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分析山东省2015年艾滋病防治策略"三个90%"(即90%诊断、90%治疗及90%有效)"目标的进展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山东省现存活HIV感染者/AIDS患者(HIV/AIDS)检测发现、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服务的相关信息,分析进展情况。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2015年12月31日,山东省估计现存活HIV/AIDS有11 700例,检测发现率61.2%,HAART率74.4%,病毒载量(VL)抑制率81.8%。经同性传播的HIV/AIDS检测发现比例较低(P<0.05)。青岛市(OR=1.30,95% CI:1.05~1.60)、烟台市(OR=1.53,95% CI:1.02~2.31)和威海市(OR=1.96,95% CI:1.07~3.58)的HIV/AIDS接受HAART的比例较高;同性传播(OR=0.12,95% CI:0.06~0.24)、异性传播(OR=0.13,95% CI:0.07~0.26)、注射吸毒传播(OR=0.08,95% CI:0.03~0.17),羁押场所检测发现(OR=0.29,95% CI:0.21~0.41)的HIV/AIDS接受HAART比例较低;医疗机构接受HAART服务的HIV/AIDS(OR=1.81,95% CI:1.05~3.47)的VL抑制比例较高;同性传播(OR=0.43,95% CI:0.25~0.75)、异性传播(OR=0.49,95% CI:0.28~0.81),羁押场所检测发现(OR=0.48,95% CI:0.28~0.80)的HIV/AIDS的VL抑制比例较低。结论 山东省2015年现存活HIV/AIDS的检测发现率、HAART率和VL抑制率与2020年实现的艾滋病防治策略"三个90%"目标仍有一定差距,尤其是检测发现目标。需加强检测和艾滋病综合关怀服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根据HIV/AIDS的CD4+ T淋巴细胞计数(CD4)的变化规律,估计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州)HIV新发感染者数,为评估当地的疫情流行趋势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红河州HIV/AIDS抗病毒治疗前CD4数据,建立CD4平方根与感染时间的消除模型,反向估计HIV感染者的感染时间,并利用直接概率法和寿命表法计算累计诊断率分布以及诊断延误权重,推算研究地区历年HIV新发感染者数。结果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估计红河州HIV感染者数为35 977例,诊断发现率约为77.50%,其中2008-2018年HIV感染者数为23 792例,从2008年的2 602例逐年下降至2018年的1 480例,2007年及以前的新感染HIV人数为12 185例;其诊断延误权重从1年内的5.49下降至20年内的1.00,诊断率从1年的18.2%上升至20年的100.0%。结论 红河州HIV新发感染者数呈逐年下降趋势,诊断发现率距“第一个90%”目标仍有差距,扩大检测及时发现隐藏的HIV感染者有助于降低HIV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云南省德宏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阴性配偶HIV新发感染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2009年2月至2014年12月,在HIV/AIDS的阴性配偶中建立前瞻性队列,每年随访一次,进行问卷调查及HIV检测。结果 至2014年12月,共纳入研究对象2091例,其中1692例研究对象至少随访一次,34例研究对象新发感染HIV,累计观察时间为5494.52人年, HIV新发感染率为0.62/100人年。2009-2010、2011-2012、2013-2014年HIV新发感染率分别为0.79/100人年、0.62/100人年、0.47/100人年。Cox回归分析显示,HIV新发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不坚持使用安全套(HR=4.64,95%CI:1.89~11.40,P=0.001);与阴性配偶入组时间相比,HIV/AIDS开始抗病毒治疗时间晚一年以上(HR=3.70,95%CI:1.44~9.49,P=0.007),HIV/AIDS未进行抗病毒治疗(HR=3.62,95%CI:1.14~11.51,P=0.029)。结论 德宏州HIV/AIDS阴性配偶中HIV新发感染率相对较低。仍需在阴性配偶人群中进一步宣传坚持使用安全套的重要性,并尽早对HIV/AIDS进行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16年7月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纳入标准调整后报告的HIV/AIDS首次随访后的跨省流动及其抗病毒治疗和病毒抑制情况,了解其流动特征及对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利用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的HIV/AIDS报告及治疗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和χ2检验探讨HIV/AIDS流动与治疗和病毒抑制的关系。结果 首次随访后跨省流动HIV/AIDS占7.8%(22 426/289 218)。男性(8.3%,18 557/223 713)、高中(9.6%,4 317/44 877)和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9.5%,4 792/45 858)、未婚(11.5%,10 538/91 572)、发现方式为羁押人员检测(16.0%,1 268/7 927)、通过同性性传播感染(11.4%,9 069/79 735)的HIV/AIDS跨省流动的比例较高。发生跨省流动的HIV/AIDS诊断1年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77.1%,17 296/22 426)和达到病毒抑制的比例(70.7%,15 858/22 426)均低于未发生跨省流动的HIV/AIDS(分别为86.7%,231 293/266 792和78.6%,209 760/266 792)。首次随访为非户籍省份的HIV/AIDS有41.4%(18 887/45 570)发生了跨省流动,其中,流动返回户籍省的占92.9%(17 538/18 887)。首次随访后发生病例流出人数在前5位的省份分别是广东、浙江、上海、北京和四川,病例流入人数在前5位的省份分别是四川、贵州、广东、安徽和湖南。结论 HIV/AIDS跨省流动影响其接受抗病毒治疗及病毒抑制。需要进一步关注户籍地与现住址分离的流动人口中HIV/AIDS的发现和管理,消除政策壁垒,确保抗病毒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我国跨省流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免费抗病毒治疗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2011-2015年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工作数据,采用描述性和趋势检验分析跨省流动HIV/AIDS抗病毒治疗历年变化趋势和主要特征,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该人群抗病毒治疗覆盖面的主要因素。结果 跨省流动HIV/AIDS占比从2011年的7.1%(17 784/250 645)提高到2015年的10.3%(54 596/528 226)(Z=51.38,P<0.000 1),跨省流动HIV/AIDS抗病毒治疗比例由2011年的37.3%(6 641/17 784)逐步上升到2015年的71.0%(38 783/54 596)(Z=96.23,P<0.000 1),已与2015年非跨省流动HIV/AIDS抗病毒治疗比例接近(71.5%,338 654/473 6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跨省流动HIV/AIDS中,女性、≥50岁年龄组、汉族、已婚/有配偶、高中/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男男性行为感染、首次随访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个/μl、通过医疗机构检测或重点人群检测发现HIV感染者、现住址在城市者抗病毒治疗比例较高。结论 不同特征的跨省流动HIV/AIDS抗病毒治疗比例不同,需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扩大抗病毒治疗覆盖面,尽早将跨省流动HIV/AIDS纳入抗病毒治疗规范化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柳州市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08-2018年柳州市报告的≥15岁HIV/AIDS,用寿命表法计算各年生存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平均生存时间,对影响艾滋病生存时间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 14 856例HIV/AIDS,平均生存时间为98.74(95% CI:97.73~99.75)个月,第1、3、5、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7.0%,72.0%,68.0%、61.0%。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发现,性别、文化程度、确证感染时年龄、职业、感染途径、样本来源、首次CD4+T淋巴细胞(CD4)检测结果和抗病毒治疗均是HIV/AIDS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论 男性、≥41岁中老年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农民及民工的HIV/AIDS的死亡风险较高,早发现、提高首次CD4检测率、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能降低HIV/AIDS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05-2013年江苏省首次入组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HIV/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05-2013年江苏省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入组时基本资料,建立Excel数据库并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3年江苏省首次入组治疗HIV/AIDS共5 788人,新治疗人数逐年增多.79.7%为江苏省籍,性别比为4.69:1,平均年龄为(39.9±12.6)岁,已婚者占55.8%.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治疗者占52.0%.感染途径主要为男男性传播和异性性传播(91.9%),入组时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为187 cell/μl.开始治疗时间与确证时间间隔M为4.0个月.男性、>59岁、未婚、外省籍、在医院治疗和高基线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有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江苏省HIV/AIDS开始抗病毒治疗时机有所提前,但仍有大部分HIV/AIDS治疗较晚,其HIV阳性发现较晚是主要原因,HIV感染者早发现能力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天津市HIV/AIDS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方法 统计2004-2014年全国艾滋病防治信息系统中天津市报告的全部HIV/AIDS,运用寿命表法和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时间及各年生存率,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方法对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2 775例HIV/AIDS病例1年、3年、5年、10年、11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1%、88%、86%、79%和79%;AIDS患者的死亡风险高于HIV感染者(χ2=107.622,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发现,感染途径、病例来源、抗病毒治疗和首次CD4+T淋巴细胞(CD4)计数均是影响AIDS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结论 早发现和早治疗能够明显降低HIV/AIDS的死亡风险,提高生存时间,应加强HIV/AIDS早发现和早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MSM HIV/AIDS的性伴感染状况和溯源效率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2018-2020年在宁波市对MSM HIV/AIDS开展性伴调查和HIV检测,并用限制性抗原亲和力酶联免疫法判定是否新发感染。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溯源效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调查374例新确证MSM HIV/AIDS,动员479例性伴进行调查和HIV检测,性伴HIV阳性率为15.7%(75/479,95%CI:12.4%~18.9%),其中新发感染者性伴HIV阳性率为31.8%(21/66,95%CI:20.3%~43.4%)。新发感染者的性伴HIV阳性者中新发现阳性性伴的比例(76.2%)高于长期感染者(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36~45岁年龄组(与18~25岁年龄组相比,OR=3.973,95%CI:1.364~11.569)、HIV主动检测(与HIV被动检测相比,OR=1.896,95%CI:1.083~3.319)、新发感染者(与长期感染者相比,OR=3.733,95%CI:1.844~7.556)的溯源效率更高。结论 MSM HIV/AIDS性伴HIV阳性率高,其中新发感染者和HIV主动检测发现的感染者性伴溯源效率较高。建议加强MSM HIV/AIDS溯源调查,重点关注艾滋病自愿咨询与检测门诊新确证的MSM HIV/AIDS。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17-2020年宁波市新确证HIV/AIDS中新发感染病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探索开展重点病例的溯源调查、促进检测发现和减少新发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招募2017-2020年宁波市新确证HIV/AIDS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信息、性行为特征、HIV抗体检测及HIV感染途径等相关信息。根据HIV检测史、发生危险性行为史和确证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判定新发感染和本地感染。采用EpiData 3.1和SPSS 23.0软件进行录入、整理数据库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2 044例HIV/AIDS中,年龄(40.6±15.3)岁,其中男性1 684例(82.4%)、未婚758例(37.1%)、宁波市户籍1 072例(52.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 253例(61.3%),宁波市居住时间>5年979例(47.9%),判定为本地新发感染的比例为34.3%(702/2 0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020年报告病例(与2017年报告病例相比,OR=1.422,95%CI:1.092~1.851)、职业为学生/教师/干部职员/离/退休人员(与商业服务/餐饮/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相比,OR=1.682,95%CI:1.307~2.165)、最近1年使用男性社交软件寻找同性非商业性伴(与未使用男性社交软件相比,OR=1.353,95%CI:1.073~1.706)的本地新发感染HIV风险较高。结论 2017-2020年宁波市新确证HIV/AIDS本地新发感染占一定比例,本地使用男性社交软件寻找同性非商业性伴是HIV/AIDS本地新发感染HIV的危险因素,应加强男性社交软件寻找性伴MSM的溯源调查和互联网干预工作,减少本地艾滋病新发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05-2020年江苏省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合并HBV感染和生存情况,为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研究对象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江苏省2005-2020年HIV/AIDS首次入组抗病毒治疗基线和随访数据库,随访观察截止时间为2022年12月31日。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和log rank检验法比较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接受抗病毒治疗HIV/AIDS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江苏省2005-2020年首次入组抗病毒治疗HIV/AIDS共33 322例,总体HBsAg检测率为57.3%(19 098/33 322)。在进行HBsAg检测的HIV/AIDS中,男女性别比为7.1∶1(16 745∶2 353),年龄(39.4±14.0)岁,已婚/同居占49.5%(9 446/19 098)。同性性传播占57.8%(11 048/19 098),异性性传播占36.6%(6 990/19 098)。开始接受抗病毒治疗前的CD4+T淋巴细胞(CD4)计数的MQ1Q3)为297(166,445)个/μl。HIV/AIDS的HBsAg阳性率为8.2%(1 566/19 098,95%CI:7.8%~8.6%)。在随访观察截止期内共1 062例HIV/AIDS死亡。经log rank检验,是否合并HBV感染在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07,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入组年份、年龄、婚姻状况、HIV感染途径、抗病毒治疗前基线CD4计数和是否合并HBV感染是HIV/AIDS死亡的影响因素(均P<0.05),相比于2015年及以前入组者、年龄≥45岁和未婚者,2016-2020年入组治疗者、<45岁组和已婚/同居者的死亡风险较低;相比于基线CD4计数≥201个/μl组、其他感染途径和单纯HIV感染者,基线CD4计数≤200个/μl组、注射吸毒途径和合并HBV感染者的死亡风险较高。结论 江苏省需要在HIV/AIDS抗病毒治疗工作中加强合并HBV感染的检测、管理和精准治疗,加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对单纯HIV感染者的保护,减少HIV/AIDS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HIV/AIDS病死率的影响因素和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选择山西省南部4市截至2012年底的HIV/AIDS病例报告和抗病毒治疗信息,收集资料补充调查,计算病死率、治疗比例,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HIV/AIDS确诊病例4 040例,平均年龄为(36.0±12.9)岁,男性占65.3%,已婚者占56.5%,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占73.5%,农民占58.4%,经性传播占54.3%(其中异性传播占40.1%、同性传播占14.2%)、经血传播占38.9%(其中采血浆占20.2%、输血/血制品占16.2%、注射毒品占2.4%)。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由2004年的14.8%上升到2012年的63.4%,同期HIV/AIDS病死率从40.2/100人年降低到6.3/100人年。Cox回归分析显示:最主要死亡风险是未接受抗病毒治疗(RR=14.9,95%CI:12.7~17.4)。对1 938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病例进行Cox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BMI过低和肥胖病例的死亡风险高于正常和超重病例(RR=2.7,95%CI:1.6~4.5)、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50 cell/μl者的死亡风险高于>50 cell/μl者(RR=2.6,95%CI:1.5~4.5)。对2 102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病例Cox回归分析显示:首次诊断为AIDS的死亡风险高于首次诊断为HIV病例(RR=3.4,95%CI:2.9~4.0)。结论 抗病毒治疗显著降低了HIV/AIDS的病死率,提示强化抗病毒治疗工作可进一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利用我国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下载德宏州HIV/AIDS抗病毒治疗数据库,并于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对德宏州≥18岁正在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开展横断面调查,并采集其静脉血检测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尿病判定标准为符合其中任意一项者(HbA1c≥6.5%、基线FPG≥7.0 mmol/L、最近1次FPG≥7.0 mmol/L)。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有糖尿病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纳入4 376例HIV/AIDS,年龄(43.7±10.1)岁,男性占53.8%(2 356/4 376),HCV阳性率为24.1%(1 055/4 376),HIV确诊阳性时间(8.9±3.8)年,治疗时间(6.8±2.9)年。糖尿病患病率为11.4%(500/4 3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40岁、男性、HCV阳性、基线BMI≥24.0 kg/m2、最近1次TG≥1.70 mmol/L、初始抗病毒治疗药物为依非韦伦(EFV)。结论 德宏州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糖尿病患病率为11.4%。对于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应加强中老年、男性、HCV阳性、超重和高TG等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的预防与控制工作,需进一步研究EFV与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可能关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HIV及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双重感染对死亡的影响,为有效控制HIV/MTB双重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和结核病防治数据系统,收集整理2011年广西HIV/MTB双重感染患者,采用跨系统和大数据串联分析方法,交叉核对艾滋病治疗、随访、综合信息以及结核病患者登记报告基本信息,明确HIV/MTB双重感染患者;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χ2检验以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描述、分析资料。结果 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登记队列(HIV/AIDS队列)感染MTB比例为17.72%(2 533/14 293);结核病患者登记队列(结核病队列)感染HIV比例5.57%(2 351/42 205);随访1年内HIV/AIDS队列发现的HIV/MTB双重感染患者病死率为15.16%(384/2 533),高于单纯感染HIV者随访1年的病死率(13.63%,1 603/11 760)(P<0.000 1);19.33%(384/1 987)当年登记、当年死亡的HIV/AIDS由感染MTB引起。HIV/AIDS队列和结核病队列发现的双重感染分别有60.05%(1 521/2 533)、47.90%(1 126/2 351)开始抗病毒治疗;HIV/AIDS队列发现的结核病患者结核病治愈率为15.48%(392/2 533),完成疗程比例为27.48%(696/2 533);结核病队列发现的HIV/AIDS其结核病治愈率为19.70%(463/2 351),完成疗程比例为37.26%(876/2 351);64.13%(785/1 224)HIV/MTB双重感染报告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200个/μl。与单纯感染HIV者相比,HIV/MTB双重感染患者5年死亡风险增高1.17倍,和单纯感染MTB者相比,HIV/MTB双重感染者12个月死亡风险增加25.68倍。结论 广西HIV/MTB双重感染死亡、发病占报告艾滋病患者比例较高,病死率及死亡风险明显高于单纯感染HIV者及单纯感染MTB者;应该尽快提高抗病毒治疗覆盖率和抗结核治愈率;针对HIV感染者,应加强早发现和早治疗MTB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10年全国新报告HIV/AIDS病例(HIV/AIDS)接受规范化随访的效果。方法 使用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截至2015年12月31日的病例报告历史卡片和随访定时数据库,筛选出2010年新报告的病例,对其在2010-2015年期间接受规范化随访的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安全性行为比例、成功转介抗病毒治疗比例以及死亡情况等指标的变化评估随访效果。结果 2010年新报告、年龄≥14周岁的HIV/AIDS共40 335例,其中,男性占70.4%,汉族占72.0%,25~44岁年龄组占56.7%,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62.3%,未婚者占53.9%;异性传播、注射吸毒和同性传播分别占65.8%、15.0%和11.7%。40 335例HIV/AIDS每年接受规范化随访的比例逐年上升,趋势 χ2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749.77,P<0.01);接受随访干预后,发生危险性行为的比例明显下降,2011-2015年安全性行为比例均>90%(趋势 χ2=16 971.98,P<0.01),但从同一病例角度,其接受全程规范化随访期间安全性行为比例为86.1%;符合抗病毒治疗标准的病例当年成功转介治疗的比例从2010年的56.5%上升到2015年的83.2%,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趋势 χ2=2 504.86,P<0.01),注射毒品感染的HIV/AIDS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较低(2015年为64.7%);HIV/AIDS病死率从2010年新报告时的12.4%下降到2015年的2.4%(趋势 χ2=4 935.89,P<0.01)。结论 实施规范化随访后,HIV/AIDS采取安全性行为的比例和及时转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逐年上升,病死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山东省抗病毒治疗HIV/AIDS的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Kaplan-Meier(K-M)法及累积发生函数(CIF)估算2003-2015年山东省抗病毒治疗HIV/AIDS的艾滋病相关死亡发生率、部分分布比例风险回归模型(F-G模型)分析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竞争风险存在时,K-M法计算艾滋病相关死亡累积发生率高于CIF。CIF估算5 593例治疗HIV/AIDS随访1、3、5、10年艾滋病相关死亡累积发生率分别为3.08%、4.21%、5.37%和7.5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HR=0.40,95% CI:0.24~0.65)HIV/AIDS的艾滋病相关死亡发生危险较低,现住址在鲁西地区(HR=1.33,95% CI:1.01~1.89)、医疗机构检测发现(HR=1.39,95% CI:1.06~1.80)、治疗基线方案含NVP(HR=1.36,95% CI:1.03~1.88)、治疗基线临床症状Ⅲ/Ⅳ期(HR=2.61,95% CI:1.94~3.53)、诊断1年后接受随访(HR=2.02,95% CI:1.30~3.15)、诊断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 200个/μl(HR=3.41,95% CI:2.59~4.59)、治疗基线CD4 ≤ 350个/μl(HR=5.48,95% CI:2.32~12.72)的HIV/AIDS发生艾滋病相关死亡风险高。结论 竞争风险存在时,K-M法高估艾滋病相关死亡累积发生率,优选竞争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分析;早诊断、及时随访、早治疗可降低HIV/AIDS艾滋病相关死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1997-2018年甘肃省HIV/AIDS生存时间与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国家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1997-2018年甘肃省疫情资料,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平均生存时间,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HIV/AIDS的艾滋病相关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6 813例HIV/AIDS中,715例(10.5%)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平均生存时间为195.9(95%CI:189.7~202.2)个月,12、60、120和180个月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1.5%、86.1%、79.9%和73.8%。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艾滋病相关死亡风险方面,诊断时的年龄≥ 51岁组是≤ 25岁组的1.906倍(95%CI:1.353~2.685);其他传播途径病例是同性性传播病例的1.593倍(95%CI:1.226~2.069);通过入院就诊、受血/血制品及术前检测发现的病例是通过出入境、婚/孕前检测及新兵体检发现病例的5.113倍(95%CI:2.083~12.547);诊断时病程阶段为艾滋病的病例是HIV感染病例的4.012倍(95%CI:3.401~4.732);未检测CD4+T淋巴细胞(CD4)的病例是首次CD4值≥ 350个/μl病例的5.446倍(95%CI:3.835~7.732);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例是已接受抗病毒治疗病例的12.019倍(95%CI:9.861~14.648)。结论 1997-2018年甘肃省HIV/AIDS平均生存时间超过16年。诊断时年龄≥ 51岁、通过入院就诊、受血/血制品及术前检测发现、诊断时病程阶段为艾滋病、未检测CD4、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死亡风险更高。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CD4检测率及治疗率,延长HIV/AIDS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和评价基于患者医疗需求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模式。方法 收集2012-2013年武汉市13个区级CDC治疗的268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及2013-2014年13个区级定点医院治疗的275例HIV/AIDS,比较两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武汉市基于患者医疗需求的、由医疗机构临床医师提供的"一站式"抗病毒治疗模式及服务体系建成。该模式入组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治疗6~12个月免疫恢复率以及治疗12个月存活并坚持治疗率均优于由CDC公共卫生医师提供的抗病毒治疗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模式是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之一。结论 基于患者医疗需求的抗病毒治疗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为本地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长期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也可为其他地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南京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因艾滋病造成的经济负担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按疾病名称将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分为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HIV/AIDS), 收集两者过去一年因艾滋病直接医疗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和间接经济损失。对总费用和直接医疗费用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探寻其影响因素。结果 133例HIV感染者年直接医疗费用和总费用中位数分别为1 200元和1 972元, 145例AIDS患者年直接医疗费用和总费用中位数分别为1 060元和2 826元。HIV/AIDS直接医疗费用和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样本来源不同, 总费用不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 发病时间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直接医疗费用呈负相关, 经同性性接触感染者医疗费用低于异性性接触者, 样本来源为其他就诊的检测者直接医疗费用高于自愿检测咨询者。结论 应进一步扩大检测和治疗覆盖面, 以期尽早发现感染者, 尽快给予抗病毒治疗, 维持患者免疫功能, 进而降低HIV/AIDS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陕西省新报告HIV抗体阳性嫖客新发感染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期间新发现报告的现住址为陕西省且经核查后明确感染途径为“商业异性性传播”的男性HIV/AIDS病例,收集其一般人口学资料、确证前高危异性性行为和样本来源等相关信息以及血液样本,应用HIV-1捕获酶联免疫法(BED-CEIA)进行检测,计算新发感染比例并研究新发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陕西省新报告212名HIV抗体阳性嫖客,新发感染比例为25.5%(42/165),确诊前HIV抗体检测率为6.6%(14/212)。HIV抗体阳性嫖客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比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更可能是长期感染(aOR=0.28,95% CI:0.08~0.93);与其他就诊者/性病门诊就诊者检测相比,术前/受血前检测(aOR=3.14,95% CI:1.06~9.30)和无偿献血人员检测(aOR=4.19,95% CI:1.01~17.42)更容易发现HIV新发感染者;与确证前仅在西安和/或外省发生商业异性性行为相比,在省内其他城市发生商业异性性行为的更可能是长期感染(aOR=0.19,95% CI:0.07~0.57);与确证前有临时异性性伴的相比,无临时异性性伴的更可能是新发感染(aOR=9.03,95% CI:3.00~27.18),P值均<0.05。结论 陕西省HIV抗体阳性嫖客新发感染比例处于较高水平,确诊前HIV抗体检测率低,文化程度、样本来源、确证前商业异性性行为发生地点、确证前有无临时性伴是HIV阳性嫖客新发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提示陕西省嫖客尤其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艾滋病疫情不容乐观,针对该人群特征应加大行为干预及检测发现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