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二尖瓣成形术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耐炎  吕凯  陈军  陈波 《广西医学》2011,33(7):915-917
目的观察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早、中期疗效。方法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25例,其中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14例,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4例,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3例,左心房黏液瘤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先心房缺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均行二尖瓣成形术,其中后瓣楔形切除或矩形切除+二尖瓣环植入5例,前瓣楔形切除+二尖瓣环植入2例,瓣膜穿孔修补+二尖瓣环植入2例,缘对缘技术+二尖瓣环植入2例,单纯瓣环植入14例。结果 2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术后1周复查心脏B超,左心房内径23~64(32.21±4.69)mm,左室舒张末期直径45~62(53.12±3.23)mm。25例随访2~55个月,心功能Ⅰ级21例,Ⅱ级4例,二尖瓣无反流或微量反流24例,轻度反流1例。结论选择合适病例,合理应用二尖瓣成形技术,对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二尖瓣成形术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142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二尖瓣修复成形术的手术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总结 14 2例行二尖瓣修复成形术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4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 ,连续对 14 2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修复成形术 ,男 88例 ,女 5 4例 ,平均年龄为 (38.5± 7.8)岁。病因诊断 :二尖瓣腱索断裂 74例 ,二尖瓣黏液变性伴瓣叶脱垂 36例 ,冠心病二尖瓣乳头肌功能不全15例 ,二尖瓣瓣环扩大 11例 ,感染性心内膜炎伴二尖瓣穿孔 4例 ,扩张型心肌病伴二尖瓣关闭不全 2例 ;7例患者合并非风湿性主动脉瓣病变。手术在体外循环、中低温下施行 ,采用瓣叶切除缝合、瓣环成形、穿孔修补、腱索转移、edgetoedge技术及人工腱索成形技术 ,术中以食道超声监测成形效果。 结果 死亡 2例 ,1例术后第 6天死于脑出血 ,另 1例术后第 5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5例患者术中转为瓣膜置换手术 ;其余患者术毕二尖瓣无返流或轻度返流。在平均为 (34.5± 4 .8)个月的随访中 ,有 2例二尖瓣返流加剧至中度而行二尖瓣置换手术。其余患者二尖瓣返流未见加剧 ,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选择适当的患者、运用合理的瓣膜成形技术 ,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瓣膜成形术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18例二尖瓣成形术的临床经验。方法:本组18例实施二尖瓣成形术,年龄6~62岁(平均43岁);女性3例,男性15例;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4例,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2例,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7例,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5例(其中,后叶矩形切除3例,"双孔法"4例,后叶矩形切除 "双孔法"4例,后叶矩形切除 放人工瓣环3例,前、后交界环缩 放人工瓣环4例)。结果:术后经超声心动图检查二尖瓣反流消失或微量反流16例,少量反流2例,18例术后早期超声复查,二尖瓣舒张期流速0~2.0 m/s,平均(1.31±0.36)m/s,跨瓣压差0~16.4 mmHg,平均(7.32±3.52)mmHg。18例随访3~55个月,心功能Ⅰ级16例,Ⅱ级2例。结论:对于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术中准确判断二尖瓣的病变,采用相应的成形技术,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二尖瓣成形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的中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运用二尖瓣成形术治疗单纯累及二尖瓣的IE患者28例,占同期手术治疗单纯累及二尖瓣感染性心内膜炎的24.1%。切除瓣体及瓣缘赘生物后,行缘对缘缝合2例,穿孔缝合2例,前叶植入人工腱索5例,前叶三角形切除6例,后叶楔形切除16例,植入人工二尖瓣成形环28例。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即刻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示25例无反流,3例轻微反流。随访28例,随访时间15~111 (54.7±34.2)个月,无复发,无再次手术,无死亡。术后随访经胸超声心动图,随访时间1~87 (26.6±27.9)个月,无反流9例,轻微反流18例,轻中度反流1例。结论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IE具有满意的中长期疗效。对于二尖瓣结构未被严重破坏的IE患者,可尝试二尖瓣成形术。  相似文献   

5.
二尖瓣成形术6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总结631例14岁以上二尖瓣成形术患者的手术方法 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8年5月,14岁以上二尖瓣成形术631例,其中男362例,女269例,平均年龄为(41.86±14.59)岁.病因: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306例(48.49%),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123例(19.49%),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82例(12.99%),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41例(6.50%),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34例(5.39%),升主动脉瘤24例(3.79%),左房粘液瘤18例(2.86%),白塞氏病2例(0.32%),缩窄性心包炎1例(0.17%).手术在体外循环中低温下施行,采用瓣叶裂隙修补、瓣叶部分切除缝合、腱索折叠或转移成形、人工腱索成形、交界成形、双孔法成形、人工瓣环成形等方法 ,术中以注水试验和经食道及胸内心表超声检查,术后超声检测成形效果.结果 术后早期因成形失败改行二尖瓣置换3例;术后早期死亡16例,死亡率2.53%,死亡原因为:重度低心排综合征、多脏器功能衰竭13例,心脏骤停、恶性心律失常2例,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其余患者出院.结论 二尖瓣成形术应选择合适的患者,根据二尖瓣病变不同的特征,采取相应的成形方法 ,有时还需要多种方法 综合运用,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二尖瓣关闭不全外科矫治经验.方法 回顾近13年该院收治42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单纯二尖瓣关闭不全14例,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28例.二尖瓣关闭不全轻度10例,中度25例,重度7例.二尖瓣脱垂8例,瓣叶裂33例,瓣叶发育不良2例,二尖瓣环扩大36例.手术包括瓣环成形36例,瓣叶修复33,腱索缩短5例(其中多根腱索缩短2例),腱索移植3例.同时矫正合并心血管畸形.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早期死亡1例,术后第2天死于急性左心衰.其余心功能恢复1、2级.术后超声复查示二尖瓣残留少量反流15例(35.7%),中度反流2例(4.7%).术后随访0.5~12年,日常活动无碍.结论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25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二尖瓣成形术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患者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采用瓣叶切除修复、瓣裂修复、交界缝合、腱索缩短、双孔二尖瓣成形、人工瓣环植入。手术前、后应用食道内超声心动图判断二尖瓣反流的原因和部位及手术治疗效果,术中采用左室注水加压试验初步判断二尖瓣成形的效果。术后随访主要依靠超声心动图。结果围术期死亡1例,死于恶性心律失常。术后心脏彩超显示,15例(60.00%)无二尖瓣返流,9例(36.00%)为轻微~轻度返流,左房、左室较术前明显缩小,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征,针对不同瓣膜病变,运用合理的瓣膜成形技术,行二尖瓣外科修复疗效确切,术中左室注水试验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可为二尖瓣成形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二尖瓣成形术(MVP)多技术复合应用治疗复杂性二尖瓣关闭不全(MI)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例复杂性MI患者按常规在全身麻醉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综合应用多项MVP技术进行二尖瓣修复,包括瓣矩形切除、前叶三角形切除、腱索缩短、腱索转移、缘对缘二孔化、置入人工腱索、置入人工瓣环等,术中采用注水实验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成形效果。结果全组病例围术期无死亡,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14±4)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69±21)min。术后1周心脏彩超复查:二尖瓣无任何反流或微量反流18例,轻度反流5例。出院时心功能均明显改善,其中NYHAⅠ级14例,Ⅱ级9例。随访中1例缺血性病变患者术后9个月二尖瓣由微量反流增加至中度反流,其余患者恢复良好,无异常出血、血栓栓塞、心内膜炎等重大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复杂性MI患者,根据二尖瓣病因与病变部位,合理选择MVP多技术复合应用治疗,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17例的经验。方法:2000年5月-2001年12月,对17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施行二尖瓣成形术,其中单纯二尖瓣关闭不全7例,合并继发孔房间缺损4例,室间隔缺损6例,结果:全部病人康复出院,其中14例随访2-17个月,心功能I级13例,Ⅱ级1例,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复查:7例无返流,5例极轻度返流,2例轻度返流.结论:二尖瓣成形术是治疗非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优选方法,准确的成形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心脏病患者施行二尖瓣成形手术的疗效、手术方式的选择、临床适应证及影响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14年来本院收治142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单纯二尖瓣关闭不全46例,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96例。手术包括瓣环成形56例,瓣叶修复83例,腱索缩短7例(其中多根腱索缩短2例),腱索移植2例,同时矫正合并的心血管畸形。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早期死亡4例,1例术前重度关闭不全,术后心脏超声检查(Echo)无返流,2个月后出现心悸、气足,Echo示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其后行换瓣手术。术后Echo复查示二尖瓣残留少量返流45例(31.7%),中度返流23例(16.2%)。术后随访0.5~13年,心功能恢复均<2级,日常活动无受限。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病理改变多样化,术者需要根据二尖瓣病理解剖及手术经验、技巧选择相应的成形方法,甚至需要同时采用多种措施才能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二尖瓣成形病例,探讨其适应证、术式选择、手术经验和临床效果。方法:二尖瓣成形方法为瓣叶裂隙缝合10例,后瓣环环缩5例,交界环缩3例,双孔法1例,软质成型环1例,合并其他心内畸形者同期给予矫治;术中左心室注水观察,评价成形后二尖瓣反流程度,脱离体外循环后心表超声心动图观察成形效果。结果:成形效果满意,均顺利停机,停机后左心房压小于15 cmH2O(1 cmH2O=0.098 kPa),术后并发低心排血量3例,全组死亡1例。术后门诊随访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12例,Ⅱ级2例,Ⅲ级1例;超声心动图提示:术后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与术前比较均明显缩小;无或微量反流11例,轻度反流3例,中度反流1例。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病理改变较多,二尖瓣成形术效果肯定,术者需要根据二尖瓣病理解剖及手术经验、技巧选择相应的成形方法,并采取有效方法进行功能评估,术中行食管超声心动图能为判断手术效果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二尖瓣关闭不全成形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评价我院近5年来行二尖瓣关闭不全成形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1年12月~2005年12月,我科共行二尖瓣关闭不全成形术36例,年龄2~77(29±14)岁.其中先天性12例,二尖瓣退行性变20例,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4例.二尖瓣成形的方法:二尖瓣裂修复12例,腱索折叠、转移12例,GORE-TEX人工腱索5例,瓣环环缩14例,部分病例综合应用了2种或2种以上的成形方法.结果 全组无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无再次手术.术后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内径平均值(32.6±6.4)mm,与术前相比(42.7±13.4)mm明显缩小,左心室内径平均值(32.6±6.7)mm与手术前面相比(38.3±7)mm明显缩小.术后仅有2例有轻到中度反流,16例微量反流,18例反流消失.结论 二件瓣关闭不全成形术应根据二尖瓣病变的特征进行选择,对非风湿性二尖瓣病变行二尖瓣成形术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手术的关键是医生对二尖瓣生理功能及解剖的全面认识,以及成形术前对病变的二尖瓣的全面探察和综合应用正确的成形方法.  相似文献   

13.
二尖瓣前瓣病变成形手术治疗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二尖瓣前瓣脱垂施行成形术的近远期疗效。 方法 :分析 1993年 9月至 2 0 0 2年 4月间接受二尖瓣成形术治疗前瓣病变患者 4 3例 ,其中二尖瓣前瓣退行性变 3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 6例、先天性二尖瓣前瓣裂或穿孔 5例、其他 2例。术前NYHA心功能Ⅱ级 18例、Ⅲ级 2 3例、Ⅳ级 2例。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中度反流 17例 ,重度反流 2 6例。采用前瓣叶三角形切除 2 5例、腱索缩短 14例、腱索转移 2 0例、人工腱索 11例、乳头肌缩短 4例、瓣叶游离缘重塑 6例、自体心包片修复 4例及瓣叶裂隙缝合 4例。 结果 :术中改行二尖瓣置换术 4例 ;术后早期死亡 1例 (2 .32 % )。随访 38例 ,无晚期死亡 ;术后 6个月心功能恢复Ⅰ级 11例 ,Ⅱ级 19例 ,Ⅲ级 6例 ,Ⅳ级 2例 ;术后 3年超声心动图随访检查二尖瓣瞬时反流量少于 3.0ml者占 82 .76 % (2 4 / 2 9) ;术后 5年免于再次手术和血栓栓塞的比率分别为 (90 .4± 1.9) %和 (97.4± 1.2 ) % ;5年的实际生存率为(85 .7± 1.3) %。 结论 :二尖瓣前瓣病变往往需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成形技术才能达到较为满意的疗效 ;手术中注意恢复二尖瓣几何形态上的对称性对成形术效果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Zheng SH  Meng X  Zhang JQ  Gu CX  Bo P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1):1473-1475
目的 探讨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手术治疗的方案。方法 回顾分析1998年4月至2004年9月,冠脉搭桥同期外科治疗IMR53例,其中轻-中度IMR8例,中度24例,重度21例。行二尖瓣成形术33例:交界区瓣环成形术14例,使用人工瓣环18例,二尖瓣双孔成形1例;其中含后瓣叶楔形切除5例,腱索转移1例。瓣膜置换术20例:双叶机械瓣18例,生物瓣2例。结果 全组手术死亡8例,其中低心排综合征4例,心律失常2例,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42例术后平均随访29个月,远期死亡2例,生存者远期心功能Ⅰ~Ⅱ级者37例,Ⅲ级者3例。术后超声复查左心室内径较术前明显缩小。无返流或轻微返流37例,轻度返流5例,中度返流3例。瓣膜置换者中1例有瓣周漏,其余病例瓣膜功能良好。统计分析显示,左心室功能,临床心功能级别与手术风险相关,但与手术类型无关。结论 在作冠脉搭桥术时,对有病理性改变的中度和中度以上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应同期手术处理,手术矫治方式宜根据瓣膜的病理改变和手术者的经验决定,成形术和瓣膜置换术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15.
应用自体心包行器质性三尖瓣病变瓣膜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应用自体心包行器质性三尖瓣病变瓣膜成形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应用0.2%戊二醛处理自体心包,采用三尖瓣前瓣叶加宽和粘连、融合的交界切开技术修复风湿性三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13例,同期二尖瓣置换7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置换6例;采用病变瓣叶切除、自体心包片修复及人造腱索技术,手术治疗5例三尖瓣细菌性心内膜炎病变和1例多发性瓣膜黏液瘤病变,同期行室缺修补4例、佛氏窦瘤修补和主动脉瓣置换1例、二尖瓣置换和自体心包瓣肺动脉瓣置换1例。结杲:19例患者无手术死亡,出院前心脏超声检查显示三尖瓣启闭良好。17例随访3个月至6年,复查心脏超声显示三尖瓣无反流5例,少量反流11例,中度反流1例。结论:对风湿性三尖瓣病变或局限性三尖瓣器质性病变应用自体心包片行瓣膜成形术可以取得优良的早期和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在二尖瓣瓣膜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二尖瓣脱垂并伴有中度以上的反流拟行二尖瓣成形术患者21例。术中应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尖瓣病变部位,二尖瓣的解剖定位采用Carpentier命名法,将前叶分为A1、A2及A3,后叶分为P1、P2及P3,与术中所见进行对照,术后即刻评价成形效果。结果:本组21例共30处病变部位,28处病变部位与术中所见相符,2处为TEE未发现。18例1次性手术实施成功,2例术中监测发现反流2级,再次行成形术,最终获成功,1例术中监测发现反流3级,改行二尖瓣人工瓣置换术。结论: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成形术中判断病变部位、术后即刻评价成形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熊荣生  刘邕波  邓盛 《中外医疗》2008,27(13):25-25
目的 总结二尖瓣成形术的治疗经验,对21例二尖瓣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方法 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21例.风湿性5例,退行性变5例.先天性10例.缺血性1例.手术在中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进行,二尖瓣接辩下,瓣叶和瓣环的顺序成形,同时矫治合并的心血管畸形.结果 全组无围术期死亡,术后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与术前相比均明显缩小.二尖瓣未见返流18例,残留轻度反流3例,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的前提下,术中准确判断导致关闭不全的原因和病变范围,采取相应的成形方式,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二尖瓣脱垂的手术指征和手术方式。方法 :本组 31例中二尖瓣置换 19例 ,二尖瓣成形 12例。结果 :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二尖瓣置换组中 1例术后 1月瓣周大量反流 ,重新换瓣后治愈。二尖瓣成形组术后二尖瓣无反流6例 ,微~轻度反流 3例 ,2例 3个月复查出现中重度反流。结论 :二尖瓣脱垂伴有重度关闭不全时心功能 ~ 级均需手术 ,左室收缩末期容量 >5 0 ml/m2 和 /或收缩末期直径 4 5 mm亦需手术 ,对于无症状的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 ,如果左室功能有进行性恶化趋势 ,即使无症状也应手术。二尖瓣置换时为防止瓣周漏的发生 ,建议采用间断带垫片的缝合 ;置换的瓣膜型号相对大一点 ,以减少缝合缘的张力 ;一定要注意判断瓣环位置 ,确切缝于瓣环处 ,特别是在保留瓣膜时 ,尖瓣脱垂所引起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是由于瓣膜活动异常引起适合于行二尖瓣成形术。二尖瓣成形术中强调成形环加固和边对边二尖瓣成形技术的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缘对缘技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选择35例二尖瓣关闭不全病人施行缘对缘二尖瓣成形术。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病因有:二尖瓣腱索断裂16例,二尖瓣黏液变性伴瓣叶脱垂11例,单纯二尖瓣瓣环扩大4例,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房间隔缺损3例,冠心病伴二尖瓣乳头肌功能不全1例。采用注水试验和经食管超声检查成形效果。结果:无围术期死亡,心脏超声显示32例患者二尖瓣返流消失,3例轻度返流。在平均(25.4±3.6)个月的随访中,所有患者无二尖瓣返流复发或加剧表现,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应用缘对缘技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不失为一种简单、实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选择性的对先天性心脏畸形中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患儿,尝试用双孔法(edge to edge)进行二尖瓣成形。方法2004年2月至2005年12月,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矫正其他畸形的同时,对其中度以上反流的二尖瓣行双孔成形术。术后3个月随诊复查。结果术后3个月超声检查,除1例有少量二尖瓣反流外,余均未见反流,左心房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二尖瓣之流速,压差均在正常范围。结论选择合适的适应证,双孔法二尖瓣成形不失为先心病二尖瓣成形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