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09篇
预防医学   10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6篇
中国医学   67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特应性皮炎的发病及治疗存在很大的异质性,在治疗方面特别强调个体化治疗,本文主要总结成年女性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思路和方法。方法:基于肝脾两脏的生理、病理及成年女性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表现,深入分析其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结果:女性成年特应性皮炎患者常肝脾同病,肝郁脾虚湿蕴和肝郁脾虚血弱是成年女性特应性皮炎的常见证型,临床可采用疏肝健脾祛湿法和疏肝健脾养血法进行治疗。典型病例中采用肝脾同调法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的皮疹,也可有效缓解瘙痒和不良情绪。结论:肝脾同调法是治疗成年女性特应性皮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及研究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甲襞微循环指标的护理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4年9月于某院及县人民医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31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的31名健康同龄者为对照组,然后将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前、术后1d、3d、7d、10d及14d的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指标进行分别检测及护理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前、术后1d、3d、7d的血流变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术前、术后1d、3d、7d、10d及14d的甲襞微循环指标均差于对照组,术后1d及3d的检测水平均差于其他时间段,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指标的变化较大,尤其应重视其术后短时间内的血流变及甲襞微循环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脉冲电磁场颌骨愈合仪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自行研制的一种低频脉冲电磁场颌骨愈合仪,该仪大小为了11.2×7.4×3.6cm利用特制的可塑形治疗线圈安置于颌骨骨折部位,在治疗线圈中通以频率2.2Hz的脉冲方波电流,使其在骨折部位激发出低频脉冲电磁场,线圈几何中心磁场平均值约为1.9Gs,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该仪有明显促进骨愈合的作用,临床应用颌面骨折15例也取得了满意疗效,在基理上作者支持第二信使学说,即电磁场可能是通过激活骨折处成软骨细胞的溶菌酶来促进新骨生长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阿苯达唑对肝泡型包虫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转录因子T-bet和GATA3mRNA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1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5例受试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肝泡型包虫病患者服用阿苯达唑15例,纳入药物组;肝泡型包虫病首治患者14例,纳入肝泡型包虫病组;健康志愿者26例,纳入健康志愿者组.药物组患者口服片剂阿苯达唑10 mg/(kg ·d),用药时间为(2.5±2.3)年.所有受试者在入组后第2天清晨空腹抽取外周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受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bet和GATA3 mRNA的表达,同时运用E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浆IFN-γ、IL-5的表达.正态分布数据以(x)±s表示,偏态分布数据以M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法,用直线相关分析探讨两因素之间相关关系.结果 药物组、肝泡型包虫病组和健康志愿者组受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bet mRNA中位值分别为0.117、0.114、0.094,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0.34,P>0.05);药物组、肝泡型包虫病组和健康志愿者组受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GATA3mRNA表达水平中位值分别为0.006、0.007、0.021,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4.96,P<0.05);药物组、健康志愿者组和肝泡型包虫病组受试者T-bet与GATA3的比值(T-bet/GATA3)中位值分别为25.618、8.235、4.35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12,P<0.05).药物组、肝泡型包虫病组和健康志愿者组受试者血浆IFN-γ表达水平分别为(367±252) μg/L、(305±52) μg/L、(326±122) μg/L,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2,P>0.05);药物组、肝泡型包虫病组和健康志愿者组受试者血浆IL-5表达水平分别为(40±8)μg/L、(52±39) μg/L、(41±6)μg/L,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5,P>0.05);药物组、健康志愿者组和肝泡型包虫病组受试者IFN-γ与IL-5的比值分别为9.5±9.2、6.8±2.1、8.0±2.8,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8,P>0.05).药物组患者阿苯达唑用药时间和T-bet/GATA3之间无相关性(r=0.076,P>0.05).结论 肝泡型包虫病患者口服阿苯达唑后明显上调T-bet/GATA3,逆转Th1/Th2细胞失衡,Th1细胞杀伤多房棘球蚴的能力明显增强,而Th2细胞保护多房棘球蚴的能力有所减弱.机体的保护性免疫应答有所恢复.外周血T-bet/GATA3可作为阿苯达唑治疗肝泡型包虫病疗效评价的随访指标.  相似文献   
5.
大连大学医专附属医院自1988~1989年用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肌梗塞155例,脑血栓、脑动脉供血不足、神经官能症188例,突发性耳聋4例,眼底动脉供血不足10例,共计4284时次,疗效满意。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清肺解毒饮治疗肺胃蕴热型痤疮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93例女性痤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31例.观察组口服清肺解毒饮,中药对照组口服丹参酮胶囊,西药对照组口服醋酸环丙氯地孕酮,3组均治疗4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IL-6、IL-8水平,观察治疗前后的皮损变化,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DHT[(56.94±15.74)pg/ml比(74.48±18.53)pg/ml,t=2.089]、IL-6[(22.84±11.77)pg/ml比(30.37±14.50)pg/ml,t=2.135]、IL-8[(22.64±7.38)pg/ml比(29.54±9.65)pg/ml,t=2.057]水平均低于中药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皮损消退率[(65.4±15.0)%比(44.7±12.9)%、(42.7±13.6)%,F=6.862]与综合证候有效率[(57.2±12.6)%比(46.3±12.8)%、(44.8±11.7)%,F=5.322]均高于中药对照组与西药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中药对照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西药对照组有1例恶心.结论 清肺解毒饮可降低女性肺胃蕴热型痤疮患者血清DHT、IL-6、IL-8水平,提高皮损消退率与综合证候有效率,疗效优于口服丹参酮胶囊或醋酸环丙氯地孕酮治疗.  相似文献   
7.
8.
病例男,49例,体重78 kg,身高171 cm,体检血尿酸偏高,为480 μmol/L(正常:110~420 μmol/L).血脂检查:甘油三酯偏高,为1.89 mmol/L(正常:0.56~1.70 mmol/L),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均正常.心电图及胸片检查:心肺未发现异常.B超检查:脂肪肝.血糖正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EGFL7)和黏着斑激酶(FAK)在婴幼儿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方法检测婴幼儿血管瘤和正常皮肤组织中EGFL7和FAK的表达水平;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在不同重组人EGFL7浓度下,EGFL7和FAK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婴幼儿血管瘤增生期组织中EGFL7和FAK的表达明显高于消退期和正常皮肤组织(P0.05),而消退期组和正常皮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GFL7和FAK蛋白的表达与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中重组EGFL7的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EGFL7和FAK可能通过影响血管形成参与了婴幼儿血管瘤的发展,EGFL7蛋白可能成为预测婴幼儿血管瘤的病情发展及指导临床治疗的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0.
刘清爱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3):3045-3046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调查1 320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将发生切口感染剖宫产产妇作为观察组,无切口感染剖宫产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产妇在相关因素上的差异.结果 1 320例剖宫产产妇合并切口感染50例(3.79%),观察组年龄、体重指数、阴检肛诊次数、剖宫产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是引起剖宫产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 剖宫产术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复杂,通过选择合适年龄妊娠分娩、控制体重、减少不必要的检查次数、控制手术时间可以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