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原缺氧条件下梭曼中毒大鼠心肌抑制性G蛋白α亚基(Giα)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原缺氧组、平原中毒组和高原中毒组.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心肌Giα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缺氧、梭曼中毒单一或复合致伤均可引起心肌GiαmRNA表达降低,与平原中毒组比较,高原中毒24h时大鼠心肌Giα mRNA的表达降低4.1%(P<0.05).结论高原中毒组大鼠心肌GiαmRNA表达的降低,可能是高原缺氧条件下梭曼中毒大鼠心功能损害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胆碱能系统在缺氧复合梭曼中毒心脏毒性效应增强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原缺氧组、平原中毒组和缺氧中毒组。利用RT—PCR技术检测心肌m2受体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抑制性G蛋白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cAMP浓度及酶放射化学分析测定AC、PKA活性。结果 与平原中毒组相比,缺氧条件下梭曼中毒m2受体表达增强,Gi含量明显降低,cAMP浓度及AC、PKA活性显著升高。结论 复合损伤引起的m2受体表达增强和cAMP—PKA信号系统的异常升高,可能是高原缺氧条件下棱曼中毒心脏毒性效应增强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毒蕈碱样乙酰胆碱受体(M受体)在缺氧复合梭曼中毒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梭曼中毒组、缺氧组和缺氧复合梭曼中毒组。利用受体放射性配基结合法、Western blot、放射免疫和酶放射化学分析分别检测皮层、海马和纹状体M受体密度和亲和力、Gia蛋白含量、cAMP浓度及PKA活性。结果与平原中毒组相比,缺氧复合梭曼中毒组皮层和纹状体Bmax增加,海马和纹状体Kd值降低;复合致伤组皮层、海马和纹状体Gia蛋白含量分别比单纯梭曼中毒组降低了15.48%、8.56%和28.20%;各脑区cAMP浓度及PKA活性显著升高,分别较梭曼中毒组升高了79.51%、84.75%、52.92%和78.93%、44.32%、39.05%;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可部分阻断梭曼中毒和/或缺氧所致的PKA活性的升高。结论复合致伤引起的M受体上调,cAMP-PKA信号系统的异常增强,在缺氧复合梭曼中毒脑损伤中可能是缺氧复合梭曼中毒毒性效应增强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谷氨酸在模拟高原梭曼中毒性脑损伤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谷氨酸(Chutamic acid.Glu)在缺氧复合梭曼中毒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氨基酸分析和放免技术,研究高原缺氧,梭曼中毒单一与复合致伤后12、24、48h脑组织Glu和CaM含量的变化以及钙/钙调蛋白激酶Ⅱ(Ca^2 /CaM-PKⅡ)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 缺氧复合梭曼中毒组脑组织Glu,CaM含量在中毒后24h明显高于单纯中毒组、缺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缺氧中毒组脑组织Ca^2 /CaM-PKⅡ活性在中毒后24h明显低于单纯中毒组、缺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而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损坏抗剂地佐环平(MK-801)和钙通道拮抗剂尼莫地平(Nimodipine)可对抗这种改变。结论 高原缺氧复合梭曼中毒后Glu的兴奋毒引起脑损伤和Ca^2 /CaM-PKⅡ的活性下降,主要由NMDA受体介导和胞外Ca^2 内流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缺氧复合梭曼中毒对PC12细胞的毒性效应及IL-1β、IL-6的变化规律.方法制备缺氧复合梭曼中毒细胞模型,以MTT比色、流式细胞仪、ELISA和放免法分别测定细胞存活率、凋亡率及培养液IL-1β和IL-6活性.结果梭曼中毒和缺氧致伤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复合致伤组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变化更为明显,且与梭曼中毒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梭曼中毒和缺氧致伤后IL-1β、IL-6活性均明显增加,梭曼中毒组在致伤后12 h达到高峰,缺氧致伤组在伤后6 h即达到高峰,而后逐渐下降,至伤后24h仍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合致伤组IL-1β和IL-6活性升高更为明显,在致伤后6 h达到高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同时相点梭曼中毒组(P<0.05),较同时相点梭曼中毒组IL-1β和IL-6活性增加1.25和2.16倍.结论缺氧复合梭曼中毒导致PC12细胞凋亡增加,复合致伤所致的IL-1β和IL-6水平的升高在缺氧复合梭曼中毒的毒性效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梭曼中毒PC12细胞中STATs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梭曼中毒2、6、12及24h的PC12细胞的STAT1、3、5基因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结果 梭曼中毒后2h组PC12细胞中STAT1、3、5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升高,在中毒后12h组达最高,中毒后24h组的表达量低于12h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别。RT-PCR产物直接测序证实扩增产物片断与GenBank中相应序列相同。结论 梭曼中毒增强PC12细胞中STATs基因的表达,在梭曼中毒所致的脑损伤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梭曼中毒诱导PC12细胞JAKs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梭曼中毒PC12细胞中JAK1、JAK2、JAK3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梭曼中毒2、6、12、24h的PC12细胞的JAK1、JAK2、JAE3基因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结果 梭曼中毒后2h组PC12细胞中JAK1、JAK2、JAK3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升高,在中毒后12h组达最高,中毒后24h组的表达量低于12h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别。RT-PCR产物直接测序证实扩增产物片断与GenBank中相应序列相同。结论 梭曼中毒增强PC12细胞中JAKs基因的表达,在梭曼中毒所致的脑损伤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乌头碱诱发心律失常后心肌M3受体mRNA表达量的变化。方法静脉注射乌头碱(12.5μg/kg)制备大鼠心律失常模型,RT-PCR法检测心肌中M3受体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心肌M3受体mRNA的表达增加,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头碱诱发心律失常后心肌M3受体mRNA的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9.
磷脂酶A2在模拟高原梭曼中毒性脑损伤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磷脂酶A2(PLA2)在缺氧复合梭曼中毒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微量滴定,放免法从动物整体水平观察了高原缺氧,梭曼中毒单一与复合致伤后12、24、48h大鼠脑组织含水率(WCB)、伊文思蓝(EB)含量,PLA2的活性,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的变化。结果 高原中毒组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PLA2的活性,ADP、AMP、cAMP含量在中毒后24、48h明显高于平原中毒组,高原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应用钙通道阻断剂尼莫地平可明显降低PLA2活性,减轻缺氧中毒后脑组织水肿。结论 磷脂酶A2、腺苷酸环化酶的激活可能参与高原缺氧复合梭曼中毒脑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测M受体各亚型在心肌上的mRNA表达量,研究大明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降血脂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制备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尾静脉取血测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游离脂肪酸(FFA)、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血脂指标;Trizol法提取心肌总RNA,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M2、M3、M4、M54种M受体亚型mRNA的表达,观察其在高脂、正常和给药3种条件下的差异。结果高脂血症时血清中的TC、TG、LDL、FFA及MDA水平升高(P<0.05),HDL与SOD降低(P<0.05),经大明胶囊治疗后TC、TG、LDL、FFA及MDA水平降低(P<0.05),HDL与SOD水平上调(P<0.05)至近正常水平;比较高脂模型组与正常组M受体各亚型mRNA表达,结果M2、M4、M5受体亚型表达减弱,M3受体亚型表达增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大明胶囊后与高脂模型组比较M3受体亚型mRNA表达增强,M2受体亚型表达减弱,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M4、M5受体亚型mRNA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建立成功,大明胶囊具有降血脂作用,并且M3受体的水平上调是大明胶囊降血脂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缺氧条件下梭曼中毒对大鼠脑M受体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高原缺氧条件下梭曼中毒大鼠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和毒蕈碱性乙酰胆碱(M)受体变化规律。方法 以DTNB法和受体放射性配基结合法检测大鼠皮层、海马及纹状体AChE活性和M受体密度及亲和力。结果 缺氧使大鼠脑组织AChE活性不同程度升高,缺氧24h海马和纹状体M受体 分别增加10.4%和25.3%,M受体的亲和力分别增加55.6%和30.3%。单纯梭曼中毒和缺氧复合梭曼中毒均显著  相似文献   

12.
化学中毒与急性缺氧的双因素联合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目的 研究化学中毒与急性缺氧两因素的联合效应。方法 建立常压常氧、常压缺氧和低压缺氧3种模型,以梭曼(Soman)、氰化钠(NaCN)和4-DMAP(4-dimethylaminophenol)为代表,测定大鼠、小鼠、家猫、PC12细胞、兔血红细胞等在3种模型条件下对毒物药物的行为、生化和生理指标变化。结果梭曼单独作用可导致动物协调运动下降、脑等组织含水率增加、脑组织AChE活性降低、MR下调、NE和cAMP含量增加。急性缺氧单独作用也可引起动物协调运动及自主活动的降低、脑等组织含水率的增加、外周血和脑组织AChE活性升高、MR受体上调、NE和cAMP含量增加、4-DMAP药效升高。化学中毒与急性缺氧同时作用,上述变化更加复杂。结论 化学中毒与急性缺氧两种因素同时作用于机体,对机体产生广泛而复杂的损伤作用。此种作用为两因素的联合效应。缺氧引起的机体功能下降对联合效应的增加部分贡献较大。急性缺氧既可使重要的组织成分发生质或量的变化,也会影响某些抗毒剂的作用强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缺氧复合梭曼中毒PC12细胞中白介素-4、白介素-8(IL-4、IL-8)和酪氨酸蛋白激酶(TPK)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和放射免疫技术检测缺氧复合梭曼中毒PC12细胞的IL-4、IL-8和TPK活性.结果单纯梭曼中毒PC12细胞胞浆、胞核的TPK以及IL-4、IL-8活性在中毒2 h升高,12 h活性水平最高,24 h活性降低.缺氧复合梭曼中毒组PC12细胞胞浆、胞核的TPK以及IL-4、IL-8活性在缺氧中毒2 h升高,6 h最高,12 h活性降低,各时相点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提示酪氨酸蛋白激酶、IL-4、IL-8参与缺氧复合梭曼中毒所致脑损伤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梭曼急性中毒后脑干儿茶酚胺神经元的活动变化。方法:ABC免疫组化法显示Fos蛋白的变化。结果:梭曼急性中毒后,脑干儿茶酚胺神经元内fos免疫阳性神经元急剧增加;c-fos表达呈短暂一过性表达;Fos强阳性神经元在中毒1h开始增加,2~3h时达高峰,4h开始下降。c-fos表达与梭曼中毒剂量相关而与惊厥是否发生无关。结论:脑干儿茶酚胺神经元在梭曼中毒后发生广泛激活,可能是脑行为变化的先期事件,是惊厥发生以及呼吸、循环中枢衰竭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急进高原缺氧环境对大鼠肝脏孕烷X受体(PXR)表达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急进高原缺氧12、24、36、48 h组,每组8只。待预定缺氧时间完成,采集各组大鼠腹主动脉血,全自动血气分析仪进行血气分析;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状况;实时定量PCR测定各组大鼠肝组织中PXR mRNA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测定各组大鼠肝组织中PXR和蛋白酶SUG1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急进高原缺氧12 h后大鼠血液酸碱度值降低;缺氧24 h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低于80%,动脉氧分压(PaO2)低于60 mmHg(1 mmHg=0.133 kPa);缺氧48 h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增加(P < 0.05)。对照组大鼠肝组织结构完整,急进高原缺氧12、24 h组肝组织中央静脉有明显水肿,缺氧36、48 h组大鼠肝组织见炎性浸润。大鼠肝脏内PXR mRNA表达从急进高原缺氧12 h时即显著下调,缺氧12、24、36、48 h组分别降低了63%、96%、86%、85%(均P < 0.05);其蛋白表达从缺氧36 h后显著上调,缺氧36、48 h后分别上调93%、99%(均P < 0.05)。蛋白酶SUG1的表达从缺氧24 h开始降低,缺氧24、36、48 h后分别下降14%、34%、46%(均P < 0.01)。结论: 急进高原缺氧可对大鼠肝脏中核受体PXR表达产生影响,蛋白酶SUG1可能是影响急进高原缺氧下PXR表达的调控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对高原缺氧大鼠小肠动力及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其对肠道急性缺氧损害的预防作用。方法将90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高原缺氧组、高原莫沙必利组;低压氧舱模拟海拔6 000 m,氧分压(9.31±0.05)kPa,氧含量(19.6±0.2)%,建立大鼠急性缺氧模型,高原莫沙必利组采用莫沙必利灌胃,3次/d,每天剂量0.27 mg/kg。分别于10、24、48、72、168 h取小肠组织。检测急性高原缺氧应激后小肠组织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含量变化;墨汁灌胃实验计算推进距离,检测小肠动力;RT-PCR检测小肠黏膜闭锁连接蛋白1(ZO-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同时间段正常对照组比,高原缺氧组NO、NOS含量增高,24、48、72、168 h NO含量差异明显(P<0.05,P<0.01),48、72、168 h NOS含量差异明显(P<0.05,P<0.01);ZO-1 mRNA表达量降低,48、72、168 h差异明显(P<0.05,P<0.01);高原莫沙必利组NO、NOS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增高,仅48 h NO含量增高明显(P<0.05);高原缺氧组与高原莫沙必利组(168 h除外)各时间点小肠推进距离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P<0.01)。各时间点高原莫沙必利组NO、NOS含量较高原缺氧组降低,72 h NO,72、168 h NOS含量差异明显(P<0.05);各时间点高原莫沙必利组小肠推进距离及ZO-1 mRNA的表达量较高原缺氧组增高,48、72、168 h的小肠推进距离及72、168 hZO-1 mRNA的表达量差异明显(P<0.05)。结论莫沙必利可有效促进小肠动力,减轻高原缺氧应激引起的小肠动力障碍及肠道黏膜屏障的损伤,可用于高原缺氧肠道损害的预防。  相似文献   

17.
缺氧对大鼠皮层、海马NMDA受体NR1亚单位磷酸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缺氧模型大鼠皮层、海马NMDA受体NR1亚单位酪氨酸磷酸化的变化.方法 成年大鼠置于模拟海拔5 500 m高度的低压氧舱内,每天缺氧8 h,分别缺氧3、7、14 d和21 d.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 免疫共沉淀方法检测皮层、海马NR1及其酪氨酸磷酸化的变化.结果 免疫组化显示缺氧皮层、海马NR1表达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Western blot检测进一步证明NR1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缺氧各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缺氧14 d后酪氨酸磷酸化达到最高峰,而后开始下降,21 d时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高原缺氧条件下大鼠皮层、海马NMDA受体NR1亚单位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酪氨酸磷酸化的变化可能是影响NMDA受体功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缺氧复合梭曼中毒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内游离钙的浓度[Ca∧2 ]、cAMP、钙调蛋白(CaM)和钙调蛋白Ⅱ(Ca∧2 /CaM-PK Ⅱ)的变化。方法 采用放免技术,从细胞水平进一步观察缺氧复合梭曼中毒对PC12细胞的毒性、细胞内[Ca∧2 ]变化、cAMP、CaM和Ca∧2 /CaM-PK Ⅱ的变化。结果 缺氧中毒组PC12细胞cAMP、CaM含量在中毒后24h明显高于单纯中毒组、缺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缺氧中毒组PC12细胞Ca∧2 /CaM-PK Ⅱ活性在中毒后24h明显低于单纯中毒组、缺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 [Ca∧2 ]、cAMP、CaM和Ca∧2 /CaM-PK Ⅱ在缺氧复合梭曼中毒PC12细胞损伤机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高原肺水肿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Yang X  Xie Y  Zhang D 《中华医学杂志》2000,80(12):931-935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变化在高原肺水肿发病、高原习服-适应中的意义。方法 培养大鼠肺动脉血管内皮细胞,采用RT-PCR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分别观察低氧(体积分数为1%的O2)细胞及培养液中VEGF表达变化;将大鼠分为5组,分别模拟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时间进行间断低氧习服,每天4h,间断低氧习服后的大鼠再进行急性低氧(8000m,4h)。用免疫组织化学及RNA狭缝杂交方法测定急性低氧和低氧习服不同时间、不同海拔高度大鼠肺组织VEGF变化,并对肺组织切片进行初步病理分析;采用ELLSA方法测定大鼠、高原移居者及高原肺水肿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VEGF水平。结果 低氧时大鼠肺动脉血管内皮细胞VEGF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低氧大鼠(包括急性低氧组及间断低氧习服组)血头及肺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