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survivin基因在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定位及临床意义,以及与p53和Bcl-2表达的关系.方法 应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对87例HCC组织及其50例癌旁组织、4种肝癌细胞系和27例非肝癌肝组织进行survivin蛋白检测,对其中的30例HCC组织进行突变型p53和Bcl-2蛋白检测;应用Western blot和real time-PCR等技术对8例HC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4种肝癌细胞系进行survivin蛋白和mRNA进行检测;对74例HCC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瘤块大小等与survivin蛋白表达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HCC组织、癌旁组织和非肝癌肝组织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77%(52/87),26.00%(13/50)和0(0/27),HCC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与癌旁组织和非肝癌肝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患者年龄、性别、瘤块大小、有否转移、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等均无相关关系(P>0.05).②survivin mRNA在HCC组织、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5%(3/8)和0(0/8);survivin蛋白和mRNA在4种肝癌细胞系(SMMC-7721,HHCC,HCC-9724 和HepG2)中,除HepG2外均呈高表达.③survivin蛋白表达与突变型p53表达存在明显正相关(χ2=4.693,P=0.030),与Bcl-2表达无明显相关(χ2=0.25,P=0.617).结论 survivin基因可能成为肿瘤基因治疗的靶点;survivin基因与p53基因在抑制肿瘤细胞凋亡方面可能具有某种协同作用;检测survivin表达水平对判断HCC恶性程度和预后可能无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c-IAP1和c-IAP2及Survivin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 (HCC)中凋亡抑制蛋白c IAP1,c IAP2和Survivin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S P法 )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 38例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18例癌旁肝硬化组织和 10例正常肝组织中c IAP1,c IAP2和Survivin表达 ,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c IAP1和c IAP2在HCC中的表达率分别为 84 2 %和 10 0 % ;在癌旁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率均为 10 0 % ;c IAP1和c IAP2在HCC和癌旁肝硬化组织中表达强度与其在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强度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Survivin在 73 7% (2 8/38)的HCC中表达 ,在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率为 7 9% ;且在HCC中的表达强度和表达率均高于正常肝组织 (P <0 0 5 )。c IAP1,c IAP2和Survivin在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强度的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c IAP1,c IAP2和Survivin在有血管内癌栓形成的HCC中的表达强度高于无血管内癌栓形成的HCC中的表达强度 (P <0 0 5 )。c IAP2在肝细胞性肝癌、癌旁肝硬化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表达强度分别高于c IAP1(P <0 0 5 ) ;而cIAP1高于Survivin(P <0 0 5 )。结论 :Survivin在HCC中的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增加 ;c IAP2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强度最高 ;c IAP1,c IAP2和Survivin  相似文献   

3.
肝细胞癌组织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8例HCC组织、25例癌旁组织和15例正常肝组织中FHIT蛋白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分析2者的表达与H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HCC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FHIT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8%、88.0%及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HIT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肿瘤大小、有无包膜、是否有门静脉癌栓、甲胎蛋白的含量、是否感染乙肝无关(P>0.05).HCC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9%,16.0%及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与HCC患者的肿瘤大小有关(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HCC组织中FHIT与Survivin的表达呈负相关(r=-0.341,P=0.018).结论:FHIT的表达缺失和Survivin的过表达可能共同参与了HCC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研究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Survivin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及免疫组化(SP)法对30例肝癌组织、20例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的Survivin蛋白进行定量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 Survivin在HCC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P<0.05);②Survivin蛋白在癌旁正常组织中无表达;③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部位、包膜、AFP无关联(P>0.05),而与镜下门静脉癌栓形成有关联(P<0.05)。结论:Survivin基因蛋白在HCC组织中过表达是反应HCC生物学行为的有效指标,Survivin基因蛋白表达的特异性有望成为HCC基因诊断与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Survivin基因在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Survivin基因与HCC发病机制和临床指标间的关系。方法收集30例确诊HC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其中Survivin基因、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在本组30例HCC癌组织中,Survivin基因m RNA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在不同的病理分期之间Survivin蛋白的表达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此可以认为Survivin基因的表达程度在HCC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参与了肿瘤的发展与转归。  相似文献   

6.
Survivin、PTEN和NF-κB蛋白在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癌中Survivin、PTEN和NF-κB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用EliVisionTM plus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urvivin、PTEN和NF-κBp65蛋白在30例肝癌、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Survivin及NF-κBp65蛋白在肝癌中表达分别为60.00%、66.6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23.33%、13.33%)及正常肝组织(0、10.00%)(均P<0.012 5);PTEN蛋白在肝癌、癌旁及正常肝中表达分别为56.67%、93.33%、100%,其中肝癌组织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均P<0.012 5);但癌旁组织与正常肝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PTEN蛋白的表达与门脉浸润密切相关(P<0.05),肝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与PTE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与NF-κBp65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Survivin、PTEN和NF-κBp65蛋白异常表达与肝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Survivin激活、上调和PTEN失活、下调可能参与肝癌的发生发展;Survivin与NF-κBp65蛋白可能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人原发性肝癌(HCC)PTEN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人HCC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PTEN-mRNA和人HCC组织、癌旁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TEN mRNA在人的正常组织、癌旁组织、HCC组织中的表达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EN蛋白的表达在人HCC组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38).PTEN基因的表达与临床分期、门脉癌栓、病理分级有密切的关系(P=0.031, P=0.001, P=0.025).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的,其表达较Ⅲ~Ⅳ期的高;无门脉癌栓的较有门脉癌栓的表达高;病理分级为Ⅰ~Ⅱ级的较Ⅲ~Ⅳ级的表达高.结论:HCC的发生中可能存在PTEN 基因的突变或缺失.PTEN基因的表达缺失可能与HCC的恶性程度、疾病的进程及HCC的侵袭转移有密切关系.PTEN基因低表达,HCC病人病程较晚、肝癌的恶性程度较高,较容易发生侵袭转移,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p53在布加综合征(BCS)合并肝细胞癌(HCC)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NF-κB基因及p53基因在8例BCS合并HCC患者肝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肝组织的蛋白定位。结果 NF-κB蛋白在肝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为87.5%(7/8)和25.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53蛋白阳性在肝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为75.0%(6/8)和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F-κB及p53在肝癌组织中明显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BCS合并HCC的发生发展过程。NF-κB表达定位在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中的差异,提示NF-κB活化后,进入胞核,通过调节下游基因的转录,促进肝癌的发生,p53基因可能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活性参与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Livin在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正常肝组织、癌旁肝硬化组织、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Livin蛋白的表达,并分析肝细胞性肝癌中Livin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Livin蛋白在原发性肝癌组织、癌旁肝硬化组织、正常肝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60.87%,20.67%,0%;肝癌组织与癌旁肝硬化组织、正常肝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及P<0.01);Livin表达与肝癌侵袭性有关(P<0.05),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年龄、性别、表面抗原无关(P>0.05)。结论:Livin蛋白可作为肝癌的分子标记物,可能成为肝癌诊断和诱导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肝细胞癌 (HCC)及癌旁肝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与微血管 (MV)密度的关系。VEGF在癌旁肝组织中的阳性率较HCC中者为高 (85 .4 %vs.66 .7% ;P <0 .0 5) ;其表达强度在两者中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其阳性信号主要位于癌细胞、癌旁肝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胞浆。HCC中MV密度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 (P <0 .0 1 ) ,并随癌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结果提示 ,在HCC发生发展过程中VEGF并非唯一刺激MV生成的因子 ;MV密度在判断HCC的预后和生物学行为方面可能较VEGF蛋白表达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Wnt5b在乙肝相关肝细胞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289例乙肝相关肝细胞癌患者中抽取两组(各100例)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肿瘤和非癌组织中Wnt5b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别统计分析它们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间的关系.结果 Wnt5b mRNA在癌组织中普遍较非癌组织高表达(65.0%,65/100),Wnt5b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癌组织(58.0%vs 22.0%,P<0.05),且Wnt5b的表达水平均与肿瘤大小(P<0.05)、数目(P<0.01,仅蛋白水平)、分化程度(P<0.01,仅蛋白水平)、TNM分期(P<0.05)、巴塞罗那分期(P<0.05)、转移(P<0.05)、复发(P<0.01)等临床病理参数显著相关;高表达Wnt5b mRNA和蛋白的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时间更短(P<0.01).结论 Wnt5b的高表达参与HCC的进展并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原发性肝癌(HCC)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肿瘤血管形成和抵抗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集HCC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与HCC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survivin蛋白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不同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survivin蛋白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与门静脉癌栓的形成有关联(P<0.05),与肿瘤大小、包膜、甲胎蛋白(AFP)水平及HCC病理分期均无关联(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肝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5),癌旁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肝组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定量PCR检测,survivin基因只在肝癌组织中表达,在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无表达,其表达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较高,但在癌旁组织中检测不到其基因的表达,survivin蛋白可能是通过旁分泌作用从肝癌病变处进入癌旁组织细胞中发挥抑制细胞凋亡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信号转导与激活因子3(stat-3)与生存素(surviv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乳腺癌发生及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1例乳腺癌和25例癌旁乳腺组织中stat-3和survivin表达。结果:stat-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乳腺组织(P<0.001);stat-3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组中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stat-3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雌孕激素受体和c-erbB-2均无明显关系(P>0.05)。surviv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乳腺组织(P<0.001);survivin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雌孕激素受体和c-erbB-2均无明显关系(P>0.05)。survivin表达阳性者35例中stat-3表达阳性34例,两者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stat-3、survivin可能相互协同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陷井受体3基因表达与扩增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Shen HW  Wu YL  Peng SY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9):744-747
目的 观察原发性肝癌组织中陷井受体 3(DcR3)基因的表达和扩增 ,探讨该基因在肝癌组织中过度表达的原因 ,分析临床病理学因素在肝癌DcR3基因表达和扩增中的作用。方法 对4 8例病理学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组织 ,利用RT -PCR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DcR3基因mRNA表达 ,荧光定量PCR检测该基因的扩增倍数 ,统计分析肝癌组织中DcR3基因表达与扩增的相关性 ,比较不同临床病理学类型肝癌中该基因表达及扩增的差异。结果  4 8例肝癌组织中DcR3基因mRNA阳性表达 2 9例 ,阳性率为 6 0 4 % ;癌旁组织无阳性表达。mRNA表达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有关 (P <0 0 5 )。mRNA阳性表达组的基因扩增倍数为 1 5 3± 0 82 ,阴性组为 0 75± 0 33,其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4 8例患者的DcR3基因扩增倍数为 0 18~ 3 86 ,平均值为 1 2 2± 0 77,扩增倍数超过 2的患者共 7例 ,占 14 6 %。不同扩增倍数肝癌患者该基因mRNA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不同临床病理学特征肝癌间DcR3基因的扩增倍数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序列分析发现其mRNA序列与源序列有 3个碱基改变。结论  (1)原发性肝癌组织中存在DcR3基因的高表达 ,对应的癌旁组织中未见表达 ;(2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存在DcR3基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TSC2基因的表达产物tuberin在结直肠癌中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40例结直肠癌与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中tuberin 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与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tuberin蛋白的表达,分析tuberin mRNA和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40例结直肠癌中tuberin mRNA表达量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无相关性(P〉0.05),但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tuberin蛋白在60例结直肠癌与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b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性别、组织学分级相关。结论tuberin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下调,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肝癌组织survivin的表达与凋亡,增殖和p53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肝癌survivin的表达与细胞增殖、凋亡以及053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原发性肝癌组织42例、癌旁肝硬化组织34例、正常肝组织10例中survivin,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应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在42例肝癌组织中survivin阳性30例(71.4%),显著高于癌旁肝硬化组织(11.8%)和正常肝组织(0%,P〈0.001).肝癌中survivin蛋白的高表达与病理分级(P=0.003),p53蛋白水平(P=0.008)、细胞增殖凋亡比(P=0.001)及患者生存时间(P=0.002)存在显著相关性,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临床分期、门脉癌栓(局部转移)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肝癌组织survivin高表达在打破肝癌细胞的增生和凋亡之间的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Survivin可能抑制p53阴性肝癌细胞的凋亡,在肿瘤细胞的进一步恶性转化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生存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在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30例胃癌组织及远癌切端正常组织中生存素的表达。结果:本组30例标本,胃癌组织中生存素在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显著高于远癌切端正常组织。而生存素在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提示生存素的过度表达是胃癌形成的早期事件,而在恶性胃癌的进展过程中可能不起主要作用,也说明胃癌的形成是个多因素参与的过程。生存素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马楠  冯英明  张贺龙  纪统理  张伟  张惠中 《医学争鸣》2007,28(11):1030-1032
目的:研究肝癌组织中的survivin的表达与HBV感染的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原发性肝癌组织45例,癌旁肝硬化组织25例,肝硬化组织18例,肝炎组织5例,正常肝组织10例中survivin的表达,同时检测原发性肝癌中HBsAg的表达. 结果:在45例肝癌组织中survivin阳性34例(75.5%),阳性率高于癌旁肝硬化组织(44.4%),肝硬化组织(0),肝炎组织(0)和正常肝组织(0,P<0.001). 肝癌中survivin的表达在Edmondson分级Ⅲ~Ⅳ级高于Ⅰ~Ⅱ级(P=0.014),而在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是否有门脉转移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survivin与HBsAg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4). 结论:肝癌组织中survivin高表达说明其在肝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同时HBV感染对于survivin表达上调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RASSF1A在肝癌组织以及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相关因素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4例手术切除的肝癌及其癌旁组织以及4株肝癌细咆株(SMMC7721、HepG2、BEL7402和BEL7703(由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中心提供)。用RT-PCR和Northern Blot的方法来分析基因RASSF1A在肝癌组织和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结果67%的原发性肝癌组织中未检测到RASSF1A的mRNA,而相应的癌旁组织中仅33%的样本未表达RASSF1A;75%(3/4)肝癌细胞株也未表达RASSF1A。结论RASSF1A在肝癌中是一潜在的抑癌基因.RASSF1A基因的失表达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检测RASSF1A的表达情况可用于对肝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结合临床相关因素对肝癌预后评估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20.
survivin基因在人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survivin基因在人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1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肝正常组survivin基因及相关基因c-myc、p53、STAT3和VEGF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上述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及其定位。结果: 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urvivin基因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 肝癌组织中survivin基因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肝癌及癌旁组织中c-myc、 STAT3、VEGF基因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而p53基因mRN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肝组织(P<0.01)。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且肝癌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结论:survivin基因的异常表达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可作为治疗的理想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