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lncRNA RP11-86H7.1在川崎病(K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筛选KD特异相关的循环lncRNA,分KD治疗前患儿组、KD治疗后患儿组、普通发热患儿组及健康儿童组,采用qPCR检测各组血清lncRNA RP11-86H7.1相对表达。分析血清lncRNA RP11-86H7.1相对表达与KD临床病理特征间关系;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lncRNA RP11-86H7.1表达水平对KD的诊断效能。结果:KD急性患儿组血清lncRNA RP11-86H7.1相对表达量高于各对照组(P<0.05);年龄和性别比例与低表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PCR发现lncRNA RP11-86H7.1在KD急性期患儿血清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KD恢复期、健康儿童及发热儿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lncRNA RP11-86H7.1在KD患者中表达上调,其可作为KD早期诊断和评估预后的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检测miR-130a 和miR-125b 在伴或不伴冠脉扩张(CAD)川崎病(KD)患儿与正常健康儿童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差异,探讨两者可否作为KD 和CAD诊断及预后评估的全新血清生物标志物。方法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KD 患儿与正常健康儿童之前具有差异表达的miRNAs,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候选基因。进一步选取KD 患儿30 例(伴或不伴CAD 各15 例)、正常健康儿童15 例,采用茎环RT-PCR 的方法,验证候选基因miR-130a 和miR-125b 在PBMC 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1)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分析KD 患儿与正常健康儿童PBMC 中存在明显差异表达的miRNA 共63 条,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候选基因;(2)通过茎环RT-PCR 验证发现miR-130a 和miR-125b 在患儿IVIG 治疗前表达明显下调,而IVIG治疗后表达明显上调(P<0.05);(3)伴CAD 的KD 患儿miR-130a 及miR-125b 表达较不伴CAD 明显升高,且呈正相关性(R2 =0.734,mir-130a;R2 =0.709,miR-125b);(4)ROC 曲线分析表明miR-130a(特异度87.5%和敏感度77.5%)和miR-125b(特异度83.3%和敏感度76.6%)对KD 及CAD 的判断有较高的特异度和敏感度。结论 PBMC 中的miR-130a 和miR-125b 参与了KD的发生与发展,可作为KD 及CAD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一项全新血清生物标志物,并为KD冠脉扩张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血脂水平与川崎病慢性期炎症的关系。方法川崎病患儿80例,分成两组,冠状动脉扩张组35例和冠状动脉无扩张组45例,对照组为健康儿童40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Hs-CRP水平,酶法检测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三组儿童Hs-CRP、HDL-C浓度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冠状动脉扩张组均高于冠状动脉无扩张组和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Hs-CRP、HDL-C与冠状动脉扩张密切相关。结论川崎病急性期过后仍有部分儿童存在血管的慢性低水平炎症,Hs-CRP与HDL-C是川崎病慢性期冠状动脉病变的可靠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对小鼠柯萨奇B3病毒所致病毒性心肌炎模型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寻找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选用近交系4~6周龄雄性BALB/C小鼠84只,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C组)24只,心肌炎组(V组)30只,治疗组(T组)30只。于病毒接种后第8天、第15天、第21天分别采血后处死小鼠并留取心脏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iNOS蛋白表达,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含量,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及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1)V组和T组小鼠心肌细胞iNOS免疫组化染色表达呈阳性,c组iNOS免疫组化染色阴性;(2)T组与V组比较,心肌细胞iNOS表达在第15天及第21天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T组在第15天及第21天血清NO含量较V组明显降低(P〈0.05);(4)光镜下T组炎症细胞浸润较V组轻,炎症积分在第15天及第21天明显低于V组(P〈0.05、P〈0.01);(5)电镜下V组及T组可见肌原纤维溶解断裂,线粒体膜消失,含溶酶体丰富的单核巨噬细胞浸润,c组小鼠心肌未见上述变化。结论:三七总皂苷可降低小鼠病毒性心肌炎iNOS的表达,从而减少NO释放,可能对病毒性心肌炎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自从1967日本报道第1例川崎病[1]以来,陆续有50多个国家报道了该病。随着对川崎病的不断认识、研究和随访,川崎病再发的病例也逐渐增多。川崎病再发的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复杂。现对2006年1月至2013年6月本科收治的再发性川崎病1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川崎病再发的临床特点,旨在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6.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5%~21%.传统的外科开胸手术创伤较大,自1992年Cambier 等[1]首次报道用弹簧栓子治疗PDA 和Masura 等[2]1998 年首次报道应用蘑菇形伞封堵PDA 获得成功以来,介入治疗已成为PDA治疗的首选方法.我科自1997 年开展介入治疗PDA以来,技术已日趋成熟.2004 年1 月至于2010 年1月我科应用Cook 可控弹簧圈经导管封堵治疗PDA,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9年6月普外科住院的750例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5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中有40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5.3%。通过对比发现,手术时间过长、患者年龄过高以及手术环境等是普外科手术引起感染的易感因素。结论: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易发生切口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可预防或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105只清洁级近交系4~6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40只和心肌炎组65只。心肌炎组小鼠腹腔注射柯萨奇病毒B3复制心肌炎动物模型。在病毒接种后第1、第3、第5、第7和第14天,每组各取8只,留取血清及心脏标本。采用HE染色及电镜观察心肌组织学改变,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cTn-I)含量,Western-blot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中磷酸化ERK含量,Pearson等级相关分析磷酸化ERK和心肌组织炎症积分、血清cTn-I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心肌炎组小鼠在病毒接种后第3天出现炎症细胞浸润,炎症积分于第7天达到高峰;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cTn-I在病毒接种后第3天出现升高,于第5天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小鼠在病毒接种后第1、第3、第5天磷酸化ERK含量明显增加,伴核转位,第7天减弱至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第14天磷酸化ERK含量又复增加,表现为早期和晚期2次活化;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磷酸化ERK水平和血清cTn-I含量成正相关,和炎症积分之间则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组织的ERK表现为早、晚期两个活化阶段,这可能和病毒早期所致的心肌损伤及晚期疾病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750例健康儿童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进行分析,观察正常值范围及HRV与年龄的关系。方法对750例来我院体格检查的正常健康儿童分为以下6个年龄组:新生儿组(〈1个月)、婴儿组(1个月一1岁)、幼儿组(1~3岁)、学龄前组(3~6岁)、学龄组(6—11岁)和青春期组(11—16岁),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HRV时域(SDNN、SDANN、PNNSO、rMSSD)及频域(TF、VLF、LF、HF、LF/HF)结果。结果(1)各年龄组HRV时域分析SDNN、SDANN、rMSS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随年龄增长,HRV有增大趋势。(2)HRV频域分析TF、VLF、LF、H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数值随年龄增大而增大。结论不同年龄段HRV时域及频域结果不同,HRV随年龄增加而增大,可对临床研究异常HRV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Nd∶YAG激光治疗鼻中隔血管瘤的方法和临床体会。方法:鼻中隔血管瘤患者103例,根据瘤体的大小,分别采用不同功率Nd∶YAG激光,以烧灼、凝固、凝固加扎除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一次治愈73例,占70·9%;二次治愈24例,占23·3%;2次以上6例,占5·8%。总有效率100%。结论:Nd∶YAG激光治疗鼻中隔血管瘤方法简单、微创、安全、有效。Nd∶YAG激光治疗鼻中隔血管瘤的临床体会@仇荣星$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上海市,200031 @朱丽丽$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上海市,2000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