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RhoC基因蛋白在直肠癌肝转移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直肠癌肝转移病例直肠癌组织、肝转移癌组织和癌旁直肠黏膜组织中RhoC基因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抗RhoC多克隆抗体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分析 4 6例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直肠黏膜组织和肝转移癌组织中RhoC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直肠癌组织、肝转移灶组织和癌旁直肠黏膜组织的蛋白表达灰度值分别为 (15 2 35± 14 0 1)u ,(138 5 2± 12 0 6 )u ,(117 6 3± 10 6 8)u。经t检验 ,三者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RhoC基因蛋白的高表达与直肠癌转移有关 ,可作为判定直肠癌转移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p16蛋白及其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缺失研究,探讨p16基因与肝癌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原发性肝癌32例,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分别检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及其基因的缺失情况.结果:32例肝癌中,p16蛋白表达缺失率为2.5%(20/32),癌旁组织中p16蛋白表达缺失率为3.13%(1/32),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16蛋白的表达与肝癌分化程度关系密切(P<0.01).P16基因在癌组织中的缺失率25%(8/32,均为p16蛋白表达缺失者),在癌旁组织为3.13%(1/32),相差显著(P<0.05).结论:p16基因缺失与肝癌发生关系密切,提示p16蛋白可能是预测患者预后的一个指标,但仍需进一步确证.  相似文献   

3.
survivin基因在人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survivin基因在人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1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肝正常组survivin基因及相关基因c-myc、p53、STAT3和VEGF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上述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及其定位。结果: 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urvivin基因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 肝癌组织中survivin基因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肝癌及癌旁组织中c-myc、 STAT3、VEGF基因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而p53基因mRN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肝组织(P<0.01)。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且肝癌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结论:survivin基因的异常表达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可作为治疗的理想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和抗癌基因nm23在原发性肝癌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化方法对31例原发性肝癌p16,nm23基因表达进行监测。结果:p16表达阳性率在原发性肝癌组为3.2%,明显低于CPH,CAH,LC组,nm23基因在肝癌癌旁组织表达阳性率为74.3%,远高于CPHJ,CAH,LC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结论:p16,nm23基因的表达有助于了解肝癌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层粘连蛋白3(LAMA3)、黏着斑激酶(FAK)蛋白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5例,收集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LAMA3、FAK蛋白表达。术后随访肝癌患者3年,统计生存情况。分析肝癌组织LAMA3、FAK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LAMA3、FAK蛋白表达与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肝癌组织LAMA3和FAK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LAMA3和FAK蛋白阳性表达率(均P<0.05)。有淋巴结转移和血管侵犯的患者肝癌组织LAMA3、FAK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和无血管侵犯的患者(均P<0.05)。术后随访3年,生存患者35例,病死患者40例。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肝癌组织LAMA3、FAK蛋白表达阳性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低于LAMA3、FAK蛋白表达阴性患者(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AnnexinA2和P19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原发性肝癌62例,分别取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采用IHC、RT-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AnnexinA2和P19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肝癌组织中AnnexinA2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P〈0.05),肝癌组织中P19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癌旁肝组织(P〈0.05);AnnexinA2、P19阳性表达与肝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肿瘤大小均无关(P〉0.05),而与乙肝表面抗原、组织分级和脉管内有无癌栓均有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AnnexinA2、P19 mRNA及蛋白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对判断其发生和转移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RUNX3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RUNX3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状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中RUNX3的表达.结果 RUNX3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 RUNX3的表达与肝内或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 而与患者性别、年龄、HbsAg、AFP无明显关系 (P>0.05).结论 RUNX3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可能与肝癌的发生有关,并对肝癌恶性程度及预后判断可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RhoC mRNA在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HCC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82例HCC及其癌旁肝组织,16例正常肝组织中RhoC 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mRNA表达量与临床资料之间的关系。结果:RhoC mRNA在HCC、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均可检测到表达,表达量分别为1.18±0.77、0.67±0.29和0.38±0.18,组间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oC mRNA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oC mRNA在HCC中的表达量与结节数目多,门静脉癌栓,术后复发转移相关(P〈0.05),RhoC mRNA高表达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RhoCmRNA低表达的患者(P〈0.05)。结论:RhoC mRNA的过表达可能与HCC的发生及复发转移有关,有可能做为HC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AnnexinA2和P19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原发性肝癌62例,分别取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采用IHC、RT-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AnnexinA2和P19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肝癌组织中AnnexinA2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P<0.05),肝癌组织中P19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癌旁肝组织(P<0.05);AnnexinA2、P19阳性表达与肝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肿瘤大小均无关(P>0.05),而与乙肝表面抗原、组织分级和脉管内有无癌栓均有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AnnexinA2、P19 mRNA及蛋白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对判断其发生和转移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RhoC和MMP-2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RhoC和MMP-2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为判定卵巢上皮性癌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例正常卵巢组织、12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及91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RhoC与MMP-2蛋白的表达,并与临床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RhoC及MMP-2蛋白在卵巢良性肿瘤和卵巢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为0,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3%和68.1%,RhoC和MMP-2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和卵巢正常组织。中、低分化卵巢癌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分化卵巢癌(P<0.05,P<0.005),Ⅲ~ Ⅳ期卵巢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Ⅰ~ Ⅱ期卵巢癌(P< 0.005 ),有转移的卵巢癌RhoC和MM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卵巢癌(P< 0.005,P<0.05),卵巢癌组织中RhoC与MMP-2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492,P<0.05)。结论:RhoC 与MMP-2蛋白的表达与卵巢癌的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有无转移密切相关,且两者呈正相关。临床检测卵巢癌RhoC与MMP-2蛋白的表达,可以作为判断卵巢癌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锌指蛋白207(zinc finger protein 207,ZNF207)在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 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HC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对新鲜的冰冻HCC组织及相应癌旁肝组 织标本,采取real-time PCR检测其中ZNF207 mRNA的表达;另随机选择135例有完整资料的HCC石蜡标本,采用免 疫组织化学检测其中ZNF207蛋白的表达;统计分析ZNF207的表达与HC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在新 鲜冰冻HCC组织中ZNF207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相应的癌旁肝组织(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HCC组 织中ZNF207呈显著高表达;且ZNF207的表达与肝硬化、结节数目、肿瘤包膜、微血管侵犯以及TNM分期明显相关 (P<0.05);生存分析显示ZNF207高表达组HCC患者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较ZNF207低表达组明显下降(P<0.01);单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ZNF207是HCC患者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ZNF207在HCC中呈高 表达,与HCC不良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并预示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2.
食管鳞癌RhoC和OPN蛋白的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组织中RhoC和OPN蛋白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二步法)检测8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RhoC和OPN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与食管鳞癌肿瘤大小、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1)RhoC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6.25%,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rs=-2.115,P<0.05),而与肿瘤大小、组织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无关(P>0.05);RhoC蛋白阳性表达组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较阴性表达组短,(P<0.001);(2)OPN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OPN蛋白的表达水平与组织分化程度(χ2=10.766,P<0.05)及淋巴结转移有关(rs=-2.289,P<0.05),而与肿瘤大小和TNM分期无关(P>0.05);OPN蛋白的表达水平越高,患者术后生存时间越短(P<0.05);(3)RhoC蛋白和OPN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s=0.408,P<0.001)。结论食管鳞癌组织RhoC和OPN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患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RhoC蛋白和OPN蛋白可作为食管鳞癌预后评价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颈癌和正常宫颈组织中RhoC、CXCR4 mR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析宫颈癌(36例)和正常宫颈组织(30例)中RhoC、CXCR4 mRNA的表达。结果:RhoC、CX-CR4 mRNA在宫颈癌中表达增高,其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无关。结论:RhoC、CXCR4基因的过量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RhoC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2例乳腺癌、20例癌旁正常组织、15例正常乳腺组织中RhoC蛋白的表达,并对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同时检测乳腺癌组织中CD34的表达,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并分析其与RhoC蛋白的相关性。结果RhoC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0.2%,而在癌旁乳腺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中不表达,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期相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RhoC蛋白阳性患者MVD值显著高于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oC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及MVD信相关. 其表达上调可能促进了乳腺癌的侵袭、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癌SMMC7721细胞株P27RF-Rho mRNA基因沉默对5-氟脲嘧啶(5-Fu)药物敏感性的影响,为临床晚期肝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构建P27RF-Rho RNAi载体,P27RF-Rho基因沉默慢病毒感染SMMC7721肝癌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基因沉默效果。SMMC7721细胞分为Scramble-siRNA阴性对照组、5-Fu组、P27RF-Rho-siRNA组和P27RF-Rho-siRNA+5-Fu组。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转染效果,Western blottting法检测RNAi基因沉默效率,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曲线,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肿瘤相关蛋白P27及RhoC表达。结果:成功构建P27RF-Rho RNAi慢病毒载体。Western blotting法,P27RF-Rho-siRNA组细胞中P27RF-Rho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5-Fu组和Scramble-siRNA组(P<0.05)。与其他3组比较,P27RF-Rho-siRNA+5-Fu组细胞生长速度降低(P<0.05);划痕实验中P27RF-Rho-siRNA+5-Fu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减低(P<0.01);P27RF-Rho-siRNA+5-Fu组穿过Transwell小室微孔滤膜的平均细胞数明显少于其他3组(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27RF-Rho-siRNA+5-Fu组细胞中癌相关蛋白P27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侵袭相关蛋白RhoC表达水平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P27RF-Rho基因沉默能明显增强5-Fu对肝癌SMMC7721细胞的药物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甾醇O-酰基转移酶1(SOAT1)在肝细胞癌(H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索其与患者预后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收集HCC数据集,下载SOAT1 mRNA表达谱及预后资料,比较SOAT1 mRNA在50例正常肝组织与374例HCC组织中的表达,分析表达量与患者预后相关性。收集53例HCC患者石蜡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和癌旁组织中SOAT1的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TCGA数据库数据分析显示,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SOAT1在HCC中表达显著升高(P<0.01)。预后生存分析发现SOAT1高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低(P< 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HCC组织中SOAT1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癌组织中SOAT1蛋白表达量与肿瘤临床分期及微血管癌栓形成相关(P<0.05)。结论:SOAT1在HCC组织中表达增高,并与HCC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其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epatocelluar carcinoma,HCC)中高迁移率族蛋白A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A1,HMGA1)的表达情况,探讨HMGA1基因在HCC中的表达与肝内转移以及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52例肝细胞癌组织和配对的癌旁组织、10例正常肝脏组织中HMGA1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HMGA1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评价HMGA1的表达与HCC临床病理学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肝癌组织中HMGA1mRNA的表达较正常肝脏中升高6.82倍,其中有、无肝内转移组较正常肝组织分别升高13.36倍和4.63倍(P<0.05)。HMGA1mRNA的表达与TNM分期、Edmonson分级、肝内转移有关(P<0.05)。肝细胞癌中有肝内转移组较无肝内转移组HMGA1蛋白表达明显增强。结论:HMGA1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较正常肝脏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28GANK蛋白在肝细胞性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HCC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60例(其中32例伴有肝硬化组织)、正常肝组织3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CC、癌旁组织、肝硬化组织、正常肝组织组织中p28GANK蛋白的表达,分析p28GANK蛋白表达水平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 p28GANK蛋白在HCC、癌旁肝组织、肝硬化组织性、正常肝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7%、10.0%、12.5%、6.7%,HCC中p28GANK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其他组织(P<0.05)。 HCC患者中,低分化(Ⅲ~Ⅳ级)、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及TNM分期Ⅲ+Ⅳ者p28GANK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高于高分化(Ⅰ~Ⅱ级)、无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TNM分期Ⅰ+Ⅱ者(P<0.05)。结论 p28GANK蛋白表达可能与HCC的发生发展有关,p28GANK可作为HCC诊断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IAP2 mRNA和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方
法检测肝细胞癌组织及对应的非癌组织中C-IA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肝癌组织中C-IAP2的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
之间的关系。结果肝细胞肝癌中C-IAP2 mRNA的表达是非癌组织的2.70倍(P<0.001)。C-IAP2蛋白在肝癌组织阳性表达率
为70.8%,显著高于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7.8%(P=0.001)。C-IAP2 mRNA和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术前有无癌栓、
有无淋巴结转移、甲胎蛋白水平、肿瘤病理分化类型、TNM分期以及术后复发转移时间有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乙型
肝炎表面抗原、肿瘤大小、肿瘤数目、肝硬化以及包膜完整性无关(P>0.05)。结论C-IAP2表达水平与原发性肝癌的转移、复发
有关,可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预后的新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RA SAL2蛋白的表达,探讨RA SAL2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 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64对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RASAL2的表达,分析RASAL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 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RASAL2在肝细胞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比癌组织高(P<0.001);RASAL2的表达同肿瘤的分化程 度、TNM分期及有无血管侵犯有关(均P<0.001),与AFP水平、肿块大小及结节数目等无关(P>0.05);RA SAL2低表达患 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P<0.001)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P<0.001)明显低于RA SAL2 高表达的患者。Cox回归分析显示RASAL2低表达是肝癌患者术后复发和死亡的独立因素(P<0.001)。结论:RASAL2的 低表达与肝细胞癌的不良预后显著相关,是其不良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