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丙泊酚与咪达唑仑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心导管术麻醉的优缺点与安全性。方法 2~12岁先天性心脏病行心导管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入室时静脉注射氯胺酮2 mg/kg行基础麻醉,P组采用丙泊酚6 mg/(kg.h)复合氯胺酮3 mg/(kg.h)维持,M组采用咪达唑仑0.15 mg(/kg.h)复合氯胺酮3 mg/(kg.h)维持。结果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术式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呼吸支持及体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清醒时间P组(15.9±5.4)min短于M组(21.2±5.9)min(P<0.05)。结论 丙泊酚与咪达唑仑复合氯胺酮均能安全有效地进行小儿心导管术的麻醉,而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患儿苏醒更加迅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全麻手术患者给予0.1 mg/kg咪达唑仑静脉注射前后心率变异性(HRV)改变.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患者入室后,开放一侧上肢静脉通路,输注含1%葡萄糖醋酸林格注射液10 mL/kg,常规监测血压(MBP)、心率(HR)、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和心率变异性(HRV),记为T0时点;给予咪达唑仑0.1 mg/kg静脉注射,待患者入睡后记录此时点BP、HR、SpO2和HRV,记为T1时点;观察T0和T1时点低频(LF)、高频(HF)及LF/HF比值的变化.结果:T0及T1时点MBP、HR、SpO2、LF及H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0时点LF/HF为0.84,T1时点LF/HF为0.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1 mg/kg剂量的咪达唑仑对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神经外科手术小儿术前口服咪达唑仑和氯胺酮的镇静抗焦虑作用。方法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儿90例,随机分为:P组(术前口服50%葡萄糖组,n=30),M组(术前口服咪达唑仑组,n=30)和MK组(术前口服咪达唑仑和氯胺酮组,n=30)。记录并比较患儿与家长分离时及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时的意识状态分级情况、静脉穿刺前后心率的变化以及术后苏醒时间。结果患儿与家长分离时及静脉穿刺时,术前口服镇静药的M组和MK组患儿的精神状态明显好于P组(P<0.01);而静脉穿刺时,MK组的精神状态优于M组(P<0.05)。结论术前口服咪达唑仑和氯胺酮安全有效,适宜用于小儿患者。  相似文献   

4.
徐益萍  吴蔚宇  徐美英 《上海医学》2005,28(11):926-928
目的探讨氯胺酮联合咪达唑仑直肠内灌注作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用药方法的可行性、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5例,随机均分为3组:KMR组:术前30 min直肠内灌注氯胺酮5 mg/kg+咪达唑仑0.5 mg/kg+阿托品0.02 mg/kg;MR组:术前30 min直肠内灌注咪达唑仑0.5 mg/kg+阿托品0.02 mg/kg;MO组:术前30 min口服咪达唑仑0.5 mg/kg.结果 3组间患儿对药物的接受程度、药物抗焦虑和镇静效果及用药后的脉搏、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差异均无显著性.KMR组的外周静脉穿刺成功率为100.0%,显著高于MR组的66.7%和MO组的73.3%(P值均<0.05).结论直肠内联合应用氯胺酮的镇痛作用优于单独应用咪达唑仑.氯胺酮联合咪达唑仑直肠内灌注作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术前用药安全、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单用及二者序贯联合用药对呼吸重症监护(RICU)病房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将RICU机械通气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组(Ⅰ组)、咪达唑仑组(Ⅱ组)和咪达唑仑序贯右美托咪定组(Ⅲ组),每组20例。记录3组患者达到镇静满意时间、镇静48h内心率、平均动脉血压(MAP)、氧饱和度、停药后唤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者均能达到满意的镇静效果,Ⅲ组镇静效果好于其他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镇静起效时间最短(16.65±2.390min),能最快达到镇静效果,Ⅰ组镇静时间最慢(42.25±5.562min),但唤醒时间最快(1.45±0.686min),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Ⅱ组平均动脉血压(78.10±8.204mmHg)、氧饱和度(94.75%±3.998%)降低明显(P<0.05),对循环、呼吸有抑制作用,Ⅰ组用药后心率减慢最明显(59.45±4.774次/分)(P<0.05),但对呼吸、血压无抑制作用。Ⅱ组低血压、呼吸抑制、谵妄不良反应高于Ⅰ组,但出现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低于Ⅰ组。Ⅲ组镇静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P<0.05)。结论:咪达唑仑序贯右美托咪定用于RICU患者镇静起效快,唤醒时间较短,对呼吸、循环影响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张义长  朱耀民  叶平安 《医学争鸣》2004,25(21):1966-1968
目的:研究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期间对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方法:利用心率变异功率谱分析(HRPSA)技术对90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前、麻醉诱导后及气管插管后的心率变异性(HRV)改变进行研究. 结果:麻醉诱导后,依托咪酯组HRV总功率频段(TP)和其中低频段(LF),丙泊酚组LF、高频段(HF)、LF/HF(低频/高频比)及TP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显示丙泊酚组LF与LF/HF降低程度显著大于依托咪酯组(P<0.05);气管插管后,两组LF,LF/HF及TP均显著升高(P<0.01),HF亦均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两组插管前后HRV各指标差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丙泊酚在麻醉诱导时对自主神经功能的抑制作用强于依托咪酯;就控制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而言,依托咪酯和丙泊酚的临床意义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氯胺酮和咪达唑仑混合液作为小儿麻醉前用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小彤  刘敬臣  赵丽妮  江朝秀 《广东医学》2005,26(12):1718-1720
目的比较在使用氯胺酮、咪达唑仑混合液作为小儿麻醉前用药时口服给药法和肌肉注射给药法的优缺点。方法选择小儿择期手术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术前口服氯胺酮(5.0 mg/kg)、咪达唑仑(5.0 mg/kg)和500 g/L葡萄糖混合液,对照组肌肉注射氯胺酮(5.0 mg/kg)和咪达唑仑(5.0 mg/kg)混合液。观察给药时反应,入手术室时的镇静情况,用药前后各时段患儿的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以及术后精神状态和有无并发症。结果观察组94%的患儿给药时合作,对照组仅有1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患儿的呼吸频率和心率较观察组明显增快,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清醒时间及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术后随访产生恐惧和抵触情绪的患儿观察组为6%,对照组为5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口服氯胺酮和咪达唑仑混合液作为小儿麻醉前诱导用药安全可靠,其效果优于肌注氯胺酮和咪达唑仑混合液。  相似文献   

8.
许强  韩萍  张绪东 《医学综述》2009,15(10):1592-1594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腹腔镜麻醉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08例行小儿腹腔镜手术患儿随机分为M组和D组,其中M组用咪哒唑仑复合丙泊酚、氯胺酮静脉全麻,D组用地西泮复合丙泊酚、氯胺酮静脉全麻,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药物用量、术后苏醒时间、术中Ramesay镇静评分、患儿躁动发生率及术前、术中、术后血氧饱和度和心率变化。结果两组患儿均在静脉复合非气管插管全麻下完成手术。M组术后苏醒时间比D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组术中丙泊酚、氯胺酮的用量少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分别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具有起效快,麻醉药用量少,对呼吸影响小、术后苏醒快等优点,是一项安全,有效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范琳  苏晖 《吉林医学》2010,31(6):793-794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辅助小儿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对照组单纯使用氯胺酮静脉注射。观察组则咪达唑仑和小剂量氯胺酮联合应用静脉注射。结果:对照组硬膜外麻醉后平均动脉压(MAP)升高,HR增快升高,均比观察组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不良反应烦躁哭闹对照组较观察组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联合小剂量的氯胺酮来辅助小儿硬膜外麻醉的疗效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唐海斌  朱建君 《西部医学》2013,25(8):1244-1246
目的比较丙泊酚咪达唑仑联合骶管阻滞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咪达唑仑在小儿腹股沟区短小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小儿(1~6岁)腹股沟区短小手术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行丙泊酚咪达唑仑联合骶管阻滞麻醉,B组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咪达唑仑麻醉,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1minT1、切皮时T2、手术开始10minT3、术毕时T4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动脉氧饱和度(SpO2),术毕后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呼吸均比较平稳,均能顺利完成手术,但A组循环较B组平稳(P<0.05),苏醒时间短于B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也低于B组(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式均能安全有效应用于小儿腹股沟区小手术,相对而言,丙泊酚咪达唑仑联合骶管阻滞比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咪达唑仑术中循环更平稳,苏醒时间更短,不良反应更少见。  相似文献   

11.
应用心率功率谱(HRPS)分析34例糖尿病患者和30例健康人的心率变异性(HRV)。结果糖尿病组极低频(VLF)、低频(LF)、高频(HF)及总功率(TP)成分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P<0.01,P<0.01,P<0.01),LF/HF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糖尿病患者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活性均降低,尤以迷走神经活性降低为著,交感神经活性相对占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原发性手汗症患者行胸交感神经调制手术前后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评估胸交感神经调制术对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5年1~11月在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接受胸交感神经调制术的原发性手汗症患者28例(P组)和门诊同期健康体检者22例(C组)。P组患者均在CT引导下经皮T3~4椎间隙穿刺,直至针尖抵达第4肋骨小头上缘。注入含造影剂碘海醇的1%利多卡因2 ml,患者双手小指末梢灌注指数(PI)上升5倍以上和双手手掌温度上升3℃以上,即于20 min后每侧注入含造影剂碘海醇的无水乙醇2.5 ml。P组分别于术前(T0)、术后10 min (T1)、24 h (T2)时刻,C组在T0时刻检测HRV的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总功率频段(TP)、LF的标准化值(LFnu)、HF的标准化值(HFnu)和低频/高频(LF/HF)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28例患者T1时刻双手末梢灌注指数上升了(7.79±0.85)倍,双手温度平均上升了(5.03±0.85)℃,且双手多汗症状完全消失。电话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疗效均能持续3个月以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与P组T0时刻比较,T1、T2时刻和C组T0时刻TP、HF、HFnu升高,LF、LFnu、LF/HF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T0时刻与P组T1、T2时刻各指标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胸交感神经调制可安全、有效的治疗原发性手汗症,并可降低患者术后交感神经系统的张力,增高迷走神经系统的张力,改善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失眠症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其执行功能的状况以及心率变异性与执行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失眠症患者165例与正常对照92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失眠状况的筛查,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进行执行功能评估,生理相干与自主平衡系统(SPCS)采集心率变异性(HRV)数据.结果 HRV中SDNN、RMSSD、TP、LF、HF指标,患者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2.712,2.726,2.427,2.542,2.338,P<0.05或P<0.01);WCST中完成分类数、概念化水平百分数,患者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2.368,-2.165,均P<0.05);持续性错误数、持续性错误百分数、持续性应答数显著高于对照组(t=2.712,2.991,2.690,均P<0.01).HRV中TP、LF、HF、LF/HF与WCST中错误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持续性错误百分数、持续性应答数呈显著负相关(r=-0.171 ~-0.245,P<0.05或P<0.01),与概念化水平百分数呈显著正相关(r=0.198~ 0.227,P<0.05或P<0.01).结论 本研究发现失眠不仅造成了个体植物神经的紊乱,同时对其大脑前额叶执行功能形成了损害;失眠症患者HRV与执行功能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高血压合并室性早搏患者线性及非线性心率变异性(HRV)指标的变化及与室性早搏数目的相关性。方法   选用24h长程及5min短程HRV指标对77例高血压合并室性早搏患者(A组)和41例正常对照者(B组)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其中长程线性指标包括所有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min正常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每5min 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NN Index)、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ms的百分比(pNN50),短程线性指标包括低频功率标化值(LFn)、高频功率标化值(HFn)、低频功率/高频功率(LF/HF),短程非线性指标包括中心边缘比(CER)、累积能量(CE)、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LEs)、心迷走指数(CVI)、心交感指数(CSI),并分析A组的HRV指标与室性早搏数目的相关性。结果   与B组相比,A组的SDNN、SDANN、SDNN Index、RMSSD 、pNN50、HFn、LEs和CVI显著降低(P<0.05),LFn、LF/HF、CER、CE和CSI显著升高(P<0.05),其中CER、LEs两项指标表现出随着室性早搏程度的加重而升高的趋势(P<0.05),CER、CE、CSI与A组的24h室性早搏数目呈正相关(P<0.05),LEs、CVI与A组的24h室性早搏数目呈负相关(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室性早搏患者的HRV显著下降,室性早搏数目随交感神经张力增高而增多,非线性HRV评价自主神经功能较线性HRV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长途运输应激对两种品系五指山小型猪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方法 基于无创遥测技术,监测清醒自由活动状态下经21 h长途运输应激后和2个月恢复后,两种品系五指山小型猪心电图(ECG)和活动的改变,并用HRV分析评价其自主神经功能状况. 结果 (1)小型猪对照组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白天以交感神经活动为主,晚上以副交感神经活动为主,且Black品系RRI、RMSSD、STV、VLF、LF和LF/HF比值均显著低于white品系(P〈0.05,P〈0.01),而HR、LTv、TP和HF均显著高于White品系(P〈0.05,P〈0.01);(2)与对照组比,长途运输应激后.小型猪RRI、SDNN、RMSSD、STV、LTV、TP、vLF、LF和LF/HF比值均明显降低(P〈0.01),HR和HF增加(P〈0.05,P〈0.01),且Black品系LTS组RRI、RMSSD、STV、VLF、LF和LF/HF比值均显著低于white品系LTS组(P<0.05,P〈0.01),而HR、LIV、TP和HF均显著高于White品系LTS组(P〈0.05,P〈0.01);(3)长途运输应激小型猪的活动、心率及其HRV时域和频域指标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P〈0.01). 结论 长途运输应激能使不同品系五指山小型猪的自主神经活动产生明显的差异,且Black品系五指山小型猪更易受长途运输应激的损害;另外,交感神经活动的降低可能是导致运输应激致小型猪生物学功能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参松养心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冬梅  于波 《黑龙江医学》2008,32(6):417-418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将107例AMI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松养心胶囊加常规AMI治疗组(治疗组)58例,常规AMI对照组49例。治疗前进行HRV测定,两组间比较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1个疗程(28 d)后再次进行HRV测定。结果①治疗组:治疗后,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去Holter 5 min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2、4 h去Holter 5 min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数(SDNNIDX)2、4 h去Holter正常相邻RR间期之差>50 ms的心搏数所占百分比(PNN50)、低频成分(LF)、高频成分(HF)、总功率谱(TP)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均<0.01),LF/HF显著降低(P<0.01);②对照组:治疗后,SDANN、PNN50、LF、HF、TP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均<0.05),LF/HF显著降低(P<0.05);③治疗后参松养心胶囊组与对照组比较SDANN、RMSSD、PNN50、LF、MF、HF、TP均显著升高(P均<0.05),LF/HF显著降低(P<0.05)。结论①常规AMI治疗(静脉溶栓、硝酸酯类及抗凝治疗),提高AMI患者的HRV;②参松养心胶囊加常规AMI治疗,对改善AMI患者HRV更显著,且能改善自主神经平衡性,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450例健康儿童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进行分析,观察其正常值范围及其与年龄的关系。方法:对450例来我院体检的正常健康儿童分以下5组:婴儿组(2个月~1岁)、幼儿组(~3岁)、学龄前组(~6岁)、学龄组(~11岁)和青春期组(~16岁),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HRV时域(SDNN、SDANN、PNN50、rMSSD)及频域(TF、VLF、LF、HF、LF/HF)结果。结果:①各年龄组HRV时域分析,SDNN、SDANN、rMSSD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随年龄增长,HRV有增大趋势。②HRV频域分析,TF、VLF、LF、HF间差异有显著性(P〈O.01),数值随年龄增大而增大。结论:不同年龄段HRV时域及频域结果不同,HRV随年龄增加而增大,可对,瞄床研究异常HRV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支气管镜检查前后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情况,了解术中交感、迷走神经张力及其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情况,并检测不同术前用药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80例支气管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30例)常规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局部麻醉,B组(30例)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1mg及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局部麻醉,C组(20例)丙泊酚静脉麻醉,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T1)、术中(T2)及术毕(T3)各时点心律、心率、ST—T及HRV等各项指标。结果A、B组术中、术后心肌缺血、心动过速、早搏较术前显著增多,C组心动过速较术前增多,但较A、B组少(P〈0.05),且早搏及心肌缺血控制较好(P〈0.05)。A组在术中及术后出现心动过缓病例,B、C组未出现(P〈0.01);A、B组患者LF、HF、TP较术前均明显升高,但LF升高更明显,LF/HF及HRV下降(P〈0.05)。C组患者LF/HF及HRV较麻醉前虽有轻度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镜检查术有诱发HRV降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迷走神经兴奋。阿托品可减少迷走神经兴奋,对HRV无影响。丙泊酚静脉麻醉能有效抑制支气管镜刺激所致的交感神经张力,又能控制迷走神经的兴奋性,有助于保持稳定的血液动力学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对特发性室性早搏(IVPB)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患者168例,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n=25)和IVPB组(n=143)。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分析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并计算总功率(TP)、高频(HF)、低频(LF)、平衡比(LF/HF)等心率变异分析(HRV)指标及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等心率震荡(HRT)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差异情况,并分析自主神经功能指标与室早频度、发作形式及Lown分级的关系。结果 IVPB组的HRV及HRT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IVPB组中,随着室早频度的增加,TS值及TO绝对值均有降低趋势。与不伴成对室早的患者比较,合并成对室早的患者TP、LF、HF、TO、TS均显著下降(均P〈0.05)。随着室早Lown分级增高,TP、LF、HF、TS值与TO绝对值均有降低的趋势。与Lown 2级比较,Lown 4a、4b级室早的TP、LF、HF、TO及TS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 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减退与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恶性程度相关,迷走神经张力的下降可能增加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20.
心率变异性与冠心病心电图心肌缺血的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缺血时心率变异性(HRV)的改变,探讨冠心病自主神经失衡的状况。方法:前瞻、顺序地观察21例静息心电图呈典型心肌缺血的冠心病患者、19例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和22例健康人的HRV时域、频域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静息心电图呈典型心肌缺血的冠心病组HRV降低非常显著(P〈0.01)的指标为SDNN[(113±12)ms与(85±23)ms]、SDANN[(100±14)ms与(74±22)ms]、TP[(2170±794)ms与(1366±859)ms]、VLP[(1422±473)ms与(1924±568)ms];显著降低(P〈0.05)的指标为SDNNIndex[(48±11)ms与(39±12)ms]、LF[(441±258)ms与(279±193)ms]、HF[(266±171)ms与(142±157)ms]。与对照组比较,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组LF/HF增大非常显著[(2±1)与(3±2),P〈0.01],其余各项指标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组比较,静息心电图呈典型心肌缺血的冠心病组SDNN、SDANN、LF进一步降低[(107±301)ms与(85±223)ms,(96±29)ms与(74±22)ms,(496±383)ms与(279±193)ms,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HRV多项指标普遍降低而LF/HF增大,表明交感、迷走神经张力不均衡地降低而交感神经相对兴奋。冠心病患者HRV降低可能与其心肌缺血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