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驴心包在力学性能方面是否符合生物瓣膜的制备条件。方法用戊二醛鞣制脱细胞处理后的驴心包和牛心包进行对比研究。光镜下观察两组脱细胞效果。力学实验测定两组收缩温度、心包厚度、最大载荷、抗拉强度和撕裂强度。结果脱细胞处理后,光镜下见戊二醛鞣制的驴心包和牛心包无残存的细胞核,而未经脱细胞处理的驴心包和牛心包可见弥漫性细胞核存在,两种心包无明显差异;驴心包组收缩温度(87.500 0±0.591 6)℃,牛心包组收缩温度为(87.560 0±0.371 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取相同心尖部位的驴心包与牛心包比较,驴心包厚度薄,抗拉强度大(P<0.001);两者的最大载荷和撕裂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戊二醛鞣制的驴心包在力学性能方面适合制作心脏瓣膜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戊二醛鞣制牛心包生物瓣膜新的处理方法,以延缓其钙化进程,从而延长牛心包生物瓣使用寿命。方法:用辛醇对戊二醛鞣制的牛心包进行改性处理,通过建立大鼠皮下包埋动物模型加速体内钙化的实验方法;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组织钙含量,以评价辛醇化学改性对戊二醛鞣制的牛心包钙化的影响。结果:辛醇组和戊二醛牛心包钙含量分别为(113.19±14.86)μg/mg和(256.16±21.52)μg/mg(P< 0.001),辛醇组牛心包试片钙含量明显低于戊二醛组。结论:在戊二醛鞣制的基础上通过辛醇对牛心包进行进一步的化学玫性处理,可显著延缓牛心包的钙化进程,可望成为一种增强牛心包生物瓣耐久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对牛心包瓣膜生物材料戊二醛鞣制与阳离子油复合鞣制方法进行了对比,从分子水平上对生物材料鞣制方法的机制进行了研究。方法:对牛心包生物材料进行组织学、超微结构和机械抗张强度测试。对比阳离子油复合鞣制牛心包和戊二醛鞣制牛心包组织的钙含量;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测定羧基含量;对牛心包生物瓣膜进行体外模拟疲劳实验台加速检测。结果:阳离子油复合鞣制牛心包瓣10年后扫描电镜观察,组织胶原纤维结构排列致密、整齐,细胞结构完整、牢固,钙化不明显。阳离子油复合鞣制组牛心包钙含量(2.87±0.32)μg/mg,戊二醛组牛心包钙含量(9.82±4.45)μg/mg,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阳离子油复合鞣制组,收缩温度在86~90?℃时,牛心包生物材料最柔软,抗张强度19.9~25.8?N/mm2、撕裂强度92.3~112.7?N/mm2、延伸率43.4%~46.0%。阳离子油复合鞣制组,红外光谱图显示羧基(COOH-1)峰明显降低,而戊二醛鞣制组仍含有相当多的羧基。体外模拟加速疲劳实验台测试,牛心包瓣膜为3.8亿次,从受力疲劳方面能经受住大约10年的寿命。结论:应用阳离子油复合鞣制牛心包生物瓣膜,克服了戊二醛鞣制使生物组织变硬变脆及钙化缺陷,提高了生物组织的柔软度和强度,且有防钙化作用,能显著延长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混合醇改性对戊二醛牛心包细胞毒性的影响;并验证0.3%戊二醛保存对改性后的戊二醛牛心包细胞毒性有无影响。方法取新鲜牛心包心前区部分,分三组处理:A组:用0.625%戊二醛固定两周后用0.3%戊二醛保存;B组:牛心包用0.625%戊二醛固定二周后,用混合醇后处理并保存;C组:将B组心包在混合醇中处理2个月后,转入0.3%戊二醛中保存。D组:用玻片作为对照组。将三种心包切成同样大小(2×2cm2),用生理盐水分别漂洗10min3次。然后分别种植同样数目的(4×104)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培养7d后,将细胞洗下来,0.4%台盼兰染色,计算每片心包上的活细胞数。同时对心包片细胞作光镜及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4个组活细胞计数结果:三组心包片上的活细胞数分别为:A组(戊二醛牛心包)(:5.83±2.04)×103;B组(混合醇改性戊二醛牛心包)(:16.67±2.04)×103;C组(0.3%戊二醛保存的混合醇改性牛心包):(18.75±1.12)×103。与对照组([176.25±18.15)×103]相比,三种心包均对细胞增殖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混合醇改性后(B、C组)与未改性戊二醛牛心包(A组)的活细胞数有显著性差异(P<0.001),而B组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光镜细胞形态学观察:对照组细胞生长良好,且形态正常,无死亡细胞。细胞计数时见A、B、C三组均有死亡细胞,尤以A组最多;扫描电镜观察:A组细胞较少,且多为圆球形细胞,大部分为裸露的胶原纤维;B、C组均有较多的细胞覆盖生长,细胞展开,可见细胞分裂相。结论经混合醇处理后的戊二醛牛心包细胞毒性明显降低,但仍有细胞毒性;混合醇改性后的戊二醛牛心包保存在0.3%戊二醛溶液中,其细胞毒性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5.
牛心包生物瓣膜羧基含量的测定与抗钙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用生物方法测定牛心包经单纯戊二醛及戊二醛,三氧化二铬等复合鞣制后对羧基的影响。如果牛心包中羧基(COOH^-1)含量减少,会提高牛心包的使用寿命。方法:单纯用纯化戊二醛及用纯化戊二醛预处理再用阳离子油,三氧化二铬,甘油等复合鞣制的牛心包组织,分别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测试仪测定羟基的含量。结果:在傅立叶红外光谱图1741.11cm^-1处复合鞣制的牛心包比单用戊二醛鞣制的牛心包的羧基(COOH^-1)峰明显降低,表明羧基含量减少,并且,酰胺峰位左移,表明牛心包膜结构紧密。结论:用戊二醛预处理再经三氧化二铬,阳离子油及甘油等复合鞣制牛心包对生物瓣膜的防钙化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观察戊二醛联合丹宁酸处理对去细胞后牛心包组织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新鲜牛心包切割成同样大小的试片数块,分为4组,A组:新鲜牛心包;B组:新鲜牛心包去细胞处理;C组:牛心包去细胞后丹宁酸处理;D组:牛心包去细胞后戊二醛联合丹宁酸处理。通过测定各组试片的厚度、热皱缩温度、抗拉负荷、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及抗胶原蛋白酶降解试验来比较各组的组织稳定性并行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结果 D组在厚度、热皱缩温度、抗拉负荷、抗张强度及抗胶原纤维酶降解能力方面均高于B组(P〈0.05),组织学发现D组纤维排列较B组更加紧凑。结论戊二醛联合丹宁酸处理能够增加去细胞后牛心包的组织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牛心包纤维支架细胞重建组织工程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利于宿主细胞重建的组织工程生物瓣材料.方法Ⅰ组新鲜牛心包片经(Courtuman法脱细胞后用戊二醛(GA)固定;Ⅱ组脱细胞及固定方法同Ⅰ组,随后用2,3丁二醇改性.肌成纤维细胞(MFC)和内皮细胞(EC)分别取自猪颈动脉,分别培养,分层种植.通过台盼蓝染色、光镜、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观察细胞生长效果.结果Courtuman法基本脱去了牛心包细胞成分,使其成为富含空隙的纤维支架.Ⅰ组试片无细胞生长,Ⅱ组细胞处于增殖状态,第17天Ⅱ组组试片内部有MFC生长;第27天,Ⅱ组试片一侧有2~3层细胞生长,外层EC完整融合,部分EC拉长成梭形,内层MFC已迁移入纤维支架内.结论生物材料牛心包脱细胞、鞣制、改性处理后形成的牛心包纤维支架利于细胞生长.分别提取、分别培养、分层种植MFC和EC是一种实用的再细胞化组织工程技术,可在体外实现牛心包纤维支架的完全内皮化及部分间质细胞化.  相似文献   

8.
混合二元醇改性处理对减轻戊二醛牛心包细胞毒性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混合二元醇对减轻戊二醛牛心包细胞毒性的作用.方法:牛心包分两组--A组:用0.625%戊二醛固定2 w后用0.3%戊二醛保存;B组:牛心包用0.625%戊二醛固定2 w后,用混合二元醇后处理并保存.C组:玻片对照组.二组心包均切成2 cm×2 cm,分别种植同样数目的(4×104)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培养7 d后,分别计算每片心包上活细胞数.同时作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①活细胞计数结果:A组、B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B组与A组的活细胞数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光镜下:对照组细胞生长良好,A、B组均有死亡细胞,尤以A组为多.③扫描电镜:A组活细胞很少,且多为圆球形细胞;B组有较多的细胞覆盖生长,可见细胞分裂相.结论:混合二元醇改性处理后的戊二醛牛心包细胞毒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找到一种牛心包材料细胞成分清除率高,而对其力学性能影响小的理想去细胞方法.方法:取新鲜牛心包,用新洁尔灭-核酸酶-脱氧胆酸法去细胞处理;新鲜牛心包作对照组.用Lowry法测定牛心包可溶性蛋白含量;牛心包片用作HE染色及WT VG染色,作光镜检测并计算去细胞百分率,电镜观察组织超微结构;分别测定牛心包的组织含水量、厚度、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及热皱缩温度.结果:牛心包去细胞处理后可溶性蛋白去除彻底,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去细胞百分率达95.43%,去细胞彻底.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实验组心包无细胞成分,胶原纤维结构无破坏,排列整齐,结构紧凑;实验组牛心包厚度[(0.209±0.066) mm] ,抗拉强度[(17.08±3.91) N/mm2],断裂伸长率[(41.27±6.45)%]及热皱缩温度[(68.94±0.75)℃]与对照组[分别为(0.247±0.055) mm; (17.97±4.77)N/mm2;(42.67±7.76)%,(69.44±0.57)℃] 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去细胞处理后,含水量与对照组(83.02±0.43%)相比明显增加(P<0.01).结论:新洁尔灭-核酸酶-脱氧胆酸法去细胞彻底,对组织结构无破坏,对组织机械性能无明显影响,是一种快速、有效、实用的去细胞方法.  相似文献   

10.
牛心包心脏瓣膜的酞菁敏化光交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用磺化铜酞菁作为光敏剂,在可见光辐照下交联牛心包。方法 将新鲜牛心包浸泡在0.0l%的磺化铜酞菁染料磷酸盐缓冲液(PBS)中,宽光谱光源辐照20-120h。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交联程度,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检测交联发生后牛心包组织的结构变化,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差热分析,DSC)检测骤缩温度变化,并进行了含水量分析。结果 光氧化交联法可以交联牛心包胶原蛋白;交联前后牛心包组织胶原蛋白的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解释了光氧化交联法的原理;光交联法改进了戊二醛法造成的牛心包组织僵硬。结论 酞菁敏化光交联法实现了牛心包材料的人工交联。  相似文献   

11.
京尼平交联的脱细胞牛心包生物支架材料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新型生物交联剂京尼平对脱细胞牛心包基质作为支架材料的影响及意义,为心肌组织工程心脏补片的构建提供较理想的生物支架材料。方法:实验分为三组,A组(25块)为新鲜未脱牛心包组织,B组(25块)为脱细胞牛心包组织,C组(25块)为京尼平交联的脱细胞牛心包组织。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脱细胞效果和胶原纤维、弹力纤维改变;以组织厚度、热皱缩温度和抗拉力测试观察基质的物理性能变化。结果: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去污剂-酶消化法去细胞百分率达98.63%,能够有效脱除细胞,完整保留牛心包组织的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组织厚度测试结果为,A组(3.8±1.0)mm,B组(3.8±1.2)mm,C组(4.0±1.0)mm;组织热皱缩温度测定结果为,A组(78.50±0.50)℃,B组(67.90±0.60)℃,C组(85.90±0.40)℃;组织抗拉力测试结果显示,经交联剂京尼平处理后C组最大载荷、最大应力、弹性模量、最大应变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新型生物交联剂京尼平交联的脱细胞牛心包最大载荷增加显著,可以弥补脱细胞牛心包力学性能的减少,作为较理想的心肌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2.
肺减容术后肺漏气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肺减容术的主要并发症肺漏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肺减容术的漏气发生率、严重程度、漏气时间、肺膨胀程度、有无残腔和脓胸的发生,以及与漏气相关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共26例病人,其中6例未用牛心包垫和生物蛋白胶,20例加用牛心包垫和生物蛋白胶。全组平均漏气发生率为79.2%,无牛心包组漏气发生率100%,加用牛心包组72.2%。经纤维支气管镜生物蛋白胶堵死漏气2例,获得成功。加负压吸引5例,用无创呼吸机16例,气管切开呼吸机支持1例,脓胸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术后肺漏气是肺减容术成败的关键,也是影响肺功能和导致其他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术中牛心包和生物蛋白胶的应用、术后及早拔除气管内插管、呼吸机的应用、负压吸引的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生物蛋白胶堵死及呼吸功能锻炼是预防肺漏气和缩短漏气时间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大鼠胎肝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原代大鼠胎肝干细胞(HSCs),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采用胶原酶灌注法及剪碎消化法分离大鼠胎肝干细胞,并用含10%优等胎牛血清的H-DMEM培养液培养。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该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情况,进行鉴定。结果:分离的大鼠胎肝干细胞体外培养24 h贴壁,5 d左右可长成单层,光镜下为致密圆形细胞,边缘清楚。8 d后细胞铺展,呈上皮样,表达甲胎蛋白(AFP)抗原、细胞角蛋白(CK)18、细胞角蛋白(CK)19。结论:分离并鉴定为大鼠胎肝干细胞可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迅速扩增。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甘草次酸和甘草酸对离体大鼠肝细胞的膜效应及膜结合位点。方法应用体循环灌注胶原酶法分离正常大鼠肝细胞,在肝细胞培养中分别加入D-Hanks液、猪苓多糖、甘草酸及甘草次酸,24h后收集细胞。分别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膜效应,应用胶体金探针法检测正常肝细胞表面甘草次酸及甘草酸的结合位点。结果扫描电镜示加入甘草次酸的肝细胞表面微绒毛缺乏,呈现大量大小不等的光滑的囊泡状隆起;胶体金探针实验示透射电镜下可见加入甘草次酸?牛血清白蛋白-胶体金颗粒探针的正常肝细胞表面覆有密集的黑色胶体金颗粒。结论甘草次酸和甘草酸对大鼠离体肝细胞具有明显的生物膜效应;肝细胞膜上有与甘草次酸、甘草酸相结合的位点;且以甘草次酸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一步观察移植后内皮细胞(EC)抗切应力和抗钙化能力以及肌成纤维细胞迁移和自身修复能力。方法新鲜牛心包片经脱细胞、鞣制、改性后备用;A、B组试片上依序种植宿主肌成纤维细胞和EC,C组试片上不种植细胞,随后将3组试片分别移植于猪的腹主动脉壁上;2个月后对A组试片,12个月后对B、C组试片进行厚度、钙含量、扫描电镜及组织学的检测。结果A、B组试片钙含量显著低于C组(P〈0.05),但显著高于新鲜牛心包(P〈0.05);A、B组试片钙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A、B组试片显著厚于C组试片(P〈0.05),A、B组试片的厚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试片80%~90%的表面覆盖EC,肌成纤维细胞已迁移至表层下支架的3/4;C组试片表面无细胞,肌成纤维细胞已迁移至表层下支架的1/4~1/3,大部分胶原纤维间隙消失。结论人工EC化使生物材料抗钙化能力增强;种植肌成纤维细胞使生物材料具有自身修复能力。但增厚的瓣叶是否影响其功能,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作者设计了应用甲醇(MA)、环氧氯丙烷(EC)处理牛心包瓣组织,通过家兔皮下埋藏实验,应用钙质定性、定量和超微结构观察等法,评价减轻牛心包瓣组织钙化的效果,并对组织稳定性,抗原性和机械强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应用MA和EC化学改性方法处理牛心包组织,经动物皮下埋藏后,有明显减轻组织钙化的作用,且能保持较好的组织扩张强度和结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离、培养和纯化牛原代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和虹膜色素上皮细胞(IPE),比较体外培养的RPE与IPE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酶辅助显微分离牛眼RPE和IPE,进行体外培养,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并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鉴定。透射电镜观察体外培养RPE、IPE的超微结构,比较两种细胞体外培养下的生长状况。结果纯化后体外培养牛RPE和IPE的角蛋白表达强阳性,细胞阳性率分别达到94%和88.7%。原代培养的牛RPE和IPE外形类似,为多角形,具有相似的生长曲线。电镜显示两种细胞都具有细胞极性,顶端有大量微绒毛,原代细胞内含有大量色素颗粒和内质网,RPE含有较多与其吞噬功能相适应的溶酶体。结论通过酶辅助显微分离色素上皮细胞,结合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可以获得较纯的牛RPE和IPE,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周切虹膜材料。两种色素上皮细胞具有相似的形态和生物学性状,但仍然存在与功能相适应的超微结构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离培养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并检测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在无菌条件下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获得脐血单个核细胞,接种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单个核细胞行贴壁培养后,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分析细胞周期,检测细胞表面抗原。结果采用Percoll(1.073g/mL)分离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大小较为均匀,梭形或星形的成纤维细胞样细胞。细胞生长曲线测定表明接后第5天细胞进入指数增生期,至第9天后数量减少;流式细胞检测表明50%~70%细胞为CD29和CD45阳性。结论体外分离培养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生长稳定,可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