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heamygdalawasconsideredasthemostimportantnucleusinvolvedinthegenerationandpropagationoftonicclonicseizuresinducedbysystemicorintranuclearinjectionofsomanandpersistingrepetitiveseizuresresultedinadelayeddeathoftheneuronsoftLhearnygdalaL'~3:.Themechanismofseizure-induceddeathofamygdalaneurons.'remainsairlyunderstand.Cab infltixmediatedthroughNMDAreceptorswasdemonstratedtoplayanimportantroleinexcitatoryneurotokicity"~'1.ActivationOfnitricoxidesrpthase(NOS)andinductionofc-foSsh~thecommonupstr…  相似文献   
2.
用ABC免疫组化技术研究了Soman诱发大鼠产生强直阵挛性惊厥后的c-fos原癌基因在丘脑中的表达。结果显示:在低剂量Soman中毒但未出现惊厥的动物和戊巴比妥抗惊厥的动物丘脑内都未见c-fos表达的增加。而致惊厥的动物则从惊厥1h至3h,丘脑内c-fos表达均有显著增加,表达呈恒定的核特异定位分布。出现群集FOS样免疫阳性神经元的核团是:丘脑中线核群的丘脑室旁核、菱形核、粘合核;板内核群的中央旁核、中央内侧核和中央外侧核;丘脑前核诸亚核以及丘脑网状核。上述结果表明,丘脑非特异性核团的协同活动以及丘脑前核可能参与惊厥活动的整合。  相似文献   
3.
运用FOS免疫组化结合NADPH-d组化双重标记技术,研究了soman诱发惊厥大鼠杏仁核内c-fos高表达神经元与NADPH-d阳性神经元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soman诱发惊厥后的1.5h至48h,杏仁核簇内c-fos呈现持续过度表达、FOS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具有显著的亚核定位特征。NADPH-d活性在惊厥后明显增强。有10%的FOS阳性神经元同时也呈现NADPH-d阳性。而几乎所有的NADPH-d阳性神经元均呈FOS染色阳性。鉴于FOS表达的诱导和NADPH-d的激活具有共同的上游事件,即NMDA介导的钙内流,可以认为FOS引发的目的基因表达及NO的神经毒作用可能存在于杏仁核的神经元损伤机制中。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对脑内兴奋性氨基酸的变化进行定位研究。方法:应用Beckman-6300氨基酸分析仪和601黄金系统色谱工作站,对梭曼惊厥后不同时相大鼠的新鲜脑组织进行定位检测。结果:梭曼诱发惊厥后脑内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水平显著降低,谷氨酸下降最明显的是惊厥30min后的大脑皮质和海马,分别是正常组的53.2%和52.6%,小脑的嗅球内谷氨酸水平显著下降,天门冬氨酸更易受梭曼中毒的影响,惊厥后5、30、9  相似文献   
6.
运用FOS免疫组化结合NADPH-d组化双重标记技术,研究了soman诱发惊厥大鼠杏仁核内c-fos高表达神经地与NADPH-d阳性神经元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soman诱发惊后的1.5和48h,杏仁核族凤c-fos呈现持纽过度表达。FOS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具有显著的亚核定位特征。  相似文献   
7.
SOMAN诱发惊厥大鼠丘脑内c-fos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ABC免疫组化技术研究了Soman诱发大鼠产生强直阵挛性惊厥后的c-fos原癌基因在丘脑中的表达。结果显示:在低剂量Soman中毒但未出现惊厥的动物和戊巴比妥抗惊厥的动物丘脑内都未见c-fos表达的增加。而致惊厥的动物则从惊厥1h至3h,丘脑内c-fos表达均有显著增加,表达呈恒定的核特异定位分布。出现群集FOS样免疫阳性神经元的核团是:丘脑中线核群的丘脑室旁核、菱形核、粘合核;板内核群的中央旁核、中央内侧核和中央外侧核;丘脑前核诸亚核以及丘脑网状核。上述结果表明,丘脑非特异性核团的协同活动以及丘脑前核可能参与惊厥活动的整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鼠延髓呼吸性神经元向脊髓膈运动神经元的直接投射。方法 2 5只Wistar大鼠分为 3组 :脊髓定位组(5只 )、延髓投射组 (15只 )和对照组 (5只 )。运用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逆追踪法 ,于脊髓定位组膈神经干注入HRP ,确定膈运动神经元在脊髓中的位置 ,然后延髓投射组于逆行性标记细胞位置 ,对照组于脊髓后角分别注入HRP ,观察延髓呼吸性神经元的标记情况。结果在脊髓定位组的注射同侧观察到 ,C3 —C5节段的前角中间部出现逆行性标记细胞 ,为典型的前角运动神经元。在延髓投射组观察到 ,逆行性标识神经元出现在延髓疑后核和面后核的腹内侧部。对照组在上述位置未见标识神经元。结论大鼠膈运动神经元位于C3 -C5节段 ,其投射神经元主要分布在以延髓疑后核和面后核区为主轴的一个长的细胞柱上  相似文献   
9.
大鼠孤束核及臂旁核向伏核的投射—HRP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梭曼急性中毒后脑干儿茶酚胺神经元的活动变化。方法:ABC免疫组化法显示Fos蛋白的变化。结果:梭曼急性中毒后,脑干儿茶酚胺神经元内fos免疫阳性神经元急剧增加;c-fos表达呈短暂一过性表达;Fos强阳性神经元在中毒1h开始增加,2~3h时达高峰,4h开始下降。c-fos表达与梭曼中毒剂量相关而与惊厥是否发生无关。结论:脑干儿茶酚胺神经元在梭曼中毒后发生广泛激活,可能是脑行为变化的先期事件,是惊厥发生以及呼吸、循环中枢衰竭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