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Smad3在TGF-β1诱导肌成纤维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TGF-β1及其信号转导分子Smad3在肌成纤维细胞(C2C12)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TGF-β1作用C2C12细胞,对Smad3基因进行RNA干扰,用[3H]测定法检测TGF-β1诱导的C2C12细胞增殖.结果 0、1、5和10 ng/mL TGF-β1作用C2C12细胞后,其[3H]值(cpm/min)分别是(630±17),(907±19),(1 493±25),(1 808±24),F=3080.499,P=0.000.经200 pmol/L siKNA-Smad3转染24 h,再用5 ng/mL TGF-β1作用24h,测定细胞增殖,其[PH]值(cpm/min)分别是(464±30)(空白对照组),(1062±50)(内对照组),(428±38)(实验组),F=412.186,P=0.000.结论 TGF-β1通过Smad3信号转导促进C2C12细胞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siRNA-Smad3可以有效地阻断其信号转导而降低C2C12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
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体外扩增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DC)体外大量扩增方法。方法应用粒细胞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白细胞介素-4诱导培养小鼠骨髓细胞,应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形态学变化,’H-TdR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FACS检测细胞表面分了,ELISA检测细胞因子。结果体外诱导培养8天后可获得大量形态学典型的DC,具有强烈的激活同种异体或自体T细胞增殖反应能力。FACS检测表明,扩增的DC表达IaK^b、CDllc、CD80、CD86、ICAM-1分子。DC接受LPS刺激后,可以促使DC成熟,分泌IL-12(p70)、IL-6、TNF-a和IL-1β水平增强。结论小鼠骨髓细胞体外诱导培养,可生成大量功能成熟的DC,为进一步开展DC基础和临床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沉默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1(SOCS1)基因对人树突状细胞(hDC)生物学特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RNA干扰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应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沉默hDC的SOCS1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基因沉默效果。采用系列细胞因子诱导DC成熟,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各组DC细胞表面分子CD80、CD83、CD86、HLA-DR、PD-L1的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各组DC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p7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水平。结果 SOCS1基因shRNA干扰慢病毒(LV-shRNA-SOCS1)感染DC后,可有效下调DC中SOCS1表达水平;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RNA干扰组DC表面分子CD80、CD83、CD86和HLA-DR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增高(P0.05),而PD-L1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下降(P0.05);DC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12 p70及TNF-α的分泌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IL-10的分泌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能够有效沉默hDC的SOCS1表达,从而促进DC的成熟和活化,有利于促进DC刺激Th1型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4.
TGF-β2对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2 (TGF-β2)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表型和功能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骨髓来源的DC(BMDC)及TGF-β2诱导的DC(TGFβ2-DC). 采用双色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或流式细胞仪(FCM)分析DC的细胞表型. 分离纯化脾脏来源的同种异体T细胞和CD4+ T细胞. 用BMDC及TGFβ2-DC刺激T细胞增殖,并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测定其能力. 在CD4+ T细胞与BMDC或TGFβ2-DC共培养5 d后,用FCM检测CD4+ T细胞表型的变化. 结果: BMDC表现为CD11c, CD86, MHC class II+和CD8а-的髓系DC. TGF-β2的诱导抑制了DC表面协同刺激分子、MHC classII的表达(P<0.01),并抑制其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 与BMDC诱导的CD4+ T细胞相比,TGFβ2-DC诱导的CD4+ T细胞CD152(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分子4, CTLA-4)表达上升(P<0.01). 结论: TGF-β2的诱导促使DC表面协同刺激因子表达下降,T细胞合成CTLA-4增加,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受到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支气管上皮细胞分泌型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SLPI)表达下调与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将人正常支气管上皮HBE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组(刺激组)、Smad4小分子干扰RNA(siRNA)预处理后再行TGF-β1刺激组(干扰组)、阴性对照siRNA预处理后再行TGF-β1刺激组(干扰对照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Smad4、SLPI的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各组细胞中Smad4 mRNA及SLPI mRNA的表达.每次试验每组各取1孔细胞,每项检测各重复4次.结果 刺激组HBE细胞中Smad4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18±0.17、1.33±0.16)明显高于而SLPI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17±0.10、0.11±0.05)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29±0.06、0.31±0.07、1.29±0.21、0.83±0.13,均P<0.01)和干扰组(分别为0.27±0.08、0.34±0.09、1.22±0.18、0.81±0.11,均P<0.01),干扰对照组Smad4和SLPI表达水平与刺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GF-β1可促使支气管上皮细胞SLPI表达下调,其作用可能是通过TGF-β1/Smads信号通路介导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PMCs)IL-8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10 μg·L-1 TGF-β1刺激体外培养的RPMCs,RT-PCR法检测IL-8的表达;体外转染Smad7和pcDNA3空载体至RPMCs后,观察10 μg·L-1 TGF-β1刺激RPMCs对IL-8和p38表达的影响.采用p38抑制剂SB203580(10 μmol·L-1)预处理RPMCs后,加入10 μg·L-1TGF-β1,观察阻断p38信号通路对IL-8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0 h刺激组相比,3、6、12 h TGF-β1刺激组IL-8表达明显增加(P<0.05或P<0.01),其中3 h达高峰.上调表达Smad7以及SB203580均能显著抑制TGF-β1刺激RPMCs产生IL-8(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GF-β1刺激磷酸化p38(p-p38)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TGF-β1刺激组比较,外源性Smad7转染组p-p38的表达显著减弱(P<0.05).结论 TGF-β1促进RPMCs IL-8的表达,其机制可能是TGF-β1通过活化p38磷酸化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细菌脂多糖 (LPS)对正常成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DC)表面分子表达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离正常人 (n=5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以 GM-CSF、IL-4联合诱生 DC,实验组在培养的第 2天加入LPS,正常对照组不加。于第 4、8天 FACS检测 DC表面分子 CD1a、CD14、CD83、CD80、HL A-DR的表达。同期检测 DC的增殖和刺激同种异体 T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经 LPS刺激后 ,正常人 DC早期、晚期表面分子 CD1a、CD83、CD80表达增高 ,CD14表达降低 (P<0 .0 5 )。DC数量的增加及刺激同种异体 T细胞能力明显增强。结论 :GM-SF、IL-4和 L PS联合刺激能促进正常人 DC的成熟和免疫功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HBeAg对体外活化乙型肝炎免疫耐受期患者树突状细胞(DC)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例患者分为HBV-1组(免疫耐受期)、HBV-2组(低或非HBV复制期),并设正常对照组,自各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诱导培养DC,经HBeAg体外负载后,分别检测各组负载前后的DC表型、DC在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的刺激能力和细胞因子的分泌。结果(1)与其他两组比较,HBV-1组患者DC表面分子表达率降低、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和分泌IL-12的能力较弱;(2)经HBeAg刺激后的DC表面分子表达率升高,3组间CD86、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无明显差异,HBV-1组患者DC的CD80表达率较其他两组降低(P〈005);(3)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实验显示,HBeAg负载的DC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增强,在DC:T比例为1:5、1:10、1:20时,各组之间的刺激指数无明显差异;(4)HBeAg负载后的DC分泌IL-12水平较负载前明显增高,3组间细胞因子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免疫耐受期乙肝患者存在DC成熟障碍和功能缺陷,HBeAg体外负载可提高DC功能,从而可能对增强免疫耐受期患者的HBeAg特异性免疫应答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BVS—ecdCD40L融合基因修饰对树突状细胞(DC)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离健康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GM—CSF、IL-4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培养第5天,以脂质体介导转染,分为pcDNA3.1-S—ecdCD40L转染组、pcD—NA3.1-S转染组、pcDNA3.1转染组及PBS对照组。转染48h收集DC及上清,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CD80、CD86、HLA—DR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中DC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L-12的分泌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cDNA3.1-S—ecdCD40L转染组DC表达CD80、CD86、HLA—DR水平增加,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增强,分泌IL-12水平增高。结论HBVS—ecdCD40L融合基因修饰能促进DC活化。增强DC功能,将CD40L胞外段基因与HBV抗原基因融合可能是增强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钙离子载体(calcium ionophore, CI)A23187 联合γ- 干扰素(IFN-γ) 诱导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 生成树突状细胞(DC), 探索DC 扩增的新方法。方法:分离健康人PBMNC, 分别加入GM-CSF +IL-4, A23187, A23187+IFN-γ。体外培养72 h 后, 分别于光镜、电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 M 比色法检测其对同种异体T 细胞的刺激增殖作用, ELISA 检测IL-12 和IFN-γ 的水平。结果:健康人PBMNC在A23187+IFN-γ 的条件下培养72 h 后, 与GM-CSF +IL-4 组, A23187 组比较, 能迅速获得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形态;CD40, CD83, CD86 分子的表达较均明显升高(P<0.01), 但CD1a 分子的表达明显下降(P<0.01);具有明显刺激同种异体T 细胞增殖的能力;IL-12, IFN-γ 的水平比其他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A23187 联合IFN-γ 诱导健康人PBMNC 能更快速、有效地诱导生成成熟的DC。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TGF-β1诱导皮肤成纤维细胞(FB)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可能途径和调控机制.方法:将野生型和Smad3基因敲除(KO)型小鼠皮肤FB分为9组:野生型FB组、野生型FB TGF-β1组、野生型FB SB431542组、野生型FB SB431542 TGF-β1组、Smad3 KO FB组、Smad3 KO FB TGF-β1组、野生型FB SB203580 TGF-β1组、野生型FB PD98059 TGF-β1组和野生型FB SP600125 TGF-β1组.各组细胞经同步化处理后,直接以TGF-β1刺激或经上述各激酶抑制剂预处理后再以TGF-β1刺激.收集细胞,一部分以单细胞RT-PCR检测α-SMA阳性表达百分比,另一部分细胞抽提总RNA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α-SMA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Smad3 KO组与SB431542组的α-SMA表达水平和阳性百分比显著升高(Smad3 KO FB组vs野生型FB组;野生型FB SB431542 TGF-β1组vs 野生型FB SB431542组;Smad3 KO FB TGF-β1组vs Smad3 KO FB组,P<0.01),而SB203580组和SP600125组中α-SMA表达水平和阳性百分比升高的作用则被显著抑制(野生型FB SB203580 TGF-β1组、野生型FB SP600125 TGF-β1组vs 野生型FB TGF-β1组,P<0.05).结论:在TGF-β1诱导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分化过程中,Smad3途径介导抑制作用,而p38/MAPK、JNK/MAPK途径则介导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同种反应性T细胞增殖能力及CD25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以丝裂霉素处理的Balb/C(H-2^d)小鼠脾细胞为刺激细胞,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CFDA-SE)标记的C57BL/6(H-2^b)小鼠T细胞为反应细胞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分别设立对照组(TGF—β10ne/ml)、低浓度组(TGF—β1ng/ml)、中浓度组(TGF—β15ng/ml)和高浓度组(TGF-β1 20ng/ml)。MLC结束后利用Alamar Blue检测T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25表达水平。同时设立白细胞介素.2(IL-2)组(TGF—β15ng/ml+IL-2100U/ml),以观测其对TGF-β1生物学效应的影响。结果:TGF-β1可明显降低同种抗原活化T细胞的增殖反应强度,而且随着TGF-β1剂量加大,免疫抑制能力增强。TGF-β1在抑制T细胞增殖的同时,也可使CD25^+T细胞比例上调,但并无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加入外源性IL-2后,T细胞增殖活性增强,同时CD25^+T细胞比例降低。结论:TGF-β1可明显抑制同种抗原活化T细胞的增殖,并使CD25^+T细胞比例增加,而外源性IL-2则可逆转TGF-β1的免疫抑制功能,下调CD25^+T细胞比例,说明外源性IL-2可以影响TGF-β1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IL)-10对体外培养人树突状细胞(DC)表型和致炎细胞因子IL-12分泌的影响,探讨IL-10对DC炎性成熟过程中的负调节作用.方法通过SCF、GM-CSF、TGF-β1、Flt-3和TNF-α体外培养体系,从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中诱导扩增获得DC,并于细胞成熟中用重组人IL-10进行干预.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CD1a、CD11c、CD83、CD80、CD86和HLA-DR;RT-PCR检测IL-12 p35、p40mRNA表达;ELISA法测定IL-12p70分泌的含量.结果IL-10可下调成熟中DC表面CD11c、CD83、CD80和CD86的表达,同时可抑制DC内IL-12p35、p40mRNA的转录和IL-12p70的分泌.结论IL-10可抑制DC黏附共刺激分子表达和致炎细胞因子的合成,提示其不仅可调抑DC的递呈抗原功能,且参与了炎症局部微环境的调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caveolae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取培养第3代VSMCs培养皿中培养.干扰组细胞加甲基-β-环糊精(methyl-β-cyclodextrin,MβCD)(5mmol/L,DMEM配置)作用2h;对照组加入与MβCD等量的DMEM作用2h后以DMEM冲洗3次后正常培养48 h.采集细胞进行RT-PCR检测Caveolin-1、pSmad2 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Caveolin-1、pSmad2蛋白表达变化,免疫组化检测Caveolin-1、TGF-β受体1(TGF-βR1)在细胞中的表达分布,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Caveolin-1在MβCD干扰后,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并且以细胞膜和细胞质高表达为主;而Smad2在MβCD干扰后,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TβR-1在MβCD干扰后细胞内表达增加.CCK-8检测结果显示,MβCD干扰后,VSMCs增殖被显著抑制(P<0.01).结论 破坏caveolae结构后可以抑制VSMCs的增殖,其可能的机制是caveolae被破坏后,TGF-β/Smad信号通路增强,不能抑制Smad2磷酸化和下游的信号转导,从而达到抑制VSMCs的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比较妊娠不同时期胎盘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前体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的免疫学特性的差异,探索胎盘免疫细胞及微环境在妊娠耐受和分娩发动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机械法分离中?晚期胎盘中的蜕膜组织细胞,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CD14+免疫磁珠分选,获得胎盘组织的单核-巨噬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其细胞表型,ELISA检测其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细胞因子?再将分离获得的胎盘组织单核-巨噬细胞与同种异体淋巴细胞混合培养,以CCK-8法检测单核-巨噬细胞激发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ELISA检测混合培养上清中的细胞因子?结果:自胎盘蜕膜组织中分离获得的单核-巨噬细胞纯度达到93%左右?足月胎盘来源的单核-巨噬细胞低表达与细胞免疫激活有关的细胞表面标志物CD80?CD86? HLA-DR,不表达CD83;细胞培养上清中低表达IL-10?TGF-β;具有较弱的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与同种异体淋巴细胞混合培养,上清中低表达IL-10,高表达TGF-β?相比之下,中期妊娠胎盘单核-巨噬细胞CD80?CD86的表达水平较高,以HLA-DR更显著(P < 0.05),CD83也有微弱的表达;细胞培养上清中高表达IL-10?TGF-β(P < 0.05);其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也很弱,混合培养上清中高表达IL-10?TGF-β?结论:作为DCs的前体细胞,妊娠不同时期的单核-巨噬细胞在不同的子宫胎盘环境中已处于不同的状态?中期妊娠胎盘来源的单核-巨噬细胞可能通过IL-10发挥免疫抑制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从人脐血中不同的前体细胞扩增树突状细胞(DCs),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 用免疫磁珠法分离人脐血CD34^ 细胞,以GM—CSF、TNF-α、FL、SCF和IL-4诱导生成DC;用Ficoll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2h贴壁后的细胞,以GM-CSF、IL-4和TNF-α诱导生成DC。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分析表面标志(CDla、CD80、HLA-DR),并检测其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 人脐血CD34^ 细胞和贴壁细胞体外诱导生成的细胞均具有典型的DC形态特征,表达高水平的DC分化抗原CDla,MHCⅡ类抗原递呈分子HLA—DR和CD80共刺激分子,并具有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前者扩增DC的效率更高。结论 从人脐血CD34^ 细胞和贴壁细胞均可诱生出功能性DC,是DC理想的组织来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双歧杆菌对正常成年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以GM-CSF、IL-4联合诱导单核细胞生成未成熟DC,加入不同剂量热灭活的双歧杆菌,观察DC形态,检测混合淋巴细胞反应,ELISA法测IL-12、IFN-γ分泌.结果 经双歧杆菌死菌刺激后,可获得具有典型树突状突起形态的DC;诱导后的DC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增强(P<0.01),分泌IL-12、IFN-γ的水平提高(P<0.05),呈剂量依赖型.结论 双歧杆菌能影响单核细胞来源的DC的分化、成熟及功能的发挥,且不同剂量的双歧杆菌对DC的成熟程度影响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抑制SOCS1表达对LIGHT激活的肝癌树突状细胞疫苗效应的作用。方法用重组小鼠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4(rmIL-4)体外诱导培养小鼠骨髓单核细胞产生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体外负载肝癌细胞HepA可溶性抗原,并用LIGHT和SOCS1反义寡核苷酸(AS1)处理DC,制备负载肝癌抗原DC疫苗;流式细胞仪检测疫苗细胞CD40及CD86表达和ELISA测定其IL-12、IL-1分泌水平以确定DC疫苗细胞的成熟度;通过体外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活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IL-6、TNF-β分泌水平测定分析疫苗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应答。结果负载肝癌抗原DC疫苗在LIGHT和AS1的双重作用下,疫苗细胞的成熟标志CD40、CD86、IL-1和IL-12增高(P<0.01),能增强诱导CTL活性、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和分泌IL-6、TNF-β能力(P<0.01)。结论抑制SOCS1能提高肝癌DC疫苗的成熟度,并增强疫苗细胞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反义Smad3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表达的调控和对3T3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反义Smad3质粒,以脂质体介导转染NIH3T3细胞,进行细胞计数,并用RT-PCR方法观察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反义Smad3能下调TGF-β1 mRNA的表达,并抑制3T3细胞增殖.结论可以通过阻断TGF-β1细胞内信号传导调控TGF-β1基因的表达并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体外观察悬浮红细胞对异体T淋巴细胞向CD4+ CD25+ Treg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免疫磁珠法从人外周血中分离纯化出CD3+T淋巴细胞,给予CD3/CD28抗体刺激,并分别与异体非去白悬浮红细胞或去白悬浮红细胞混合培养72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培养体系中CD4+ CD25+Treg细胞的比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Foxp3 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4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的水平.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细胞培养液组)比较,非去白悬浮红细胞和去白悬浮红细胞组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明显增加,功能基因Foxp3 mRNA表达也明显增高;1L-2和IFN-γ促炎细胞因子分泌减少,IL-10和TGF-β抗炎细胞因子分泌增多(P<0.01).而与去白悬浮红细胞比较,非去白悬浮红细胞作用更加明显(P<0.05).结论 悬浮红细胞可能通过调节促炎/抗炎细胞因子平衡诱导异体T淋巴细胞向CD4+ CD25+ Treg分化,而悬浮红细胞内残留的白细胞可能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