为(56±28)msvs(68±25)ms、(56±18)msvs(71±20)ms、(59±20)msvs(69±22)ms,P<0.05];单支病变组术后QTd、QTcd较其他病变组下降显著[术后单支血管病变与2支病变、3支病变的比较为QTd(38±18)msvs(50±24)msvs(52±16)ms,F=15.86,P<0.01;QTcd(45±20)msvs(56±18)msvs(58±27)ms,F=9.60,P<0.01]。结论介入治疗前冠心病患者QTd及QTcd与受累病变血管支数无关,在介入治疗后随着心肌缺血及心室复极不均一性的改善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磁共振纵向弛豫时间定量(T1 mapping)成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和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肌纤维化的价值,及心肌纤维化与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关系。方法 收集经临床诊断证实的30例HCM患者(HCM组)、27例DCM患者(DCM)和符合纳入标准的33例患者(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均行心脏电影成像、对比增强前、后T1 mapping成像、延迟对比增强(LGE)成像。测量不同受检者增强前、后左心室平均T1值及心功能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心肌平均T1值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HCM组22例(22/30,73.33%)患者存在延迟强化,DCM组15例(15/27,55.56%)患者存在延迟强化,对照组无延迟强化。比增强前,HCM组[(1294.79±85.22)ms]、DCM组[(1312.88±59.57)ms]左心室心肌T1值均较对照组[(1266.56±57.33)ms]显著增加(P均<0.05);对比增强后,HCM组[(491.31±121.59)ms]、DCM组[(466.77±126.34)ms]左心室心肌T1均值较对照组[(534.09±92.73)]显著减低(P均<0.05)。HCM患者左心室心肌增强前T1值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58,P<0.05),增强后T1值与其呈正相关(r=0.59,P<0.05);DCM患者左心室心肌增强前T1值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55,P<0.05),增强后T1值与其呈正相关(r=0.51,P<0.05)。结论 HCM和DCM患者心肌纤维化与心功能相关;T1 mapping成像有助于评价HCM和DCM患者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总结三维标测系统(CARTO)指导下环肺静脉前庭电学隔离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意义。方法12例患者(其中阵发性房颤8例,持续性房颤4例)接收手术,阵发房颤采用Pappone术式,持续性房颤采用联合Pappone及Nademanee术式。术后随访5—18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达到消融终点,1例患者复发房颤。结论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采用Pappone及Nademanee术式治疗房颤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接受血运重建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应用他汀类药物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本院接受血管重建治疗并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100 mg/dL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121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应用他汀类药物分为他汀组(668例)与非他汀组(453例)。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定义为死亡、新发心肌梗死、卒中和再次血管重建。结果:他汀组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随访病死率均明显降低(P<0.05,P<0.01),他汀组血管重建后累计病死率(院内及随访死亡)明显低于非他汀组(P<0.01)。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住院期间是否应用他汀类药物与累计病死率显著相关(HR,0.471;95CI,0.245~0.906;P<0.05),并且与随访病死率显著相关(HR,0.328;95CI,0.143~0.753;P<0.01)。结论:住院期间应用他汀类药物可以显著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管重建术后的住院不良心血管事件,降低累计病死率及随访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7.
8.
典型心房扑动导管射频消融终点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峡部双向阻滞在射频导管消融 (RFCA)典型心房扑动 (AF)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完成RFCA的 4 3例典型AF患者分为 3组 :①A组 ,12例 ,为静脉滴注 (静滴 )异丙肾上腺素 (1~ 5 μg/min)下不能诱发AF者 ;②B组 ,16例 ,为峡部发生双向传导阻滞者 ;③C组 ,15例 ,为在静滴异丙肾上腺素下 (1~ 5 μg/min)峡部双向传导阻滞者。对上述 3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心内电生理检查及标测 ,下腔静脉至三尖瓣后叶或 (和 )三尖瓣隔叶至冠状窦口的欧氏嵴进行线性消融 ,以静滴异丙肾上腺素下不能诱发AF或峡部双向阻滞为消融终点。结果 :4 3例AF患者全部消融成功。A组中有 1例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 ,进行房室结慢径改良后 ,AF不能被诱发。B组中有 1例并发房性心动过速及心房颤动患者 ,经过对AF线性消融后房性心动过速及心房颤动亦消失。随访 1~ 6 0个月 ,A组中有 4例复发 ,B组中有 2例复发 ,C组中无一例复发。结论 :下腔静脉、三尖瓣环和冠状窦口之间的峡部是典型AF折返环的一部分 ,RFCA治疗典型AF安全、可靠 ;静滴异丙肾上腺素下峡部双向传导阻滞作为典型AF的终点 ,可减少AF的复发  相似文献   
9.
炎症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血栓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的浓度及左心房直径、射血分数的水平,研究CRP与其左心房内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将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107例)分为:左心房血栓形成组31例(血栓组)、无左心房血栓形成组76例(非血栓组).检测血浆中CRP、D-二聚体的浓度及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房直径、缩短分数、射血分数.结果:血栓组与非血栓组CRP浓度(中位数1.65 mg/L:0.80 mg/L,P<0.01)、D-二聚体浓度(中位数188.00 μg/L:92.00 μg/L,P<0.01)、左心房直径[(54.68±12.44):(46.77±12.31)mm,P<0.05]、射血分数[(58.20±9.42):(62.81±8.67)%,P<0.05]、缩短分数[(30.46±5.75):(35.24±5.41)%,P<0.01].Logistic回归发现CRP、左心房直径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并发血栓形成独立相关(P<0.05),而D-二聚体、射血分数、缩短分数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并发血栓形成无显著相关.结论:CRP增高、左心房直径扩大是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并发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心房内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因素。方法:入选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的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7 d)患者30例,在房颤心律下,通过三维标测系统CARTO指导行环肺静脉线性消融隔离肺静脉。隔离肺静脉后房颤仍然持续者行电击复律,术前及术中有典型心房扑动(房扑)者同时行三尖瓣环峡部消融。分别于消融前和完成预定消融策略后测量房颤周长。术后进行系统随访,根据房颤是否复发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确定消融成功与否的影响因素。结果:30例患者均完成双侧环肺静脉线性消融,6例恢复窦性心律,4例转为典型房扑者继续三尖瓣峡部消融,4例左房房扑及16例房颤仍然持续者行体外电击复律。随访期间,50.0%(15/30)患者出现早期(术后1个月)复发;继续随访中,40.0%(6/15)的早期复发患者实现延迟治愈,1例出现晚期复发。平均随访6~14(8.6±2.4)个月后,66.7%(20/30)的患者达到成功标准。单因素分析显示,成功组较复发组患者消融前后房颤周期变异程度较大[(14.36±10.52)%∶(4.15±3.91)%,P=0.006]、消融后房颤周长显著延长,早期复发率显著较低(30.0%∶80.0%,P=0.013)。多因素分析显示,消融后房颤周长的变化:OR=21.345,95%CI为1.429~318.795,P=0.026;术后早期复发:OR=1.27,95%CI为1.020~1.573,P=0.033。结论:消融前后房颤周长无显著性变化及术后早期复发为持续性房颤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术中监测房颤周期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筛选那些需要额外消融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