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1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57篇
耳鼻咽喉   73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8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196篇
内科学   126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151篇
综合类   514篇
预防医学   164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150篇
  1篇
中国医学   113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DNA损伤应答(DNA damage response,DDR)缺陷是近年来乳腺癌治疗研究的热门靶点之一。DDR通路负责DNA损伤后的识别、信号转导和修复,其功能异常可导致细胞的凋亡或基因组不稳定性的增加。目前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乳腺癌DDR靶向药物主要包括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抑制剂、ATM抑制剂、CHEK1抑制剂、ATR抑制剂及WEE1抑制剂等。主要从DDR缺陷的概念、以DDR作为靶点的基本原理、DDR各类靶向药物的临床研究现状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难点与挑战等方面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来源的生物补片体内组织重塑的差异,并提供信息供临床选择生物补片时参考。 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随机分组,每组10处缺损,建腹壁肌部分层次缺损模型并以基底膜(basement membrane,BM)/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e submucosa,SIS)复合细胞外基质补片、SIS补片、真皮补片和心包补片修补,设立未修补组为空白对照。术后2、4、8、16周评价修复区血清肿发生、皱缩率、植入降解比例,取修复区组织做组织学切片分析补片内组织长入、新生血管化、周围组织包裹情况。 结果实验期内,BM/SIS复合细胞外基质补片未发生血清肿,基本维持植入面积,术后4周再生高度有序的新生胶原替代缺损区域,术后8周补片降解。术后2周,SIS补片的血清肿发生率为65%,修复区早期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再生胶原组织有序性较差,术后8周补片降解,术后16周皱缩率为-52.0%±9.8%。50%的真皮补片细胞浸润补片中央,完全降解。其余真皮补片出现纤维囊包裹,细胞仅浸润交界区,修复区显著扩张,实验期内无降解。心包补片仅少量细胞浸润交界区,无组织长入,术后16周皱缩率为-29.5%±14.0%,出现致密纤维囊包裹,实验期内无降解。 结论与SIS补片、心包补片和真皮补片相比,BM/SIS复合细胞外基质补片具备优异的组织修补和再生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中国胃癌发病率30来的变化趋势,找到影响胃癌发病率的最主要原因,为中国胃癌的防治提供有用的指导意见。方法:收集各影响因素的历年变化趋势数据,采用双变量相关的统计学方法,与当年胃癌的发病率进行相关性分析,求出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r,并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按照r绝对值的大小进行排序。结果:农村胃癌的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而城市胃癌的发病率一直趋于平稳,且远低于农村的水平,但从09年开始小幅上升,使得城乡胃癌发病率水平基本接近。与城乡胃癌发病率负相关的有:新鲜瓜果消费量、可支配收入、电冰箱拥有量、老龄化水平;仅与城市胃癌发病率负相关的有:城市人口比例;仅与农村胃癌发病率正相关的有:高盐腌渍食物消费量、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工业废水氨氮排放量、农村人口比例。结论:我国近30年来胃癌发病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为进一步降低胃癌发病率,应加快推广幽门螺杆菌的“检测与根除”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分化差的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辅助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根治性手术治疗的胃神经内分泌肿瘤124例,根据肿瘤分类标准对肿瘤进行分类、分级和分期,并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 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胃神经内分泌瘤、胃神经内分泌癌和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52.4%和38.8%,多因素分析示淋巴结转移与否(P=0.030)和有无辅助治疗(P=0.017),尤其是顺铂联合依托泊苷方案(HR=0.051, P=0.015)是影响胃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而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和有无辅助治疗均不是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胃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预后与淋巴结转移和有无辅助治疗有关,其辅助治疗可以考虑顺铂联合依托泊苷方案。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不同温度下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在急性I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0年10月至2019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51例进行急性I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温度差异将患者分为A组(18~22℃,20例)和B组(23~28℃,31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和术后情况。结果B组患者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深低温停循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总住院时间均比A组降低(P<0.05),术后永久性神经损伤的发生情况减少(P<0.05)。结论急性I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中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时的不同温度,中低温(23~28℃)显示出更少体外循环机工作时间和术后永久性神经损伤的发生情况,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联合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并探究其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COPD患者(n=82例)为实验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联合组及单一组,每组41例,其中单一组采用特布他林治疗,联合组采用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其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与单一组的75.61%比较,两者差异显著(χ^2=6.248,P<0.05)。联合组治疗后FEV1为(2.46±0.97)L,显著高于单一组[(1.35±0.32)L,P<0.05];FVC为(2.84±0.66)L,显著高于单一组[(2.26±0.15)L,P<0.05];FEV1/FVC为(65.51±8.96),显著高于单一组[(58.31±7.93),P<0.05]。联合组的总不良反应率为7.32%,低于单一组的12.20%,但差异不显著(χ^2=0.554,P>0.05)。结论:布地奈德结合特布他林治疗COPD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运动领域中的视觉-运动知觉的神经生理研究现状主要包括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事件相关电位(ERPs)和视觉诱发电位(VEPs)三个方面。fMRI通过比较运动员和非运动员在运动观察和运动预测时大脑激活的差异,从而在神经生理层面对运动员的视觉-运动知觉优势进行解释。ERPs证明了长期的体育训练能够加强神经系统网络结构和可塑性。VEPs的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在对运动画面进行视觉认知加工时的神经活动都是通过视觉通路来调节的,并且其神经细胞的调节也可能与其从事的特定运动项目有关。  相似文献   
9.
太溪穴(K13)为临床常用穴,太溪穴的具体作用机制是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 MRI)的研究热点,分析现有的国内外相关太溪穴的f MRI研究文献,发现关于太溪穴的f MRI研究主要集中在太溪穴特异性和不同刺激方式与刺激参数的影响,结果是受试者的不同状态、太溪穴不同刺激方式与刺激参数均会影响成像结果。但刺激太溪穴的具体作用机制还未完全清楚,今后研究中需排除研究中干扰因素,增加太溪穴不同刺激方式和参数的研究,加强f MRI、正电子断层发射技术(PET)、脑电图(EEG)和经颅磁刺激(TMS)的结合使用,并研究多种状态下的受试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双腔气管导管(double-lumen endotracheal tube,DLT)塑型对插管成功率及术后声音嘶哑(声嘶)、咽喉痛的影响,从而为寻求更好的DLT塑型插管提供依据. 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胸科手术患者1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DLT插管塑型组和非塑型组(每组80例),两组根据左右DLT插管各分为两组(A、B、C、D组,每组40例),又根据性别再各分为两个亚组(A1、A2、B1、B2、C1、C2、D1、D2组,每组20例).两组均采用经口明视气管插管,塑型组采用塑成“J”状的DLT进行插管,非塑型组采用未经塑型保留原有弯度的DLT进行插管.观察DLT插管时间、插管尝试次数及插反情况,患者术后声嘶、咽喉痛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结果 塑型组插管时间[(154±6)s]明显短于非塑型组[(185±13)s](P<0.05);塑型组插管尝试次数[(1.4±0.4)次]明显少于非塑型组[(1.7±0.8)次](P<0.05);塑型组插反情况(3次)明显比非塑型组少(11次)(P<0.05),且与性别无关,但左DLT比右DLT易于插反(P<0.05).患者术后声嘶发生率塑型组(15/80)明显低于非塑型组(33/80)(P<0.05);患者术后咽喉痛发生率塑型组(15/80)明显低于非塑型组(31/80) (P<0.05),且与性别有关,女性较男性术后易发生声嘶、咽喉痛. 结论 “J”状DLT塑型插管成功率高、刺激小,可降低患者术后声嘶、咽喉痛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