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4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对于四肢骨折后骨不连应用动力加压钢板与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将本院在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骨科收治的四肢骨折后骨不连患者共计80例作为研究资料,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动力加压钢板治疗,研究组应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情况,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情况,研究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手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四肢骨折后骨不连患者应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这种方法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铲状电极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PKEP)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BPH患者78例,其中经铲状电极PKEP手术39例,经PKRP手术39例,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术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在安全性方面,同PKRP组相比,PKEP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69.3±8.8)min vs(72.2±7.9)min,P=0.126],术后血红蛋白丢失量显著低于PKRP组[(3.9±2.8)g/L vs(13.9±5.2)g/L,P0.01],PKEP组患者术后膀胱冲洗时间[(12.5±1.2)h vs(43.4±2.8)h,P0.01]和导尿管留置时间[(64.0±4.5)h vs(84.8±3.0)h,P0.01]时间均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显著减少[(3.1±0.3)d vs(5.5±0.4)d,P0.01]。在临床疗效方面,同PKRP组相比,铲状电极PKEP组患者最大尿流率(Qmax)[(21.62±1.07)ml/s vs(21.03±0.96)ml/s,P=0.12],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5.85±0.90)分vs(6.03±0.81)分,P=0.279],生活质量评分( QoL)[(2.0±0.73)分vs(2.28±0.72)分,P=0.09]和残余尿量(PVR)[(19.59±6.01)ml vs(20.21±5.16)ml,P=0.629]均无统计学差异,尿失禁等术后并发症也无明显差异。结论:铲状电极PKEP和PKRP术后疗效相似,但采用铲状电极PKEP治疗对BPH患者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前列腺组织切除更彻底,术后效果好,可显著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少,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因良好的安全性、疗效、极低的复发率和极少的并发症,成为近年来治疗前列腺增生手术的主流术式。剜除术中常用的手术需要的能量系统和设备有多样,各有所长,其中,激光是常用和临床效果可靠的设备之一。本文旨在探讨一种波长为1 900nm的Vela激光,可行汽化切割剜除前列腺增生组织的新武器、成为剜除治疗BPH新领袖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5.
19例儿童重症心肌炎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重症心肌炎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9例儿童重症心肌炎(重症心肌炎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正常健康儿童23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Ⅰ及血清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变化。结果 重症心肌炎组患儿CTn-Ⅰ为(18.67 ±12.31) n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02 ±0.01)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急性期相比,病程第7天CTn-Ⅰ为(0.55±0.24) ng/ml,呈逐渐下降趋势,第14天基本接近正常[(0.06±0.03)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心肌炎组NT-proBNP较对照组明显增高[(3 067.26 ±902.79) pg/ml vs (80.04±17.79) pg/ml,P<0.05]。与急性期相比,病程第7天NT-proBNP为(648.63±342.37) pg/ml,病程第14天基本接近正常[(213.58±129.51) pg/ml](P<0.05)。重症心肌炎组患儿左室射血分数[(52.63±6.98)%vs(71.39±2.41)%]及左室短轴缩短率[(32.1±2.97)%vs(40.04±2.3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儿童重症心肌炎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早期应用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必要时安装临时起搏器,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153例尿道下裂患者一期治疗的术式选择及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一期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总结本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153例一期尿道下裂修复术的患者资料,对其常见并发症如尿瘘、尿道狭窄、阴茎外观满意度等进行分析。结果 153例尿道下裂术后并发尿瘘28例(19.6%),尿道狭窄6例(4.0%),阴茎外观欠满意5例(3.3%)。结论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同时注意手术操作,严格遵循治疗原则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用双PAP法检测30例晚期血吸虫病肝组织内HBsAg,观察血吸虫病合并乙型肝炎的病理变化,试图阐明晚血患者发生小结节性肝硬变的原因。根据肝组织形态变化并经双PAP法检测证实,30例晚血患者中18例(60%)合并乙肝,其中慢活肝7例(38.9%)。HBsAg的类型中以胞膜Ⅰ型  相似文献   
8.
自从1967日本报道第1例川崎病[1]以来,陆续有50多个国家报道了该病。随着对川崎病的不断认识、研究和随访,川崎病再发的病例也逐渐增多。川崎病再发的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复杂。现对2006年1月至2013年6月本科收治的再发性川崎病1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川崎病再发的临床特点,旨在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和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BNP)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7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为无心力衰竭组和心衰组;35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应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血浆BNP和NT-proBNP浓度。同时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指数(LVEDDI)、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心衰组血浆BNP和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无心衰组(均P<0.01);无心衰组血浆BNP和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 。心衰组血浆LogBNP和LogNT-proBNP水平与LVEF均呈负相关(r=-0.64,-0.67,均P<0.01);二者水平与LVEDDI均呈正相关(r=0.58,0.76,均P<0.01)。无心衰组血浆LogBNP和LogNT-proBNP水平与LVEF均无明显相关性;血浆LogNT-proBNP水平与LVEDDI呈正相关(r=0.35,P<0.05)。分别以BNP≥149.8 pg/mL,NT-proBNP≥820.1 pg/mL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阈值,二者的敏感度分别为87.0%,91.3%,特异度分别为91.7%,97.9%,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5,0.987。结论:BNP和NT-proBNP均可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功能的评估,并可用于该类患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与BNP比较,NT-proBNP诊断心衰的价值更高。[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6):429-432]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急诊绿色通道患儿的病种特点,以提高儿科医师对危重症的早期识别和诊治水平.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儿内科急诊绿色通道患儿的病例记录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 810例患儿,其中普通急诊患儿4 026例(83.7%),危重急诊患儿784例(16.3%).普通急诊患儿以1~3岁幼儿为主,危重急诊患儿以<1岁婴儿为主.儿童绿色急救通道最常见的疾病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 280例,26.6%)、呼吸系统疾病(1 071例,22.3%)、消化系统疾病(694例,14.4%)、中毒(607例,12.6%)和心血管系统疾病(220例,4.6%).普通急诊患儿组常见的疾病包括惊厥(24.0%)、中毒(14.4%)、肺炎(11.3%)、呕吐(6.7%)、哮喘(4.4%).危重急诊患儿组常见的疾病包括休克(21.9%)、肺炎(15.1%)、惊厥持续状态(12.6%)、颅内感染(6.4%)和心肺骤停(6.3%).结论 加强儿科急诊医师诊断思维的开拓、有针对性地对儿科急诊医师进行常见儿科危重症病例救治的培训将是减少危重症发病率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