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牛血清白蛋白进行烷基化修饰,合成一系列两亲性的十二烷基白蛋白(DSA)衍生物,并采用1H NMR、元素分析以及热重分析法对其进行结构确证;以芘作为荧光探针,测定了它们的临界胶束浓度;采用透析法制备一系列紫杉醇烷基白蛋白(PTX-DSA)纳米胶束,以载药量、包封率、粒径和Zeta电位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取代度对紫杉醇载药能力的影响,然后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广角X线衍射(WAXD)技术分别对载药胶束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取代度在7.72%~31.71%之间的DSA能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纳米胶束,其紫杉醇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高达(32.14±4.13)%和(87.25±16.18)%,而其粒径和Zeta电位分别为(135.83±2.47) nm和-(31.07±0.51)mV;TEM显示该聚合胶束呈现出球形或类球形结构;WAXD研究结果表明,紫杉醇均匀分散在聚合物胶束中。DSA可作为难溶性抗肿瘤药物的载体,具有载药量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制备载紫杉醇pH敏感嵌段共聚物胶束,评价抗肿瘤细胞药效.方法 用ATRP和click反应合成聚己内酯-聚甲基丙烯酸-N,N-二乙氨基乙酯-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PDC),制备聚合物胶束,测定不同pH条件下胶束粒径和zeta电位;包载紫杉醇,测定包封率和载药量;透析法考察胶束的体外释药行为;MTT法评价胶束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细胞毒性.结果 聚合物胶束的粒径和zeta电位随pH增大而减小.紫杉醇的包封率为92.0%,载药量为8.36%.中性环境中胶束粒径为100.3 nm,zeta电位接近零.在低pH值(pH 6.5)环境中胶束的释药速率比中性环境中快,累积释放率高,对肿瘤细胞生长抑制效果好.结论 pH敏感嵌段共聚物胶束有良好的pH敏感释药特点和抗肿瘤细胞药效,有望成为理想的抗肿瘤药物靶向载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 优化载药胶束的制备工艺,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HPLC)法测定紫杉醇(PTX)含量,以载药量、包封率、粒径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方法优化载药胶束的制备工艺. 结果优化工艺下制备的载PTX胶束载药量为(38.63 ± 0.42)%,包封率为(83.19 ± 1.23)%,粒径为(192.2 ± 0.5)nm,载PTX聚合物胶束一定条件下贮存10 d后,粒径与载药量无明显变化. 结论 该载药工艺简单可行,可用于载PTX聚合物胶束的制备,所制备的聚合物胶束短期贮存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载紫杉醇(PTX)的羧甲基壳聚糖-大黄酸聚合物胶束制备工艺。方法以载药量、包封率、粒径为考察指标,对载药和透析方法进行单因素考察,确定PTX/CR聚合物胶束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最佳载药方法为透析法,最佳载药工艺以乙醇(30 mg/m L)作为PTX溶剂,载体CR浓度为7 mg/m L,药载比1∶1.4。结论 CR聚合物通过物理包载PTX形成载药量和包封率较好、粒径小的载药聚合物胶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载阿霉素(DOX)的混合胶束,并优化其冻干制剂工艺。方法以TPGS-甘草次酸偶联物(TG偶联物)和TPGS修饰的羧甲基壳聚糖-大黄酸偶联物(TCR偶联物)为混合胶束载体材料(TCR-TG),利用透析法制备载DOX的混合胶束(DOX/TCR-TG胶束),以载药量、包封率、粒径为评价指标,考察TG偶联物和TCR偶联物的投料比、DOX与TCR-TG的投料比,确定DOX/TCR-TG胶束最佳制备工艺。考察冻干保护剂的种类及用量,确定DOX/TCR-TG胶束的最佳冻干工艺。结果 DOX/TCR-TG胶束平均粒径为(121.3±8.49)nm,PDI为(0.21±0.02),Zeta电位为(-21.9±0.2)mV,载药量为(31.22±3.19)%,包封率为(62.59±6.39)%,其中TG偶联物和TCR偶联物最佳投料比为1∶2,DOX和TCR-TG的最佳投料比为1∶1.7,DOX/TCR-TG混合胶束冻干制剂的最佳保护剂为0.1%甘露醇。结论 TG偶联物与TCR偶联物形成的混合载体材料包载DOX,可制备成载药量和包封率较好,粒径分布均匀,形态圆整的聚合物胶束制剂。  相似文献   

6.
穿心莲有效部位Poloxamer188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Poloxamer188穿心莲有效部位的聚合物胶束。方法薄膜水化法制备穿心莲有效部位聚合物胶束,正交设计优化处方工艺。HPLC法测定其载药量和包封率,激光粒度仪测定粒径。结果载药胶束包封率为(85.7+2.1)%,载药量为(1.11+0.09)%,粒径为(198.32+3.35)nm。结论载药Poloxamer188胶束制备工艺简便易行,为中药制剂提供了新剂型。  相似文献   

7.
研制CI-921混合胶束(CI-Micelles),建立CI-Micelles包封率的测定方法,并对胶束进行处方优化和体外表征。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CI-Micelles,通过透析法分离CI-Micelles的游离药物和载药胶束,测定药物含量,得到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值,利用方程拟合法推算出CI-Micelles包封率和载药量的真实值。考察聚合物的总量、两种聚合物用量的比例和水合介质的种类对胶束粒径分布、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考察载药胶束4 ℃下6 d内的放置稳定性。结果表明,以总聚合物浓度为72 mg/mL,Pluronic F127与Solutol HS15质量之比为1∶2,5%葡萄糖溶液为水合介质时制备的CI-Micelles具有最佳的包封率(>90%)和粒径分布(17~25 nm,分布系数<0.210),在4 ℃下放置6 d,包封率及粒径均无显著变化。本实验所建立的新型包封率的测定方法——透析拟合法可以用来考察难以达到漏槽条件的弱碱性药物小粒径胶束的包封率。利用混合配比的聚合物材料Pluronic F127和Solutol HS15制备的CI-Micelles粒径分布均匀,包封率和载药量高,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以两亲性透明质酸-紫杉醇高分子前药(HA-PTX)为载体,制备包载PTX的高载药量纳米胶束;分别使用HPLC、动态光散射法(DL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X线粉末衍射法(XRD)等手段对其载药量、包封率、粒径分布和胶束形态等进行测定或表征;采用荧光芘探针法测定HA-PTX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以市售紫杉醇注射剂(Taxol)为对照,通过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实验考察载药胶束的体内过程。载药胶束PTX-HA-PTX化学偶联药物和物理包载药物总量高达41.8%,包封率高达95.4%,平均粒径为213.2 nm,Zeta电位为-15.5 mV;XRD结果确证药物以分子状态或无定型状态存在于胶束内部;TEM和AFM显示胶束呈类球形;大鼠药代动力学结果显示,相对于Taxol,PTX-HA-PTX胶束组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显著提高(P<0.01),而清除率(CL)显著下降(P<0.05),说明PTX-HA-PTX胶束可延缓PTX在体内的消除,延长滞留时间,提高药效。结果表明HA-PTX可作为优良的增溶载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生物降解型尼索地平微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制备尼索地平的PLGA微球,并研究其体内外释药行为.方法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电镜下观察微球形态,HPLC法测定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及累积释药量.采用HPLC法测定家兔体内的血药浓度.结果微球形态圆整,表面光滑.微球的粒径为15.3±3.8μm,载药量为21.16%,包封率为85.40%.微球的体外释药行为的拟合方程为1-Q=0.7654(1-t/t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多西紫杉醇的聚合物胶束,提高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方法:用开环反应合成不同比例的聚乳酸-聚乙二醇单甲醚(PLA-mPEG)共聚物,通过DSC、IR、^1H NMR确证其结构,荧光法测定其临界胶束浓度(CMC)。以溶剂蒸发-固体熔融分散法制备多西紫杉醇聚合物胶束,正交设计优化其制备工艺。HPLC测定其载药量、包封率,激光粒度仪测定其粒径及分布,IR确证含药胶束的形成。结果:采用比例为6/4的PLA-mPEG共聚物为载体,以乙腈为有机溶剂制备,所得胶束平均粒径为47.0nm,载药量为27.3%,包封率为97.4%,且IR确证药物已被包封在胶束中,而非物理混合。结论:PLA-mPEG聚合物胶束能显著提高多西紫杉醇在水中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11.
以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丙交酯嵌段共聚物(mPEG-PLA)(50/50)作为载体,制备银杏内酯B(GB)聚合物胶束(GB-mPEG-PLA)。采用乳化-溶剂挥发制备GB-mPEG-PLA溶液,再冷冻干燥保存,并对制得的GB-mPEG-PLA的载药量、包封率、粒径与分布和胶束形态等进行表征,采用透析法考察GB-mPEG-PLA的体外释放。所制得的GB-mPEG-PLA载药量为7.5%,包封率为82.2%,平均粒径为74.5 nm;扫描电镜显示胶束为类球形;GB-mPEG-PLA释放曲线显示其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研究结果表明,mPEG-PLA胶束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纳米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12.
制备等比例的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聚谷氨酸(mPEG-PLA-PLG)和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聚赖氨酸(mPEG-PLA-PLL)电中性聚离子复合胶束,依靠静电吸引提高原聚合物胶束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mPEG-PLA)的结构稳定性。在mPEG-PLA的羟基末端引入氨基,分别与谷氨酸和赖氨酸的环化羧酸酐(NCA)发生开环反应,并且脱保护基制得目标产物,通过1H NMR、IR确证其结构,荧光法比较载体改性前后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以透析法制备去氧鬼臼毒素聚合物胶束,HPLC法测定改性前后两种胶束的载药量和包封率,激光粒度仪和HPLC比较两种胶束25 ℃水浴过程中粒径和药物含量的变化。两者的CMC都较低,且载药量和包封率相近,但改性后胶束的稳定性增至原胶束的2倍以上,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制备同时包封IR-780和多柔比星(DOX)的温敏脂质体并进行表征.方法 采用薄膜水化法及硫酸铵梯度法制备载IR-780和DOX温敏脂质体(DOX-IR-780 thermo-sensitive liposome,DITSL).采用Malvern激光粒度仪检测各脂质体的粒径、表面电位及多分散系数(PDI);采用激光诱导DITSL升温释药,检测各脂质体的释药特性.结果 IR-780和DOX同时被包封于温敏脂质体,成功制备得DITSL.IR-780和DOX的包封率分别为(94.47±8.57)%、(92.52±7.61)%;平均粒径(138.98±8.74) nm;略带负电位;PDI为0.32±0.02.激光0.8 W/cm2照射5 min,温度最高升到54.2℃,1OX释药率达80.1%.结论 DITSL具有药物包封率较高、粒径大小适宜、光热转化效率高、温度敏感性好的优点,并可通过激光控制释药,为下一步光热-化疗联合治疗肿瘤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以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为载体构建载有骨保护素(OPG)的微球,筛选出缓释效果最佳的制备条件,并研究载药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方法 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以不同的搅拌速度、聚乙烯醇(PVA)浓度、PLGA浓度制备OPG-PLGA微球并测定其载药量和包封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条件;以磷酸盐缓冲液作为释放介质考察载药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结果 以PLGA聚合物浓度400 mg/ml、搅拌速度400 r/min、PVA浓度2%为条件制备的载药微球具有最优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6.21×10-和75.10%,体外释药试验显示微球持续释放时间达到30 d,具有良好缓释效果.结论 采用优化条件制备的OPG-PLGA微球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同时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为用于拔牙位点保存术的缓释药物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angiopep-2修饰的硫辛酸-聚精氨酸组氨酸(LHRss)多肽纳米胶束并包载抗肿瘤药物多柔比星(DOX)的脑胶质瘤靶向纳米给药系统(LHRss-An/DOX)。方法 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包载化疗药物DOX的多肽胶束LHRss-An/DOX,检测复合物的粒径、zeta电位和外观形态;测定载药量和包封率,并对其体外释放特性进行考察;通过体外血脑屏障(BBB)模型考察载药胶束的跨膜转运效率,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DOX胞内的分布情况及对脑胶质瘤的靶向性。结果 胶束LHRss-An/DOX呈球形,平均粒径为(100.9±8.7) nm,聚合物分散性指数为0.232,电位为(28.8±3.3) mV,最佳药载比为40%,载药量为15.8%,包封率为55.3%,在pH 7.4、pH 5.5和pH 5.5+10 mmol/L DL-二硫苏糖醇(DTT)环境下72 h内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60.3±2.6)%、(84.1±3.9)%和(96.6±2.7)%;LHRss-An/DOX的跨BBB效率分别是LHRss/DOX和游离DOX的2.04和4.27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胶质瘤细胞U251摄取LHRss-An/DOX的荧光强度强于LHRss/DOX和游离DOX的荧光强度。结论 经过angiopep-2修饰的载药纳米胶束的跨BBB能力及脑胶质瘤的靶向性显著增强,是一种潜在高效的靶向胶质瘤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16.
以羧甲基壳聚糖接枝聚己内酯(CMCS-g-PCL)作为阿帕替尼的载体,制备了载药胶束以降低阿帕替尼的副作用。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研究了采用乳化-挥发法、透析法以及薄膜水化法所制得载药胶束的包封率及载药量,并对胶束的稳定性、缓释性以及细胞毒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乳化-挥发法最适合用于制备载药胶束,制得的胶束平均粒径在100~150 nm,在水溶液中能够稳定维持21 d以上,而在PBS溶液中仅能维持7 d左右。该载药胶束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且释放率随着载体接枝率的上升而下降。细胞增殖抑制实验证明,载药胶束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抑制效果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有利于实现长效治疗。  相似文献   

17.
姜黄素纳米脂质载体的制备及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熔融-乳化法制备姜黄素(Cur)纳米脂质载体(Cur-NLC),并考察其形态、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和载药量等理化性质,同时以透析法研究制剂的体外释药特性。测定Cur-NLC和Cur原料的混悬液经大鼠灌胃后的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并通过DAS2.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透射电镜观察Cur-NLC呈较规则类球体,平均粒径为(187.5±4.67)nm,Zeta电位为(-23.65±2.86)mV,包封率、载药量分别为(98.33±0.40)%和(4.59±0.19)%;Cur-NLC和Cur混悬液体外释药行为分别符合一级方程和Peppas方程,Cur-NLC在HCl(pH 1)和PBS(pH 6.8)中的36 h累积释放量分别为24.3%和19.2%,Cur混悬液的36 h累积释放量分别为90.2%和84.2%,说明Cur担载于纳米脂质体后具有明显的缓释特性。经大鼠灌胃后,Cur-NLC和Cur混悬液的AUC0-∞分别为(621.14±179.92)ng.h/mL和(32.49±3.55)ng.h/mL,cmax分别为(92.81±38.52)ng/mL和(5.39±0.13)ng/mL,Cur-NLC的AUC0-∞和cmax分别提高了19.12倍和17.22倍。因此,Cur-NLC对Cur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避免了药物的渗漏,载药量和包封率均较高,能显著增强Cur在胃肠道的吸收,提高Cur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使用硫酸软骨素-胆固醇聚合物(CS-Chol)和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DSPE-mPEG2000)构建一种共载吡柔比星(pirarubicin, THP)和长春瑞宾(vinorelbine, VRL)的混合胶束(T+V-CS胶束),并对其治疗乳腺癌的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  用超声-透析法制备T+V-CS胶束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表征,用MTT实验和细胞周期实验评价T+V-CS胶束的体外抗肿瘤效果,同时在4T1乳腺癌小鼠模型上研究T+V-CS胶束的体内抗肿瘤效果。  结果  T+V-CS胶束在透射电镜下呈近球形;马尔文粒径为(155.5±4.5) nm,多分散系数(PDI)为0.170±0.003,Zeta电位为(?23.0±0.9) mV;在T+V-CS胶束中,THP的包封率为(81.87±2.56)%,VRL的包封率为(87.54±2.82)%,总载药量为(10.20±1.20)%。体内外药效实验结果表明,与单载药胶束和游离药物溶液相比,T+V-CS胶束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能诱导G2/M期的细胞数明显增加,能明显抑制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并延长小鼠生存期。  结论  T+V-CS胶束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效果,对乳腺癌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将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GDGE)与胱胺(Cys)置于水溶液中,通过亲核开环反应制备出超支化聚合物,并自组装形成多核-壳结构的纳米胶束,再通过甲氨蝶呤(MTX)与纳米胶束间的疏水作用制备出载药胶束。用FT-IR、1H-NMR、DLS、SEM等方法对聚合物结构和胶束粒径与形貌进行表征,采用噻唑蓝(MTT)法测试纳米胶束和载药胶束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聚合物经过透析纯化后自组装形成纳米胶束,其粒径约为100 nm,呈均一球形;载药胶束对MTX的载药率为10.32%;当载药胶束处于模拟肿瘤环境中时,酸性和还原性条件可刺激药物释放。细胞毒性实验表明,纳米胶束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载药胶束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