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脾部分切除加门腔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脾部分切除加限制性小口径门腔分流术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门静高压症(PHT)患者术后的免疫功能和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PHT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B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治疗组实施脾部分切除加限制性小口径门腔分流术。对照组实施单纯脾切除术。两组术前、后检测患者血清中tuftsin和IgM,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显像测量门静脉主干(MPV)的管腔横截面积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术后血清tuftsin和IgM水平明显降低(P<0.001,P=0.004)。治疗组术后血清tuftsin和IgM水平保持稳定(P=0.25,P=0.12)。MPV的管腔横截面积:术前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较术前明显减小,且治疗组比对照组减小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脾部分切除加限制性小口径门腔分流术治疗肝硬化PHT,具有维持脾脏的免疫功能及降门静脉压力的双重作用。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PHT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B级的患者是一种合理的外科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早期门静脉血栓形成(PVT)的易患因素及术后早期预测PVT的可能.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9年11月间,27例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早期PVT形成的患者,与同期住院的未发生PVT的37例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分析与对比.结果 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与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早期PVT形成有关的因素有4个,即术后术前PLT比值、术后D二聚体、术后全血黏度、术后门静脉流速.每例患者术后PVT的总的预测正确率为87.3%.结论 患者术后术前PLT比值、术后D二聚体、术后全血黏度增高、术后门静脉流速减缓是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早期PVT形成的易患因素.  相似文献   
4.
莫瑞祥  曾屈波 《华夏医学》2000,13(3):289-290
乳腺癌是妇女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在逐年上升,改进手术方法,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非常必要。现就我院1992年6月至1999年12月行改良根治新术式治疗、、A期乳腺癌患者44例作一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44例,均为女性,最小28岁,最大69岁,平均52岁。1.2 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 期4例,期26例,A14例,单纯癌16例,浸润性导管癌14例,髓样癌8例,管状腺癌恶变3例,乳头状癌3例。1.3 辅助治疗 术后常规行免疫治疗左旋咪唑50mg,3次/d,每半月连用3d,持续1年,无论ER受体阳性或阴性均行内分泌治疗TAM10mg,2次/d,连用2年。术后2~…  相似文献   
5.
CT引导下肝肿瘤的乙酸灭活治疗初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高,化疗、放疗对此类肿瘤往往无效。近年来,各种新技术、新疗法不断出现,对肝肿瘤的手术切除形成了挑战。近来,我院开展了CT引导下肝肿瘤的乙酸灭活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随着对直肠癌病理、生物学特性等认识的深化,以及双吻合器械的应用,使直肠癌行保肛手术的比例达70%,居主导地位[1].外科治疗的目标己从最初单纯追求根治性向根治性和功能性兼顾转变,新术式和新技术不断出现,如保留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双吻合器的低位、超低位前切除术,超低位前切除结肠袋肛管吻合术,腹腔镜的高位直肠癌根治术等,现就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32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2例,痊愈30例,治愈率93.75%,死亡2例,死亡率6.25%。4例因术后胆管狭窄再次手术,其中2例经3次手术治疗。结论胆囊切除术是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提高认识、预防损伤是关键;胆管成形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胆道重建术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53、p73和p21WAF1基因在胆囊癌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胆囊癌、32例癌旁组织、20例正常胆囊组织p53、p73和p21WAF1蛋白的表达,分析p73和p21WAF1相互关系.结果 48例胆囊癌中,p53、p73和p21WAF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2%、52.1%和43.8%,均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1).胆囊癌中p73蛋白的表达与Nevin分期有关(P<0.05),p21WAF1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Nevin分期有关(P<0.05).结论 p53、p73和p21WAF1基因在胆囊癌高表达,提示三者在胆囊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胆囊癌中p73与p21WAF1表达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28GANK蛋白在肝细胞性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HCC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60例(其中32例伴有肝硬化组织)、正常肝组织3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CC、癌旁组织、肝硬化组织、正常肝组织组织中p28GANK蛋白的表达,分析p28GANK蛋白表达水平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 p28GANK蛋白在HCC、癌旁肝组织、肝硬化组织性、正常肝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7%、10.0%、12.5%、6.7%,HCC中p28GANK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其他组织(P<0.05)。 HCC患者中,低分化(Ⅲ~Ⅳ级)、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及TNM分期Ⅲ+Ⅳ者p28GANK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高于高分化(Ⅰ~Ⅱ级)、无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TNM分期Ⅰ+Ⅱ者(P<0.05)。结论 p28GANK蛋白表达可能与HCC的发生发展有关,p28GANK可作为HCC诊断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TGF-β1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与Beclin 1表达的关系.方法:常规培养人肝细胞株L-02和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MTT法检测TGF-β1对Bel7402细胞增殖的影响,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TGF-β1对Bel7402细胞Beclin 1表达的作用.结果:TGF-β1明显抑制了Bel7402细胞的增殖,该作用可被TGF-β1受体阻断剂LY364947解除.Bel7402细胞Beclin 1表达低于L-02细胞,给予TGF-β1后,Bel7402细胞Beclin 1表达明显增加,该作用可被LY364947抑制.结论:TGF-β1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促进Beclin 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